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作者麦克小奎说很多 70 后 80 后耳熟能详的儿时游戏至今仍是他的“童年宝藏”。他想为当今的小朋友们创作一套含有国民集体记忆的互动游戏绘本,对传统儿童游戏进行萌趣、生动、直观地呈现和演示。

他精心选择了五项广为人知、经久不衰的传统儿童游戏——捉迷藏、红绿灯、大风吹、萝卜蹲、跳房子。这五项游戏涵盖了观察、寻找、跳跃、投掷、奔跑、平衡、聆听、模仿和蹲起等人体动作,在风趣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儿童全面运动身体,强健他们的骨骼和肌肉,训练特殊精细动作,锻炼其平衡力、反应力、协调力、分析力和感知判断力。不仅收获健康的身体,还可以增进小伙伴之间的友情,促进亲子关系正向发展。

如何把童年游戏契合于绘本这种书籍形式呢?

首先,在这个系列*辑中,以可爱男孩“麦麦”形象为结构核心,以他和其他造型萌趣小伙伴们的互动游戏故事为载体,简明生动直观地向读者呈现了这些游戏的运作与规则——让作品“可读”;

其次,他又搜罗遍各种版本的“游戏规则”后整理成简明、极富可操作性的“游戏说明”,画到书的*后面——让作品“可玩”;

第三 ,他甚至在每天画画之余尝试着写歌词、写曲子,组建小乐队,为这些童年游戏一一创作了“游戏主题曲”——让作品“可唱”!

第四,小奎邀请到了著名儿童绘本教学专家蓓蓓老师为五本书编舞,并有视频教孩子们学舞蹈 ,扫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让作品“可跳”!


【内容简介】

麦麦蹲就是我们熟悉的萝卜蹲游戏,不过这次故事的主人公是麦麦和一群小动物们。麦麦蹲,麦麦蹲完大象蹲,麦麦就变成了大象的样子。大象蹲,大象蹲完,长颈鹿蹲,大象就变成了长颈鹿的样子……哪里有点像,哪里又有点不像。一起来玩这个魔法版的“麦麦蹲”游戏吧!

本书以两种动物(角色)特征叠加形象设计来模拟实际游戏中的动作模仿,在增强阅读趣味性的同时也引导了孩子利用组合思维进行大胆想象。

《麦麦蹲》

关键词:模仿游戏

必杀技:同理心

游戏攻略:

拿到这部绘本,爸爸妈妈们可以和孩子们聊聊封面上的“麦麦蹲”游戏到底该怎么玩?蹲着玩游戏,怎样才好玩?

翻开*页,麦麦做了一个双手合十、双腿蹲的动作,家长们也可以请孩子们猜猜麦麦蹲完之后会怎样呢?当再翻到下一页大象的时候,就明朗啦!他会请谁来蹲呢?通过观察麦麦的变化和特征,相信小朋友们立刻就会联想到——接下来是大象蹲。用同样的方式,可以看看蹲完的小伙伴们都有哪些变化?通过这些变化,能猜得出下一个蹲的会是谁吗?

*难的当然是*后一个小伙伴——蜗牛,可以请孩子们想象一下蜗牛会怎么蹲呢?如果蜗牛蹲不了,游戏如何进行下去呢?

延伸游戏:

3.请孩子们在麦麦蹲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游戏规则,自己编歌谣,他们会创造出什么游戏呢?比如里面的动物可以换成我们熟悉的水果,这样就会产生千奇百怪的水果品种,除了水果蹲,还可以设计蔬菜蹲、文具蹲、家具蹲等;又比如从身体特点的模仿游戏,到叫声模仿游戏、动作模仿游戏、表情模仿游戏。让孩子多多锻炼语言能力和肢体语言能力,增强同理心,培养早期社会交往能力。


【作者简介】

麦克小奎

本名宋显奎,绘本作家、画家。曾获第四届信谊图画书奖、图画书时代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2015年度*绘本奖等奖项。出版作品《跑跑镇》《睡睡镇》《纸飞机》等;*作品“麦克小奎互动游戏绘本系列”于2020年在蒲蒲兰绘本馆出版。

作为一个学画画出身的童书作家,他在尝试把更多好玩的东西融入到作品中。为此他自己写、画故事,自己试着写绘本主题曲,录制绘本舞蹈视频,举办百人、千人现场“绘本音乐故事会”,带全场大合唱……麦克小奎说,他希望他的绘本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希望“合上绘本的一刻,绘本才真正开始。


【媒体评论】

别具一格的游戏互动绘本,以幽默诙谐的故事巧妙推进,让小读者在惊喜之余忍不住要投入其中,而在游戏中认识与益智成分自然渗透。让人眼前一亮的原创佳作,作者亲自创配并演唱的歌谣也颇具加分效果。

——儿童阅读推广人 阿甲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学习方式和基本生活方式,游戏是小小孩的功课。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发展,认识世界和自己。可是,以幼儿游戏为主题,表现幼儿游戏体验,激发幼儿游戏热情的原创绘本极为稀缺。麦克小奎的这套绘本让小小孩读起来,动起来,玩得停不下来!这是我喜欢的优秀幼儿绘本!

——学前教育青年学者 孙莉莉

对于各位年轻父母们来说,阅读这样一套游戏性极强的作品可以从中重启童年的感觉,提升自身的游戏力,在育儿的焦头烂额中化解亲子矛盾,建立更密切的情感联结和依恋。对于成人阅读者自身来说这也是一次释放情绪压力,建立和谐自信亲子关系的极好机遇。

——儿童文学研究者 周明刚

当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时,一切都显得那么积极、生动。麦克小奎这套互动游戏绘本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积极利用游戏化手段,将阅读趣味化,以唤醒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绘本教学专家 邹蓓蓓

这套独出心裁的游戏绘本,*程度地将这些我们这代人童年时曾经玩过,而至今仍在小朋友间流传的经典游戏复原了,甚至做了升级。故事简单却趣味横生,尤其是每一个故事的结尾,令人想起欧亨利式的故事结尾,殊为难得。就绘画风格而言,则人物形象憨态可掬,令人印象深刻。

——儿童教育工作者 蔡朝阳


【前言】

没有不好玩的时候

儿童文学研究者 周明刚

还记得童年时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的快乐吗?还窘迫于无法放下身段加入孩子们的游戏以建立紧密的亲子联结吗?还困惑于人人都说好,自己读绘本十分钟就结束的“无聊”吗?那么你真的需要麦克小奎的这套互动游戏绘本,因为它会让你重返“永无岛”、发掘游戏力、涵养亲子关系,在多元互动式阅读中体验到“没有不好玩的时候”,重获曾经的快乐。

对传统儿童游戏萌趣、生动、直观地呈现和演示,是这套书*有“可玩性”的地方。作者精心选择了五项广为人知、经久不衰的传统儿童游戏,以可爱男孩“麦麦”形象为结构核心,以他和其他造型萌趣的 小伙伴们的互动游戏故事为载体,简明生动直观地向读者呈现了这些游戏的运作与规则。五项游戏涵盖了观察、寻找、跳跃、投掷、奔跑、平衡、聆听、模仿和蹲起等人体动作,在风趣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儿童全面运动身体,强健他们的骨骼和肌肉,训练特殊精细动作,锻炼其平衡力、反应力、协调力、分析力和感知判断力。

在儿童被电子设备和繁重学业包围,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狭小,越来越“宅”,身体素质和视力情况不容乐观的今天,重拾这些曾经带给他们上辈快乐的游戏具有特殊的意味:一方面这些身体游戏让孩子们从学业和电子设备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快乐中尽情释放其精力、愉悦其身心、野蛮其体魄,强化其正面心态。另一方面,“游戏是孩子的功课”,凡是明智的父母都知道,儿童游戏本身就包含着学习的意义,这种学习形式更加轻松愉悦且影响深远。在游戏中,儿童认知世界、学习规则、选择策略、想象创造,在磨合与协商中体验人际关系,发展合作精神与创造力,提升智力与情商,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从游戏的反复试错、失败直至抵达成功可以有效磨砺儿童意志,确认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信,从而建构自我认知。

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满足只停留在对游戏的一般图解,而是充分利用图画书独特的传达语言、叙事手段和形式设计特点,在游戏的“可读性”上深入挖掘。《捉迷藏》不仅仅呈现实际游戏的过程,也是图像视觉游戏的“捉迷藏”,故事前半程每一页都埋藏了视觉游戏线索,从小蛇出现那页开始以麦麦的反向运动一一解开谜底,但又故意遗漏大象给孩子们留下一展身手的空间。《跳房子》中脑洞大开的各种房子格设计,难度呈梯级上升,邀请孩子们伸出小手指参与纸面游戏,指尖跳出欢乐,*后跳出了“脸”给孩子们以惊喜。《红绿灯》中则以人物丰富情态设计和紧张悬念气氛营造为胜,以绿红白三色表现运动、静止和结束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后以滑稽搞笑结局消解了紧张感,增强喜剧气质。《大风吹》中每次角色提出“吹什么”的问题实际都是邀请儿童读者来思考、归纳和寻找画面中对应角色,并且这些角色特征的归属要求逐渐从具体过渡到抽象。《麦麦蹲》以两种动物(角色)特征叠加形象设计来模拟实际游戏中的动作模仿,在增强阅读趣味性的同时也是引导孩子利用组合思维进行大胆想象。整套作品的故事展开则都从扉页开始延伸至封底才告结束。

这些作者所追求的“可读性”实际也是一种游戏,只不过是用文学文本的形式表达与呈现出来,因为对儿童来说,图书能进入他们的视野正是因为它首先必须足够“好玩”,而“好玩”正是游戏的基本要素之一,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大里所言:“故事其实就是玩具的延伸,也是发展与愉快的种子。”从形式趣味的多元、内涵的深刻、内在精神表达的丰富和促进发展的效果上来看,绘本可以成为孩子“*好的玩具”。“*好的玩具”应该具备*强的“可玩性”,这取决于作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上述真实游戏的可操作和故事文本的可读,在每个游戏文本叙事结束后,作家还搜罗了多种版本游戏玩法与相关信息整理成简明的“游戏介绍”和趣味知识,并为这些游戏一一创作了“游戏主题歌”,扫码后可听可唱,形成因应多媒体时代的超文本。

可玩、可读、可听、可唱、可解谜、可幻想……在国内原创图画书蓬勃发展的今天,像这样在互动性和可玩性上设计如此丰富多元的绘本作品还并不多见。在这种强烈的游戏感和互动性中培养儿童对于图书的亲近感和阅读欲,是形成终身阅读习惯的*步,因为在这种氛围中“喂书”长大的孩子总会觉得阅读是天然的乐趣而不是痛苦的负担,是自觉的生活而不是被迫的任务,读书“没有不好玩的时候”,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的“人书互动”。

对于各位年轻父母们来说,阅读这样一套游戏性极强的作品不仅仅是再次体验曾经的快乐,满足怀旧欲,或得到合适的亲子游戏素材。更重要的是从中重启童年的感觉,提升自身的游戏力,在育儿的焦头烂额中化解亲子矛盾,使情感关系走上正道;愉快融洽地打开一扇与子女沟通的新通道,帮助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聆听他们内心的倾诉,从而建立更密切的情感联结和依恋。对于成人阅读者自身来说这也是一次释放情绪压力,建立和谐自信亲子关系的极好机遇。通过游戏激发自己被压抑的活力,唤醒心灵的感悟力,体验生命的乐趣与活力,用爱蓄满生命之杯,去医治心灵的焦灼,并和孩子一起成长。正如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所言:“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比游戏更重要,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我们自己。”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