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代表之作

◎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为汉字解读提供新的思路

横跨考古学与民俗学,旁及神话和文学,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不同文化的横向对比,追寻原始习俗在不同文化中的痕迹,为汉字解读提供新的思路。

◎涉及商周社会多个层面,展现3000多年前的生活图卷

从神话、祭祀、刑罚、战争、社会、生活等多个层面,来讲述汉字的诞生和意义,带领我们穿越到3000多年前。

◎揭示汉字真正的文化意义,让我们了解古人造字之初的思想和风俗

在生动描述汉字诞生的过程中,追踪古人思想和古代民俗,揭示汉字诞生之初真正的文化意义。


【内容简介】

对于日语的书写来说,汉字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作为文字的汉字是如何诞生的?其本意是什么?知道的人很少。本书将中国古代人的生活和文化环境作为背景,通过对甲骨文、金文资料的细致研究,追踪古人的思想观念,生动描绘汉字的诞生过程,提出了很多独创性的见解,揭示其背后真正的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

白川静(1910—2006),日本著名汉学家、汉字学者。1943年毕业于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曾担任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长。他的研究立足汉字学,横跨考古学与民俗学,旁及神话和文学,深入解读汉字体系及文化系统,在文字研究领域影响巨大。因其在古文字领域研究的杰出成就而被日本政府授予“日本文化勋章”,并有“现代后的硕学”的美誉。著有《汉字的世界》《中国古代文学:从神话到<楚辞>》《字统》等。


【目录】

章  象形文字的逻辑……………………………………… 1

语言与文字 ………………………………………………… 3

古文字的命运 ……………………………………………… 5

龙骨文字 …………………………………………………… 7

卜辞的本质 ………………………………………………… 9

象形文字的原理 …………………………………………… 12

古文字的造型 ……………………………………………… 15

汉字的故乡 ………………………………………………… 18

第二章  神话与巫术…………………………………………… 21

飒飒风声 …………………………………………………… 23

论圣 ………………………………………………………… 26

巫蛊之祸 …………………………………………………… 30

论咒术 ……………………………………………………… 32

用作牺牲的犬只 …………………………………………… 34

祭祀道祖神 ………………………………………………… 37

边境诅咒 …………………………………………………… 41

放逐四凶 …………………………………………………… 45

第三章  神圣王朝的结构……………………………………… 49

杀死神王 …………………………………………………… 51

祭祀体系 …………………………………………………… 53

祭祀的使者 ………………………………………………… 56

什么是客神 ………………………………………………… 60

贤者政治 …………………………………………………… 62

师之起源 …………………………………………………… 65

原始大学 …………………………………………………… 68

五等爵制 …………………………………………………… 72

第四章  秩序的原理…………………………………………… 79

伍子胥与范蠡 ……………………………………………… 81

神灵的裁决 ………………………………………………… 82

法律秩序 …………………………………………………… 86

关于刑罚 …………………………………………………… 90

伯夷典刑 …………………………………………………… 95

南人的命运 ………………………………………………… 97

天命思想 …………………………………………………… 99

第五章  社会与生活………………………………………… 107

战争与和平 ……………………………………………… 109

所谓歌谣 ………………………………………………… 113

舞乐的起源 ……………………………………………… 119

古代的医术 ……………………………………………… 125

古时的经济 ……………………………………………… 128

商人的起源 ……………………………………………… 133

第六章  人的一生…………………………………………… 137

出生 ……………………………………………………… 139

文身风俗 ………………………………………………… 141

成人与婚礼 ……………………………………………… 145

家族伦理 ………………………………………………… 152

丧礼 ……………………………………………………… 155

后记 ………………………………………………………… 165

参考文献……………………………………………………… 168


【前言】

甲骨文中的“卜旬”“获象”得名于其刻辞内容。金文系青铜器铭文。“毛公鼎”“克钟”等系青铜器名,顾名思义,即“毛公所铸之鼎”“克氏所铸之钟”之意。

金文图版中,有“卷首”“扉”“14·16”之类的语句来提示文字的出处,如“上下”(卷首 9-15)、“文”(图 31·4)、“德” (章 四 扉 9-2)、“召”(图 10 右·3)、“各”(图 14·2-9) 等。前面的数字表示插图号码,“·”后或者“-”前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从右到左的列数,“-”后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从上到下的字数。


【免费在线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