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1.财报不只是判断企业运营活动优劣的工具,其实更能体现出企业经营者的气度与格局,如实描述企业对未来的布局规画,更记录着企业一场场攻防成败的战果。
  2. 2.本书辅以大量企业案例,协助读者看得更深更远,能够使读者进一步理解财报的精髓。

【内容简介】

《财报就像一本兵法书》是创业者与经理人淬炼商业智谋的战场,投资人解读商业智谋的舞台。

在企业经营中,非财报无以深入理解《孙子兵法》,非《孙子兵法》无以具体淬炼商业智谋。

培养商业智谋的具体方法,就是以《孙子兵法》为思考架构,以财务报表作为分析工具及案例来源。

《财报就像一本兵法书》作为《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的进阶版本,并非“财报版”的《孙子兵法》注释,而是探索一个崭新的思考方向——学习从兵法的角度看财报,才是本书的重点。

财报不只是判别企业营运活动优劣的工具,更能通过它显现出企业经营者的气度与格局。财报如实描述了企业对未来的布局规划,更记录着企业一场场攻防成败的战果。本书将财报与《孙子兵法》相结合,并辅以大量企业案例,帮助读者看得更加深远,以更进一步理解财报的精髓。


【作者简介】

刘顺仁

台湾大学经济学系学士、美国匹兹堡大学会计学博士,曾任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助理教授,现为台湾大学会计学系暨研究所教授,并担任台湾大学“竞争力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策略性财报分析、策略性成本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对经理人行为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等。

已出版著作有:《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管理就像一部好电影》《把一招练成绝招》等书。


【目录】

PART 1.历史舞台篇

*章刚戾忍诟—性格与格局

烈丈夫伍子胥

烈国君吴王阖闾

历*血腥的应聘面谈

慈悲心生大智慧

深刻的认知性格缺陷

第二章上下都亢—用人与用兵

照千一隅,此则国宝

“上下都亢”的思考架构

《易经·乾卦》中的上下驷定位

《孙子兵法》的财报结构

PART 2.商业智谋篇

第三章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

趋战者劳:一体感的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格鲁夫的商业智谋:上驷之“都亢”决策

如何突破下降趋势

下降趋势中的“祸不单行”

寻找企业的“左宗棠”

第四章 道、天、地、将、法—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东西两智者各有“五问”

五问的评分表

第五章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沃尔玛VS凯马特

空中拼速度的创业家

沃尔玛VS凯马特

凯马特为什么没有办法反攻

赢在严控成本的企业文化

电路城VS百思买

惠普VS戴尔

用“笑”来增加决策速度的创业家

第六章 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亚马逊VS沃尔玛

股价代表经营者的“心”

如何比较传统零售业与电子零售业

亚马逊VS开市客

亚马逊VS*

创新不竭如江河

第七章 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台积电VS三星电子

超凡之心才撑得住差异化—山谷中的服装秀

全球半导体生态

台积电VS三星电子

艾司摩尔VS尼康

博通VS高通

第八章 绝地勿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某光电公司总经理.陈子兵

五年前的错误策略

绝地勿留

围地则谋

死地则战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

PART 3.人才传承篇

第九章 淬炼“智、信、仁、勇、严”—台积电的将才培育|台积电首席财务官.何丽梅

选才要注重人格特质和技能

台积电如何训练经理人

如何训练全方位经理人

训练经理人的“智、信、仁、勇、严”

延续台积电奇迹

谢辞.忘已利他,照千一隅


【前言】

把“问责”练成绝招

“会计”(accounting)是工具,“问责”(accountability)是目的;以会计培养能问责的领导人才(accountable leaders),是会计教育的目标。何谓问责?简单来说,问责是“诚信无欺,创造价值;忠于所谋,为所当为;拿出办法,交出成果”。而会计是以数字为工具,协助组织做出成果、沟通成果的工具。问责无法通过抽象的观念来理解,必须在真实的组织、丰富的情境、复杂的行为中,用心衡量思辨。

从2018年8月起,台湾大学会计学系开始推动“培育问责领袖计划”(Growing Accountable Leaders Project)。此计划的*步,是出版“问责与领导系列丛书”,将一般人望之生畏的会计学知识,转化为明白易读的文字、生动活泼的故事及深入浅出的经营管理智慧,让读者可以充分消化吸收,把问责练成绝招。

问责四层面

问责的实践,建立在四个不同层面的“问”上。

自问:诚信利他,创造价值,责无旁贷。

问他:有智有谋,有体有用,有巨有细。

被问:有凭有据,有短有长,有形无形。

互问:有人有己,有偏有全,有疑有解。

当您读完此书之后,再回顾这“四问”,当能心领神会。

五式练一招

要深入透彻地理解任何学问,进而把一招练成绝招。《中庸》里所阐述的“五式练一招”,依然历久弥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练问责这一招的“五式”,分别是:

博学:财报是企业共同的语言,通过财报可以广泛学习各行各业的经营管理知识。看自己、看顾客、看竞争对手、看顾客的顾客、看竞争对手的竞争对手,日积月累自然能够博学。

审问:针对每一个财报数字,都要审慎地问:这个数字背后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可能的衡量误差有多大?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会造假扭曲?

慎思:针对每一个由许多数字所形成的“财报故事”,都要谨慎地思考:这个故事的情节是否逻辑合理、前后一致?这个故事没有说出来的假设条件是什么?这个故事在短、中、长期里可能的发展是什么?*坏的发展又是什么?

明辨:明确地比较辨别,是商业智谋的开端。明辨自己过去的财报故事与现在的财报故事;明辨自己的财报故事与顾客或竞争对手的财报故事。在诸多明辨中,培养根据事实独立判断的思辨能力。

笃行:通过财报数字检验所采取的行动方案是否有效。有效,则继续精进发展;无效,则迅速检讨改正;不确定,则持续警醒验证。

这“五式”,要靠现代数字科技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会计智慧(Accounting Intelligence)是*古老的人工智能(Artifi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会计学学位证书早就在全球众多大学中被颁发。而全球*个人工智能学位,2018年才在美国以信息科学著称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正式设立,想必未来更加普遍。

可以预见,只有紧密结合*古老AI与*AI,才能真正地把问责练成绝招。

财报淬炼《孙子兵法》

把问责练成绝招—在问责这套武功中,*重要的一招,是以诚信为本的“商业智谋”(商业智慧与谋略,英译为business acumen);而提升商业智谋的有效途径,是用财报淬炼《孙子兵法》。

财报就像一本兵法书,它是创业者与经理人淬炼商业智谋的战场,投资人解读商业智谋的舞台。诚信与利他,是财报的根、商业智谋的魂;纪律与创新,是财报的骨、商业智谋的干;真实的经营成果与经济生态圈的全胜,是财报的目标、商业智谋的桂冠。在企业经营中,非财报无以深入理解《孙子兵法》,非《孙子兵法》无以具体淬炼商业智谋。

本书中所谓的“财报”,是财务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的简称,它包括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s)、年报(annual reports)、法人说明会报告,以及其他策略性或例行性的财务及业务报告(如每季营收及获利披露等)。有商业智谋的经营管理者,才有办法迅速掌握企业全貌,洞悉产业竞争生态,想出足以取胜的攻防之道,进而为企业创造独特价值。

本书主张,培养商业智谋的具体方法,应以《孙子兵法》为思考架构,以财务报告为分析工具及案例来源。

财报修炼三层次

人类在求生存的考验中体会到:个子小,打架要练拳法;资源少,竞争要懂兵法;变化快,决胜要用*明的兵法。而古往今来*明的兵法,就是《孙子兵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若能善用《孙子兵法》,可以把失败的概率降到*,把胜利的概率提到*,把赢者圈的范围扩到*。《孙子兵法》的高明,是超越自我狭隘的短期胜利,追求竞争生态圈(eco-system)与利益攸关人(stakeholders)共同的、长期的胜利,这叫作“全胜”。

2015年12月,我*次在台湾大学与复旦大学联合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中开设“财报与《孙子兵法》”课程。期间,我*常听见的疑问是:“财报与《孙子兵法》有什么关系?”我总是笑着回答:“财报与《孙子兵法》是天作之合,财报是《孙子兵法》的千古知音。”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您为什么。

具体而言,财报通过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阐述了《孙子兵法》的精髓。

1.财报就像一本文法书:财报就是企业经营、竞争的历史记录。要了解它,必须先了解各个会计科目的定义,以及财报种类与结构等知识,这些是基本功。


【免费在线读】

1972年4月,在我国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发掘出两座汉代古墓,在墓葬中发现了用竹简写成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千百年来,“孙武”和“孙膑”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的史学争论,就此正式结束。应该可以确定,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叙述是正确的:《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晚期吴国著名的大将孙武;而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孙武以《孙子兵法》中所揭示的战争哲学与原理闻名于后世;而孙膑虽并非以兵法著作传世,但他活用兵法原理,创造出许多足智多谋的经典战役。本书融合两位“孙子”的思想精华,将其作为淬炼商业智谋的思考架构,并讨论如何进一步实践“问责”。

然而,兵法毕竟是人的思想产物。人若无法突破性格上的盲点与执着,进而扩大自己的胸怀与格局,终究会限制兵法所能发挥的效益。因此,让我们先回顾历史舞台上酝酿《孙子兵法》的人物与时空背景。《孙子兵法》由孙武年轻时的初稿,发展到现在我们所见的定稿,其中必然包括孙武经历的战争惨烈经验的思想转折。如此揣测,并无充分史料可资佐证。因此,敬请读者包容我“任性”地抒发我读《孙子兵法》后天马行空的想象。

要真正了解孙武,就必须先了解他的好友及长官—吴国大夫伍子胥(公元前559—公元前484)。

“刚戾忍诟”,是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临死前对儿子性格的描述。刚,是有力量而不易被折断。戾,是弯曲身体;字形是狗从房门底下钻出去,代表为了达到目的,即使“当狗”或“钻洞”都在所不惜。诟,就是辱;忍诟就是忍辱。根据伍子胥的性格,伍奢预测“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事实上更惨,楚国不仅“苦兵”,而且几乎亡国。

伍子胥伐楚的军事行动,孙武全程参与。孙武看见伍子胥为报私仇,在楚国做了*糟糕的占领行为,结果胜敌后不仅不能益强,反而严重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孙武更看到,就算打赢几场漂亮的胜仗,到头来只是镜花水影。因为主帅与君王性格的缺陷及格局的局限,战场上的胜利终究无法扭转吴国亡国的命运。我相信,《孙子兵法》深沉的智慧,来自孙武人生所遭遇及目睹的重大挫折。我悟到,孙武在告诫后人:无法克服性格缺陷,就学不成上乘兵法;不能扩大思想格局,就做不出恢宏事业。我听到,孙武在训诫我们:欲学兵法,先修己心,刚戾忍诟,心偏事败。

烈丈夫伍子胥

复仇的怒火,支配了伍子胥的一生。司马迁感叹地说:“怨毒之于人甚矣哉!”并称呼伍子胥为“烈丈夫”,说得真好。伍子胥身世“惨烈”,复仇“壮烈”,下场“悲烈”。以下,就是这位“烈丈夫”的故事(《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家族历代都是楚国重臣,他的父亲伍奢担任楚国太子建的老师。而太子的另一个老师费无忌,被指派到秦国迎娶一位贵族之女当太子妃。无忌为了巴结平王,出了一个馊主意,他告诉楚平王:“准太子妃容貌极美,大王不妨占为己有,太子妃再另外物色。”好色的平王被说得心动,果真霸占了儿媳妇,并对其极为宠爱,还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楚昭王。而拍马屁有成的无忌也因此离开太子,成为平王的宠臣。无忌害怕太子即位后报复自己,就开始不断地在平王面前造谣,中伤太子想要造反。伍奢站出来声援太子,却被无忌诬陷为太子谋反一党。

平王下决心杀太子及其党羽,并且以伍奢作为人质,召唤他的两个儿子伍尚(老大)及伍子胥(老二)来朝廷。伍奢对儿子们的个性很了解,他对平王说:“伍尚个性仁弱,会乖乖自投罗网。但伍子胥个性‘刚戾忍诟’,成能大事,一定不肯白白送死。”果然不出伍奢所料,兄弟两人明知这是个圈套,但大哥不忍心为了求生而让父亲独死,于是束手就擒,把为全家报仇的任务交给了二弟伍子胥。伍子胥便逃出楚国,开始了复仇之旅。

一个被楚国剥夺一切的逃犯,要如何为家族报仇呢?以一人对抗一国,这是何等可怕又可敬的决心。

伍子胥极有耐心,一点都不急躁。首先,他摸清吴国的公子光有夺取王位之心,于是介绍了刺客“专诸”给他。专诸以一把藏在鱼肚中的短剑,刺杀吴王僚成功,让公子光正式继位,这便是吴王阖闾。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复仇国家,伍子胥向吴王推荐了孙武当高级将领。为了削弱楚国的实力,伍子胥带领吴国大军连年出兵骚扰楚国边境,楚国先是疲于奔命,后来逐渐相信吴国只是骚扰掠夺边境,并无真正进攻决战的意图,于是防备渐渐松懈。这时伍子胥才集结重兵,给予楚国致命的一击。忍功真是了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