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中国戏曲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民俗文化流变史。

“古调多自爱,今人不多弹。”

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共十卷,为国家“十三五”出版项目。丛书把戏曲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研究重点聚焦在“历史”与“文化”上,通过对各剧种所处地域的历史分析,突出阐述了各剧种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全面反映中国戏曲剧种和地方文化精神内涵的高质量文化丛书。

秦腔板胡、吴侬软语、广东大戏……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戏曲,一方戏曲又反映出各自的风土人情、审美意趣。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正是要把这些丰富的戏曲知识、戏曲文化传播给更多的读者,也希望各地的戏曲艺术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成为我们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文化名片。

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各卷为:

1.《道情戏与黄河文化》

2.《川剧与巴蜀民俗》

3.《粤剧与广府文化》

4.《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

5.《秧歌戏与乡村女性》

6.《秦腔与丝路文化》

7.《沪剧与海派文化》

8.《越调与三国文化》

9.《汉剧与汉派文化》

10.《锣戏与中原俗曲》


【内容简介】

川剧是中国戏曲与巴蜀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其三百年多年发展过程中的几起几落,无不与巴蜀民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是国内从民俗学视域来研究川剧艺术发展与社会民俗关系的专著。作者从民俗学和戏曲学的不同维度入手,探讨了巴蜀民俗与川剧的共生发展、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本书研究视角独特,资料翔实,并配有数十幅珍贵资料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戏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者的重要参考图书,也是广大戏曲爱好者了解川剧的一本绝佳读本。


【作者简介】

杜建华,女,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兼任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先后承担、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代表作有《川剧》《巴蜀目连戏剧文化概论》《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戏》《问道川剧》《川剧史话》等,主编大型工具书《川剧表现手法通览》《川剧精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多次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理论评论奖、文化部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媒体评论】

纵观这套丛书的策划立意和编撰体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套创意新颖、视角独特的丛书,其研究重点在于戏曲艺术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上,而非对于剧种本身的本位研究。这将有利于挖掘戏曲艺术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基础和缘由,对深化戏曲艺术改革和推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主编在选取剧种的时候也颇费心思,采取大剧种和小剧种、濒危剧种与大众剧种相结合的方式,这对保护和开发戏曲文化艺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也使整个书系显得更加合理。我们期待江苏人民出版社以此为开始,一辑一辑地出版下去,形成一个涵盖我国所有剧种的书系。


【目录】

目录
绪论*章川剧与巴蜀民俗的共生发展
*节巴蜀戏剧历史溯源
第二节“湖广填四川”与川剧的形成
第三节川剧的崛起与巴蜀民俗文化
第四节民俗与川剧演出的历史变迁第二章巴蜀节庆习俗与川剧演出
*节岁时年节习俗与演出剧目
第二节庙会祭祀活动与川剧演出
第三节地方特殊庆典与川剧演出
第四节行会庆典习俗与川剧演出
第五节民俗的发展与川剧的兴盛第三章川剧班社及行业规制
*节戏班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戏班的内部结构与运行机制
第三节戏班的供奉与禁忌
第四节拜师学艺与科生培养
第五节新中国师徒关系的延续及演变第四章川剧观演习俗及其变迁
*节从万年台到剧场
第二节传统演出习俗
第三节新中国川剧演出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第四节改革开放带来川剧演出习俗的变化第五章目连大戏与巴蜀民俗
*节川剧目连戏与搬目连
第二节目连戏与民俗信仰
第三节人生礼仪习俗的艺术展示
第四节奇异的巴蜀袍哥礼仪习俗
第五节目连戏中惊险的绝技绝活第六章搬目连之规制与习俗
*节基于宗教性的规制和习俗
第二节搬目连之目的与祭祀仪式
第三节目连戏中的梨园神事活动
第四节川剧目连戏之演出规制
第五节搬目连之行业遵循与民俗事像第七章饮食习俗在川剧中的艺术展示
*节川菜特色与川剧特征
第二节民间灯戏与乡村食俗
第三节祭祀供奉与喜剧表达
第四节支宾待客的筵席习俗
第五节雅俗共赏的酒令习俗
第六节四川食俗风情及嬗变第八章川剧中的巴蜀婚嫁习俗
*节传统乡村婚嫁习俗与舞台表演
第二节传统礼法与民间婚俗
第三节不同阶层、族群的择偶方式
第四节民国年间的婚姻习俗第九章川剧与民间丧葬习俗
*节巴蜀丧葬习俗与戏曲
第二节打围鼓与川剧坐唱
第三节殡葬、哭丧习俗在川剧中的艺术展现
第四节幽冥世界的行为想象第十章木偶戏与民间祭祀习俗
*节四川传统木偶戏的类型及特点
第二节木偶戏之演出习俗与特殊供奉
第三节木偶戏与目连戏
第四节提线木偶在傩坛戏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