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CCTV健康之路、BTV养生堂特邀嘉宾,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国家名老中医吴中朝教授,30年行医经验倾囊相授。
★只有老中医知道的养五脏偏方、秘方、经验方,自己动手,不花钱、花小钱,就能去小病、防大病。
★用菜市场就能买到的材料,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调出不生病的好体质。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上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
  意思是说,要在病邪在*表浅的时候就开始治疗,不要让其侵入人体的根本部位后再治疗。人体根本的部位就是五脏,到五脏有病的时候,治疗起来就麻烦了。
  这里讲的是中医治病之道,作为养生恰恰相反。可以把这句话倒过来讲:善养生者养五脏,其次养六腑,其次养筋脉,其次养肌肤,其次养皮毛。养肌肤、皮毛者,不足道也。
  道理很简单:比如我们要想皮肤好,不懂养生的,肯定是注重外表养护,涂抹护肤品、化妆品之类的;而懂得养生之道的就知道要从内部调养,让美丽从内而外。所以,养生要靠内养,内养就是养脏腑。
  这套书包括《养好脾胃不生病》《肾好命就长》《肝好人不老》《养生就要养五脏》四本。以《黄帝内经》为理论依据,讲述如何在生活中养好脾胃、肝、肾和五脏。内容包括情志调养、饮食调养、起居调养、运动调养、中药调养、经络调养,以及相关疾病的调治等。让不懂中医的人在家也能防病治病,调养好身体。而且很多方法完全不同花钱,就有效果。


【作者简介】
吴中朝,国家名老中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
主持或参加过十余项部省级中医养生保健课题研究。在长斯临床诊治经验基础上,对家庭中医保健领域有独到建树。
近20年来,先后发表专业论文论著80余篇,专著5部,并多次获不同级别的科技进步奖。曾十多次应邀或由国家外派赴国外进行医疗和讲学,并长期负责国内外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的临床与理论课程的教学。

【前言】
 我们经常说,内在决定外在,对于身体来说也是如此,内在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这个内在就是我们的脏腑,所以中医无论是治病还是调养身体,都很重视从内调养。
  内养的观念,早在千年以前就为古代医家所重视。《黄帝内经》里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
  意思是说,要在病邪还在表浅的时候就要开始治疗,如果等到五脏有病的时候,治疗起来就麻烦了。这里讲的是中医治病之道,作为养生恰恰相反:善养生者养五脏,其次养六腑,其次养筋脉,其次养肌肤,其次养皮毛。养肌肤、皮毛者,不足道也。
  道理很简单:比如我们要想皮肤好,不懂养生的,肯定是注重外表养护,涂抹护肤品、化妆品之类的;而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就知道要从内部调养,让美丽由内而外。所以,养生要靠内养,内养就是养脏腑。
  五脏六腑是人体的根本。它们时时刻刻都在密切地配合着工作,一丝不苟,井然有序,就像钟表里许许多多的齿轮,相互咬合,相互带动,相互牵制,共同构成了人体这样一个完美的有机整体。
  只要五脏六腑都安和无恙,人自然能持充足的精、气、神,少生病、不生病,永葆健康。
  中医调理脏腑,总离不开饮食、中药、经络等方法,对于我们日常保健养生来说,除了这些,其实还有更多的方面需要注意,如精神调摄、运动等,另外,无论采取哪种方法调养,都要考虑到季节的变换,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所要教给大家的正是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
  此外,很多疾病在发病初期或者未发病之时,只要给予正确的调理,就能遏制其发生和发展,这是中医的一大优势。养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其实就是防病,或者说是通过治小病来预防大病。本书在讲到各脏保养时,会给出一些简便有效的治病小药方,读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中医讲求辨证调养,每个人的体质、疾病状态等都存在差异,本书所讲的方法虽然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特别是患有疾病的读者,书中的药方、药膳等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对症、安全和有效。
  吴中朝

【免费在线读】

《养好脾胃不生病》:《黄帝内经》教你脾胃问题早发现《黄帝内经》里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人体的消化吸收由脾胃共同完成。如果脾胃功能不好,那么营养物质就无法顺利地送达五脏六腑和身体各处。身体得不到滋养,必然会引起一些外在的病变。所以,脾胃健运与否,只要留心,就能从身体上找到蛛丝马迹。☉面色暗淡、萎黄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皮肤得不到足够的滋润和营养,就会变得暗淡、发黄。如果不能及时调理,面色就会逐渐萎黄,人也会消瘦枯槁。☉口唇淡白、干燥《黄帝内经》中指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开窍于口”“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脾胃的问题会表现在口唇上: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泽;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常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起皮、裂口。☉睡觉时流口水“脾主涎”,“涎”即口水。气有固摄作用,一个人脾气充足,涎液才会传送正常,并且老老实实待在口腔里,帮助人体进行吞咽和消化;如果脾气虚弱,固摄功能减弱,涎液就会不受约束,使人睡觉的时候流口水。☉睡眠不好《黄帝内经》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不和会使人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入睡困难、惊醒、多梦等问题。☉精神状态不佳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气血,脾胃健运,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足够的滋养,人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如果脾胃运化失常,大脑、脏腑等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就会出现精神不振、健忘、心慌、反应迟钝等问题。☉肥胖或消瘦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经过初步消化,然后精微营养物质被脾带走,上输给肺,肺通过血液将营养带给五脏六腑。如果脾出现了问题,健运失常,营养物质堆积在身体内,就会形成肥胖。脾虚可导致肥胖,反过来瘦人是不是脾胃就好呢?不一定。脾胃功能低下,不能将食物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营养,而是直接把它排出去了,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人就会变得消瘦。☉胃胀气、泛酸、打嗝、口臭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感受湿热,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就容易引起胃胀气、泛酸、打嗝等不适,浊气顺着食道上行到口腔,就会形成类似于食物腐熟的味道,也就是口臭。现代医学认为,泛酸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慢慢发展成胃炎、胃溃疡,因此若常出现胃泛酸,要引起重视。☉排尿困难、泄泻《黄帝内经》认为,肾主水,脾主运化,两者共同管理水液的代谢传输。脾气健运,清升浊降,就可以助肾化水,使排尿通畅;如果脾气虚弱,升降功能失调,则容易导致排尿不畅。脾气虚弱还可导致水谷不能正常运化,使人大便稀薄,大便中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有时还伴有肠鸣现象。脾气虚弱严重、清阳下陷的人,可出现经常性泄泻,甚至脱肛的现象。☉便秘正常情况下,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才能成为身体的津液,如果脾阳不足,脾胃运化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另外,胃火亢盛,耗损津液,也可导致大便燥结、排便困难。☉胃痛腹部受凉、过量食用寒凉食物、情绪大起大落、脾胃虚寒等,都有可能导致胃痛,这是胃受伤的直接表现。此脾胃,非彼“脾、胃”中医里常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很多人不了解,常将中西医里的脾胃画等号,其实二者是不同的。在西医中,脾、胃是两个独立的器官,各自发挥作用。脾位于人体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是人体的淋巴器官,其功能主要是参与人体淋巴组织的免疫活动,制造免疫物质,过滤掉血液中的异物、病菌及衰老死亡的细胞,并充当人体的“血库”,调节血液。胃是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位于膈下、腹腔上部,就像一个斜着的口袋。胃具有分泌胃液的功能,我们吃进身体里的食物都要在胃里进行消化和吸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