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全书从文言文能力训练要求出发,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化整为零、逐项攻破,是一本实用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课文篇、基础篇、考点篇、冲刺篇四大部分。课文篇搜辑了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及其他省市教材中的文言篇章,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占有信息;而基础篇、考点篇、冲刺篇的设置则充分体现了重基础、重系统、重能力的特色。


【作者简介】

李支舜,上海市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副校长,“李支舜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理事;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等称号。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与研究36年,践行“学文先做人,教书以铸魂”的教育理念,倡导“博读、精思、巧练”的学习方式,主持“中学语文活动艺术”实验课题,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问题式”教学风格。在《文汇报》《中学语文教学》等报刊发表文章近300篇;所著《高中语文必修古诗文详注通译》,被誉为“中学生的《古文观止》”,已列入全国中小学阅读;《高考文言文训练与应考指导》《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高中作文技法与应考指导》“三导”书,面世多年,颇受欢迎;《高中古诗文完全手册》《高中古诗文译注与拓展》(1-3)也是中学师生的案头。


【前言】

前 言

李支舜

十年前的一次课余时间,我偶尔跟同学们谈起了“学习的苦恼”这个话题,一位男同

学痛苦地说:“每次考语文,试卷中总有‘文言文阅读’的题,我总是似懂非懂,稀里糊

涂地答。老师,您能不能把文言文阅读的知识点、考点概括归纳成几方面?这样我们平时

学习就有方向了,不至于临时抱佛脚,还不知道‘佛脚’在哪!”当时,这个同学的话深

深地触动了我。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我觉得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以

致学生学无方向,心里很不是滋味。从那时起,我决心要为我的学生编写一本实用而系统

的文言文辅导书,让他们学有目标,练有体系。我*初编写的《高考文言文能力步步高》

在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了。后来,此书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修订出版,更名为《高考文言

文训练与应考指导》。此书出版时,正值上海市二期课改在各校深入展开,许多学生争先

恐后地购买此书并予充分肯定,如上海市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同学们这样评价。

唐煜 :这本书编写得十分完整,条理非常清晰,每个知识点都有例句来帮助理解,

还有综合性的练习,帮助巩固和运用,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知识。

王弘毅:此书“基础篇”中的表格,总结得非常好,有利于我们强化记忆。

印路宁:此书重视文言文基础训练,由易到难,利于掌握,便于巩固。

任红雪:使用此书使我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整体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了我学习

文言文的兴趣,尤其是此书的体例很好,很适合我们高中生使用。

施菘瑜:此书编排有序,条理清晰,“课文篇”、“基础篇”、“考点篇”、“冲刺篇”、

“答案篇”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刘之微:我觉得这本书的编写内容很翔实,体例很完整,分类很科学,易于自

学掌握;从课内到课外,由浅入深;重基础,重能力,很系统。

陆大雄:这本书让我理清了学习文言文的思路,帮助我掌握了重要的知识点。

使用这本书后,我才知道文言文可以这么学;可以说,这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徐岚:此书表格很清晰,内容很具体;我从基础题开始看,一步一步地提高,

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慢慢地能够阅读长而难懂的文章,提高了做题的效率和

正确率,不再对文言文感到头痛了。

叶蓉:此书的体例和编写内容很完整,很有规律,从字词到句型,从基础到冲刺,

由浅入深,既系统又精练,循序渐进,逐步积累,有一个很好的训练程序。书中有

各种内容丰富的表格,帮助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给了我们实用的学习方法,培养

了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毕克扎提:这本书很好,使我对文言语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课文中的知

识点梳理,对文言文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李聪羚:此书的考点解析很详细,每个考点都有相应的练习,且系统而完善,

使我的文言文习题错误率降低了许多。

缪忻余:此书针对性强,尤其是考点篇十分清晰,有利于我们复习文言文,可

以有效地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朱子馨:此书知识梳理清晰,讲述具体到位;使我们了解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增强了课外文言文的阅读量。

李斐:此书的“冲刺篇”有28 套模拟题,高三每周做一套,丰富了我们的课

外阅读,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提高了我们的文言阅读能力。

潘晓朗:此书中的“课文篇”,每篇文章原文、翻译、注释,一目了然,帮助

我们系统地掌握了文言文的阅读知识,对照此书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

盛健宇:这本书的课外语段有100 多个,使我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每

篇文言语段都有翻译,很方便使用。

汤欣悦:这本书很有规律性和系统性,便于高考复习,我很喜欢每个知识点后

面的表格,使我受益匪浅。

库德拉提:这本书的题目难易程度适中,提高了我的文言文阅读、思考能力。

邢诗萌:与一般的文言文学习资料不同,它的结构更完整,包括课文、词法、句法、

考点、模拟等内容,能给我们一个系统、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同学们的赞许,给了我极大的鼓舞。现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决定再次对此书进行

修订再版,我感到很高兴。值此再版之际,我满怀感激之心,感谢华东师范大学赵

志伟教授百忙之中为之作序,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领导对本书的关心和袁嘉欣老师

的指导,感谢使用过此书并提出意见的同学们。

祝同学们进步,祝广大读者不断成功!


【免费在线读】

学思并重,新旧兼通

赵志伟

如果有人问现在的中学生喜欢不喜欢文言文?相信大部分学生会说不喜欢,只

是因为要考试,不得不学。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我觉得这首先和时代有关,但更重要的恐怕

是学习方法不恰当的原因。如今学校里盛行的一套训练方式不是很科学,据我看来

大概有这么几点:一是阅读面过窄阅读量太少;二是重语法重规律的讲解;三是以

练习题代替阅读;四是跟着考试走。究竟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我们应该听听真正

的专家是怎么说的。王力先生早在上世纪60 年代的一篇文章《古代汉语的学习和

教学》里说:“我们在研读古代汉语的时候,对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应该

首先抓哪一方面呢?我想应该先抓词汇方面。”词汇积累多了,阅读能力自然会提高。

而词汇的积累应该仰仗大量感性的阅读(泛读),必要时还需要记忆背诵(精读)。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在语言的海洋里游泳”。就如游泳,只是站在岸上分析游泳

动作,无论你的分析如何科学精细,是不可能学会游泳的。另一位大家张中行也十

分赞同王力的观点,他开出的方子是:“由浅入深”、“由少而多”、“由慢而快”、“由

借助到自力”。(《文言津逮》)比他们早一点的周作人、胡适、林语堂等人都谈过国

文(当然是文言文)学习的经历, 他们的经验都是强调阅读作品,而不是“分析”“研究”

语法。周作人说自己学习国文的经验是:“从读小说开始”,由古白话小说渐渐读到

文言小说,等到将《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都读过了,文言也就通了。用古

典文学专家傅庚生的话说:这就是“学思结合,新旧兼通”。

我们在当下的时代,当然不能像他们那样去读古文了,但是这个原理还是对的,

即无论如何都要多读作品而不是分析语法结构;多积累词汇,尤其要多了解实词的意

义,而不必多研究“用法”。笔者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虽然不能和那些大师们相比,

但也有相同的感觉。我觉得以下四点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学生自己要自觉地将课内课

外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学习。课内讲过的内容容易理解,课文复习了就容易记得住;

同时要自觉地学会读注释、查工具书,可以说学会读注释是读文言文的*步。二是

学生要明白学会阅读文言文*重要的是积累词汇。积累词汇也要讲方法,不是死记硬

背每一个词的几种解释,那种机械记忆效果不好不说,还会把学生的兴趣弄得没有了。

丹麦语言教育家叶斯泊森说过同一个词在三个以上的语境里出现容易记住,例如你要

记一个“会”字,你在不同的文章里多次读到它,就容易记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

们除了精读背诵以外,还需要广泛阅读的原因。另外,理解词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讲词义讲用法是一种无效劳动。三是要从简单容易的文章入手,

任何学习都要循序渐进。宋人陆九渊有句云:“易简功夫终究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他认为:学习要从简单处入手,容易保持持久力。四是要强调记忆,加强记忆的办法

有两种:勤动笔墨和背诵。动笔随手记记;背诵的内容主要指有名言警句的议论文片

段和韵文,不一定要背复杂的记叙文,也不一定要把全文背出来,林语堂当年学英文

就是这么做的。当然,*好的学习方法是能将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其实,

这些方法每一位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只是近年来迫于应试的压力,大家都有点急功

近利,忙于做“模拟试题”,结果却是欲速不达。有鉴于此,李支舜老师为学生们编

写了一本实用的文言文阅读训练的参考书。此书有鲜明的特点:重基础、重系统、重

能力。据我所知李老师的这本书已经重印了好几次,在学生中有很好的口碑,在今年

我教的大学生中就有两位在他们高中时用过这本书。

现在,李老师又不惮麻烦根据精神和新的形势重新修订了本书,增加了课内

部分内容,同时调整了部分篇目,使选文更有可读性,练习更有系统性了。它不但适用

于上海的高中生而且同样适用于其他地区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它和李老师的另两本书——

《高中作文技法与应考指导》和《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可以配套使用。上周在我

校研究生答辩会上,李老师又一次索序于我,嘱我可以多谈谈学习方法。我想凡事过二

不过三,恭敬不如从命。况且笔者一向相信缘分,这大概是我与支舜老师有缘之故吧。

于是,我就不怕“好为人师”之讥,啰里啰唆地写下了以上这些话。是为序。

(本文作者为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