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晚清历史与人物的重新解读:

  慈禧是错信神拳惹尴尬,还是被人利用遭国变?

  义和团是刀枪不入御外敌,还是装神弄鬼真愚昧?

  八国联军是为保使馆被逼入京,还是预谋已久瓜分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详尽地叙述了义和团运动和庚子国难的来龙去脉,分析了八国联军入京原因,让读者对这一段历史的真相有新的认识。清政府引狼入室,终至统治力量显著下降,中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作者简介】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史等研究。

  著有"晚清四书"系列:《觉醒》《维新》《国变》《革命》,"历史人物传记"系列:《严复传》《章太炎传》《梁漱溟传》《蒋梦麟传》,《晚清二十年》《重新认识近代中国》《近代中国文化诸问题》《汉代春秋学研究》等;录有音频节目《中国文明通史》等。


【媒体评论】

  马勇一直以晚清研究为人称道,事实上他有扎实的通史功夫,有良史之才,因此他驾驭断代史驾轻就熟,他的晚清史的叙述获得了广大的读者。但我还是觉得作为中国的房龙,马勇的意义被低估了。"晚清四书"集中展示了马勇的才学和史观,在历史写作几乎失语或进退失据的情况下,马勇的文字给了一个坚实的坐标。

  --余世存学者、思想家

  复杂的人生经验,赋予马勇一种独特的历史感受力,他的知识储备更是与酒量同样惊人。他以一己之视角贯穿晚清之变局,以此刻之心境与热忱激活了沉睡的史料。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目录】

  历史的温情与真实

  小引

  *章义和团起山东

  失去土地的农民

  秘密社会悄然复兴

  政府的态度:有限的镇压

  不到三月遍地红

  第二章谁制造了华北大乱

  卜克斯事件

  剿抚之间的摇摆

  五国公使联盟

  义和团北上京津

  樊国梁的一封来信

  使馆卫队要进京

  第三章走向对抗

  动荡在加剧

  联军在集结

  主抚派暂占上风

  无能的西摩

  公使们的恐惧

  招安是否可行?

  第四章不宣而战与宣而不战

  联军回撤

  不宣而战:大沽失陷

  所谓"归政照会"与太后的心结

  宣战诏书的真实含义

  第五章围而不攻的战争

  克林德之死

  时间差带来的误会

  孤岛囚徒

  炮打西什库

  重建信任

  互信再遭破坏

  善意被误解

  第六章东南互保:莫名其妙的和平

  保境安民:方面大员的忧虑

  所谓"伪诏":一个奇怪的借口

  大战中的局部和平

  第七章被撩拨的帝王情结

  以"勤王"的名义

  章太炎的期待

  孙中山的愿景

  唐才常:从自立到他立

  张之洞:帝王意识一闪念

  第八章大局糜烂与趁火打劫

  太原惨案:诱杀在巡抚衙门

  保定总督府的恐怖疑云

  阴霾笼罩牛庄

  天津失陷

  一个趁火打劫的典型:以开平煤矿为例

  第九章向北京挺进

  联军增兵

  联军统帅之争

  挺进北京

  第十章中国在哭泣

  两宫"西幸"

  帝都在呻吟

  艰难的议和


【免费在线读】

  义和团起山东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发展,不是偶然的。甲午战争期间,山东民众备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山东又首当其冲,成为英、日、德等强国垂涎欲滴的一块肥肉和反复争夺的战场。待到1897年底,德国出兵胶州湾,造成既成事实,迫使清政府出让,遂将胶州湾建成自己的军事基地,将山东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失去土地的农民

  德国人将山东划为自己的殖民地,破坏了远东均势,俄国人不干了,乘机索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旅顺口和大连湾,从而使俄国军事力量能够通过东三省直达太平洋。

  俄国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英国人又觉得吃亏了,觉得远东格局被德国、俄国打破了,于是英国人乘机索要威海卫作为补偿,以此与俄国人抗衡。

  威海卫此时尚在日本的占领下,英日两国经过一系列秘密谈判达成谅解,英国人也如愿以偿。

  于是,山东在甲午战后几年间,实际上被这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所瓜分占领,山东民众在殖民主义统治下受尽煎熬。

  下层民众当然不知道甲午战争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这些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山东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是他们清楚知道,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巨变后,他们的生活更加艰难,"集体无意识"促使他们不甘心于中国社会继续沉沦,不甘心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就此消亡,当然*不甘心的就是他们的生活随着这些外国人逐步下降,甚至到了难以为继濒临死亡的困境,民族主义情绪在山东油然而生。

  民间社会的民族主义情绪有着非常具体的政治背景和利益指向。自《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市场开始向外部世界开放,新兴市场的价格洼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成本,都在吸引着外国投资者。国际巨资不需要中国提供怎样的实质性担保,它们争先恐后涌入中国,攫取巨额利润。

  外国资本潮水般地涌入,促动了中国经济超常规发展,促动了中国经济结构大幅度调整,中国经济获得了空前增长。然而,超常规的经济增长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心城市开始成型,经济网络开始布局。与此相伴的是,失业人口,特别是随着经济大发展而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大幅度增加,相对贫困化和*贫困化的人口也都有所增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成为历史的记忆,动荡不安,朝不保夕,成为转型期中国民众必须承受的心理压力。

  下层民众并没有上层社会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理,他们是*实际的自然人。他们不知道中国向西方学习究竟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走向世界,与世界同步,他们所关心的只是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知道几十年前五口通商了,给他们带来了许多洋货和生活上的便利,洋火总比打火石来得方便和实用,洋布总比土布光鲜和耐用,洋油总比松脂光亮和持久。这些变化使他们并不觉得洋人可恶。相反,那些传教士不辞辛苦深入中国内地和边远乡村,为缺医少药愚昧落后的村民带来了外部信息和近代文明,他们对洋人反而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亲近感。

  然而,甲午战后随着生活状况日趋恶化,下层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始滋生蔓延。特别是随着洋货无节制大量输入,近代新式工业自沿江沿海向内地无止境崛起,民间生存状况较之战前进一步恶化。下层民众在将这种责任归罪于政府无能的同时,也感受到可能与那些洋人有关。洋人来之前,他们处在均贫状态,我穷,你也富不到哪里。现在不一样了,*先紧随洋人捞到*桶金的那些假洋鬼子富裕了,而更多的人则因为跟不上时代步伐而日趋贫困。他们的不满和愤怒于慢慢对准了传教士和那些所谓"教民"。

  就传教士本身来说,他们肩负着传播"福音"的使命。甲午战前,大多数传教士做了许多有益的慈善、教育普及等工作。但到了甲午战后,相当一部分传教士已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开始直接或间接地为其国家利益服务,违背了其为上帝传播"福音"的原初宗旨。比如被罗马教廷批准归德国保护的圣言会的中国主教安治泰,就是具有浓厚的政治偏见和文化偏见的宗教徒。在他的领导下,圣言会不惜与中国传统文化正面冲突,竭力向孔孟故里曲阜、邹城等地扩张,导致山东境内频繁的教案冲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