【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雾都孤儿》是世界传世经典注释本的唯美呈现!原汁原味的著作阅读不再遥不可及!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作★以纯真善良的人性光辉照亮现实的黑暗★澄澈的心灵给予身处困境之人以希望★感悟人生的同时召唤世人回到欢乐和仁爱之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师队注释★名师注释版让你读懂原著★英语学习者和文学爱好者的藏书之爱。
◆经典版本,呈现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本套丛书大部分参考美国企鹅出版集团出版的“企鹅经典丛书”(Penguin Classics)和英国华兹华斯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名著系列(Wordsworth Classics),以这两种版本为标准进行校对。力求为读者呈现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
◆名师选编,本本畅销。本套丛书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从浩如烟海的名著世界中精选而出,并由翻译教授陈德彰寄语推荐。精选名著本本畅销,风靡世界数十年,尤其适合热爱英文原版名著的广大青年读者朋友阅读。
◆名师注释,精确理解原版英文名著。本套丛书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名师团队注释。文化背景详细注释,词汇短语详细说明,包含所有四级以上的难点词汇,使阅读毫无障碍。另外对文中的长句、难句、复杂句进行了重点分析解释,并提供译文,使英语学习者读懂名著,理解名著,爱上名著。


【内容简介】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利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也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


【作者简介】

查尔斯 狄更斯(1812-1870),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特别注重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盛行至今,根据这些作品演化而成的各种读物和影视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更广。其主要著作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媒体评论】

导 读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 年 2 月 7 日—1870 年6 月 9 日),19 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作家之一,因其对英国古典文学的伟大贡献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聚焦英国城市生活,以写实的手法批判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揭露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凶残,塑造了各式各样的生动的人物,详尽地描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不但被誉为“小说家中的莎士比亚”“英国的巴尔扎克”,还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马克思这样评价以狄更斯为代表的这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狄更斯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作家。1812 年 2 月 7 日,他出生在朴次茅斯,自 9 岁时开始,他断断续续地接受过几年的学校教育。10 岁时,他的父亲,约翰•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中米考伯这个角色的原型——因为坏账而入狱,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查尔斯不得不离开学校,在鞋油作坊当学徒。由于包装熟练,曾被雇主放在橱窗里当众表演操作,作为广告任人围观,这段经历在他的心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从而产生了对不幸儿童深厚的同情和坚决摆脱贫困的决心。后来他以自己这段经历为素材,出版了两部著名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15 岁以后,他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他在学校读书时间并不长,主要靠自学和深入生活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文学素养。
狄更斯以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担任记者期间,他有机会常去国会记录辩论情况,目睹了资产阶级党派斗争的肮脏内幕,了解了辩论中揭露出来的上流社会的大量罪恶事实,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搜集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1836 年 4 月,24 岁的狄更斯与报社出版人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结婚,同年出版了非常成功的《匹克威克外传》。除了出版大量小说,他还出版了自传,编辑了《家常便饭》和《一年四季》等周刊,撰写旅游书籍,管理慈善机构。他精力充沛,花了很多时间在国外——比如在美国演讲反对奴隶制,与奥古斯都•埃格(AugustusEgg)和当代作家威尔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一起游历意大利。柯林斯激发了狄更斯*后一部未完成的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的灵感。1858 年,在他的第 10 个孩子出生后,由于性格差异等原因,他与妻子分居,但与他的情妇、女演员艾伦•特南(Ellen Ternan)一直保持着关系。1870 年,他死于中风,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在狄更斯从事创作的 34 年中,他共著有 14 部长篇小说(其中有一部未完成),以及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杂文、游记、戏剧等。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等。
按照狄更斯的思想发展,其创作大致可分为 3 个时期。
第 1 时期(1833—1842)。这时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认识肤浅,对统治阶级还抱有幻想,对医治社会疮痍还充满乐观情绪。这时期的重要作品除《匹克威克外传》外,还有描写孤儿生活,把人们带进痛苦世界的社会小说《雾都孤儿》(1837—1838);塑造资产阶级强盗形象,揭露英国教育制度的《尼古拉斯•尼克尔贝》(1839);为小私有者崩溃叹唱挽歌的《老古玩店》(1841);以及描写 1780 年人民暴动的小说《巴纳比•拉奇》(1841)等。这些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英国慈善机构的伪善和学校教育的黑暗,讽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假和政府机关的腐败,描写了青少年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小私有者在金钱*的社会中的破产和历史上人民的反抗斗争。但这些作品对社会的批判比较温和,作品中的“小人物”往往得到“善良”资产者的保护,在历尽艰难之后得到美好的结局。
第 2 时期(1842—1848)。1842 年的美国之行,打破了狄更斯对美国的幻想。他从美国阴暗、肮脏的社会现实中,看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罪恶及其无法解除的矛盾。因此,他这时期的作品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力量,使其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访美回国后,狄更斯写了《美国札记》(1842)一书,揭发了美国国会和新闻舆论的假民主,抨击了美国的监狱制度以及黑暗的奴隶制。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马丁朱述尔维特》(1843),《董贝父子》(1848),《圣诞故事集》(1843—1848)等,揭露和诅咒美国资产阶级社会的贪污腐化、投机诈骗和种族歧视等丑恶现实。
第 3 时期(1848 年之后)。这一时期是狄更斯创作的极盛时期。这时英国和欧洲大陆的革命遭受了挫折,资产阶级反动势力急剧加强。狄更斯认为社会罪恶是不平等社会制度造成的。所以这时期的作品,不再抨击个别孤立的人物和事件,而是对整个资本主
义制度、政府机关、国家机器以及资本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1850)、《荒凉山庄》(1853)、《艰难时世》(1854)、《小杜丽》(1857)、《双城记》(1859)、 《远大前程》(1861)、《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艾德文•德鲁德之谜》(1870, 未完稿)等。
狄更斯把英国小说的创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以讽刺、幽默、夸张的手法和漫画式勾勒的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善于浮雕式地展示绚丽多彩的生活画面,把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现实环境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与笔下人物的情绪、内心世界融合起来,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
《雾都孤儿》是狄更斯于 1838 年出版的长篇写实小说。该作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的英文名字为 Oliver Twist,Twist 英文意思是“扭曲,曲折,使苦恼”,这暗示着主人公奥立弗的一生很坎坷,要经历很多的痛苦。他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这本书揭露了当时许多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但是作者对社会的批判比较温和,和《双城记》一样,《雾都孤儿》也有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完满结局,狄更斯在作品中着力描写小人物的善良、温情和道德感化的力量,体现了早期狄更斯作品的乐观浪漫主义情怀。
奥立弗作为《雾都孤儿》的主人公,是一个敏感温柔,但又不失勇敢坚强的男孩。他的真实身份是富商的私生子。从小在济贫院生活的他饱受欺凌,但却始终保持了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因为要求“加粥”,济贫院以 3 英镑 10 先令的价钱将他送出去做学徒。做学徒期间,为逃脱诺亚和女主人的虐待,他来到了伦敦,却误入贼窝。黑暗始终笼罩着奥立弗,但他就像一盏柔软但不微弱的光芒,不曾被阴影遮蔽过,甚至在一次入室盗窃案中,他苦苦哀求“同伴”不要将他拉入偷窃的“事业”中。奥立弗出生于苦难之中,在黑暗和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成长,但在他的心中却始终保持着一片纯洁的天地,种种磨难并不能使他堕落或彻底堕落,反而更显示出他出淤泥而不染的光彩夺目的晶莹品质。
如果说奥立弗是善的代表,那恶的代表就是老犹太费根。狄更斯在《雾都孤儿》中成功塑造了费根这个形象。人物一出场,作者就通过惟妙惟肖的形象描写让一个枯瘦如柴、手拿烤叉、长着一大团乱蓬蓬红头发的犹太老头形象跃然纸上:
一个年纪很老的干瘪犹太人,手里拿着一把烤面包的长柄叉,俯身站在煎锅前面;他那可憎可厌的面孔被一头蓬乱披散的红发遮盖着。他身穿一件油光光的法兰绒长袍,领子敞开:他的注意力似乎徘徊在煎锅与挂着许许多多丝绸手帕的晾衣架之间。(荣如德译)
费根是一个又老又丑、又狡猾又狡诈的人,他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犯罪小说的代表性人物形象。他在伦敦控制着一群小偷。起初,他为他们提供住所、食物和保护,但每个为他工作的人都是小偷。他训练年轻的孤儿偷窃,并把他们的劳动果实给他。费根是在一个法律允许判处死刑的地方训练男孩成为未来罪犯的人。奥立弗被抓住后,他没有表现出感情和关心,*关心的只是奥立弗是否要揭发他。当费根打开他偷来的珠宝时,说:
死刑这玩意儿真好!死人从不忏悔;死人决不会泄漏不便公开的事情。这对我们这一行是*合适的!他们五个人成一排统统给绞死了,一个也没被留下来钓鱼或者把胆小鬼拉过去(荣如德译)
在英语中,他的名字已经成为教唆儿童犯罪的教唆犯的代名词。费根教唆孩子偷窃,他培养了一个又一个为他卖命的少年窃贼,是一个贪婪、凶狠的金钱和欲望的奴隶,是邪恶的化身。
南茜这个人物有无比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富有立体感和活跃的生命力。她是个失去双亲的可怜孩子,被扒手团伙收留后走上了无奈的扒手之路。南茜长大成人后,一个野蛮粗俗的强盗赛克斯把南茜买下做了情妇。她深谙黑暗之道,与盗贼同流合污,但她又会歇斯底里地保护着奥立弗的生命和安全;她羡慕有文化、有教养和有温暖家庭的女性,她能够正视自己的卑劣,为自己卑劣的行径感到痛苦。她*后的悲剧是由她悲惨的身世,以及她对爱情的盲目忠贞共同造成的。她渴望回到光明的生活,但却被现实所困。在可以重新开始人生选择的时候, 她仍然选择回到那个她所依赖但却伤害她的男人的身边。她顽固地坚守她对恶棍团伙的忠心,尤其是对那个虐待她的男人。在她的心目中,她把她所回去的地方当作“一个家”。她对赛克斯冥冥之中注定的吸引力*终导致了她走上自甘堕落的生活道路。就如读者从这个故事中所了解的那样,赛克斯不止一次地虐待南茜,把她看作是一个奴仆,有时当作是一个性工具。只要他心情不好或者是对这个女孩子稍有不满的话,他就会随心所欲地辱骂和虐待她。甚至当他生病,南茜在照顾他的时候,他仍然不忘诅咒这个女孩。为了救奥立弗,她选择了背叛,自己冒着被抓、被处以绞刑的危险,帮助小奥立弗逃出悲惨的生活,*后惨死于赛克斯的拳头之下。南茜的身上具有善与恶的两面性,她一直在人性的边缘徘徊,对于这个人物,仅仅用好与坏来评价是不够的。
在情节设置上,《雾都孤儿》有太多超现实逻辑的奇遇和巧合。奥立弗*次跟小偷上街,被偷的人恰巧就是他亡父的好友布朗劳。在布朗劳家中,友人生前留下的一副少妇画像容貌酷似奥立弗,而画像恰就是他的亡母。奥立弗幸运地被布朗劳收留,而他处理掉的破衣服却恰好落到了贼首费根的手中,从而暴露行踪使他再次落入贼窟。奥立弗在匪徒赛克斯的劫持下入室行窃,不幸中弹受伤,被赛克斯遗弃在野外,为了求生挣扎着爬到一户人家门前,而这家正好是他去行窃的那家人。更出人意料的是被窃的人家恰好是他姨妈露梓•梅里家。奥立弗的母亲临终时留给他的物品落到了女总管考尼尔夫人的手中,而这个女人后来成了班布尔夫人。当赛克斯前去奥立弗的出生地打探时,正好碰到了在酒吧的班布尔先生,于是他很顺利地从班布尔夫人那里买到了可以证明奥立弗身世的物品并将之销毁。这样的一些情节巧合在小说中不胜枚举,显然从情理上是很难讲得过去的,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奇遇才使孤儿的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雾都孤儿》结局由悲到喜、善恶有报。奥立弗虽饱受磨难和屈辱,可不管身处何处,他总是善良宽容、忠诚仁爱,保持纯良的天性和向善的灵魂,*终苦尽甘来,得到幸福。善良美丽的露梓小姐也冲破了身份阶级观念与哈里幸福地结合。对于小说中的恶人们,作者则一一给他们安排了悲惨的下场:贼首费根受到了正义的审判,上了绞刑架;赛克斯在逃窜中失足被绳子勒死:小偷“逮不着”为了偷窃一个鼻烟壶而被法院判刑终身流放;蒙克斯劣行难改,持家产挥霍殆尽,*终锒铛入狱,死在狱中;教区干事班布尔则被革去职务,贫困潦倒,在济贫院里度过余生。尽管这样的故事结局已经远远脱离了现实生活,只是作者的美好愿望,可是它却达到了抑恶扬善、教化感人的目的。
《雾都孤儿》对刚刚通过《济贫法》的英国政治体制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1834 年,英国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的受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食,因劳动繁重,贫民称济贫院为“巴士底狱”。狄更斯揭露了资产阶级对下层社会实施救助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加强社会控制,对政府、法律和刑事制度等进行了社会批判。他指出,正是这些制度的严重不公给穷人造成了太多的痛苦, 而他希望通过一个孤儿的遭遇来表达自己的道德理想,抗议社会不公,唤起社会舆论,使贫民得到救助。
至今,我国已出版多个《雾都孤儿》中译本,翻译家荣如德、黄雨石、黄水乞、何文安、严维明、赵炎秋等都翻译过《雾都孤儿》。本书为《雾都孤儿》注释本,注释中的参考译文均选自《雾都孤儿》(荣如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此外,本书还对原作中四级以上难度的单词、词组以及原作中的文化背景做了注释,以期帮助广大英语学习者和文学爱好者轻松读懂英文原著。


【目录】

1 Chapter 1 Treats of the Place Where Oliver Twist Was Born; and of the Circumstances Attending His Birth
6 Chapter 2 Treats of Oliver Twists Growth, Education, and Board
20 Chapter 3 Relates How Oliver Twist Was Very Near Getting a Place, Which Would Not Have Been a Sinecure
31 Chapter 4 Oliver, Being Offered Another Place, Makes His First Entry into Public Life
40 Chapter 5 Oliver Mingles with New Associates. Going to a Funeral for the First Time, He Forms an Unfavourable Notion of His Master’s Business
53 Chapter 6 Oliver, Being Goaded by the Taunts of Noah, Rouses into Action, and Rather Astonishes Him
59 Chapter 7 Oliver Continues Refractory
67 Chapter 8 Oliver Walks to London. He Encounters on the Road, a Strange Sort of Young Gentleman
78 Chapter 9 Containing Further Particulars Concerning the Pleasant Old Gentleman, and His Hopeful Pupils
86 Chapter 10 Oliver Becomes Better Acquainted with the Characters of His New Associates; and Purchases Experience at a High Price. Being a Short, but Very Important Chapter, in This History
92 Chapter 11 Treats of Mr. Fang the Police Magistrate; and Furnishes a Slight Specimen of His Mode of Administering Justice
101 Chapter 12 In Which Oliver Is Taken Better Care of, Than He Ever Was Before. And in Which the Narrative Reverts to the Merry Old Gentleman and His Youthful Friends.
112 Chapter 13 Some New Acquaintances Are Introduced to the Intelligent Reader; Connected with Whom, Various Pleasant Matters Are Related, Appertaining to This History
122 Chapter 14 Comprising Further Particulars of Oliver’s Stay at Mr. Brownlow’s, with the Remarkable Prediction Which One Mr. Grimwig Uttered Concerning Him, When He Went Out on an Errand
134 Chapter 15 Showing How Very Fond of Oliver Twist, the Merry Old Jew and Miss Nancy Were
142 Chapter 16 Relates What Became of Oliver Twist, After He Had Been Claimed by Nancy
153 Chapter 17 Oliver’s Destiny, Continuing Unpropitious, Brings a Great Man to London to Injure His Reputation
164 Chapter 18 How Oliver Passed His Time, in the Improving Society of His Reputable Friends
174 Chapter 19 In Which a Notable Plan Is Discussed and Determined on
185 Chapter 20 Wherein Oliver Is Delivered Over to Mr. William Sikes
194 Chapter 21 The Expedition
201 Chapter 22 The Burglary
209 Chapter 23 Which Contains the Substance of a Pleasant Conversation Between Mr. Bumble and a Lady; and Shows That Even a Beadle May Be Susceptible on Some Points
218 Chapter 24 Treats on a Very Poor Subject. But Is a Short One; and May Be Found of Importance in This History
225 Chapter 25 Wherein This History Reverts to Mr. Fagin and Company
233 Chapter 26 In Which, a Mysterious Character Appears upon the Scene; and Many Things, Inseparable from This History, Are Done and Performed
247 Chapter 27 Atones for the Unpoliteness of a Former Chapter; Which Deserted a Lady, Most Unceremoniously
256 Chapter 28 Looks After Oliver, and Proceeds with His Adventures
267 Chapter 29 Has an Introductory Account of the Inmates of the House, to Which Oliver Resorted
273 Chapter 30 Relates What Oliver’s New Visitors Thought of Him
281 Chapter 31 Involves a Critical Position
294 Chapter 32 Of the Happy Life Oliver Began to Lead with His Kind Friends
304 Chapter 33 Wherein the Happiness of Oliver and His Friends, Experiences a Sudden Check
314 Chapter 34 Contains Some Introductory Particulars Relative to a Young Gentleman Who Now Arrives upon the Scene; and a New Adventure Which Happened to Oliver
326 Chapter 35 Containing the Unsatisfactory Result of Oliver’s Adventure; and a Conversation of Some Importance Between Harry Maylie and Rose
336 Chapter 36 Is a Very Short One, and May Appear of No Great Importance in Its Place. But It Should Be Read Notwithstanding, as a Sequel to the Last, and a Key to One That Will Follow When Its Time Arrives
340 Chapter 37 In Which the Reader May Perceive a Contrast, Not Uncommon in Matrimonial Cases
352 Chapter 38 Containing an Account of What Passed Between Mr. and Mrs. Bumble, and Monks, at Their Nocturnal Interview
364 Chapter 39 Introduces Some Respectable Characters with Whom the Reader Is Already Acquainted, and Shows How Monks and the Jew Laid Their Worthy Heads Together
381 Chapter 40 A Strange Interview, Which Is a Sequel to the Last Chamber
389 Chapter 41 Containing Fresh Discoveries, and Showing That Suprises, Like Misfortunes, Seldom Come Alone
400 Chapter 42 An Old Acquaintance of Oliver’s, Exhibiting Decided Marks of Genius, Becomes a Public Character in the Metropolis
412 Chapter 43 Wherein Is Shown How the Artful Dodger Got into Trouble
424 Chapter 44 The Time Arrives, for Nancy to Redeem Her Pledge to Rose Maylie. She Fails
432 Chapter 45 Noah Claypole Is Employed by Fagin on a Secret Mission
436 Chapter 46 The Appointment Kept
447 Chapter 47 Fatal Consequences
455 Chapter 48 The Flight of Sikes
466 Chapter 49 Monks and Mr. Brownlow at Length Meet. Their Conversation, and the Intelligence That Interrupts It
477 Chapter 50 The Pursuit and Escape
490 Chapter 51 Affording an Explanation of More Mysteries than One, and Comprehending a Proposal of Marriage with No Word of Settlement or Pin-money
504 Chapter 52 The Jew’s Last Night Alive
514 Chapter 53 And Last


【前言】

丛书总序一
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中国宇航出版社的策划编辑战颖找到我,要我负责主编一套世界经典名著的导读和注释丛书,想请我邀北外的一些老师加入到这一工作中来。我看了她给我的书单后,心中不由地一动,多么熟悉的书名啊,这些经典名著的英文版和中文版是伴我度过大学时期的重要精神食粮之一。因为在我的大学时代,校园里不像现在这样充斥着浮躁的气氛,而是一种宁静的读书氛围,我们读古诗词、现代抒情诗、三毛的散文、席慕蓉的散文和诗歌、罗兰的小品文等,而我们这些英语专业的学生当然还要阅读英文经典名著,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主动为之。时至今日,这些经典中的主人公形象依然留在自己的脑海中,这些经典中的故事情节依然让人心潮澎湃。所以,我禁不住想答应下来。可是,经验告诉我,为英语读物作注释,尤其是为英文原版小说作注释,看起来或听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真正做起来却是耗时、费力的工作,因为文学著作的注释不是简单的单词注释,还有很多地名、人名、历史事件、文化典故等诸多百科全书式的东西要为读者解释出来。作长篇巨著的注释更是很多人望而却步的事情,所以对能否邀请到一些同事从事这一工作我有些不敢确定。虽然我本人愿意为经典的传播、为读者的阅读提供自己的一点见解和帮助,可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当时我犹豫了,但对经典名著的情结又让我对这一工作难以割舍。于是,我跟战颖编辑说,我先询问一下看有多少人愿意去做这件事。让我欣慰的是,我找到了几个如我一样热爱文学的同事,他 (她)们表示愿意承担这样的工作。于是,“我的心灵藏书馆”丛书的导读和注释工作从此拉开序幕。而现在,就在我写这篇总序的时候,北京正由深秋迈向寒冬,外面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天还是阴阴的,冷冷的,可面对完成的一本本书稿,我心里依然是春天般的温暖。
文学是人性和社会的一面镜子,又是滋养人心灵的沃土,优秀的文学作品又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愉悦。无论哪个年代,阅读文学的人都不会孤独,不会空虚。具体说来,文学首先具有审美价值。阅读一部文学作品,读者首先是通过各种风格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和人物的艺术形象等获得一种审美体验。读者可以融自己的想象于阅读过程当中,从而使自己的体验得到美的升华。其次,文学具有社会现实价值。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其所在的时代和社会,是时代和社会现实的重要体现。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从其中的人物性格、命运及家庭、社会环境的发展脉络可以窥见人的本质和社会现实。第三,文学具有文化意义。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可以领略到作品透射的文化背景,从而丰富历史、地理、宗教、风俗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经典名著,无论从上述哪个方面讲,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中国宇航出版社之所以选择《简•爱》《呼啸山庄》《飘》《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鲁滨逊漂流记》《瓦尔登湖》《理智与情感》《了不起的盖茨比》等作为“我的心灵藏书馆”系列的*批入选书目,是基于这些经典不朽的主题和魅力。可以说,以上名著是对世界各国读者影响*为深远和*为广泛的经典作品,其形象塑造、语言艺术、情节设计、思想意义等从著作诞生那时起时至今日,已经影响和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些著作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在中国读者群中享有很高的赞誉,给中国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爱》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追求个性自由、主张男女平等的独立女性形象;《呼啸山庄》使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表现手法讲述了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真挚而*终走向悲剧的爱情故事,塑造出希刺克厉夫这样一位由爱生恨、具有极度反叛精神的人物形象;《飘》以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南方佐治亚州为背景,以一个种植园主的女儿郝思嘉为核心人物, 通过几个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了美国南方各州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傲慢与偏见》通过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故事以及其他几个人的爱情故事,揭示出傲慢与偏见是生活中常见的弱点,只有加深了解,才能有更客观的认识,以及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这样看似平凡却又非常深刻的道理;《老人与海》用简约的风格塑造出一个真正的硬汉形象,告诉人们“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人生哲学;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亦庄亦谐,很多故事从小处着眼,却塑造出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下层人民的形象,读来不免发人深思;《鲁滨逊漂流记》通过写实的手法塑造出鲁滨逊这样一位理想的资产阶级英雄形象;《瓦尔登湖》用幽默、睿智、优美的语言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和社会哲理;《理智与情感》通过两位女主角的婚事波折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和提高社会地位,却不重视女子情感和权利的陋习;《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了主人公盖茨比与黛西的爱情悲剧,揭示了“美国梦”的破灭。当然,这些经典名著的意义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出来的,只有真正走进去,沉浸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通过阅读英语名著学英语一直以来被公认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经过了数代人的实践得出来的真理。因为名著的语言一般比较规范和地道,即人们经常说的 “原汁原味的英语”。因此,阅读这些著作对形成英语的语感大有裨益。同时,阅读名著可以扩大词汇量,丰富百科知识,有助于增进对英语国家的了解。而本套丛书可谓“精华中的精华”,阅读这些书籍,读者一方面会沉浸于文学的殿堂中,感受书中的情节美、人物形象塑造美以及语言艺术美,提高文学的素养,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浸染在“原汁原味”的英语当中,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和丰富英语文化知识。当然,对有些读者来说,阅读名著很多时候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或遇到一些词汇、句法或背景知识的障碍,这时读者不免会产生一种“受挫感”。而本套丛书的注释正是为了帮助读者克服这样的“受挫感”,使读者不必阅读简易读物就能直接进入到原著气势恢宏的“殿堂”当中,定会愉快地将文学欣赏与英语学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本套丛书的原文大部分参考美国企鹅出版集团出版的“企鹅经典丛书”(Penguin Classics)和英国华兹华斯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名著系列(Wordsworth Classics)两种版本进行校对。本套导读与注释丛书的目的是想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原版英文名著。具体说来,一方面可以使读者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文语言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拉近读者与英文原著的距离,使读者更好地体会英文原著所传达出的各种信息,从而更好地欣赏原著。注释的原则和内容如下:(1)生词。本套丛书注释的单词基本为大学英语四级以上的词汇,同时各位注释作者也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适当地进行取舍,但总体原则是注释的单词 “宜多不宜少”。同时为一些常用单词提供一个短语或句子做例子,并给出了这个短语或句子的翻译,从而更好地说明单词的用法。考虑到读者第二次遇到一个生词后,可能会忘记前面已有的注释,所以一些单词有重复注释的现象。(2)短语。英语短语的掌握对应用这门语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套丛书的注释中没有忽视短语的注释,有些短语是读者熟悉的,有些是不熟悉的,读者通过这些短语的注释能够做到“温故知新”。重要和常见的短语后面一般均提供例句及其翻译,便于读者进一步巩固和学习这些短语的用法。(3)专有名词。由于丛书所包含的著作涉及不同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点,因此注释也考虑到了其中的地名、人名、历史事件名等(个别虚构的地名和人名除外),对这些名称一般提供简短的说明。可以说,这一部分对丰富读者的地理和历史知识很有帮助,同时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著作的内容和写作背景。(4)文化知识。这部分主要包括成语典故、宗教知识、引用等,对这些文化知识一般先注明其来源,然后提供简短的说明,从而使读者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对英语的成语典故、宗教知识、名言警句等有一定的了解。(5)复杂句。本套丛书中的著作有的风格简约,句式比较简单,有的则包含很多长句或复杂句。注释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一些可能会让读者费解的句子首先稍作分析,然后提供译文。为有效利用已有的名著翻译成果,这些长句的译文大多数参考了现成的权威译文,标明出处;有些译文由注释者进行了改动,以使其更加忠实和通顺。(6)黑人英语和非标准英语。名著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对话,为了刻画人物的形象,一些作者会根据人物的身份或阶层使用非标准英语或黑人英语。注释中原则上提供这些非标准英语或黑人英语的标准表达法,个别地方给出了中文。除以上几点外,注释中还对一些精彩句和话语的隐含意义进行了注释,提供了汉语译文,同时还有个别地方注释了与上下文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本套丛书导读和注释的团队成员均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学经验极其丰富的一线骨干教师,长期从事英语精读、泛读(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指导学生阅读英语名著)、文学、翻译、语言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均有着深厚的文学和语言功底。可以说,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是读着这些以及更多英语名著成长的过来人,而且不少还都在继续研读这些经典著作。正如我在开篇所说,为名著作导读和注释是一件听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耗神和耗时的工作,但是各位同仁本着对文学的热忱和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按预期的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在此对他(她)们谨致谢意!
在本套丛书完稿之际,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德彰教授欣然提笔,为本套丛书撰写了寄语,这是对我们这个团队莫大的鼓励。同时,感谢中国宇航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为读者服务的机会,感谢策划编辑战颖女士提供的各项协助工作!
希望本套丛书提供的导读和注释能给广大的英语爱好者、英语学习者、英语文学爱好者和英语文学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使读者朋友更轻松、更有信心地穿越时空,与经典名著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当然,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导读和注释中难免出现纰漏或疏忽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予以谅解,并不吝赐教!
彭萍    
2010年深秋   
于北京海淀世纪城平心斋

丛书总序二
“我的心灵藏书馆”导读和注释丛书*批10本面世以来,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读者普遍反映,这套丛书不仅汇集了真正的经典名著,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中国学生阅读国外原版名著的门槛。每当阅读到困惑之处时,这个版本都给出了恰到好处的注释,就好像一个耐心的老师随时等待亲爱的读者提出疑问并作出回答。而且,整套丛书无论是封面设计还是装帧工艺都堪称一流。可以说,本套丛书不仅具有帮助读者学习英语、提高文学修养的实用价值,还具有特别的文学收藏价值。在这个人人谈论和阅读电子书的时代,“我的心灵藏书馆”真正是一套可以带给读者阅读享受的好书,是世界名著纸本书的经典呈现,是值得收藏的珍贵版本。每当在网络上或者书店中看到、听到读者对该套丛书的青睐与好评,我们这一导读和注释团队就会感到读者的巨大热情与信任。为了让广大读者能走进更多的名著,熟悉更多的作品,后续15部英文经典名著经过10余名老师近一年的努力,现即将出版。希望这15部英语经典名著及其导读和注释能一如既往地给予读者阅读上的愉悦和学习上的帮助。
此刻,我审阅着一本本的书稿,回忆着这些经典名著的情节,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向我展示着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性及社会生活。优美的语言,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注释者细致的注释和讲解,使我在心中油然升起一种美的享受,犹如窗外的秋叶、湛蓝的天空和午后的暖阳,让我的心变得越来越温暖……
第二批丛书包括《名利场》《莎士比亚故事集》《一九八四》《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小妇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杰克•伦敦小说精选》《嘉莉妹妹》《红字》《泰戈尔作品集》《茶花女》《苔丝》《格列佛游记》《永别了,武器》和《夜色温柔》。这些著作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主题分别可以概述如下:《名利场》通过蓓基•夏泼的钻营史和爱米丽亚与乔治的罗曼史,真实地描绘了1810 — 1820年摄政王时期,英国上流社会没落贵族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等各色人物的丑恶嘴脸及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莎士比亚故事集》是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和姐姐玛丽•安妮•兰姆两人用叙事体散文编写的20个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希望读者通过这20个故事对原著产生兴趣,从而走进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领略其中独一无二的丰富宝藏。《一九八四》通过对大洋国一名英格兰社会主义党的普通外围党员温斯顿•史密斯个人生活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刻画,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以追逐权力为*终目标的假想未来社会的景象。《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讲述了贵族阶级的康斯坦斯•查泰莱夫人和在她丈夫领地上的守林员麦勒斯之间的爱情故事,反映出劳伦斯对阶级、人性和情感关系的思考。《小妇人》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马奇一家及其四姐妹的生活为描写对象,讲述了她们对自强自立精神的追求、对于家庭的眷顾和对爱情的忠诚。《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汇集了美国讽刺小说家马克•吐温优秀的短篇小说,读者可以从作品轻松嬉笑的外表下,窥见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严肃批判。《杰克•伦敦小说精选》描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严酷搏斗,以及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现了杰克•伦敦对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以及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推崇。《嘉莉妹妹》通过农村姑娘嘉莉在大城市的经历,揭露了20世纪初美国人狂热追求美国之梦的悲剧事实,说明在以金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红字》一书以17世纪中叶的新英格兰为背景,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的思想矛盾和生活悲剧的描写,揭示了人性、社会、宗教压迫等各方面的图景。《泰戈尔作品集》共包括六个诗集:《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采果集》《吉檀迦利》和《流萤集》。这些诗集或讴歌灵魂,或赞颂生命,或描叙爱情,或充满宗教和哲学的精神,或表达赤子之情,其文字清澈隽永,描写细腻深刻,意象奇崛美妙,对20世纪世界文坛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茶花女》通过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使读者看到了浪漫主义的背后是现实的冷酷无情。《苔丝》通过农村姑娘苔丝曲折多变的命运和连连受挫的爱情,揭露了资产阶级虚伪的社会道德,强烈谴责了19世纪末资本入侵农村给农民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格列佛游记》假托主人公格列佛医生自述他数次航海遇险,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几个童话式国家的遭遇和见闻,全面讽刺、揶揄了英国的社会现实。《永别了,武器》通过一个美国青年和一个英国女护士在一战中的恋爱悲剧,真实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罪恶,以及战争给人造成的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夜色温柔》描写的是一位出身寒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但他*终遭到失败,从而变得颓废消沉,暗示了“美国梦”的破灭。
以上15部经典名著的导读和注释一如从前,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英文原版名著。同时,我们在*套书重印、再版时又进行过认真审读,也经常关注网络上读者对这套书的评论。在编写第二套书时,将从*套书中获得的实践经验和读者的宝贵意见融入编写过程,使第二套书达到了更好的服务读者的效果。时刻想着读者,让广大英语文学爱好者能够从我们的注释版名著读物中真正学到实用的知识,轻松读懂大部头文学佳作,是我们衷心的希望。
本次导读和注释的团队成员均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套丛书导读和注释队伍的基础上增加了四名教师,和原有的队伍一样,她们都是北外的骨干教师,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长期从事英语精读、泛读(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指导学生阅读英语名著)、文学、翻译、语言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可以说,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是读着这些著作以及更多英语名著成长的过来人,而且不少还都在继续研读这些经典著作。当然,为名著做导读和注释是一件听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耗神和耗时的工作,但是各位同仁本着对文学的热忱和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按预期的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在此本人对他们谨致谢意!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德彰教授为本套丛书撰写寄语,这是对我们这个团队莫大的鼓励,感谢中国宇航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为读者服务的机会,感谢中国宇航出版社外语编辑二室提供的各项协助工作!
希望本套丛书提供的导读和注释能一如既往地为广大的英语爱好者、英语学习者、英语文学爱好者和英语文学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使读者朋友更轻松、更有信心地穿越时空,与经典名著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当然,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导读和注释中难免出现纰漏或疏忽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予以谅解,并不吝赐教!
彭萍    
2011年仲秋   
于北京海淀世纪城平心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