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你知道吗?鸟儿并不会无缘无故地鸣叫,它可能是出于警戒也可能正在求偶;各种鸟儿鸣唱的曲库千差万别,不同地区的鸟儿竟有口音的差异,还有的鸟儿专门模仿其他鸟儿的叫声混淆视听……
戴菊、松鸦、知更鸟、大山雀……作家通过讲述42种鸟儿的习性、身形、叫声等,当这些美丽的鸟儿从我们头顶飞过或者落脚在草丛间的时候,帮助我们更好地认出它们,并欣赏它们美丽的羽毛和美妙的歌声。
云雀、布谷鸟和夜莺,这些备受音乐家青睐的鸟儿,还出现在贝多芬的《田园》、威廉斯的《云雀高飞》、维瓦尔第的《四季》中,使其成为久负盛名的音乐作品。
想要辨识这些鸟儿却无需远足,花园、小区、街道,“歌唱家”们的身影和鸣声无处不在,不妨让我们一起翻开此书,倾听这天籁之声“花间鸟语”吧!


【内容简介】

鸟儿一般在什么时候鸣唱?鸟儿的语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大自然中的鸟儿不仅活跃于乡野林间,也会在城市花园的上空低鸣或高歌。本书讲述了那些经常现身于花园中的鸟儿,人们通过体型大小与羽毛颜色来辨识这些鸟儿,并仔细聆听它们美妙的语言——叙鸣(叫声)、鸣啭(歌声)或效鸣(模仿其他鸟儿的叫声)。美妙的鸟鸣不仅愉悦了民众,也启发了伟大的音乐家,产生了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这是一本适合初级观鸟爱好者的入门解码器,在这里听懂鸟儿的语言。


【作者简介】

吉扬•勒萨弗尔(Guilhem Lesaffre),博物学家,从事近五十年野外鸟类学研究。基于对鸟类的热爱,辗转生活于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著有几十本关于鸟类和自然的书。曾任法国鸟类学中心主席,后来成为鸟类保护联盟管理员,长期从事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鸟儿之间的沟通/ 1
鸟儿的发声/ 2
动物之间的沟通/ 3
鸟儿通过鸣叫进行沟通/ 4
鸟儿鸣唱的曲目千差万别/ 6
鸟儿到底在叫什么?/ 9
不同类型的叙鸣/ 10
鸟儿如何歌唱?/ 12
不仅仅是解剖学问题/ 13
事半功倍/ 14
盘点鸟儿的口音/ 15
鸟儿天生会歌唱吗?/ 16
鸟儿为什么歌唱?/ 18
保卫领地/ 19
吸引异性/ 20
不为人知的暗自歌唱/ 21
非典型的声音/ 22
雌鸟也歌唱/ 24
夫唱妇随更加精彩/ 26
效鸣/ 27
模仿人语的寒鸦/ 29
鸟儿什么时候歌唱?/ 30
年度周期变化/ 31
晨间音乐会/ 32
学习辨识鸟儿的歌声/ 34
叙鸣和鸣啭的转写方法/ 35
用录音的方法记录花园等处鸟儿的歌声/ 37
学习辨识鸟鸣/ 38
欣赏鸟鸣/ 41
当听力逐渐下降/ 42
鸟鸣的用处/ 44
第二章 美妙的鸟类歌唱家/ 47
花园里的歌唱家/ 48
斑尾林鸽/ 49
灰斑鸠/ 50
灰林鸮/ 51
普通绿啄木鸟/ 52
蚁/ 54
金黄鹂/ 55
松鸦/ 56
大山雀/ 58
白喉林莺/ 59
庭园林莺/ 60
黑头林莺/ 61
绿篱莺/ 62
歌篱莺/ 63
欧柳莺/ 64
叽喳柳莺/ 66
戴菊/ 67
普通?/ 68
鹪鹩/ 69
紫翅椋鸟/ 70
欧亚鸲/ 71
新疆歌鸲/ 72
赭红尾鸲/ 73
欧亚红尾鸲/ 74
乌鸫/ 76
欧歌鸫/ 77
槲鸫/ 78
家麻雀/ 79
林岩鹨/ 80
红额金翅雀/ 81
赤胸朱顶雀/ 82
苍头燕雀/ 84
欧洲丝雀/ 85
欧金翅雀/ 86
飘荡在花园上空的歌声/ 88
凤头麦鸡/ 89
大杜鹃/ 90
云雀/ 92
林百灵/ 93
凤头百灵/ 94
林鹨/ 95
几种具有独特歌声的鸟儿/ 96
大麻鳽/ 97
白腰杓鹬/ 98
普通雨燕/ 99
第三章 当鸟类启发音乐家/ 101
丰富的历史经验/ 102
文艺复兴音乐/ 103
巴洛克音乐/ 104
古典时期的音乐/ 106
云雀、布谷鸟和夜莺/ 108
仍然并永远迷人的鸟儿/ 110
云雀、布谷鸟和夜莺仍旧当红/ 111
沃恩•威廉斯/ 112
贝拉•巴托克/ 114
爱德华•埃尔加/ 115
鸟类大使——奥利维耶•梅西安/ 116
鸟儿们接过话筒/ 121
实用手册/ 124
图片来源/ 126


【前言】

前 言

哺乳动物产生和接受气味的器官非常发达,因此对气味十分敏感,它们首先以嗅觉来定义自己所处的世界。人们遛狗的时候,可以放心地让狗辨别方向。我们人类也是哺乳动物,否则怎么会流连馥郁浓香的美酒佳肴、爱上香气扑鼻的上佳奶酪呢!通过条件反射,我们可以判断存放或冷藏过久的食物是否新鲜如初,也可以透过气味来试探从未见过的新奇菜肴——这是旅行的一大乐事,更不必说气味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它能够唤醒我们年深日久的记忆。

英国鸟类学家西蒙•巴恩斯(Simon Barnes)发现,相对于哺乳动物来说,鸟类*突出的特征是视觉和听觉发达,当然有些鸟儿也具有敏锐的嗅觉,包括美洲鹫科中的某些种类和信天翁科海鸟。从视觉上来说,很多哺乳动物的皮毛多为不显眼的棕色和灰色,鸟类的羽毛则颜色鲜明、色彩丰富。听觉是鸟儿赖以辨别周遭世界的*重要的功能,因此,在鸟类的各种行为活动中,鸣叫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我们的幸运,正因如此,我们才得以欣赏鸟儿的歌声,自古以来的骚人墨客也对此赞誉不绝。

吉扬•勒萨弗尔(Guilhem Lesaffre)


【免费在线读】

效 鸣
一般人都以为,喜欢模仿的鸟儿只有鹦鹉和八哥,但其实很多鸟儿都有出色的模仿能力。有些种类的鸟儿因为其优秀的模仿能力甚至一度被称为“伪装者”。绿篱莺(参见第62页)就曾经有个“长翅伪装者”的诨名,这种小型候鸟貌不惊人,一身暗绿色的羽毛,却能够完美模仿其他鸣禽的鸣唱和叫声。湿地苇莺生活在潮湿的草原地区,一身浅褐色的羽毛看起来更加不起眼,但它堪称效鸣领域的大师,能够唱出几十种鸣禽的鸣啭片段!鸦科——包括乌鸦及其近亲喜鹊、松鸦等——也很擅长效鸣。我不止一次以为是猫爬到树上,几秒钟之后才发觉树上有只松鸦!松鸦的效鸣足可以假乱真,它的传统戏谑曲目包括的“喵喵”叫声在内。紫翅椋鸟也是个伪装高手,它会模仿麻雀的“吱吱喳喳”、知更鸟的惊叫,还有门铃声、哨声等人造声音。
关于效鸣的原因存在多种猜测,真实原因尚待研究。这些猜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这样几种:雄鸟向雌鸟炫耀自己掌握着庞大数量的鸣啭,以证明自己的生存能力(理论上来说,鸟儿越长寿,掌握的曲库越庞大);通过模仿捕食者的鸣叫或其他鸟类的警戒声,可以更好地保护巢穴;通过效鸣,营造出领地已经“拥挤不堪”的假象,有助于保护自己的栖息地,让竞争者知难而退;处于鸣啭习得期的幼鸟通过仿效同类的嗓音,表现自己在种群中的归属感。也有人认为效鸣可能由周遭状况造成,是环境压力的产物,例如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的鸟儿更倾向于模仿人造声音,这似乎无法从上述几种假说中得到解释——它们只是听到某种声音,然后模仿出来,仅此而已。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