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跟着大将军跨越时空,探索戏剧里发人深省的艺术哲学。

将戏剧与童话相结合,让孩子快乐享受阅读,培养艺术与美感素养。

彩色印刷,图文比例3:2,用字浅显易懂,轻松阅读无压力。

故事幽默风趣、节奏紧凑,牢牢抓住孩子的吸引力。

从阅读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提高品德修养。

从小体验美的孩子,心灵富足,更包容、更乐观!


【内容简介】

《戏台上的大将军》本书收录《真假将军》与《张飞喝不断那座桥》两篇戏剧童话,让孩子在幽默的童话故事中,了解传统戏曲与当代戏剧的美感与特质,思考人生的重要哲理。

《真假将军》:平原小城里的一名演员因外形适合演将军,久而久之,没人记得他原本的名字,甚至在尝试扮演其他角色时,不被观众接受,只得揽下戏中所有的将军角色。当土匪进攻平原小城,百姓大难临头、坐困愁城时,大家动员将军上城墙抵御。将军运气好,用三句台词就吓退土匪,声名远播。在皇帝赐给将军一个真正的将军封号后,他打遍大江南北,成为真正的将军。

《张飞喝不断那座桥》:演员青菜先生演张飞,却喝不断长坂桥;演秦桧,却拿手机点外卖。引起众怒后,青菜先生转身逃走,穿戴上戏服继续伪装:扮警察调解纠纷,反而让纠纷更乱;扮交警疏导交通,反而让秩序更糟;扮厨师煮饭做菜,反而让顾客难以下咽。大家纷纷围上前来理论,这下子,青菜先生想要敷衍了事也行不通了。


【作者简介】

王文华(著者)

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家住台湾南投埔里小镇,小学老师。获得牧笛奖童话首奖和金鼎奖。创作了很多很棒的故事,像《首席大提琴手》《想不到的画》《戏台上的大将军》《*百栋大楼》《可能小学的爱地球任务》《可能小学的历史任务》等。

陈虹伃(绘者)

毕业于英国著名的艺术院校金斯顿大学插画及动画专业。在电视台当过助理,也制作过动画,但*爱的还是画画。目前一手拿画笔,一手抱小孩儿,手忙脚乱地持续着绘画创作与育儿生活。


【媒体评论】

艺术能够感动人心。已有科学家证实,人的脑部只有在受到感动时,才能够真正产生同理心,也就是培养出高尚的品格。我们应当从小就让孩子多接触美好的艺术:自由自在的画画、无拘无束的音乐、似真似假的戏剧,或是雄伟巍峨的建筑。自小体验美的孩子,不但心灵富足,也更有包容力、正向乐观。——亲子教育专家 陈安仪

王文华用他擅长的简洁明快笔法,铺陈两个故事(即《真假将军》和《张飞喝不断那座桥》),对比两种戏剧形态与情境,看似轻松随意,实则发人深省。《红楼梦》里有一个名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舞台与人生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像梦游太虚幻境吗?戏剧之迷人,当然不只在给予幻觉的表演!看完这本书,再进剧场直接感受,便知其中奥秘。——台湾某大学讲师、SHOW影剧团艺术总监 谢鸿文

王文华已经从音乐、绘画、建筑三个角度编织出生动有趣的艺术童话,每一则童话都以简单但极其对立的人物和事件来制造冲突、呈现主题、隐含哲理。《笔架子皇帝》提出:唯有真实地观察和亲自去体验,画出来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想不到的笔》体现一味地模仿是不可取的,自我的真实表现才生动。《首席大提琴手》探讨独立和合作的关系。《何豚先生的小提琴》有寻找伯乐之意。《傻子花园》表现环境与建筑对人的影响。《完美大楼》则传递分享的喜悦。而《戏台上的大将军》这本以戏剧为主题的艺术童话,故事所蕴含的哲理更为丰富——简洁精练的文笔,带有隐喻性的幽默,部分情节转折很快,给读者留下宽广的思考空间。——台湾悦读学堂执行长 葛琦霞

故事奇想树是一棵结满想象力与童真童趣的绿色生命之树,缀满对孩子们的爱意,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作者们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以或神奇、或幻想、或有趣、或感人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平易但精巧、生动而凝练的语言为孩子们描绘出了一幅幅瑰丽、奇妙、温馨的画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曹文轩

故事奇想树是台湾数十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绘者的心力结晶,集中展现了他们的创作才华。对于渴望阅读的孩子来说,这些书是非常优秀的桥梁读物,能够帮助他们较快地建立独立阅读的信心。这套书的主题是多元的,插图风格各有不同,作者们的写作手法也是气象万千,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这份充满了温情、智慧、哲理的精神套餐!——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朱自强


【目录】

《戏台上的大将军》

真假将军

戏台上的将军/11

大难临头/21

大盗贼来了!/36

百战百胜大将军/48

张飞喝不断那座桥

跌下马的张飞/62

拿着手机的秦桧/72

没穿警服裤子的警察/80

只会煮泡面的厨师/102

先生,您的比萨好了!/116

推荐文 假作真时真亦假 (谢鸿文)/124

推荐文 艺术童话里的艺术与哲理 (葛琦霞)/126


【书摘与插画】

《戏台上的将军》

将军原来的名字叫什么,没有人记得,平原小城里的人只管叫他“将军”。

但将军并不是真的将军,他只是一个演员,专门演将军。

其实,饰演将军这个角色并不容易:必须长得虎背熊腰,嗓门要大;面对千军万马,要能指挥若定;还要会一点儿武艺,与敌军交战时,得显显身手;更重要的是,眼神要犀利,不怒自威。

平原小城的戏迷是出了名的刁。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他就别想上台演将军,上了台肯定会被观众嫌弃。

而我们现在要说的这个将军,就符合这些条件,身材魁梧,嗓门大,眼睛炯炯有神。打从*次上台演戏开始,他就是将军的不二人选。

不管是演程咬金、张飞,还是扮徐达、项羽,戏台上如果有将军这个角色,就一定由他来扮演。

但是将军很苦恼,他觉得:一个演员要能扮演各种角色,上演皇帝,下扮乞丐;三百六十行,要行行都能演。所以将军哀求戏班主人,让他换换角色,例如演个书生。

“白面书生,上京赶考。”将军说。

戏班主人点点头,说:“去吧,去吧,就如你说的。”

第二天,咚咚锵,咚咚锵……密集的锣鼓点中,将军戴着秀才帽上场了。

将军还没开口,满场的观众先嘘他:“将军,你就别逗大家了,你拿笔像拿枪呀!”

哎呀!前面说过了,平原小城的观众特别刁。

将军想:“屠夫也拿刀,好吧,那我换件衣服,去演屠夫!”

将军扮成屠夫,拿着杀猪的尖刀,迈着大步登上台。台下的观众又嘘他:“将军呀,你是要指挥小猪去打仗吗?快快下台吧!”

从此以后,将军死了心,上台只扮将军。《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三国传奇》中的猛张飞、《楚汉相争》里的西楚霸王项羽……不管哪朝哪代的将军,他都能演得活灵活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