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工业化。工业发展贡献给中国的不仅是国富民强的物质现实,而且是思想解放、科学理性、开拓创新的精神财富。《中国工业化进程40年》是作者长期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精心力作。全书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工业化进程的轨迹,阐述了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抓住机遇,参与国际分工,使我国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历程。接下来,作者从创造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倡导工业文明的角度,探讨了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作者简介】
  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著作奖、中国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对策研究特等奖等20多项国家或部级优秀成果奖,及“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多项个人荣誉。曾应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课。

【目录】

绪言:历史的昭示
篇 伟大进程
章 工业化加速推进历史变迁
一、改革从反思计划经济出发
二、改革开放撬动高速工业化进程
三、渐进式制度变革终结中国“落后”历史
四、新征程要有新思维
第二章 思想解放激发经济增长动力
一、计划经济为什么必须变革
二、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创造财富
三、价值形式驱动与金融地产繁盛
四、转向本真复兴的时代
五、新时代要有新动能
六、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三章 中国工业发展的全球化取向
一、中国改革开放改变了经济全球化格局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全球化新时代的方向标
三、“一带一路”构想推动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
四、在经济全球化中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第四章 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本真性质
二、市场经济的理性机制
三、经济发展需要不忘初心和不失本真
四、在深刻反思中转向高质量发展

第二篇 改革开放
第五章 企业松绑与改革突破
一、国有企业改革40年历程
二、对国有企业性质与功能的认识
三、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
四、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着力点
第六章 特政激励与产业政策
一、中国产业政策的历史沿革
二、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产业政策
三、公平竞争制度建设
第七章 竞争与反垄断
一、反垄断法律和政策的基本内容
二、反垄断执法的重点领域
三、反垄断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第八章 市场与政府
一、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二、化解产能过剩中的市场政府关系
三、工业用地配置中的市场政府关系

第三篇 发展态势
第九章 高速增长与结构演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增长与结构的理论发展演进
三、结构与增长研究回顾
四、我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历史演进
五、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
六、结语与展望
第十章 技术引进与创新发展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推动产业创新快速发展
三、促进创新能力迅速提升
四、积累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
五、推进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六、结语与展望:完善技术引进结构促进自主创新
第十一章 基础设施与交通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国际经验
三、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变革
四、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
五、结语与展望
第十二章 城乡统筹与“四化”同步
一、“四化”基本含义与相互关联
二、城乡产业统筹发展演变
三、“四化”同步发展的历史变迁
四、协调发展的内在逻辑
五、结语与展望

第四篇 空间演进
第十三章 省际差距与非均衡演进
一、缩小:1978~1986年
二、扩大:1987~2003年
三、缩小:2004~2013年
四、扩大:2014~2016年
五、工业南移:南强北弱格局初成
第十四章 “塌陷”现象与地区崛起
一、衰退型塌陷
二、发展型塌陷
三、开放型崛起
四、承接型崛起
第十五章 大国工业的经济版图演化
一、模型与方法说明
二、工业重心演化路径:向南向西又向南
三、竞放,向南而生:改革春风吹东岸
四、转移,西快东慢:区域战略大放异彩
五、转型,路向南方:新常态动能转换南北分异
第十六章 腹地工业化的新机遇
一、西部大开发:政策向西、工业西进
二、东北振兴:世易时移、回天乏术
三、中部崛起:蓄势待发、后劲可待
四、格局再定:“四大板块 三大战略”


【前言】

1978-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和人均GDP分别增长了近36倍和24倍强,长达40年的平均9.4%的实际增长率,是同期任何其他国家都未达到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曾经有过若干个著名的发展里程碑,但是,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改善,这个“中国奇迹”确是其他案例都无法比拟的。
  例如,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模拟,以平均出生时预期寿命代表一代人,以人均GDP作为生活水平改善的代理指标,看一看历史上曾经创造奇迹的几个国家情形,并与中国进行比较。
  英国在1880-1930年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只有0.9%。以1880年时出生人口预期寿命50年来算,平均来看,当时的一个英国人可以在一生中感受到生活水平提高56%。继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之后,美国成为又一个现代化强国。在赶超英国的过程中,即在1920-1975年美国的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以1920年出生的人口预期寿命55年算,美国人终其一生,生活水平可以达到近1倍的改善。日本是下一个成功地实现对先行者赶超的国家,也是亚洲个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1950-2010年,日本的人均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4%;以平均预期寿命60年算,1950年出生的日本人,一生中生活水平提高了将近10倍。
  1981-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8.7%,也就是说,1981年出生的中国人,在半生的时间里便已经经历了超过19倍的实际生活水平改善。以平均预期寿命68岁算,那时出生的中国人将期望活到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可以想见,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中国人民的人均收入改善会以什么样的奇迹呈现。
  因此,这一中国奇迹,无论是从自身的角度还是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都是值得大写特写的。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对历史过程大写特写的方式,便是以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解说既往的经历,从“做对了什么”中提炼智慧,不仅帮助自己认识当下和展望未来,也为其他探寻发展之途的后起国家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实施改革开放,激发劳动者、经营者和各级干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消除阻碍生产要素积累和配置的体制弊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利用国际市场把人口红利转化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因此,解说中国奇迹的重要任务,便是从经验和理论两个角度回顾、总结、分析、反思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
  由于以下几个突出特征,中国及其发展对于世界的意义尤其重要。首先,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的人口,2017年约为世界总人口的18.5%,占人类1/5的中国人民创造的成就对世界意义的显著性,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其次,知识分子天生具有探索兴衰之谜的学术好奇心,而吸引众多学者尝试回答的关于中国科技(发展)为什么由盛至衰的“李约瑟之谜”,正是经济史学中同样著名的、旨在探索为什么16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大分流这个谜题的中国版本。后,就从另一个方向上满足相同的学术好奇心而言,中国是迄今为止经历了经济发展由盛至衰再至盛,同时接近于完整经历经济发展的每一个必要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验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无论从正面还是从反面,一直以来都在孜孜不倦地开发这一宝藏。然而,对于中国经济学家来说,解说中国奇迹的学术话语权大有旁落人家的倾向。这样说并非出于某种狭隘的自尊心理,而是因为迄今为止占据学术话语主流地位的很多研究成果,往往只是隔靴搔痒,并没有抓住中国经验的本质和中国智慧的要义。
  例如,许多经济学家把已故经济学家哈耶克的一个著名表述作为认识中国经验的经典范式,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的改革成功,是“人类行为的意外结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human action),由此出发产生的一些学术出版物受到追捧。至少由于两个原因,可以说在这种范式下所做的研究具有很大的误导性。首先,这些作者忽略了重要的一点,中国的改革虽然并未从一开始就绘制了蓝图,但却是以“三个有利于”为出发点,并且始终坚持以此评价改革成功与否,以及以此为圭臬设计进一步改革的路径。其次,这些作者也非常不恰当地把中国改革的探索者、设计者、实践者及其付出的艰险、智慧和努力避重就轻地一笔带过。
  作为中国本土研究者,有责任和义务以自己的研究弥补上述缺陷。经济管理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年系列丛书”,目的就是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系统讲述40年制度创新的历程,包括其间经历的种种曲折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丛书各卷的主编和主要作者,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学科的杰出学者,既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其中也不乏改革开放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各位作者的学术背景不同,写作风格和论述问题的方式各异,但是,各位作者总体上努力做到把中国故事讲明白,把中国智慧提炼出来,力图从学理角度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歌德曾经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我认为,这句话并不应该理解为理论不重要。从更加积极的角度理解这句话,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成功的实践经验中提炼特征化事实,不断丰富乃至修正已有理论体系,创造新的理论范式和体系,可以使理论本身生命常青。包括本丛书作者在内的中国经济学家,责无旁贷地面临着这个重要的使命。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完成这一使命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的力量和智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