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按四时的节令生活,与山川日月对话,诗与节,是中国人独有的和美与安然。

◎节气不仅自成时间坐标,还在诗人的笔下饱含生命的深情,是中国人献给世界的时光书。

◎这是世上*有诗意的历法,一轮四季,与你邂逅二十四次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在农民这个职业上,中国农民做到了极致。一个英国农学家在19世纪初写的调查报告中认为,东方农民对土地的利用达到了艺术级,中国一英亩土地可以养活比在英国多六倍的人口,套种、燃料、食物利用、施肥循环、土壤保护,都非常了不起。

——余世存《时间之书》

★万物有灵,人心与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相通的。,人类不能盲目自大,科学有时也不可靠,可靠的是时光,是依附时光的节气,在人类没有发现它之前,它就在那儿,始终都在那儿。


【内容简介】

二十四节气,农时也,是物与候所达成的某种默契。节气到了,时令催人,该播种的播种,该收获的收获,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一个节点,错过了,一等便是经年。

节气有节气的样子,节气有节气的脾气,关乎着人的生存,这是现实里的节气,而文人墨客往往又借着节气抒发生活感思,人生感悟。本书便来挖掘那些藏在古诗词里的二十四节气,展现文人诗者笔下的节气风采和神韵。

推荐图书:

《给孩子的古诗故事》

给孩子的好习惯童话书


【作者简介】

马浩,江苏邳州人,现居南京,作家。作品见于《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延河》《四川文学》《雨花》《青春》《牡丹》《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海内外数百家报刊。文章入选各种文集选本百余次。《井》《瓦》《清风里的蛙声蝉鸣》《姜有灵魂》等二十多篇美文被遴选设计为中学语文试卷阅读题、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阅读题。著有散文集《指间的沙》《给窗口加块玻璃》《万物有灵》《都将诗情付酩酊》《寻味江苏》等十余部作品。


【目录】

辑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

立春,从此雪消风自软 2

雨水,天将化雨舒清景 14

惊蛰,轻雷隐隐初惊蛰 26

春分,明朝种树是春分 38

清明,梨花落后清明 50

谷雨,秀麦连冈桑叶贱 62

辑二 夏满芒夏暑相连

立夏,夏木已成阴 76

小满,*爱垄头麦 90

芒种,小麦覆陇黄 100

夏至,宵漏自此长 110

小暑,竹喧先觉雨 120

大暑,朝景枕簟清 132

辑三 秋处露秋寒霜降

立秋,新蝉三两声 144

处暑,听蛩断续吟 156

白露,露从今夜白 164

秋分,秋分客尚在 176

寒露,莲子已成荷叶老 186

霜降,风落木归山 196

辑四 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冬,荷尽已无擎雨盖 208

小雪,刺梧犹绿槿花然 218

大雪,时闻折竹声 228

冬至 , 冬至至后日初长 236

小寒,腊月风和意已春 246

大寒,岁时风俗相传久 258


【免费在线读】

辑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

立春,二十四节气的首个节令,又称岁首、立春节、正月节,太阳到达黄经 315°,时间为每年阳历 2 月 3、4或 5 日。立,始也,意味着地气上升,天气逐渐变暖,春天开始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

立春,从此雪消风自软

立春

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王镃,字介翁,号月洞,诗人,生卒年不详,出生在南宋时期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曾做过南宋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南宋灭亡,王镃心怀亡国之痛,隐居湖山修道,为自己的居所题名“日月洞”,吟诗作赋打发时光,人送雅号“月洞先生”。有诗集《月洞吟》传世。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 梅花合让柳条新。”南宋诗人王镃的这首《立春》,为我们勾画了当时立春节气的民俗风情和景象,让人不觉进入了诗境。

众所周知,中国是以农耕文明立国的国家,古代曾有“劝农”的官吏,专门负责督促农人耕种。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事要遵循着节气。立春,通常帝王要带着群臣到郊外试犁耕种, 象征着一年农事的开始。

立春有许多习俗,似乎无不与勤劳、耕种、希望有关。这首诗的首联,说的就是立春在闹市鞭打泥牛的民俗。六街, 指的是京都的大街和闹市,可以理解为一般的街市。泥牛, 是用泥土做的牛,或用竹木扎成牛的样子,外面用泥糊上。立春时,把这种泥牛搬运到繁华的闹市口,让人们用鞭子抽打泥牛,象征着春耕的起始。众人鞭打泥牛,越碎越好,尘土飞扬,弥漫六街。

泥牛鞭散六街尘的情景,场面欢快,气氛热烈,我仿佛也在鞭牛的人群里,跟随着拥挤的人群,欢呼雀跃。

从诗境中出离,我想到家乡立春,有给小孩戴布公鸡的风俗。布公鸡,用各色花布缝制的公鸡。春打五九尾六九头, 一进五九,奶奶便开始为孙子辈缝制布公鸡,临近立春了, 布公鸡也缝制好了。一觉醒来,孩子们的帽子上,或袖口上, 或前襟上,便“长”出一只只花花绿绿的布公鸡,小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布公鸡,满心的欢喜都写在了脸上,孩子们知道, 自己又长了一岁。

为何立春要给孩子缝制布公鸡呢?儿时不知道问,而今想问,却不知道该问谁。我私下猜度,鸡与吉谐音,寓意着吉祥如意,公鸡司晨,大约能与勤奋搭上关系,意义都是好的, 用现在的话说,充满了正能量。

诗的二联,生菜挑来叶叶春。唐宋时,立春之日有食春饼、生菜的风俗,春饼与生菜以盘装之,即称为春盘。诗中的生菜,代指春盘,有咬春、尝鲜、迎新的意思。汉代崔寔《四民月令》云,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春临人间的欣喜之情。

立春吃春卷,杭州为盛。立春时节,菜场但凡有排长队的, 无不是买春卷、春饼的。相传,立春吃春卷,流行于北宋的京都汴梁,大约是南宋偏安临安时,把这一风俗带到了杭州, 历久不衰,一直沿袭至今。

第三联,从此雪消风自软。这句诗既是写实绘景,亦是写意抒情,抒诗人对春的愉悦之情。立春,冬天的积雪渐渐消融,微风徐徐吹来,已无冬日里刺骨的寒意,变得和软温柔, 漫步春天的田野,大有“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快意。

尾联,梅花合让柳条新。诗人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冬的代表梅与春的代言柳,做了季节的交换仪式,梅花应该让给吐芽的柳树了。梅花掉落,柳树发芽,季节不说话,自有花木来代言。

柳树披着一身的鹅黄,站在立春的节气里,新的一年从此起步,希望开始播种。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节气不等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立春,踩着春天的脚步,出发。

春日春盘细生菜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区别晚唐时期的李商隐与杜牧的“小李杜”,又称“大李杜”,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祖籍湖北襄阳,出生于唐时河南府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他一生颠沛流离,穷愁潦倒,忧国忧民,人格高尚,有 1400 余首诗存世,

著有《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 影响深远。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 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杜甫《立春》这首诗,是他寓居夔州时所作。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年),杜甫寓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直到大历三年(768 年)方离开蜀地。羁留蜀地三年,前途未卜,其心情可想而知。立春时节,杜甫面对着春盘, 不禁联想到往昔在两京欢度立春之日的情景,而今漂泊他乡, 萍踪难定,巫峡寒江在脑海中忽来闪去,愁绪便如一江东流的春水。感叹之余,也只好“呼儿觅纸”,寄满腔悲愁积愤于笔端,表达这位少陵远客的愁苦心情。

立春的时令,也没能让老杜心情畅快起来。这首诗,是杜甫借着立春的时令,抒发羁旅漂泊的悲苦心情。季节有序, 时令有节,从不为世事变迁而爽约,节气一步一步走在光阴里,不疾不徐。

时令不会讨厌谁,也不会喜欢谁,面对着立春,人往往是自作多情,或悲或喜,或悲喜交加,这,都不关节气什么事。

不过,立春时节,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纷纷站出来为沉默的时令代言,水仙不开花,想装蒜,立春到了,它便不敢再装了,赶紧抽薹顶蕾,让春天率先立在它的花蕾上,明黄的花朵,吹起了春的号角。

在它旁边的风信子,也不甘示弱,它们只是一双顽皮的

孩童,水仙善于装蒜,风信子长于装葱,还是洋葱,风信子看着水仙褪去伪装,它也开始露出本真了,也开始抽薹缏花, 春天在它们的殷勤之下,变得温情款款了。

户外的迎春花,在寒风中感受到了时令从遥远的时空发出的讯息,枝条变得柔软了,细碎的花铃在柔曼的枝条上摇响。

迎春花的黄,是嫩嫩的鹅黄,有着春阳般的色泽,花如其名,它的开放,只是为了迎接春天,并非为了让谁驻足, 它不呼朋,不唤友,自己静静地开着,与到春天便杂生的雪柳遥相呼应。

不说别的,就看雪柳这个名字,就让人感动。

雪柳的雪,不仅仅代表着花色的白,尚有对雪的一份眷恋, 立春节气是从大寒里走出来的,可以说,没有大寒就没有立春。正如雪莱的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啊,立春应该感谢冷酷到底的大寒,冷到了极致便是暖,悲苦到了极点便会转化成欣喜,就像杜甫羁旅在夔州,也就在他写过这首《立春》不久,便离开了蜀地,人挪活嘛。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立春后,冰消雪融,涓涓的清流欢快地流淌着,人们看到春在水中涌动,一直涌动到自己的血管里,河边的柳树,随着顺河风,摇摆着,舞动一支春之曲。

高大的玉兰树,不用踮起脚,都看到了立春的样子了, 它的每一朵花都像一只灯笼,为人们照亮春天。

……

这些立春的花语,只要用心去听,都能听到,包括滞留在遥远的唐代时空里的老杜,他的《立春》抒怀,并没有把他悲苦的心情传递给立春,更没有传递给后人,而是让后人更加理解他,热爱他,谁会不喜欢一个真诚的人呢?

地暖春郊已遍青

立春日

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蚁泻长瓶。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人。陆游生不逢时, 他的爱国思想为秦桧所不容,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郁郁不得志,晚年退居山阴。他豪情满腹,一生都想着要收复河山,却只能把一腔豪情壮志付诸笔墨,毕生笔耕不辍,著有《剑南诗稿》85 卷,收诗 9000 余首。又有《渭南文集》

50 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 卷,词 2 卷)、《老学庵笔记》

10 卷及《南唐书》等文集传世。

陆游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首咏梅的词, 是陆游以梅自况,发发牢骚,一句无意苦争春,潜意识里露出了他心中对春的渴望,咏梅,也是吟咏诗人心中的春天。

相对咏梅词,这首《立春日》写的风轻云淡,立春的物象, 诗人信手拈来,点缀成诗,字里行间透着风趣欢快,诗人对世事人生有种过尽千帆的坦然与豁达。

人过七十古来稀。陆游写这首《立春日》时已 77 岁高龄了,闲居山阴的鉴湖边,与村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立春节气,年方兴未艾,天气风和日丽,诗人从宿醉中醒来,想想春节过得爽,在他 77 岁的晚年时光里,仿佛满满当当都是快乐的事。

瑞雪兆丰年,上天眷顾,冬天已下过三场大雪了,冰雪消融,大地回春,春天的地气已经上来了,野草已发芽,草色遥看遍地青,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

野菜时蔬摆上了餐桌,正好用以佐春饼,瓶中新酿的春酒冒着酒泡,泛着绿蚁,酒香四溢,醉了春天,也醉了人。

立春时节,湖村的美景实在太多,吟咏不尽,就送给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富贵人家作画屏吧。

好一句乞与侯家作画屏,语气轻松幽默,暗含着讥讽。到底是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

在这平静美好的立春日,诗人的思绪似乎飘得更远。不过, 这首诗道出了江南立春日的风情,诗韵轻松欢快。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立春,把人们从漫长的寒冬中解放出来,天高地迥,满目苍翠,清溪流云,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

万物生长靠太阳,节气是为了农事而设定的,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得出的,绕行一周为一年,约等于 365 天,阴历是凭着月球有规律地绕行地球而得来的,绕行一周为一月,时间为 29.53 天,完成了十二个月绕行为阴历的一年,约为 354 天,比阳历一年少了十一天。为了弥补这一时差,古人用闰月的方法,“十九年七闰月”,让阴历与阳历步调一致,阴历年,古人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十天干, 十二地支,属相就是与地支相对应,比如子鼠丑牛……

说着这些天文常识,就是想表达,节气立春了,不是说冬天就像一页纸翻过去了,立春还在“九”里,春天尚有倒春寒,桃花雪。民谚曰,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意思是说, 到了清明时节,就没有飞雪出现了,谷雨时,就不会见到寒霜影迹了,这条谚语大约诞生在黄淮地区,陆游的年丰腊雪经三白,说的是腊雪,纷扬的春雪,似乎更令人欣喜,在空中是雪,落地成雨。立春,地气上来了,地暖了,这才有地暖春郊遍地青的绿意。

立春时节,越冬的小麦开始返青了,此时要给小麦追返青肥。暖暖的春阳下,地气在阳光下如炊烟飘动,目光贴着地皮用心遥望,你就能看到浮动的地气,小麦大田里,到处都是施肥的人。这时的小麦尚不怕被踩踏,可以在平阔的麦田里放风筝,放飞美好的愿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