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精心修订。传记名家叶永烈的心血之作,生前严格的查证、精心修订,更正许多初版未发现的细节错误,涉及的地名、时间、人名等
★ 以作者*手书信资料写成。不仅令读者增广见闻,领略名流贤达风采,也加深对社会与历史的了解。
★ 披露绝少听闻的传奇故事。作者借助珍藏的往来书信,披露了书信背后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令人拍案惊奇!
★ 见证历史。重现了隐藏在书信背后的那些时代的风云风貌,还原历史真相。
★再现数百张珍贵历史照片和书信留影。图文并茂,重现叱咤风云的政坛人物、艺术家、科学大家等的历史命运。


【内容简介】

作者叶永烈以自己交往、采访中的*手名人书信为媒介,讲述这些书信的来龙去脉,以及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也都是一篇人物特写,揭示了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悲欢命运,重现了隐藏在书信里的时代风云,不仅令读者丰富了见闻,领略了名人风采,同时也体现了这些书信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历史的绝笔》分6篇,分别讲述作者与众多作家、艺术家、历史人物、科学家和境外人士的书信往来以及书信背后的人与故事,用大事亲历者的回忆来还原历史的真相。作者抓住转瞬即逝的历史瞬间,用温情的笔触、不长的篇幅,记下一段段或波折、或坎坷、或激荡的人生故事。通篇感情丰富、流畅,史料真实可信,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情怀。
该书配有200多幅黑白插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那些历史时代的特色人、物与事件,使远隔千百年的历史更显得贴近与真实。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上海文史馆馆员,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有《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他影响了中国:陈云》《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走近钱学森》等。并著有长篇小说“上海三部曲”《东方华尔街》《海峡柔情》《邂逅美丽》。


【目录】

目 录



长者手札

平生*封信
冰心称我为“小友”
陈望道不多见的亲笔信
谦和细心的于若木
沉寂之后的千家驹
“死而复生”胡愈之
坦荡的北大校长陆平
“老干部作家”朱仲丽
周恩来叹她“红颜薄命”
“较真”的鲁迅之子周海婴
哲学家艾思奇名字的来历


作家书简

柯灵“煮”字
“蛰”字贯穿施蛰存一生
“掌故作家”郑逸梅
《秋海棠》作者秦瘦鸥画“地图”
散文大家峻青
《文汇报》总编“陈虞老”
“儿童文学宗师”陈伯吹
楼适夷:傅雷不愿因“右派”而改名
周煦良写在氧气瓶前的信
梁实秋长女沉浮记
流沙河释笔名之由来
宗福先与他的《于无声处》
从“豆腐干”起步的胡万春
戴厚英一生三劫
鲜花为陆星儿送行
“童话大王”郑渊洁成名之前
多才多艺汪国真


艺术锦书

贺绿汀的“三重奏”
她期望与我共写《马思聪传》
“三毛之父”张乐平
潇洒淡泊的傅聪
一丝不苟的傅敏
超凡越圣的女钢琴家李翠贞
“二胡皇后”闵惠芬
与电影导演张建亚三次握手
六小龄童的“美猴王”情结
“坐家”庄则栋
记忆中的剧作家吴祖光
手握烟斗的剧作家杜宣
头顶上的艺术家


史海钩沉

*长媳刘松林的信
低调的*侄子贺麓成
耄耋罗章龙忆往昔
《红樱桃》·烈士遗孤·罗西北
紫光阁风云中的“小米”
与红色特工面对面
“蒋介石女婿”传奇
特别党员杜重石的风雨岁月
“民国大律师”吴凯声
张灵甫长子忆张灵甫
弟弟忆罗隆基及其三位夫人
他曾是陈独秀机要秘书
他曾是向忠发“同案犯”
张治中秘书提供“重要信息”
陈伯达晚年速写
此王力非彼王力
一封华籍美国人的信


科学华笺

华罗庚的“处女作”
“数学诗人”苏步青
“七国院士”夏鼐的大师风范
与钱学森院士的谈话
彭加木的绝笔
张存浩院士笔下的傅鹰院士
中共党史专家龚育之两封指正函
百岁命笔:“雪侮霜欺香益烈”
高语·高体·高人
女友眼中的高士其
淘书结缘 传为佳话
数典忘祖猕猴桃
《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催生信”
与梁晓声“漫游未来”


海外飞鸿

她从台北寄来花哨书信
“黑蝙蝠”未亡人的夙愿
“江南命案”·崔蓉芝·陆铿
台湾作家张系国与《幻象》
韩素音的家庭生活
美国科幻巨头来上海
研究沈从文的“洋人”
德国的“中国通”
视角独特的日本学者
相逢莫斯科

附录一 作家书信的“消亡”
附录二 作家手稿的“消亡”
跋 在上海图书馆“叶永烈专藏”捐赠仪式上的发言


【前言】




在北京嘉德 2013 秋季拍卖会上,传出惊人消息:鲁迅 1934年 6 月 8 日致陶亢德的一封信,不过 200 多字,以 655.5 万元(拍卖价 570 万元,加上佣金后 655.5 万元)的天价成交,平均一个字值 3 万元人民币!同样在北京嘉德拍卖会上,2013 年 5 月,鲁迅两页《古小说钩沉》手稿以 690 万元成交,为起拍价的 11.5 倍。2014 年 1 月,茅盾手稿《谈*近的短篇小说》经过 44 轮激烈竞价,*终以 1207.5 万元的天价创下中国文人手稿拍卖新纪录。

名人书信(包括著作手稿),成为中国收藏市场的新宠。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

一方面是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以及微信取代了纸和笔,纸质书信几乎绝迹,名人书信成为“时不再 来”的稀缺资源。物以稀为贵,名人书信当然也就价值倍增。
另一方面则是许多“先富起来”的人们,把购买、收藏名人 书信作为新的投资渠道,人称“软黄金”。由于名人书信
增值速 度远比真金白银快,鲁迅书信从十年前的数十万元急升至如今的 数百万元,所以名人书信也就成了拍卖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值得顺便提及的是,台湾前“行政院副秘书长”萧家淇在申 报个人财产时,特别注明拥有包括林书豪、林志玲、姚明、周杰 伦、蔡依林等名人签名物件。在他看来,这些名人签名物件,也 是很有价值的财产,所以需要申报。

我还要顺便提及一件小事:我在北京大学上学时,图书馆出 售摘录文献的卡片,一分钱可以买几张。我买了几十张。*近整 理手稿、书信时,发现这一摞泛黄的卡片。细细一看,竟然是一 张张印着孙中山头像邮票的民国时期明信片。在明信片的反面, 被印上一条条红色横线,供摘录文献时写字之用。在卡片之末, 还印有“孑民图书馆”字样。孑民,是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的 字。1916 年至 1927 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1940 年 3 月 5 日蔡元培病逝。为了纪念蔡元培,北京大学建立孑民图书馆。孑 民图书馆利用已经成为“废纸”的民国明信片印制登录图书的卡 片。在 1958 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把多余的这些卡片作为摘录文 献的卡片“贱卖”给学生。*近我上网查了一下,这种民国明信片如今每张价格为 3600 元人民币!这清楚表明,时间使邮品不 断增值,同样也使名人书信不断增值。泛黄,是时间沉积之色, 也是黄金之色。
我从未从拍卖行购买过一封名人书信,家中却拥有那么多名 人书信。我是在无意之中,收藏了许多名人书信。这些名人书信写着“叶永烈同志收”“叶永烈先生收”。我的那么多名人书信, 可以说由两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

一方面大抵由于我长期从事纪实文学创作,采访的层次高, “人脉”甚广,所以与许多名人有了交往,有了书信往返。尤其 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正是纸质书信盛行的“黄金时代”, 所以收到的纸质书信甚多。

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从小养成的收藏习惯。我的父亲是一个 细心人,他收藏了我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的所有成绩单,在 我成人之后“移交”给我。在我 1957 年考上北京大学之后,我 收到父亲写给我的*封信。我至今保存着这封信,因为这封信 教我如何写信。他在信封上写着:

北京市
北京大学第三十斋第三一二室
戈悟觉同学转
叶永烈同学亲启
浙江省温州市铁井栏第八号叶志超寄
1957.1.18 发

父亲写的信封,把收信人、寄信人的地址都写得清清楚楚, 连发信的日期也写上。当时,我刚到北京大学,住址未定,所以信是寄到我的同乡戈悟觉那里转的。父亲在信中提醒我:

你今后写信封,必须将受信人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详 详细细写出,切勿如这次信封仅有“北京大学十一斋叶寄”, 今后必须写“北京市北京大学 ×× 斋 ×× 室叶永烈”,这 样写邮局拣信时万一寄不到,也可退回寄信人也,希留意。

从那以后,我写信封,都注意把“受信人及寄信人的地址、 姓名详详细细写出”。写信时,在信末也养成署年、月、日的习 惯 —— 后来,我才明白写明年份非常重要,不然过了好多年之后, 就弄不明白那封信是哪年写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考证”。

受父亲感染,养成细心的习惯,我几乎保存了所有著作的手 稿(写作时夹一张单面复写纸,保留一份底稿),而且一本又一本 装订起来,可以从地板堆到天花板。我是家用电脑的*批用户,1992 年买了 286 电脑,从 1993 年起改用电脑写作,不然我的著作 手稿还会更多。我也保存了大量的书信 —— 我的书信颇多,*多 的一天收到 30 多封来信。虽然我是碎纸机的*批用户,把许多 没有保留价值的信件扔进碎纸机,但是我保存了数以千计的有保 存价值的书信。值得提及的是,我在写信时,也往往夹一张单面 复写纸,所以保存了我自己的大量书信,可以与来信对应起来,“有 来有往”。据我 1985 年 8 月 29 日日记记载,那天晚上就一口气写了 15 封回信!

在作家之中,重视收藏名人书信的要数梁实秋。梁实秋夫人 韩菁清从台北来上海,曾经带了一部分梁实秋保存多年的名人书 信给我看,其中有冰心留学美国时的手迹。我知道,1949 年中国 人民解放军围困北平时,梁实秋是在极其匆忙之中从北平逃往天 津,再从天津经上海到广州,*后到达台北的。在这样战火纷飞 的时刻,梁实秋居然没有忘记带走他所收藏的名人书信。韩菁清 告诉我,梁实秋是信件颇多的人,但是他只保留少数有价值的书 信,所以这些书信伴随着他辗转来到台湾。梁实秋这么看重名人 书信,倒不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到拍卖行卖高价,而是看重这些 名人书信所承载的深情厚谊和文化价值 ……

步入晚年,我和妻必须考虑家中大量书信、手稿、采访录音 带的未来去处。在征得两个儿子、两个儿媳的同意之后,我们决 定无偿捐赠给上海图书馆。


【免费在线读】


冰心称我为“小友”

在我收到的众多来信之中,只有两封信称我为“小朋友”: *封信是我 11 岁时向《浙南日报》投稿,收到报社的回
信,信封上写着“叶永烈小朋友”收。那时候,我名符其实是小 朋友。
然而,第二封信是冰心写给我的,信的开头写着“永烈小友”, 写信的日期是 1990 年 8 月 30 日。也真巧,那天正好是我 50 岁 的生日。
50 岁的人,怎么成了“小友”?冰心乃中国文坛耆宿,生
于 1900 年 10 月 5 日,人称“20 世纪的同龄人”,又称“世纪老 人”。她年长我 40 岁。1990 年,她 90 岁,在她的眼里,50 岁的 我也是“小友”。
冰心的信,是用蓝色圆珠笔随手写在白色便笺上的,字迹娟 秀而端正。信是这样的:

永烈小友:
剪报收入(到),您把我描写得太“聪明”了!上月到 北京医院体检,还见到曹禺,他住院已两年了,但喜笑如常, 看不出病容。我还好。

撰安
冰心 1990 年 8 月 30 日

信中提及的“剪报”,是指我 1990 年 7 月 10 日发表在《今 晚报》上的散文《访冰心》。
那是 1990 年 6 月 22 日,我在北京访问她时,年已九旬的她 依然像我过去在电视中见到的那样清秀,思路清晰而敏捷,说话 幽默。她知道我前几日去看望过因脑血栓卧病在床的俞平伯,便笑称自己如今在作家群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俞平伯 跟她同岁,但是比她大 10 个月。除了俞平伯之外,她是中国作 家中*为年长的一位了。
她的家门上贴着“医嘱谢客”四字。她曾患脑血栓,又 跌伤了腿,已谢绝各种社会活动,而且很少会客。由于足疾, 她坐在椅子上,双腿之下要垫个小凳子。一头银发一丝不乱,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她出生于福州,而长于烟台,所以没有 福建口音。她家是书香门第,她的书房墙上便挂着她祖父的 楷书。
冰心笑称自己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是“误入歧途”。她原是 学理科的,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在北京《晨报》上发表小说、 诗。不久,她转到文学系学习,从此越写越多。1923 年,她前 往美国留学。她说:“我有三个弟弟,比我小得多。弟弟们又有 许多小朋友。他们要我写信,说说异国见闻,我写了一封又一封。 正巧北京《晨报》开辟儿童文学版,向我约稿。我把这些信在《晨 报》上连续发表。我一共写了 29 封信,集成了一本书,叫《寄
小读者》。后来,在 1958 年又写了《再寄小读者》。在粉碎‘四 人帮’之后,写了《三寄小读者》。”
冰心谈及她写得*为顺手的作品,是《南归》和《关于女 人》。她说:“《南归》是对我母亲病逝的追忆,写起来*不费力, 一气呵成。写《关于女人》时,我用了个别人不知道是我的笔名 ‘男士’,写起来没有思想负担,何况我是女人,很熟悉、了解女 人 —— 虽然我是用男人的口气写的。”
冰心说,作品是她的“孩子”。她没有偏爱哪个“孩子”,因 此也就很难说自己对哪个作品*满意。她认为,*重要的是,作 家要讲真话,以真情实感去写作。她不赶时髦,不说假话。她喜欢巴金,引为知己,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巴金说真话。 她文债高筑。不过,她不忙于应付约稿。她总是自己有什
么话要讲,才写什么。如果约稿的题目正是她所想写的,她就 应约而写。虽已耄耋之年,她仍在不断笔耕。她说,她只有在 为人题词时才用毛笔。平时她写作,总是用圆珠笔,夹一张复 写纸,留一份复写稿。那份复写稿交给为她编文集的朋友。她 的文集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印出三集,第四集很快可以送到她 手中了。
另外,人民文学出版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也出过她的 作品选集。
她很豁达。她说:“我都 90 岁啦,说不定哪一天,说走就 走。我已经把我的一部分字画、书、手稿以及几千封小读者的信, 送给现代文学馆。那是巴金倡议办的,我算是给他凑‘热闹’。 现在,我的家里还挂着 60 年前梁启超题赠我的字,还有赵朴初赠我的字,凡是有上、下款的字画,在我过世之后都送给现代文学馆。”
她关心地问起那“一人之下”的俞平伯的病况,问起曹禺是否仍住医院。她坦率地说,曹禺早期的作品《雷雨》《日出》,超过了他后来的作品。她笑道,那位导演《雷雨》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前院长焦菊隐,是她的学生呢!
墙上挂着她的丈夫吴文藻教授的遗像。她的子女精心地照料着她的生活。她的案头放着的一叠手稿表明,她正在笔耕,她的每一个字都端端正正,一如她那整洁的衣衫、明亮的双眸……
对于高龄冰心,我不敢叨扰。直至一年之后,我因为有问题向她请教,而且这问题非她答复不可,所以在1991 年4 月1日以“小友”的名义再一次给冰心写信。说来有趣,我也有着冰心那样的写作习惯,“总是用圆珠笔,夹一张复写纸,留一份复写稿”,所以至今我仍保存着给冰心写信的复写底稿—— 也正因为这样,我保存了大批作品和书信底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