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畅销书《生活需要自律力》姊妹篇重磅上市,百万销量作家景天全新力作
景天,出版人,百万册销量畅销书作家,代表作《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你努力的样子真好看》《愿你从心所欲,任性而活》等,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网常驻作家,全新力作《生活需要界限感》重磅上市!有趣有料有分寸,送给易燃易爆炸的你。专治活得迷迷糊糊、脆弱无原则等疑难杂症。

★ 慈怀读书会总监《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作者韦娜,《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作者易小宛诚挚推荐!
慈怀读书会文化总监、《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韦娜诚挚推荐;内蒙古作协成员、畅销书《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易小宛诚挚推荐,金句迭出、篇篇戳心,传递正能量,刷爆朋友圈。做事有分寸,做人知进退。全面剖析人生维度,带你突破迷茫困境。

★ 图文并茂,典藏品质,双色印刷,臻享阅读
145*210精致开本,特选柔和象牙白内文用纸,全书双色排版印刷,装帧精美,典藏品质,阅读体验极佳。


【内容简介】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扰——
前女友的深夜微信该不该回?
家人欠的赌债该不该背?
在外应酬,老婆为什么会怒打48个电话查岗?
为大龄闺女嫁不出去操碎了心,总希望替儿女“把把关”?
在单位里当老好人,辛辛苦苦包揽了全部门的活?
逢年过节都要被七大姑、八大姨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催婚”“催生”?
……
界限感淡薄,是很多情感成为伤人利器的原因。
作家周国平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后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界限。”
有界限,才会让对方有愉悦感,使彼此感到安全。把握分寸,守住原则,是人际交往的修养。


【作者简介】

景天
出版人,百万册销量畅销书作家,代表作《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你努力的样子真好看》《愿你从心所欲,任性而活》等,人民网、人民日报、新华网常驻作家。
不负责疼爱你,只想要唤醒你。


【媒体评论】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
——德国哲学家 尼采
中庸,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古今哲学,还不曾发现过一个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JIDUAN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
—— 民国国学大师 林语堂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此中大有佳趣。
——菜根谭
你问人问题,她若答非所问,便已是答了,毋需再问。
——木心
你在两个仇人之间说话要守好界限,以免他们和好后你将无地自容。
——波斯诗人 萨迪


【目录】

序言
Chapter 1
适可而止,优雅克制
003|君子之交淡如水,远离不懂得克制的损友
00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的态度就是别人对你的态度
013|恶语伤人六月寒,愤怒时不让伤人的话脱口而出
019|高山流水觅知音,享受简而美的社交
026|放弃底线,是比放弃梦想更加可耻的事
032|不占便宜,是深到骨子里的教养
038|你的努力,与旁人无关
045|保持距离,保留空间,既有乍见之欢,又能久处不厌

Chapter 2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053|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057|与其生气,不如争气
063|别怕,人生的弯路上没有落单的人
070|尽的努力,做真实的自己
076|我喜欢你用孤独救赎孤独的样子
082|无须讨好,不必迎合
089|成熟的界限,是不轻易许诺
096|在生活的苟且里,打扮好自己

Chapter 3
知进退,有为有不为
105|努力和不努力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111|所有不妥协的坚持,都是对生活的热爱
118|迷茫时,静下来看清自己的内心
125|难熬时,咬紧牙关别认怂
131|这个世界,没有懒洋洋的自由
138|执着,是野蛮生长的天然养分
143|那些愿意学习的人,后都是什么样子
149|感谢自己不放弃,才会拥有好运气
155|永不放弃,是对平凡生活好的赞赏

Chapter 4
懂分寸,距离产生美
163|你的界限感,TA的安全感
169|宁愿单身一辈子,不要匆忙嫁错人
175|单身女青年,也可以体面又好看
180|为什么别人家的老公不会让人失望
187|女人经济独立,划清财富界限
194|“以爱之名”:你爱的人不应该是你的伤
201|“婆婆不是妈”,与伴侣父母相处,尤要注意分寸感
206|爱自己多一点,没有人应该成为婚姻的牺牲品
212|婚姻保鲜术:彼此独立,热爱自由

Chapter 5
不逾矩,美好的事物都有限
219|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224|极简生活,与物欲保持界限
231|纠结是你不快乐的根源
237|嫁给有温度的人,余生才能热腾腾地活着
243|不滥情,美好的事物都有限
249|照顾好身体,30岁后你会感谢自己
254|节制悲伤,分手是另一种自由
260|优雅克制,永远拥有爱的能力


【免费在线读】

序言
网络上有句话挺火:“理想的有效社交,是你有故事我有酒;可惜现在绝大部分无效社交,都是你有垃圾我有桶。”
其实,无论是泛泛之交,还是亲朋好友,成年人的交往都需要界限感,彼此保留适当的距离和空间。
正如周国平所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后界限,两人之间的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
难能可贵的是,一方懂得退让出一定的空间,而另一方则懂得守住分寸与自觉。

远则生怨,近则互伤,不远不近恰如人意。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很大程度是用于补童年关系的匮乏,需要体验极致的爱与关注。但人际交往还存在着另一种需求:疏离感。我爱你,但我们彼此独立,不应强求我成为你。我们关系亲密,但利益诉求不同,请不要以爱之名,绑架我对你的感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禁区,生人勿近。
纳兰容若道,人生若只如初见。而界限感,就是尊重那条底线,不越界,不逾矩,守住人与人之间那份难得的、初的温柔。
打交道,怕的是交浅言深。
有些过度热情的人,明明是一面之缘的交情,却生生表现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觉,仿佛一夕之间从素昧平生到无话不谈,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让自己尴尬,让对方难堪,毕竟我们真的没那么熟。
《奇葩说》里董婧说过一段话:“你今天素颜上班,她说你丑;明天你化了妆,她说你是小妖精。所以千万不要试图讨好你身边的人,因为他们真的很难讨好。”

看不惯你的人,即便你再优秀,也只会被他讽刺;三观不合的人,强行改变自己、适应对方,终也会失望收场;不投缘的人,逼着自己喜欢,后也只会适得其反。
讨好一个不喜欢你的人,无论怎么费尽心机,都是徒劳。
成为真正的知己,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来了解和积淀,每一次见面、每一次谈话、每一次互相帮助都是筛选过程。只有极少数相互理解、彼此欣赏的人,才能称为知己。
这其中蕴含着时间的力量。
尤其是那些刚认识不长时间、没见过几面,甚至都叫不上名字的人,查户口一样盘问一些私人问题——多大年龄、工资多少、买房了吗、还不结婚、什么时候生娃、对象在哪儿上班、父母干什么的、为什么单身……每每面对这类境况,很多人都会心生反感。而问出这些问题的人,都是不懂界限感。自以为朋友遍天下,长此以往,身边真正的知心人会越来越少。
当然,时间也未必是检验友情的标准,有人倾盖如故,有人白头如新,重要的是双方能否同频,对彼此关系有一个较为清醒和真实的认识。你要判断你对别人有兴趣,别人是否对你也同样有兴趣。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不要把所有热情在初相逢时便已用尽,然后冷冷清清草率收场。
木心说:“你问人问题,她若答非所问,便已是答了,毋需再问。”
不深究,就是一种尊重;不相逼,就是一种温柔。
人际交往,界限意识尤其重要,它相当于为保护自己而修筑一座城池。 生人靠近,判断亲疏远近、志趣投契与否,再决定是欢迎入内,还是闭门谢客。人同此心,我们体谅对方,就应当明白彼此的遮掩和迟疑,亦不会咄咄逼人,陷入左右为难、窘迫不堪的境地。
愿你我都能守住自己的城堡,并尊重对方的城堡,掌握生活中的分寸与界限。
适可而止,保持优雅,保留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