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

★叶老遗作。生前*念念不忘之作,缅怀历史,记忆人生精彩
★传记名家叶永烈独家披露名人书信,回首大时代波澜中个人命运的绝响
★ 以作者*手书信资料写成。不仅令读者增广见闻,领略名流贤达风采,也加深对社会与历史的了解。
★ 披露绝少听闻的传奇故事。作者借助珍藏的往来书信,披露了书信背后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令人拍案惊奇!
★ 见证历史。重现了隐藏在书信背后的那些时代的风云风貌,还原历史真相。
★再现数百张珍贵历史照片和书信留影。图文并茂,重现叱咤风云的政坛人物、艺术家、科学大家等的历史命运。


【内容简介】

作者叶永烈以自己交往、采访中的*手名人书信为媒介,讲述这些书信的来龙去脉,以及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个故事也都是一篇人物特写,揭示了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悲欢命运,重现了隐藏在书信里的时代风云,不仅令读者丰富了见闻,领略了名人风采,同时也体现了这些书信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历史的绝响:名人书信背后的如烟往事》是《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姊妹篇,也是叶老的遗作。共5篇,分别讲述作者与众多作家、艺术家、历史人物、科学家和境外人士的书信往来以及书信背后的人与故事,用大事亲历者的回忆来还原历史的真相。作者抓住转瞬即逝的历史瞬间,用温情的笔触、不长的篇幅,记下一段段或波折、或坎坷、或激荡的人生故事。通篇感情丰富、流畅,史料真实可信,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情怀。
该书配有200多幅黑白插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那些历史时代的特色人、物与事件,使远隔千百年的历史更显得贴近与真实。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上海文史馆馆员,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有《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他影响了中国:陈云》《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走近钱学森》等。并著有长篇小说“上海三部曲”《东方华尔街》《海峡柔情》《邂逅美丽》。


【目录】

目 录



作家书简

白桦的本质是诗人
大器晚成张中行
译界巨匠戈宝权的两件小事
《艺海拾贝》使我成为秦牧粉丝
“半是武夫半是文人”黄秋耘
“斯文扫地”的路翎
九旬“老记”顾执中
可敬的“文化老人”范泉
童话老作家贺宜热心提携
“神笔马良之父”洪汛涛
与任大星聊创作
作家宋宜昌背后的谜
“拼命三郎”三故事
我与《收获》

艺术锦书

永远年轻的方成
我的老搭档——漫画家缪印堂
紫藤灿灿双燕飞
“不中不西”周宗琦
“坏蛋”专业户程之
中国“咽音鼻祖”林俊卿
上海故事大王沈寂
远去的“小字辈”
儒雅的节目主持人曹可凡

史海钩沉

方毅传奇
渡江胜利纪念馆里的红衣女
书记胡克实的珍贵回忆
公安部原部长王芳送我照相机
坦荡爽朗的万里长子万伯翱
上将熊光楷风采
他令美国间谍心悦诚服
“活字典”坎坷命运
走访著名“红小兵”黄帅
老报人谢蔚明忆往事
陈新桂忆周恩来一眼识故人
他见证柯庆施之死

科学华笺

我与钱伟长院士的书信之交
遗传学巨星谈家桢院士
为陈中伟院士扼腕而叹
跟汪猷院士聊合成胰岛素
与袁翰青院士讨论“马和公案”
我的论文导师李安模
她,跳蚤的“户籍警”
“蚊坛泰斗”陆宝麟院士
作战处处长讲述搜寻彭加木
首漂长江*人

境外飞鸿

在费城杨忠道院士家中
在旧金山寻访斯诺之友
洛杉矶巧遇《伤痕》作者卢新华
与“俄罗斯妹妹”的跨国友谊
敬业的德国记者埃林
索尼公司中国首席顾问迟叔昌
在台北的巴金早年密友索非
他与李敖的恩恩怨怨
台湾的“散文女神”简媜

附录 讣告面面观


【前言】



细心是永远需要的

2016年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初打算写100篇名人书信故事,字数太多了,写至82篇就收工了,总共75万字。
《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出版之后,受到各方关注,好评颇多。意犹未尽,又续写了54 篇,成了这本《历史的绝响:名人书信背后的如烟往事》。
关于这两本书的写作用意,已经在《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序言中详细写及,编者也言简意赅地作了如下介绍:
叶永烈见证了许多名人的传奇人生,抓住了许多转瞬即逝的历史瞬间。他用温情的笔触、不长的篇幅清晰记下一段段人生,随手一翻,人物带着历史的烟尘扑面而至。一边是恍悟,一边是感慨,这样的绝笔,该有多少历经沧桑的人会读到唏嘘辗转。
多年来,作者叶永烈从事当代重大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穿梭于名人之林。正是这种因缘际会,他收到并精心保存了诸多名人书信。随着时代发展,纸质名人书信已成为“绝品”,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然而叶永烈却把自己收藏的诸多名人书信无偿捐赠给上海图书馆。
叶永烈在捐赠之前,摩挲故纸,深感这些名人用富有个性的字体写下来的书信,面字如人,温存温馨,泛黄却不褪色。由此萌发用散文笔调写一本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因为不知道书信背后的故事,就无法了解这些名人书信的来龙去脉,也无法理解这些名人书信的内容以及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可以说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人物特写,一篇从记忆中“捡”来的散文。
大历史,小故事,讲历史,谈文化,这本书中诸多书信的作者已经离世,而纸质书信也日薄西山,退出历史舞台,书中的这些泛黄书信,折射出的时代悲欢,已成历史的绝笔。
关于这两本书的写作背景,以上的文字大体上说清楚了。
很多读者惊讶于我保存了那么多纸质书信,而且把这些书信整理得井井有条,写出一个又一个书信背后动人而有趣的故事。
在这里,我倒是愿意谈谈与此相关的另一个话题——细心是永远需要的。
2018年春,中央电视台新做一档节目《谢谢了,我的家》,谈家庭文化传承。有人说革命家风,有人谈爱国精神,有人讲勤俭治家,有人论博爱之心。《谢谢了,我的家》节目也邀请我担任嘉宾,我用两个字概括父亲对我的家教,那就是“细心”。
我的父亲是一位企业家,当年在温州执金融界之牛耳,不仅是钱庄的总经理,又是银行的行长,还兼任一家医院的院长。他从小念私塾,后来到保定军官学校念书。他书法很好,会写诗词,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父亲曾经每天在开门营业前,把所有员工召集在一起,由他主讲《古文观止》,当时这在我们温州是*的。我小时候似懂非懂地在旁边听,这其实是我*初的文学熏陶。
我父亲是个非常细心的人。我小学时的成绩单,一个学期有两三张,我都交给他,他全部保存下来,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总共有39张,其中小学的23张、中学的16张。*张成绩单是1945年的,离现在73年之久了。我的母校都没有这种成绩单保留下来,现在这些成绩单成为学校的珍贵档案。
父亲告诉我:“要紧的东西一定要保存好、整理好。”我11岁的时候开始投稿,写了一首小诗,投给当地的《浙南日报》(《温州日报》的前身)。过了几天我收到平生*封信,信封上写着“叶永烈小朋友收”,信上说,你的稿子写得很好,下个星期会登出来。父亲看见报纸上登出了我的诗,显然很高兴,把报社来信、报纸原件都保存下来了。在我长大之后,他“移交”给我,一直保存到今天。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时候要填一张表,填写什么时候*次发表作品,我就写1951年4月28日在《浙南日报》发表诗歌。我很感谢父亲在我不懂事的时候,帮助我保存了重要的书信和文件。父亲告诉我,所有信件都要写年月日,照片也是如此。父亲在我的照片背面,总是写好哪年哪月哪日拍的。我*张照片是一周岁时拍的,照片的背面写着“永烈周岁纪念”,特别注明“农.7.26”。我的生日是农历7月27日,如果是在7月27日拍的话就多了一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父亲非常细致。他给别人送照片,如果是家庭的合影,就在背面按照拍照时的位置写上我的兄弟姐妹的名字。后来我学父亲,在照片背面盖一个蓝色的日期戳。有时候偷懒,左边是谁、右边是谁,我没有写,几年后就想不起来站在我左右两边的人叫什么名字。所以细心是永远需要的。细心的基础是耐心,有足够耐心的人才会细心。慢慢地我也知道了,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耐心地坚持下去。有耐心,资料才会保管好,有条有理。
我把大批书信捐给上海图书馆之前,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整理,给每封书信写上标题。
比如,熟悉的朋友给我写信,通常只署名,没有写姓。我必须在信纸上方写一行字作为标题,补写姓,而且写“×××致叶永烈”。
有的写信给我的人,像冰心、柯灵、钱学森、华罗庚、贺绿汀,一看就知道。也有很多写信人,我要在姓名前加注一下身份,诸如洪汛涛注“神笔马良之父”、贺友直注“连环画泰斗”、江小燕注“冒着风险收藏傅雷夫妇骨灰的姑娘”。
*感吃力的是,很多人写信,只署月、日,没有年份。于是,我不得不花费许多时间对信件的年份进行“考证”。
有的信件保留了信封,依据邮戳上的年份,当然就可以判定来信的年份。不过,有的邮戳上的年份不甚清楚,再说保留了信封的信件毕竟只是一小部分。
有的信件跟我的回信放在一起,我的回信必定都写明年月日,据此可以断定来信的年份。那时候,我写书或者写文章,为了避免邮寄丢失,总喜欢夹一张单面复写纸,以保留一份底稿。这习惯也沿用到写信。凡重要的书信,我也必定留一份底稿。经过这次大整理,我居然还有了意外的收获——整理出好几卷厚厚的“叶永烈书信集”,妻正在帮我一封封输入电脑。
如果既没有信封,又没有与我的回信放在一起,那就只能依据信的内容判断年份了。
有的信中有“春节好”“中秋好”之类的话,则查阅万年历进行“考证”,因为每年的春节、中秋的公历日期各不相同,据此可以断定年份。比如一封信中写及“再过三天就是春节了”,信末署“1月23日”,我查万年历判定是1982年。
还有的信是依据开头*句话“××日信悉”,再查对我的书信底稿,查出“××日”给他的信,由于我的信都写明年份,据此可以断定来信年份。
有的信中提到,“昨日从《××日报》拜读大作”,也是“破案”的重要线索。我的所有文章都登记在作品目录笔记本上,从作品目录可以查到那篇在《××日报》的文章发表的年月日,当然也就查明了年份。也有的依据来信中提及我的××新书,则依据我的著作目录确定年份。还有的依据提及的人与事,查对我的日记、年谱,确定年份。
陆宝麟院士给我的信只署6月25日,但是信中提及“拙作《蚊虫综合防治》,可望今年八月出版(科学出版社)”。搜索《蚊虫综合防治》的出版时间,得知是1984年8月,由此确定了他的来信的年份。
有趣的是,我还依据信纸进行鉴别。例如某兄有一段时间,连续用印着他单位红色抬头的信纸,另一段时间集中用一家出版社绿色方格稿纸写信,据此也可以鉴定一部分来信的年份。他有的信用香港信笺,而在一封信中曾写及“1982年2月18日将赴港探亲”,据此断定那些香港来信是1982年的。
尽管经过这样的“考证”,也有时不见得准确,例如某友人给我接连写的几封信起初断定为1982年。后来,由于他所附的一份文件末写了1981年,逐断定前面几封信均为1981年。
有的信件末没有月份只有日,或者写“即日”,或者连日期都没有,“考证”起来更加吃力,只能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类模糊年份。
其实,当年写信时,只消轻轻一笔,写上年份“19××”,哪怕是写“79”“80”,也就省去了几十年之后的这番艰难的“考证”功夫。考古学家夏鼐写给我的每一封信,都端端正正写明19××年×月×日,显然这是他数十年考古工作养成的严谨的职业习惯。当然,他有的信只署一个“鼐”字,则必须注明夏鼐。
经过这样的“考证”,我才在一封封书信上方标上年月日。在每一封信上加了标题之后,我才捐给上海图书馆。那里的工作人员一看,就明白了。
我与傅雷之子傅敏的纸质通信上百封,是研究傅雷的极其宝贵的史料。我与马思聪女儿马瑞雪的通信也近百封,同样是研究马思聪的*手珍贵史料。
我捐给上海图书馆的书信、手稿、档案、录音带,已经达60箱,目前仍在继续整理、捐赠之中。
我捐给上海图书馆的采访录音带1300多盘,每盒录音带上面都写好被采访者姓名、采访地点、哪年哪月哪日、第几盘磁带。上海图书馆花费两年时间,已经把这批录音带全部转换成数码录音,以供后人研究之用。
我捐给上海图书馆的著作手稿,装订成册,贴好封面,写好书名,整整齐齐。
我捐给上海图书馆的档案,一箱一个主题。比如,姚文元档案,便收入姚文元450多篇文章复印件。王力(“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档案,收入我为王力编辑的《“文革”亲历记》手稿,收入王力写给我的40多封亲笔信,是研究“文化大革命”史的重要档案。
对于录音带、手稿、档案的整理,同样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有条有理的工作习惯。
我还可以举出一个细心给我带来莫大帮助的例子:2014年6月,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书,收入《十万个为什么》从*版到第六版中我写的“为什么”。其中*版出版于1961年,当时不是在每一个“为什么”末尾署作者姓名,而是在扉页上写上这一册的作者姓名。这姓名是按照写作多寡排列的。在第二册(化学分册)和第四册(农业分册),我都排名*,因为这两册里我写的*多。可是由于不是在每一个“为什么”末尾署名,弄不清楚哪个“为什么”是我写的。20岁的我还没有养成留底稿的习惯。所幸1961年我在收到少年儿童出版社寄来的《十万个为什么》样书时,记忆力清晰,就在我写的“为什么”前打了一个“√”。这个“√”为半个世纪之后编选《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书帮了大忙,我查清了:
《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初版本共收175个“为什么”,其中我写了163个——只有12个“为什么”是别人写的。
我为《十万个为什么》天文气象分册写了27篇;为农业分册写了89篇;为生理卫生分册写了43篇。
《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本*初出了5卷,共971个“为什么”,我写了326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
1961年顺手而打的“√”,不仅帮助我把我为《十万个为什么》写了多少个“为什么”查得清清楚楚,而且查明白哪些“为什么”是我写的。
如果没有1961年所打的“√”,如果不是仔细保存了这几本打了“√”的样书,半个世纪之后我无法辨别哪些“为什么”是我写的,也就无法编选《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书。
这轻轻地打一个“√”,就像写信时写上年份一样,在当时轻而易举,却给日后带来莫大的方便。
同样,《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历史的绝响:名人书信背后的如烟往事》两书中,从数以千计、头绪繁多的书信中,找出这近140 位名人的书信,按照人头分好,也相当烦琐。书信要用扫描仪扫描。我还要找出相应的照片。理出头绪之后,查找采访笔记以及日记,才能逐一写出相关的名人故事,这同样得益于多年养成的细心的习惯。
其实,对于任何人、任何工作,细心是永远需要的。细心、耐心、精心,三“心”高照,一丝不苟,心细如发,以工匠精神做事,是成功的秘诀。
正因为这样,在《历史的绝响:名人书信背后的如烟往事》出版之际,我把在中央电视台《谢谢了,我的家》节目中的谈话加以补充,写下“细心是永远需要的”,作为序言。

叶永烈
2018年11月5日于上海沉思斋



【免费在线读】

公安部原部长王芳送我照相机

王芳自称是*的“大警卫员”,因为王芳曾长期担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而*特别喜欢杭州,先后来杭州多达42次,在这里度过了800多个日日夜夜,每次来都由王芳负责警卫。在*常住杭州的日子里,王芳紧随*鞍前马后,有了诸多交往。在“文革”中,江青曾经指斥王芳是“特务”,*笑道:“如果王芳是‘特务’,我早就没命了!”
……

*住在杭州刘庄,办公在葛岭山30号。那里原本是国民党淞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的“公馆”,也依山临湖,景色宜人。
**次入住刘庄,就喜欢上西湖。*从1953年12月27日,一直住到1954年3月14日,一住就是三个多月。他在这三个多月里,完成了一件大事,即主持起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让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三位“笔杆子”随行到杭州,也是为了一起起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从此,*一次次来到杭州,来到西湖,他把杭州称为“家”。他一进刘庄,便说:“哦,到家啦!”
杭州有水又有山。杭州的山,跟西湖一样娟秀,只是小山而已,没有千仞绝壁,也没有耸入青云的高峰。不过,满目青翠的小山,倒正是适合年已花甲的*拾级而上。这种散步式的登山,可以使*从繁忙的工作中走出来,得以放松,得以健身。正因为这样,*一次次在杭州登山。
*每一回登山,都使王芳处于忙碌、紧张之中。那时候,新中国政权建立不久,蒋介石在台湾口口声声要“反攻大陆”,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不断受到蒋介石派遣特务的骚扰。杭州乃旅游胜地,山间游客颇多。为了保证*的安全,每逢*登山,王芳必须布置岗哨,封锁山路,驱逐闲杂人员。*爬山时,王芳要陪在*左右,随时保持警戒。
在杭州的群山之中,要算北高峰稍高。北高峰地处灵隐寺之后,与南高峰相对峙。此外,北高峰附近,有飞凤亭、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等名胜,风光秀丽。
*喜欢爬北高峰。王芳记得,*头一回是经灵隐寺,从正面登北高峰。第二回是从侧面上北高峰。第三回,从玉泉山方向朝北高峰进发。那天,*发了诗兴,写了《五律·看山》: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
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飖下,
欢迎有晚鹰。
这首诗写于1955年。1993年《党的文献》第6期发表《*诗四首》,首次公开发表了*的这首《五律·看山》。
《五律·看山》公开发表之后,许多诗人、学者对*的这首诗进行了注释。王芳笑道,他们由于不知道*写这首诗的背景,所以很多注释想当然,也就弄错了。
王芳一语惊人:“*的这首诗,其实在批评我!”
王芳说,头一句“三上北高峰”,一看就明白。第二句“杭州一望空”,不知背景,就很难解释。王芳说,那是指从北高峰上只见杭州城,却空空如也,不见杭州老百姓!
其实,王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确保*的安全,他不能不把山上所有的道路封锁起来,不让闲人接近*。然而,*却喜欢接近老百姓,希望能够跟老百姓交谈,所以他不满于“杭州一望空”。
第三句“飞凤亭边树”,是指上山时*个休息处凤来亭,又称飞凤亭。
第四句“桃花岭上风”,是指下山时的休息处桃花岭,又称桃源岭。
第五句“热来寻扇子”,这“扇子”是双关语,既写登山热了寻找扇子,而扇子又指扇子岭。
第六句“冷去对佳人”,那“佳人”是指美人峰。
*为费解的是末两句:“一片飘下,欢迎有晚鹰。”“飘飖”,亦即“飘摇”“飘荡”,指“晚鹰”飞翔状。很多人解释说,傍晚,天上飞着老鹰,在那里欢迎*。
王芳说,那“晚鹰”是指公鸡!
王芳记得,傍晚时分,下了山,*来到灵隐寺后面,那里有一户人家。*走了过去,想跟老百姓打招呼,老百姓不敢出来——事先,有关部门关照过。然而,一只公鸡却朝*跑了过来。
*指着公鸡对王芳说:“厅长,公鸡不听你管。你看,它跑出来欢迎我!”
那时候,*总是叫王芳为“厅长”。王芳明白,*又在那里批评他。
王芳笑道,倘若不是亲历其境,这“晚鹰”即便绞尽脑汁,也难以考证。
我很仔细倾听着王芳对*的《五律·看山》的解释。我想,他的解释是*权威的,所以在这里详细地记述了他的解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