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日本立教大学教育学团队联合“儿童与成人哲学研究会”精心打造!累计销售超过百万册!。

  知名教育专家卢勤鼎力推荐!

  发问! 探讨 !总结!引导孩子全面认知,开启探索世界的大门,体会思考的乐趣!

  全面提升孩子成长中必需的判断力、自主性、思考力!让孩子从容不迫地长大!

  为什么孩子要读哲学?——哲学式思考让人生更出色!


【内容简介】

  1 1等于2吗?

  为什么早晨会来临?

  梦与现实的分界线是什么?

  物体也有生命吗?

  为什么会有地球?

  宇宙的尽头是怎样的?

  ……

  是让孩子在懵懂中走向成年,还是洞悉万物,从容不迫地长大?

  对于成长过程中那些疑问和困惑,日本五位哲学学者将打破砂锅讨论到底。

  跟随他们一起来探索世界,用意想不到的答案瞬间开启思考的大门,引导孩子体验思考的快乐!


【作者简介】

  作者

  河野哲也(こうの?てつや),庆应义塾大学文学研究科哲学博士,专业为哲学、伦理学、教育哲学。现任立教大学文学系教授,NPO“儿童与成人哲学研究会”副代表理事。著有《重新审视道德:自由与教育的去向》《由〈孩子的哲学〉培养对话与思考能力》,合译《中学生开始对话的哲学教室》《培养探索精神社会的教室》与《给孩子的哲学课:营造“学习氛围”的方法》等作品。

  土屋杨介(つちや?ようすけ),千叶大学大学院社会文化科学研究科教育学博士,专业为儿童哲学、教育哲学、现代哲学。现任开智国际大学*特别讲师,NPO“儿童与成人哲学研究会”理事。著有《改变我们世界的哲学课》,合译《中学生开始对话的哲学教室》《培养探索精神社会的教室》等作品。

  村濑智之(むらせ?ともゆき),千叶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博士,专业为现代哲学、教育哲学。现任东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教育系副教授,合译《中学生开始对话的哲学教室》《培养探索精神社会的教室》等作品。

  神户和佳子(ごうど?わかこ),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博士,在中小学学校开设对话性哲学课程、亲子哲学教室、哲学咖啡屋、探讨问题和烦恼的哲学咨询等,并开展进行哲学思考和交流的活动。合译《给孩子的哲学课:营造“学习氛围”的方法》等作品。

  松川绘里(まつかわ?えり),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专业为伦理学、临床哲学。“CAFé PHILO”副代表,曾任大阪大学交流设计中心特任研究员,在公民馆、咖啡店、书店、学校等地进行哲学对话活动。合著《建立哲学咖啡店的方法》等作品。

  译者

  田梦凡,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日语系。大学期间曾至日本交换留学,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曾译《亲爱的,幸福没那么难》等作品。


【媒体评论】

  孩子天生都是哲学家,《我的*本哲学启蒙书》把孩子唤醒了。

  ——知名教育专家 卢勤


  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成长中的疑问或困惑是全社会的责任,这本书(《我的*本哲学启蒙书》)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正面作用。

  ——《每日小学生新闻》


  哲学思考新形式,让孩子在探讨中找到成长的钥匙,打开人生的大门。

  ——《每日新闻》


【目录】

  《我的本哲学启蒙书》

  写给拿起这本书的你

  第YI章 你周围的世界

  为什么会有学校?

  朋友是越多越好吗?

  为什么人非要学习呢?

  头脑很好的人是怎样的人?

  要听妈妈的话吗?

  怎样提高沟通的技巧?

  怎样才能集中注意力?

  为什么孩子不能化妆?

  为什么日本人排队这么整齐?

  怎样才能提升女子力?

  怎样才能识破可疑的人?

  第2章 世界中的普通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梦想呢?

  有的事吗?什么是呢?

  什么是普通?

  为什么东西都有名称?

  鱼在想些什么?

  大人与小孩的内心是一样的吗?

  诚实的人会吃亏吗?

  什么时候会感到幸福呢?

  年纪大了人就变痴呆了吗?

  为什么人会想些自己不愿想的事呢?

  第3章 外面的世界

  人为什么要活着?

  “无”是怎样一个世界?

  地球会灭亡吗?

  座敷童子真的存在吗?

  为什么会有人类的存在?

  梦与现实的分界线是什么?

  人类为什么会分男女?

  心在哪里?

  人类是怎么学会语言的?

  人为什么会生病?

  人死了之后会怎样?

  《我的本哲学启蒙书2:这个世界的奥秘》

  第YI章 生活中的哲学

  我思故我在

  1 1等于2吗? 

  为什么人要打扮?

  为什么大脑会循环播放听过的歌? 

  怎么跟讨厌的人相处?

  血型是性格有差异的原因吗?

  为什么早晨会来临?

  为什么人会沉迷于游戏?

  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一定要有伙伴吗?

  “知道”与“不知道”的区别在哪儿?

  第2章探索社会的奥秘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男性与女性谁更难?

  为什么人会恋爱?

  为什么不能简单地少数服从多数?

  一定要捐赠吗?

  为什么要算成绩呢?

  为什么人要工作?

  为什么会有钱的存在?

  为什么人会犯罪?

  我是谁的?

  为什么人不能一个人活下去?

  思考是什么意思?

  第3章 这个世界是怎样的?

  无知之知

  物体也有生命吗?

  心是什么?

  人有前世吗?

  从哪儿起到哪儿为止算“我”呢?

  新年从哪里来?

  数字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会有宗教?

  国家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地球?

  宇宙的尽头是怎样的?

  为什么会有这个世界?


【免费在线读】

  为什么会有学校?

  河野哲也:孩子工作的地方

  当你开始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应该是觉得学校没那么好玩了吧。就像你不会去问为什么世界上会有游乐园,因为游乐园很好玩,你没必要去想太多。

  不过你也不会问为什么会有公司、工厂、农田,因为你知道那是别人工作的地方,不工作的话就无法生存下去。

  实际上我觉得可以把学校看作是工作的地方中的一种。比如在工厂工作,开始工作之前,要先学习机械的结构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就是为这些工作做准备的。大人们有很多必须要干的工作,不只有公司或工厂的工作:他们需要在选举的时候去投票,需要去市政府办手续,还有可能去法庭旁听庭审。这些工作的起点都在学校,所以我倒是觉得学生在学校不应该叫作“学习”,而应该叫作“工作”。

  话虽这么说,但是在学校里学到的很多东西是长大之后用不到的,这么想想就感觉很浪费呢。如果学校不教这些,而是多教教我们长大后怎么去找到自己的方向,那就好了。

  村濑智之:不同寻常的地方

  总觉得学校跟工作的地方还是有差别的,因为学校里的很多东西是工作场所和家里没有的。

  在学校里有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书吧。想想这么多书如果全由一个人来收藏的话得花费多少精力啊!学校里还有音乐教室,里面有很多乐器。我小学演奏过铜钹,不过很少人家里有铜钹吧。还有游泳池、图画室等,在我小时候也只有学校才有这种地方,我是在学校次接触到这些器械,也是在学校学会如何去使用它们。当然铜钹也是一样。

  我次看到哲学类的书也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朋友也是在学校相识后成为密友的比较多。学习、运动,大多是朋友教会我的。所以我在想,在学校,你能接触到在其他地方无法接触到的人与事,然后能更深入地对其进行了解,这不就是学校存在的理由吗?而工作上需要的东西在开始工作之后再去学习也不晚。

  嗯?你说你和朋友之间没有这样相互帮助学习?你家有很多很多书?

  如果这种只有在学校里才能体验到的事物对你来说没什么稀奇的话,如果老师教的东西在别处也能学到的话,那学校对你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我认为你大可不必去。我也是长大了之后才发现学校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虽然很特别,但不是对每个人都是必需的。

  土屋杨介:社会的微模型

  在学校里确实有很多东西是在别的地方很难看到的。不过在这些稀奇的事物之中,却几乎没有真正在专业工作中会用到的器具与设备。

  理科教室的实验器材不是科学从业者的专业器材,家庭科教室的烹饪设备也完全不能与餐厅的厨房相比。英语老师大多数是当地人,儿童会的活动也是模仿大人的活动。如此看来,学校的活动大多像“过家家”一样。

  这么看来学校可能并不是真正工作的地方,而是模仿工作的地方。就像商场里食品区的试吃一样,先让学生们去体验许多不同的工作,再让他们找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么看来,学校很像是社会的微缩模型。

  那么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将社会整体变成学校来看会怎么样呢?例如在家庭科学习做菜的时候,实际可以去餐厅里和厨师们一起工作;语文课学习汉字的时候去书店里和店员们一起整理书架,向他们请教汉字的读法。

  不光通过学校这种“过家家”的方式来学习,还要通过实际劳动来学习。就这样每天去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学东西,这样大家应该就不会厌倦学习了吧?

  小结

  神户和佳子:为什么每天都要去学校呢?

  刚开始上学的时候,相信大家都不是自己想去上学或者下定决心上学才去的吧。一般都是到了六岁左右,大人们就会突然对我们说:“孩子们就应该去学校”,“你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就算你没那么想去上学,入学的那一天还是会到来。在学校过得还算开心,但有时候你还是忍不住会想,为什么每天都得去学校呢?

  河野认为,学校是成年人工作的起点,一般称之为工作的准备期。就像成年人必须要工作一样,孩子们也必须要去学校。不过村濑认为,学校跟工作没什么关系,学校是能够体验到很多事物的场所。并且上学也不是上班,如果你觉得没必要去学校的话完全可以不去学校。仿佛谈到学校这个话题,成年人的“工作”与其关系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不知道你赞成哪一位的意见呢?

  其次,土屋认为,不管河野与村濑谁的意见比较正确,学校并不是必须存在的。因为工作与工作以外相关的东西,就算学校里不教,也能在社会上学到。真是这样的吗?

  不去学校就学不到的东西真的不存在吗?如果所有东西都能在别的地方学到的话,那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校,又有这么多上学的孩子呢?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理由呢?

  要听妈妈的话吗?

  村濑智之:妈妈说的总是对的

  你会问这个问题,想必是因为你一直以来都听妈妈的话,被朋友取笑“太听话”了吧?到底应该在什么时候听妈妈的话呢?先让我们一起来想想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吧。

  ,因为妈妈说的是对的。这个答案的重点不在于“因为是妈妈说的”,而在于“因为说的是对的”。即便不是妈妈说的,而是别人说的对的意见,我们都是可以采纳的。

  第二,因为妈妈的话总是没错的。这一点主要用于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在你不了解状况,无法独自判断的时候,听一下妈妈这样值得信赖的大人的意见总是没错的。

  第三,因为如果不听妈妈的话,妈妈会生气、难过。说不定大家听妈妈的话的主要原因是这个。不过你也肯定会疑惑,因为这个听妈妈的话真的对吗?当你觉得妈妈说的不对,不想去照做的时候就会十分纠结。我觉得像这种时候不必听妈妈的话。

  不过在你不听话的时候,要好好跟妈妈说明自己的理由。讲完自己的想法后,再好好听听她的意见。虽然不知道妈妈会不会让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也不知道能不能让妈妈少难过一点,不过我想妈妈应该会理解你的想法。

  看来听不听妈妈的话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事也不是非要听妈妈的话。

  土屋杨介:认为妈妈说的都对是一种错觉

  村濑认为,要听妈妈的话的第二个原因是“妈妈的话总是没错的”。不过妈妈说的真的都是对的吗?村濑自己可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不过我倒感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大部分情况下,妈妈说的确实是对的,但我觉得这种认知的前提是妈妈对你来说是值得信任的成年人。不过我想问的是,妈妈为什么只告诉你对的事呢?

  可能重要的原因是妈妈很爱你。她十分看重你,打心底希望你过得幸福,所以她会告诉你一些对的(至少在她看来是对的)事,让你避免走弯路。

  不过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也有一些妈妈由于某些理由讨厌自己的孩子,她们看重自己的幸福多于孩子的幸福。妈妈会为了自己向孩子说谎,也有可能会故意教孩子一些错误的东西。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看出不对劲,只因为是妈妈说的,所以什么都去照做的话,很有可能会葬送自己的幸福。所以我认为,也有一些情况下不能听妈妈的话,孩子们要好好考虑之后再做终决定比较好。

  河野哲也:走自己的路

  村濑和土屋说的也没什么问题,不过我感觉他们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就像二人所说,如果觉得自己的判断对的话,好好跟妈妈说明自己的理由之后,不听妈妈的话也是可以的。不过你问这个问题时应该要明白的是,不管在做什么判断时,你都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并做出决定。

  换个角度想,那些嘲笑你的朋友可能真正想说的是“不要只听妈妈的话,有时候也要听听自己的声音”。对你的朋友而言,你的妈妈说的对不对并不重要。简单来说,他们希望你自己选择自己的路,而不是让你的家人帮你选。如果真是如此,你不妨听听那个朋友的话。

  不过如果你因此觉得麻烦而不想听朋友的话,也许你可以平静而又坚决地拒绝他。这样一来你的朋友也不会再继续为难你。总听妈妈的话不可取,只听朋友的话也同样不可取。父母也好,朋友也好,与他们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走自己的路。

  小结

  神户和佳子:世界上总有给你出主意的

  你自己的事总由不得你自己做主。毕竟你还是个孩子,大人们总是会对你说“你要这样”“不准那样”。

  并且,除了大人们会对你指手画脚以外,兄弟姐妹、同龄朋友们也会对你所做的事提出各种意见。在看电视广告,甚至在读书的时候,里面也都充斥着各种对美食、穿着、学习方法、休闲方式等方方面面的意见。这个世界不缺的就是意见了。我们到底要听谁的哪种意见呢?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大多数的大人也和你一样,自己的事没法自己决定。所以作为一个孩子,你现在就开始疑惑是否应该听别人的话,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初我们提出的问题是,是否要听妈妈的话。听完这三个人的意见之后,貌似大家一致认为提意见的是不是妈妈,并不是问题的重点。重要的是,这个意见的“内容是否正确”。谁提出意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意见的判断和取舍。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自己并不能断定这个意见是否正确的时候,我们要听谁的呢?村濑认为,可以听目前为止总是给你正确意见、值得信赖的人的话。我自己也很赞成这种做法。不过一个总是对的人应该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吧。

  土屋认为,你要去分辨,给你意见的人是不是真的爱你,为你好。不过,就像河野所说,如果你的朋友对你说“我们比你妈妈还要重视你,所以你应该听我们的话”,那么你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去分辨谁是重视我们的人呢?

  此外,就算再怎么为了你好,他们总还是会犯错误。所以即便是真心对自己好的人,也不意味着他们的意见我们都得听。那么,我们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呢?

  地球会灭亡吗?

  河野哲也:宇宙也有终点

  地球当然会灭亡啊,不光是地球,宇宙也一样,有诞生也有死亡。根据现在物理学界的预测,太阳从现在开始大概在五十亿年后会不断变大,到时候水星与金星都会被吞噬进去。虽然地球到时候不会被太阳吞噬,但是太阳会越变越大,温度会越来越高,地球上的生物到时候也会热得无法生存下去。

  就算地球没有被太阳吞噬,根据众多科学家的预测,整个宇宙也是有终结的一天的。而关于宇宙终结的方式大家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有认为会变得极高温的,有认为会变得极低温的,也有认为宇宙终会收缩成为一个很小的点。但是不管怎么说,宇宙终将会消失,而地球也不复存在。

  以上不过是科学家的预测而已,也很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就现在来看,人类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也只不过五百万年而已,五十亿年以后的事,不知道是你去世后多少年的事了。

  我在小时候也很关心宇宙的结局,甚至多于自己的死活。我那时候想的是,就算自己死了,也希望宇宙一直存在。为什么小时候会有这种想法呢?

  土屋杨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也记得我在小时候关心地球跟宇宙的结局多于自己的死活。我甚至还很认真地担心,地球万一被黑洞吞噬了该怎么办呢?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时担心的事可能现在基本都不会发生。但是小孩们莫名感到恐惧的应该不只是地球的灭亡,他们更害怕的是整个世界都会走向终结。

  而你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真正想问的应该是“地球是因为什么消失呢”。你想问这个问题的心情我很能理解。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会消失的话,大家总会觉得一定是有某种原因的。换句话说,世界灭亡一定意味着什么,感觉一定有某种必然引发了这一切。

  但是这种感觉对吗?像河野所说的那样,地球和宇宙只不过是遵循物理学里的法则走向灭亡而已,为什么这个原因不能被接受呢?

  这一点也可以同样用来解释世界的诞生。本来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为什么世界会诞生,会存在呢?这里应该也要问个“为什么”吧。如果一切都只用偶然来解释的话,感觉完全不能令人信服。

  村濑智之:即使地球消失,疑问还会存在

  这么说来,地球好像将来某一天就会不复存在了。谈到这儿,我想到的是人类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呀,这对于五十亿年后的人们来说,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吧。

  而那些移居的人也可能会想念地球,不过看看(除非洲以外)的现代人类,也没有对人类起源地表现出多大的眷恋。如果未来人类真的感到难过的话,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在悼念遥远的地球呢?还是说,当他们听到自己的地球故乡灭亡的消息的时候,还是会觉得难过呢?如果真的难过的话,他们又是为什么对这么遥远的地球故乡还念念不忘呢?

  话说回来,在遥远的未来,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呢?现在地球上就有很多人在某些地方为了各种问题争个不停。这样的人类到时候真的移居到各个星球上的话,大家真的能好好相处吗?为了保持人类之间和平相处又会采用怎样的社会制度呢?不对,那时候的人类还会跟现在的人类一样吗?

  即便是地球灭亡了,在那之后也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思考呢。

  小结

  神户和佳子:这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地球很大很大,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存在了。而我们人类都在地球表面上生活。如果突然有一天这一切都消失的话,想想就觉得很可怕。这种事真的会发生吗?

  河野提出根据专家预测地球灭亡虽然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但是地球终是会灭亡的。并且不只是地球,整个宇宙在某一天都会消失。河野说比起自己的死亡,他更害怕宇宙会走向终结。你也有同样的担心吗?自己死去与整个宇宙死去,哪个更可怕呢?

  土屋则认为,如果地球跟宇宙消失的话,总是有某种原因的。虽说地球和宇宙就这么没有原因地消亡的话,也能说得过去,但他总还是希望有某种原因存在,不知道土屋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有这种类似想法的还有河野,他说,自己的诞生与死亡,只不过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但是他总觉得在这之外,肯定有其他的意义与原因。

  村濑则想象了一下地球灭亡之后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五十亿年后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如果人类还存在的话,他们又会怎样生存呢?移居到地球以外的星球又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对于地球的终结似乎想得再多也没什么用,不过仔细想想的话,也许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人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