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第二辑)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海峡两岸陶瓷艺术口述史》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通过对海峡两岸陶瓷艺术传承人的访谈,借由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结合史料,溯其源流,探其流变,研究两岸陶瓷工艺美术的文化渊源及其民间工艺的传承关系,探讨民间陶瓷工艺生产的运作机制与模式。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李豫闽,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美术学一级博士点带头人,美术学一级博士后流动站带头人。福建省政协委员。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审委员,文化部、*研究生教育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中国·闽南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传承人申报评选专家,福建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16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文化名家”。

*作者简介

黄忠杰,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院东亚艺术史博士后。2010年,荷兰普林希霍夫国立瓷器博物馆亚洲部访问学者;2011年,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尔宫国立博物馆亚洲部访问学者;2013年获“美国哈佛大学GETTY 奖学金”立项,赴意大利佛罗伦萨研究文艺复兴美术史。2017年,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4部,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各1项,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首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项。


【目录】

前 言………………………………………………………………………………… 1

*章 德化窑白瓷制作技艺………………………………………………………… 3

*节 德化窑业的历史概述… ……………………………………………………………… 5

第二节 德化窑制瓷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 7

邱双炯:“因为它合理,所以能存在,以电代柴,才能造福子孙。”………………… 7

寇富平:“建白瓷是温润而有生命的,给人以亲切感。”……………………………… 20

苏玉峰:“一理通,百理同,琵琶会弹,二胡就会拉,洞箫就会吹。”……………… 32

陈明良:“大形一定要先抓好。”………………………………………………………… 42

许瑞峰:“口诀是定性的,而我要推陈出新。”………………………………………… 50

第二章 同安汀溪窑“珠光青瓷”制作技艺………………………………………… 59

*节 同安汀溪窑“珠光青瓷”的历史概述………………………………………………… 61

第二节 同安汀溪窑“珠光青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 63

洪树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63

第三章 建窑黑釉盏制作技艺………………………………………………………… 73

*节 建窑窑业的历史概述… ……………………………………………………………… 75

第二节 建窑黑釉盏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 77

孙建兴:“建盏的故事还应该继续讲下去。”…………………………………………… 77

许家有:“满足严苛要求,保留传统工艺。”…………………………………………… 88

第四章 漳窑与漳州窑瓷制作技艺…………………………………………………… 97

*节 漳窑与漳州窑的历史概述… ………………………………………………………… 99

第二节 漳窑与漳州窑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 101

林俊:“干一行,爱一行。”……………………………………………………………… 101

第五章 磁灶窑陶瓷制作技艺………………………………………………………… 113

*节 磁灶窑业的历史概述… ……………………………………………………………… 115

第二节 磁灶窑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 116

吴松森:“手工陶艺永无止境,一次比一次用心,方能掌握精髓。”………………… 116

吴康为:“陶瓷绘画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也是我毕生所热爱的技艺。”………… 125

第六章 台湾北投陶瓷制作技艺……………………………………………………… 131

*节 北投窑业的历史概述… ……………………………………………………………… 133

第二节 台湾陶瓷史研究专家口述北投陶瓷史… …………………………………………… 134

陈新上:“台湾陶瓷史研究是我*的工作。”………………………………………… 134

第七章 台湾苗栗陶瓷制作技艺……………………………………………………… 147

*节 苗栗窑业的历史概述… ……………………………………………………………… 149

第二节 苗栗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 150

李明雄:“‘土来走’不仅是家传技法,更是老祖辈们的思想与精神。”…………… 150

翁国珍:“我从小就喜欢喝茉莉花茶,它有家乡的味道。”…………………………… 155

邓淑惠:“讲述苗栗老陶师的故事。”…………………………………………………… 160

第八章 台湾莺歌陶瓷制作技艺……………………………………………………… 171

*节 莺歌窑业的历史概述… ……………………………………………………………… 173

第二节 莺歌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 174

吴明仪:“做硘是一场工法与心法的对话。”…………………………………………… 174

第九章 台湾南投陶瓷制作技艺……………………………………………………… 183

*节 南投窑业的历史概述… ……………………………………………………………… 185

第二节 南投陶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 ………………………………………………… 186

陈坤城、陈元杉:“希望能扮演好传统制陶功夫的传承角色。”……………………… 186

参考文献………………………………………………………………………………… 198

后 记………………………………………………………………………………… 200


【前言】

为何要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做民间工艺研究?

在文字出现之前,口述和记忆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途径。游吟诗人与部落祭司可能是*早的历史学家,他们通过鲜活的语言与生动的叙述,将记忆、思想与意志诚恳地传递给下

一代。渐渐地,人类又发明了图画、音乐与戏剧,但当它们尚在雏形之时,其他一切的交流媒介都仅仅作为口头语言的辅助工具——为了更好地讲述,也为了更好地聆听。

文字比语言更系统,更易于辨识,也更便于理解。文字系统的逐渐成形促使人们放弃了口头传授,口头语言成为了可视文字的辅助,开始被冷落。然而,口述在人类的文明中从未消逝,它们只是借用了其他媒介的外壳,悄然发生作用。它们演化成了宗教仪式与节庆祭典,化身为民间歌谣与方言戏剧,甚至是工匠授徒时的秘传心诀,以及祖母说给儿孙听

的睡前故事。

18 世纪至 19 世纪的欧洲,殖民活动盛行,社会科学迅速发展,学者们在面对完全陌生的文明时,重新认识到口述历史的重要性。由此,口述历史重新回到主流学术界的视野

中,但仅仅作为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辅助研究方法,仍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20 世纪初,欧洲史学界掀起了一股“新史学”风潮,反对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对历史研究的干扰,提倡从人的角度理解历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口述史研究迅速地流行开来,在美国和欧洲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模式:以哥伦比亚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学术核心的美国口述史项目,大多倾向“自上而下”的研究模式,从社会精英的个人经历着手,以小见大;英国则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审视历史,扎根于本土文化与人文传统,力求摆脱“官方叙事”的主观

影响。

长久以来,口述史处在一种较为尴尬的处境:不可或缺,却又不受重视。传统史学家认为,口头语言相较于书面文字 与历史文物,具有随意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进行

信息传递时容易出现遗漏和曲解,因此口述史的材料长期被排除在正式史料之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述史的诸多“先天缺陷”在“二战”后主流史学的转向过程中,逐步演化为“后天优势”。在传统史学宏大史观的作用下,个人视角与情感表达往往被忽略,志怪传说与稗官野史在保守派学者眼中不足为信,而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源,正是民族与国家生命力之所在:脑海中的私人记忆,不会为暴政强权所篡改;工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实践中历久弥新;目击者与亲历者的现身说法,常常比一切文字资料更具有说服力。

口述史*适于研究的对象有三:一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个人视角;二是私密性较强的领域与行业;三是个人经历与历史进程之间的交融与影响。当我们将以上三点作为标准衡量我们的研究对象——海峡两岸民间工艺美术时,就能发现口述史作为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首先,以口述史的方式来研究民间工艺,必然凸显其民间性,即“自下而上”的视角。本质上说,是将历史研究关注的对象从精英阶层转为普通人民大众;确切地说,是关注一批既普通又特别的人群——一批掌握家族式技艺传承或由师徒私授培养出的身怀绝技之人,把他们的愿望、情感和心态等精神交往活动当作口述历史的主题,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的机会,并因此成为历史的一部分。甚至它能帮助那些从未拥有过特权的人,尤其是老年手工艺从业者,逐渐地获得关注、尊严和自信。由此,口述史成为一座桥梁,让大众了解民间工艺,也让处于社会边缘的匠师回到主流视野。

其次,由于技艺传承的私密性和家族式内部传衍等特点,民间工艺的口述史往往反映出匠师个人的主观视角,即“个人性”的特质。而记录由个人亲述的生活、工作和经验,重视从个人的角度来体现历史事件,则如亲历某一工程的承揽、施工、验收、分红等。尤其是访谈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年长匠师时,他们谈到某一个构思或题材的出现过程,常常会钩沉出一段历史,透过一个事件、一场风波,就能看出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变革,甚至工业技术和审美趣味上的改变。一个亲历者讲述对重大事件的私人记忆,由此发掘出更多被忽略的史料——有可能是*真实、*生动的史料,这便是对主流历史观的补充、修正或改写。

民间艺人朴实无华的语言,*能直接表达出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漳浦百岁剪纸花姆林桃,一辈子命运坎坷。她三岁到夫家当童养媳,十三岁与丈夫成亲,新婚第二天丈夫出海不归,她守了一辈子寡。可问她是否觉得自己一生不幸时,她说:“我总不能天天哭给大家看,剪纸可以让我不去想那些凄惨和苦痛。”有学生拿着当地其他花姆十分细腻的剪纸作品给她看,她先是客气地夸赞几句,接着又说道:“细致显得杂,粗犷的比较大方!”这就是林桃的美学思想。林桃多次谈到,她所剪的动物形象,如猪、牛、羊,都是她早年熟悉但后来不再接触的,是凭借记忆剪出形态的,而猴子、大象、乌龟等她没见过的动物,则是凭想象,以剪纸表现出想象的“真实”。

*后,口述史让社会记忆成为可能。纯粹的历史学研究,提出要对历史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力图从整体上去把握它,这仅凭借传统式的文献和治史的方法很难做到,口述史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采访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他们的口述,往往能够获得许多在官修典籍、方志、艺文志中难以寻见的珍贵材料,诸如家族的移民史、亲属与家族内部关系、技艺传承谱系、个人生命史,抑或是行业内部运作机制与生产方式等。这些珍贵资料,可以对主流的宏大叙事史学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史料补充。

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工艺口述史的采集,还具有抢救性研究与保护的性质。因为许多门类工艺属于稀缺资源,传承不易,往往代表性传承人去世,该项技艺就消失了,所谓“人绝艺亡”正是这个道理。2002 年,我与助手赴厦门市思明区采访陈郑煊老人,当时他已九十多岁高龄。几年后,陈老去世,福建再无皮(纸)影戏传承人。2003 年,我采访了东山县铜陵镇剪瓷雕传承人孙齐家,他是东山关帝庙山川殿剪瓷雕制作者(关帝庙 1982 年大修时,他与林少丹对场剪粘)。两年后,孙先生去世,该技艺家族中仅有其子传承。2003 年至 2005 年,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数次采访泉州提线木偶表演艺术家黄奕缺,后来黄奕缺与海峡对岸的布袋戏大家黄海岱同年先后仙逝,成为海峡两岸民间艺术界的一大憾事。

福建文化是中原汉文化南迁的一个分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漳、泉不少汉人移居台湾,并将传统工艺的种类、样式带到台湾。随着汉人社会逐步形成,匠师因业务繁多而定居台湾,成为闽地传统民间工艺传入台湾的*代传人。历经几代传承,这些工艺种类的技艺和行规被继承下来。我们欣喜地看到,鹿港小木花匠团锦森兴木雕行会每年仍在过会(行业庆典),这个清代中期传入台湾的专门从事建筑装饰和佛像雕刻的行会仍在传承。由早期的行业自救演化为行业自律的习俗,正是对文化传统的尊崇和坚守。

清代以降,在台湾开佛具店的以福州人居多;木雕流派众多,单就闽南便分为永春、泉州、同安、漳州等不同地域班组;剪瓷雕、交趾陶认平和人叶王为祖,又有同安潮汕人从业;金银饰品打造既有福州人,亦有闽南人、潮汕人;织绣业则以福州人居多。可以说,海峡两岸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充分说明了闽台同根同源,同属于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是台湾民间工艺的原乡,台湾是福建民间工艺的传播地。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中原文化传至福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生产和建设,在漫长的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文化在地性的特征。同样,福建民间工艺传播到台湾,有其明确的特点,但亦演变出个性化的特征,题材、内容、手法上均有所变化。尤其新近二十年,台湾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浪潮的推动下,有了许多民间工艺的创造,并在“深耕在地文化”方面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实践,使得当地百姓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和资源,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职责。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如此看来,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的研究目的不能仅局限在对往事的简单再现,而应深入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上来,延长民族文化记忆的“保质期”,使得社会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理解、接纳,甚至喜爱传统文化。诚如当代口述史学家威廉姆斯(T.Harry Williams)所说:“我越来越相信口述史的价值,它不仅是编纂近代史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还可以为研究过去提供一个不同寻常的视角,即它可以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审视过去。”“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能够在揭示历史深层结构方面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而且还能对“文化台独”予以反驳。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对海峡两岸民间工艺的田野调查,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50 年,吴启瑶先生曾沿着福建沿海各县市,搜集福鼎饼花和闽中、闽南木版年画资料进行研究。1990 年,我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大一在读学生邱志杰,以及漳州电视台对台部副主任李庄生、慕克明,在漳州中山公园美术展览馆二楼对漳州木版年画传承人颜文华兄弟及三位后人进行采访拍摄;1995 年,我作为福建青年学者代表团成员访问台湾,开启对海峡两岸民间工艺的田野调查。

2005 年大年初五,我与硕士生黄忠杰、王毅霖等从漳州出发,考察漳浦、云霄、东山、诏安等县的剪瓷雕、金漆画、木雕、彩绘等,对德化和永安的陶瓷、漆篮、制香工艺,以及泉州古建筑建造技艺进行走访和拍摄,等等。2006 年 8 月,我与硕士生黄忠杰应台湾成功大学邀请,对台湾本岛各县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走访了高雄、台南、屏东、嘉义、台东、彰化、台中、台北的二十多位“传统艺术薪传奖”获奖者,考察了木雕、石雕、彩绘、木偶头雕刻、交趾陶、剪瓷雕、陶瓷、捏面、纸扎等项目。2007 年 5 月,福建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在仓山校区邵逸夫科学楼举办了“漳州木雕年画展览”。2007 年夏,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专业师生与台湾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师生组成“闽台民间美术联合考察队”,对泉州、厦门、漳州三地市的传统工艺、样式及土楼建造工艺进行考察。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中国设计全集·民俗篇》(商务印书馆 2013 年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漳州卷》(中华书局 2013 年出版)、《中国剪纸集成·福建卷》(在编)、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畲族卷》(在编)、 《中国少数民族设计全集·高山族卷》(在编)的撰写任务,成为南方“非遗”研究与保护,以及民间工艺研究的重要基地。这些工作都为本套丛书的编写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编辑出版本套丛书的构想,得到了福建教育出版社原社长黄旭先生的鼎力支持,双方单位可以说是一拍即合。黄旭先生高瞻远瞩,清醒地意识到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作为“新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因为涉及海峡两岸,更显出意义非同凡响;林彦女士作为丛书的策划编辑,承担了大量繁重的项目组织和协调工作,使丛书编写和出版工作有序地推进。另外还有许多出版社同仁为此付出了辛苦劳动,一并致谢!

李豫闽

2017 年 7 月 10 日


【免费在线读】

区域是依据地理环境的差异和族群分布的不同,以及在 历史沿革中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形成的特殊人文地 带。区域文化则是在这个特殊人文地带上随着时间和空间的 演替而产生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的综合体,它是人类思想、 行为与活动产品的总和,也是人们研究和理解各种人文现象 的前提。闽台区域文化是世界众多区域文化中的典型,它与 其他诸如吴越文化区、印第安文化区一样都带有地域文化的 差异性与同一性。

福建与台湾地区虽然在各自的物华和人文因素上有所差 异,但是从文化构成的深层理论上来分析,两地的思想观念、 生活习俗、方言系统、宗族信仰以及民间文艺,却是一脉相 通的。因而,闽台之间的文化同一性,是本质的、主导的, 闽台区域也应当被视为一个共同的文化区。闽台两地相同的 文化属性,为研究闽台民间美术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 与实证依据,它要求我们在进行两地的民间美术比较研究过程中,应当围绕闽台的地缘、血缘、文缘、史缘以及法缘关 系展开论述,并将民间美术的事项与特征研究,置入大的社 会背景与文化氛围中进行综合的考量。

作为闽台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台两地的陶瓷工 艺美术史是闽海边陲的福建先民与台湾先民在漫长的社会交 往中,在复杂的外来文化冲击下,创造出的多元文化形态。 由于受到两地“海口型”文化的影响,福建与台湾地区的陶 瓷工艺美术彰显出了混杂而又多重的表现形态,这为两地的 田野调查与社会实践带来了诸多的障碍。为了厘清研究的思 路,在此,我们以“口述历史”(Oral history)的形式推动 两岸的陶瓷工艺美术史研究。

口述历史是历史研究的体裁之一,也是研究古代历史的 一种现代方法。它和传统书面文献*的不同点在于,它是透过口述人的声音来重获以往发生的历史事件,采访者所采录的

声音、影像都是当下活着的人,透过引导这些从业者的方式, 去述说和追忆往昔的瞬间与消逝的人文。

透过声音去取得历史,是本书的核心价值。陶艺匠人在透过采访者引导时会产生一定的反馈作用,因此能回溯更为丰富的历史面貌;但另一方面,技艺与真实的历史瞬间也存在差异,故而,本人在访谈之前便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考量。首先,在客观的历史维度中去做出判断,分辨出其中的“历史价值”;其次,有意识地去引导陶瓷传承人进行访谈;*后,根据他们口述的资料,加以客观真实的整理、归纳、分析和判断,从而组织完成一段口述的历史访谈记录。

于是,本书所进行的两岸陶艺传承人口述历史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搜集珍贵的资料,用于弥补以往一般传统文献的缺漏与不足;同时现代化的录音与影像采集,也成为日后深入研究两岸民间传承人生命史的重要佐证。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躬亲其役或目睹其事之人,犹有存者。采访而得其口说,此即口碑性质之史料也。”①口述历史的资料与文本,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历史的一个脉络。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