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一带一路”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实际行动迈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坚定步伐,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勾画了新愿景。各方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互联互通为主线,构建紧密的伙伴关系。
本书以“共绘‘一带一路’工笔画”为主题,选取了美国、英国、俄罗斯等13个国家37个智库一系列有见地的研究报告,分析“一带一路”框架下互利合作的国际性和时代性特点,提出进入工笔画阶段,“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以满足各方共同需要,让合作成色更足、吸引力更大、持续性更强。


【内容推荐】

本书以“共绘‘一带一路’工笔画”为主题,选取了美国、英国、俄罗斯等13个国家37个智库一系列有见地的研究报告,分析“一带一路”框架下互利合作的国际性和时代性特点,提出进入工笔画阶段,“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以满足各方共同需要,让合作成色更足、吸引力更大、持续性更强。


【作者简介】

王灵桂,1967年11月生,山东诸城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自2015年底起,同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从2019年5月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一带一路”、全球战略、反恐研究、伊斯兰教研究、中东问题研究、港澳问题研究等。任职期间,共计发表400余篇(部)作品,约计1500万字。曾任多个重要项目的首席专家,并在国家重要政府部门中担任学术兼职。出版30余部与“一带一路”有关的专著、研究报告等,并被商务部聘请为“一带一路”咨询委员会成员、工商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委员会专家。
蒋岩桦,1982年7月生,河南许昌人,法学博士。200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要报》总编室临时负责人、编辑。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关系,发表各类文章数十篇。
景峰,1980年12月生,山西大同人,毕业于新西兰梅西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安全、国际战略等。曾参与编写《全球智库论中国书系——国外智库看“一带一路”》《全球战略观察报告——国外智库看“一带一路”》等丛书著作十余部。


【目录】

美国智库观点摘要1
  美国国务院几乎一半高位仍然空缺1
  为什么巴基斯坦年轻人在学习中文5
  区域敌对威胁伊朗与巴基斯坦的关系8
  洞悉土耳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10
  中国与东南亚:战略依存关系正在形成?13
  重返大国政治带来的亚洲“悲剧”?17
  五十多年的亚洲观察:美国视角21
  以色列和中国向前迈进一大步——但要去往何处?26
  澳大利亚在南太平洋挑战中国的计划32
  彭斯与日本和印度领导人的会晤对平衡中国至关重要34
  胡佛研究所学者:美国与沙特阿拉伯决裂将把中东地区让给伊朗36
  中国计划将主导南欧39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可以告诉中美两国什么42
  安达曼海的新涟漪45
  关于中亚的大问题48
  在莫迪到访之前,日本与中国修好50
  巴黎和平论坛告诉我们关于法国和世界的一切53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时刻准备着改变清洁能源产业55
  从背后推诿责任:印度尼西亚的对外政策与印度洋—太平洋58
  为什么美国需要一名红海特使?60
  保护地缘政治:展望中亚山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63
  美国的政治极化现象对美国与中国的竞争意味着什么?67
  北极的新地缘政治:俄罗斯和中国在该地区不断演变的角色70
  如果中国在移动技术竞赛中获胜,美国将受到中国密切关注76
  向美国“推销”中国政策78
  重新考虑美国在太平洋岛屿的战略81
  中国的大坝增加了老挝的外债84
  推动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87
  对接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92
  为什么中国拒绝救助巴基斯坦?95
  中国与俄罗斯尴尬的浪漫98
  中国重返菲律宾电信业和铁路业100
  世界银行会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往正确的方向吗?102
  北海航线:中俄合作的神话106
  中国在北极地区日益增加的存在117
  俄罗斯既不能帮助资金紧张的意大利摆脱困境,也不能将其拉入自己的轨道121
  南高加索国家成为中欧运输路线的枢纽123
  中国的“极地丝绸之路”与俄罗斯的北极困境126
  世界银行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认可129
  “四方”限制:解决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中国投资问题131
  从“战略重心向东方转移”到“大欧亚大陆”:俄罗斯寻求远东战略的失败探索136
英国智库观点摘要139
  英国的防御和北极地区:一个及时的提醒139
  为什么物流投资协议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中巴经济走廊物流投资模
    式的法律和政策分析及巴基斯坦未来面临的挑战142
  波兰和日本:相似的地缘政治现实147
  日本能成为维护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稳定的力量吗?152
  华为面临的挫折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的科技雄心154
俄罗斯智库观点摘要158
  在莫尔斯比港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一场外交灾难158
  房间里的大象:关于联通性的观点160
  “一带一路”倡议:东方国家对此比较乐观,但西方国家似乎持谨慎态度163
  安倍晋三致力于平衡日本与中国的关系165
澳大利亚智库观点摘要167
  政府需要制定针对中国的政策,否则事态将失去控制167
  澳大利亚的中美外交历程169
  从美国的角度看中国171
  40周年纪念并不愉快? 改善日中关系的前景174
  加强对冲策略:重新审视日本的安全战略177
  美国以发展援助为基础179
  岛国外交:马尔代夫风暴182
  墨尔本加入“一带一路”倡议184
  应对中国崛起的四个理由186
  向中国释放“整体政府”模式的信号188
  维护“一带一路”倡议成果所需要的力量190
  经济外交:马哈蒂尔、“一带一路”倡议和佩恩192
新加坡智库观点摘要194
  巴基斯坦陷入两难境地:如何让中国投资者满意,而又不疏远美国194
  北京香山论坛:竞争还是共存197
  美国的“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对印度和日本的挑战200
德国智库观点摘要205
  孟加拉湾的新连接与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的机遇和前景205
瑞士智库观点摘要210
  能源基础设施如何塑造东亚的地缘政治210
  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你需要知道什么213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式的地缘政治影响215
西班牙智库观点摘要218
  斯里兰卡和印度洋—太平洋大国的竞争:“一带一路”是否已失败?218
  中国—希腊关系:以价值为标志还是以机会主义为标志?222
  葡萄牙—中国关系:政治价值居于次要地位225
  意大利对华政策中的政治价值:一种“建设性方法”228
印度智库观点摘要230
  中印关系:步入新阶段了吗?230
  中日友好对印度和南海冲突有何意义233
  印度是时候拉拢“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中的盟友了235
  由于欧亚大陆的多极化,俄罗斯必须与印度合作238
  印度与“四方安全对话”:打造创新方法241
  中国—巴基斯坦“情缘”245
  重新调整印度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247
  穆夫蒂说,克什米尔被纳入中巴经济走廊将对这个国家有好处249
  限制资本:为印度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基础设施投资铺平道路251
  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困境:发展与地缘政治254
  利用新成立的美国国际发展金融公司与中国竞争256
  地缘政治胁迫致使中巴关系发生巨大变化259
  伊姆兰·汗的中国之行:中国在金融援助问题上沉默不语262
巴基斯坦智库观点摘要265
  泰国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缺失的一环265
以色列智库观点摘要270
  卡舒吉危机:对伊姆兰·汗而言,焉知非福270
  务实主义推动了中以伙伴关系发展272
波兰智库观点摘要275
  “极地丝绸之路”:中国外交和经济政策中的北极275
丹麦智库观点摘要279
  中国在格陵兰的投资引起美国担忧279
后记282


【前言】

前言 工笔画阶段的“一带一路”
王灵桂
王灵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

首先,笔者想与大家分享中国上海浦东开发这个案例。1990年,是中国开启改革开放的第12年。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开发上海浦东的方案。时至今日,上海浦东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各路商家无不以在浦东占据一席之地而自豪,陆家嘴甚至成为金融中心的代名词。
开发方案一公布,就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激烈争论。当时国际舆论对此多持怀疑态度,主流说法是“这只是一个口号,不是实际行动”。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先生对当时落后荒凉的浦东断言:浦东开发可能是要造一个“波将金村”(俄国波将金元帅为欺骗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而修建了一个假村庄,“波将金村”由此成为弄虚作假的代名词)。弗里德曼先生是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其看法代表了当时的主流观点。但事实证明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弗里德曼先生的传记作者兰尼·艾本斯坦先生就此评论说:“弗里德曼当时的看法可能是错的。如果他还健在,他会重新考虑自己的观点。”
在一片怀疑声中也有一些人对浦东开发有信心。美国前国务卿、国际问题专家基辛格博士在对浦东进行实地考察后,很认真地表示:“我看浦东开发是行动,不是口号。”当时,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很少,但浦东开发的成功证明基辛格等少数人的观点是对的。
除了怀疑论以外,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说法。笔者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1993年,几位英国议员公开质疑:浦东开发是不是意在压制香港的发展?时至今日,上海浦东已经成为面向国际的经济、金融、贸易、海运和空运中心,与香港相得益彰,对东北亚、东南亚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经济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事实证明,通过浦东开发促使上海振兴,提升了上海对全国的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现在新建成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和浦东机场都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的承载能力,自然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联通。所以浦东开发方案并不是一个不利于香港发展的规划。当时几位英国议员的质疑也就不攻自破了。
另一个例子是1996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发文认为,浦东开发方案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规划,中国将因此成为政治、军事、经济大国。文章还配了一幅漫画,画中一双筷子夹着几面美国星条旗。由此提出的所谓“中国威胁论”,一直延续到今天。实际上,当时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10。直到今天,中国的GDP也仅达到美国的2/3,且中国的人口数量是美国的近5倍。中国怎么可能直接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炒作“中国威胁论”,不是故意装傻,就是别有用心,或者故意抹黑。
笔者与大家分享浦东开发这个案例,是因为笔者在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发现,国际上一些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与当年一些人质疑浦东开发方案是一样的。浦东开发这个案例可能从一个角度说明,目前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同样会是一个错误。弗里德曼先生作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家,虽然懂经济,懂货币,但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时没看明白,当然这有可能是因为当时向他介绍浦东情况的人没有说明白。因此,我们今天召开的会议,对介绍好、说清楚“一带一路”倡议,是十分有利且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把“一带一路”倡议说明白。
2013年下半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其旨在聚焦各国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虽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截至2019年4月19日,中国同“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
“一带一路”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实际行动迈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坚定步伐,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勾画了新愿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使全球化更加健康。
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改善了各国民众衣食住行的条件,也为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了贡献。世界银行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使全球减贫“提速”。截至2019年4月19日,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82个境外合作园区,向东道国上缴税费20多亿美元,带动当地近30万人就业,为各国民众带来了更便利的生活条件、更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多样的发展机遇。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有的国家建了条高速公路、条现代化铁路,有的国家开始发展自己的汽车制造业,有的国家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电力紧缺问题。
2019年4月25~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4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6000余名嘉宾共襄盛举。这届高峰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各方围绕“推进互联互通,挖掘增长新动力”“加强政策对接,打造更紧密伙伴关系”“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开启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阶段。
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确立为未来合作的主线,使共建“一带一路”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面向世界提出的重要理念,符合“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普遍期待,各国朝着这个方向共同努力。
共商共建共享是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实质是践行多边主义,强调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聚沙成塔、积水成渊。其中根本的一点是让合作契合各方共同利益,满足各方共同需要,让合作成色更足、吸引力更大、持续性更强,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将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各国民众。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会各方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意积极对接被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和标准,以实现使各国互联互通更加有效、经济增长势头更加强劲、国际合作更加密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目标。
将务实合作求实效作为检验标准。本届高峰论坛领导人圆桌峰会发表了经各方协商一致通过的联合公报,其会集了各方共建“一带一路”的政治共识,成为本届高峰论坛重要的成果。中方作为主席国还发布了涵盖283项务实合作成果的清单,全景式勾画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前景。
将共结伙伴深化互联互通作为各方共识。在本届高峰论坛期间,明确提出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这一重大倡议,呼吁各方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互联互通为主线,构建紧密伙伴关系。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是丝路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弘扬。这一伙伴关系不是地缘工具,而是合作倡议,致力于群策群力实现共同发展。这一伙伴关系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现有各种合作机制的整合补充,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这一伙伴关系不限于封闭的小圈子,而提供开放合作的大平台,欢迎更多感兴趣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进来。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倡议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与会各方和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它们纷纷期待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加强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发展规划和倡议的对接,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将共创机制作为合作的支撑和保障。本届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规格的合作平台。与会各方在本届高峰论坛上共同丰富合作理念,共同规划合作重点,共同打造合作成果,明确了共促“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蓝图。第三方市场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新的重要平台,旨在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取得“1 1 1>3”的效果。本届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同奥地利、瑞士、新加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签署多份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丝路基金同欧洲投资基金等宣布设立多种形式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进一步丰富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内涵。本届高峰论坛还完善和构建了诸多专业领域的多边对话合作平台,发起多个多边合作倡议,其覆盖交通运输、开发融资、税收征管、绿色环保、知识产权、廉洁建设等诸多领域,为加强相关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将中国的高质量对外开放作为重点,彰显中国对世界的责任与担当。本届高峰论坛期间,郑重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包括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更大规模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更加有效进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呼吁世界各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平等对待中国企业、留学生和学者。这些改革开放举措,是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做出的自主选择,同时也将为共建“一带一路”和促进各国共同繁荣提供更多、更好的机遇,向世界集中释放中国致力于推动全方位扩大开放的重要信息,展示中国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诚意。
如果说过去几年,“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大写意的特点,那么本届高峰论坛后,其就会转入工笔画阶段。笔者认为,在工笔画阶段,要做到以下几点。
注重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各方要共同努力,加快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在经济、社会、财政、金融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合作项目。
注重开放共赢。如果人为阻断河水的流入,那么再大的海迟早都有干涸的一天。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坚持开放合作,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大力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的流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和提供广阔空间。
注重创新驱动。创新是保证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要不断创新交流合作机制,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共同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创新人才交流,建设创新丝绸之路。一些新政策(如《“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揭示了“一带一路”规制性的新方向,这是近期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创新。
注重平衡发展。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的不平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惠及民众,满足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项目选择、实施和管理之中,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落实好《“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等,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
注重交流互鉴。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我们要深入进行教育、科学、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合作,促进议会、政党、民间组织之间的往来,加强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之间的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谱写更多精彩的“丝路故事”。
总之,“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利合作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和时代性。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根据时代的需要,“一带一路”的内容必将不断丰富、完善,这需要中国和其他参与国不懈坚持和共同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