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DK医学史》

1 人类在对抗疾病、保持健康的道路上,一部充满趣味和惊险的科学探索史
巫术、草药、钻颅和放血,古代医生治愈病人的方法超乎寻常,他们如何看待人类的身体?疾病是精灵或神明的诅咒,还是由于体液、气息的不平衡?血液循环、细胞分裂、疫苗与抗生素,奠定了现代医学基础的发现和发明,竟也有不少灵光乍现的偶然。曾经的外科手术,要么成功治愈病人,要么一招致命。未来的癌症治疗、基因编辑等重大课题,将使医学产生新的飞跃。

2 记录历史上为医学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医生,医学如何成为受人尊敬的学科?
盖伦、伊本·西拿、维萨里、巴斯德,他们使医生从世人眼中可疑的游荡分子,变成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也让高风险的、充满痛苦的医疗服务,变成一项造福全人类的公共事业。哪怕往往背离世俗、忍受嘲讽,甚至突破禁忌用活人做实验。还有医学史上早期女医生们,她们打破性别偏见,跻身医疗服务事业的前线,为医学增添了更多温柔的人性光辉。

3 英国DK出版社的经典全彩图文书,一座微型的私人医学博物馆
以百余幅插图、原创图表和时间线,清晰梳理从史前时代到今天,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以大量珍贵实物图片,展览来自古代的、千奇百怪的医疗工具、珍奇药材,令人心生惧意又引人好奇的病理图片、解剖插图,配上专业而简洁的说明,构成一部可以收藏的医学博物馆。

《现代医学小史》

1. 现代医学诞生与进步的500年历程,解剖、手术、流行病预防究竟从何而来?

书中以生动精巧、时常有些俏皮的语言,讲述了从古代到今天医学历史的演进。现代的各个侧面,如人体解剖和外科手术,产科、流行病预防等如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科目,脱胎于古希腊对于人体的混沌认识,借由许多杰出医学专家之手,逐渐演变成一项系统性的科学事业。如外科手术在古罗马,是粗糙的包扎与截肢;在中世纪,则因为缺乏技术而变成对病人的折磨;直到近一百年,消毒、麻醉的发明才让术中和术后的痛苦减轻;在现代,远程手术、多器官移植已经成为可能。

2. 不再将医学和医生神话和权威的象征,客观理解医学消除与安慰痛苦这一“神圣使命”

当我们求医问药,药到病除似乎成为患者的强烈诉求。新的流行病不断出现,于是关于死亡的古老恐惧重新浮出水面,病人必须信任专业人士来治疗他们的病痛。于是医生和科学家们获得了前所未见的权威,却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有时我们会忘了,生命不断面临风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医学的使命只能是缓解或安慰痛苦,而非消灭疾病。

3. 收集医学史上鲜活的趣闻八卦、猎奇的治疗手段和荒诞而魅力的医学观

无论是在古罗马鲜血淋漓的斗兽场,还是在巴斯德秩序井然的实验室。作者以故事般的语言带领我们穿梭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医学现场,让医学史上的各种奇思妙想互相争论。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与列文虎克的隔空争论: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婴儿“居住”在卵子中还是精子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约翰·斯诺有关传染病来源的朴素猜测:病原体究竟存在于恶臭的“瘴气”之中,还是受到污染的水源?

4. 西北大学病理学教授所著,通俗易懂的故事中寄托他对医学人文的独到见解

作者弗兰克·冈萨雷斯-克鲁希是西北大学病理学专业的荣誉退休教授,他出生在墨西哥城的一间经营药店的单亲家庭,并一生学习、从事医学事业。他曾创作大量英语和西班牙的医学科普书籍,其中大半探讨的是他熟悉的外科、解剖以及医学的人文主义关怀。如他所言,医学史是许多专业领域的兴趣所在,书中所讲的故事也许你已经耳熟能详,但是观察医学的历史,扭转社会态度与医学发展的不协调,是本书写作的信念。


【内容简介】

《DK医学史》

医学的历史,一直是人类为生存和健康而战的历史。从古代到今天的医生们,在治愈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道路上,留下了无数充满惊奇趣味的冒险故事、荒诞不经却又鼓舞人心的伟大尝试。
史前时代的巫医将疾病视作对灵魂的诅咒,东方的古老医学则用针灸和艾草,调节体内的“气”的平衡。中世纪医生曾把水蛭吸血当成包治百病的良方,而科学的血液循环理论,要等到17世纪的人体解剖之后才确立。在消毒、止血和抗生素等基础知识问世之前,外科手术曾是一门行走在死亡边缘的“理发”手艺,伴随着科学观念的发展,未来的基因编辑、组织工程,将带来全面改善人体健康的新浪潮。
DK经典图文书以时间为线索,用几百幅插图、年表和专业解说,呈现从史前时代到21世纪的世界医学历史进程。从古代文明中医疗之神的传说、中世纪医学的怪异器械,到现代医学中细胞、病毒、基因图谱……珍贵的文献资料与实物照片,构筑起一座袖珍的私人医学博物馆。

《现代医学小史》

现代医学的历史,是由无数杰出的医护人员,用鲜血与胆识所写下的动人故事。在人们与疾病对抗,完善现代医疗手段的500年历程中,孜孜以求寻找病痛根源的精神、消除病症挽救生命的热情,构成了医学的人文主义内核。
书中选取现代西方医学中代表性的七个侧面,讲述学科演进中的趣闻轶事:解剖学的诞生、外科手术的革新、瘟疫扰动人类的历史、生命起源的奥秘、产科的发展与治疗方法的演进。当今的人体成像技术使我们得以窥探五脏六腑,移植手术让器官随心所欲地替换,植入有功能的基因,从而改变了自然界每一个生物体的独特命运。医学既是一门以人体为对象系统化研究的科学,也是一门关乎生死的艺术。
医学史的主角是同我们一样平凡的男男女女,他们造就的医学历史熠熠生辉,虽然难免会有失败的尝试和愚昧滑稽的猜想,甚至会遭到时人误解,被当成卑鄙的罪犯。微生物学泰斗路易·巴斯德不惜玩弄把戏,抬高身价,从而损害他的声誉;”外科学之父“约翰·亨特据说脾气暴躁。但本质上医学仍然是一项造福他人的事业,医护人员仍是关怀生命的集体。

如今我们创造的技术以更先进的、更大规模的手段破坏自然,我们更应该尊敬医学这门学科,它的目标是更好地减轻人类的痛苦,治疗人类的疾患。理解医学历史的科学与人文内核,也是关怀我们自己。


【作者简介】

史蒂夫·帕克(Steve Parker)
英国科普作家、编辑和咨询顾问,专注于科普通识和生命科学创作。他也是伦敦动物学会资深会员。他参与创作250多本书籍,涉及人体、医学和药物,曾获得2014年英国医学协会颁发的公众理解科学促进奖。

弗兰克·冈萨雷斯-克鲁希,墨西哥裔医学专家、科普作家,美国西北大学病理学荣誉退休教授。1936年他出生在墨西哥城的一家小药铺中。从加拿大女王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移居美国,历任印第安纳大学、西北大学病理学教授。他曾以英语、西班牙语创作大量有关解剖、外科手术、产科相关的科普著作,《走进一颗心:探索身体内部的奥秘》曾于2014年获德国默克文学奖。部分作品也被BBC等机构改编为纪录片、戏剧等。

【目录】

《DK医学史》

引言 8
12 信仰与传统 (至 900年)
史前医学 14
环锯术 20
埃及的祭司医生 22
古埃及的手术 28
希波克拉底和希腊医学 30
盖仑和罗马统治 40
罗马的外科手术工具 46
欧洲的黑暗时代 48
鼠疫 54
炼金术士 56
传统东方医学 64
阿育吠陀医学 74
北美土著医学 82
萨满医学 88
非洲和西亚的医学传统 90
98 科学医学的兴起 (900—1820年)
拉齐(Al-Rhazi)、伊本·西拿(Ibn Sina)和阿拉伯的复兴 100
四种体液 106
医学院和学院生活 108
维萨里和解剖学 116
帕雷和理发匠手术师 126
放血 132
哈维和血液循环 134
显微镜革命 144
早期显微镜 150
战胜可怕的天花 152
消灭天花 160
162 工业时代的医学 (1820—1920年)
医学中的女性 164
麻醉 172
早期麻醉剂 178
约翰·斯诺和流行病学 180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188
测量血压 194
巴斯德和微生物学 196
恐怖的狂犬病 204

李斯特与消毒剂 206
母婴医学 214
细菌致病理论 222
病毒在行动 228
医学与精神 230
240 现代医学 (1920—2000年)
血型与血糖疾病 242
接受输血 250
*种抗生素 252
抗生素如何起作用 258
与癌症作斗争 260
致命的细胞 268
以新代旧 270
植入物与假体 276
老年人用药与护理 278
疫苗时代 286
免疫是如何运作的 292
*例器官移植 294
全新的心脏 300
人体成像 302
观察人体内部 310
体外受精技术的诞生 312
补充医学和替代医学 320
潜在的大流行病 328
对抗HIV和艾滋病 334
336 基因和未来的梦想 (2000年至今)
遗传学和医学 338
基因编码 348
机器人与远程医学 350
急诊医学 356
冲击心脏系统 362
干细胞治疗 364
尊严和死亡 374
第三个千年的医学 382
蚊子传播疟疾 388
词汇表 390
参考文献 392
致谢 393

《现代医学小史》

前言/ i
*章 解剖学的兴起 / 001

第二章 外科学的兴起 / 033

第三章 “活力论”与“机械论”/ 077

第四章 生育的奥秘 / 109

第五章 瘟疫与人类 / 149

第六章 疾病的概念 / 203

第七章 诊断流程 / 235

第八章 疗法 / 271

第九章 一些结论性想法 / 309

致谢/ 319

注释/ 321


【前言】

引 言
医生是什么?在古埃及,治疗是巫师们的特权,而在古希腊,医生们被视为四处游历的怪人,他们更有可能令病情雪上加霜,而非助人康复。到了16 世纪,富有革新精神的医生们尝试了药物、炼丹术、占星术、草药学、矿物学、心理疗法和信仰疗法的广泛混合;而在现代世
界,医学已经发展到能够让医生远隔重洋为病人进行远程手术的地步。

现在,要想检查身体内部情况,可选择一系列复杂的扫描和影像设备;但是在古埃及,这类做法会被认为与治病完全无关:当时,人们认为疾病是神灵所为,检查病患是闻所未闻的。在古希腊行医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被众人尊为“ 西方医学之父”,他因为否认疾病是神明的心血来潮,而被监禁多年。但到他去世的时候,他已经改革了医疗实践,为医生这一角色打下了初步基础。自然,另外有许多人也做出了贡献—古代有埃及的伊姆霍特普(Imhotep)、印度的遮罗迦(Charaka)、罗马的盖仑(Galen)、中国的张仲景,伊斯兰中世纪的黄金时代有拉齐(al-Rhazi)、伊本·西拿[ibn Sina,又称阿维森纳(Avicenna)],文艺复兴时代有解剖学家安德烈亚斯·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和肇建许多现代医学准则、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这些伟人通常都挑战了当时的传统观念,为医学做出了贡献。

当然,当时也存在许多极不准确的医学理论和一些在我们看来十分古怪的偏方—从煮熟的幼犬到焚烧燕子得到的骨灰(用来“ 治愈”多毛症)。用水蛭放血的疗法一度十分流行,以至于医生们当时实际上作为“ 蛭者”(leeches)而为人所知。盖仑的人体解剖学说根深蒂固,以至于千百年来无人质疑其研究结果事实上皆来自解剖狗和猴子的尸体,而非人体本身。无论如何,与这些匪夷所思的“ 灵丹妙药”同列的,还有为今日检之有效的药物疗法打下基础的草药和矿物药;与许多江湖郎中和骗子为伍的,还有许多不辞劳苦的勤奋开创者。

缜密观察和细微探究工作,在医学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英国医生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628 年出版其关于心血循环的巨著之前,花了20 多年时间,解剖了分属60 多个物种的,上千只动物的搏动的心脏,进行实验。在可追溯到古代的概念和发现的基础上,哈维将理论结合实践,给循环系统以科学可信的、基于实证的描述。有了这些知识,医生可以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上做出巨大改进。当然有时运气也极为重要。举个例子,如果在苏格兰医学研究员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离开他乱糟糟的实验室去度假时,天气没有反季节地降温,那他可能就不会发现后来救苦救难、惠及无数生命的青霉素。不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唤醒人们去充分认识这*个抗生素的潜能。

战争和冲突,作为创新和学术的催化剂,推动了医学许多分支的发展。*早的医学文献之一是古埃及的有3 600 年历史的史密斯纸莎草纸(Smith Papyrus),很可能描述了战场创伤的治疗;在古罗马禁止人体解剖之时,角斗士们的受伤提供了宝贵的医学观察机会。16 世纪,法国外科军医安布鲁瓦兹·帕雷(Ambroise Paré)采用了药膏、绷带等创新性医疗用品,这些又从战场上传播到了普通外科中。另一位法国外科医生,多米尼克·让·拉雷男爵(Baron Dominique Jean Larrey)在19 世纪率先使用了救护车和治疗类选法(根据紧迫性和救活的可能性等,在战场上决定优先治疗哪些人)。*次世界大战期间,医生们发现芥子气会影响身体中快速增殖的细胞,医学界据此研发出了抗癌化疗药物。就连*致命的武器原子弹,也令医学受益:其作用间接带来了骨髓移植和医学*研究领域之一—干细胞疗法—的诞生。

医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十分惊人。现在,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现代手术室应该具有严格的无菌环境和消毒设备。但是,要记住,晚至19 世纪,方才出现病菌是传染病的传播者这一概念。同样令我们难以想象的是,数千年前的人们就进行了数量惊人的外科手术,比如从史前时代到18 世纪一直存在对病人开展的钻颅术。故意切开皮肤的情况在古希腊十分罕见,但是古罗马的外科医生已经发展出了和现在十分相似的工具、设备、程序。当然,现代外科手术还使用机器人、激光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就像我们难以想象史前时代的颅脑手术一样,我们同样难以想象现代医学已取得多大的成就。现代医学向霍乱、天花和结核病等古老杀手开战,解码了我们的DNA,绘制了人类基因组,发掘了纳米技术和组织工程学操作的潜能。医学的未来雄心勃勃,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

*近一百年,营养摄入增加、公共卫生条件改善、安全意识和健康教育的出现,伴随着医学发展,带来了人类生活质量和寿命方面的巨大进步。突出的医学进步包括疫苗接种、抗生素、新的药剂药品、更安全的手术、得到改进的孕期和产后护理,还有对致病因素的认知,如致癌物质、污染物、职业问题,以及导致心脏病、中风和其他主要致死疾病的危险因素。然而,目前医疗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经济差异阻碍了患者平等地享受技术的进步,千百万人很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获得医疗保健。

本书安排的章节意在阐明医学的发展经过:从过去天才而专注但往往孤军奋战的个人,演变到现在配备了*技术的专家团队。本书更像一册逸事趣闻录,而非一部百科全书,旨在用非技术性的眼光,去解读这个虽然令人偶尔心生惧意,但在本质上始终充满魅力的学科。


【书摘与插画】

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历史的教训确实往往模糊不 清。不过,通过医学史,我们可以看到时移世易后,仍 顽强存续下来的基本医学态度:孜孜寻找疾病起源的精 神,一心消除或缓解病痛的热忱。
医学史对许多作者具有吸引力。因此,这本书里的大 部分内容此前都有不少人谈过,而且写得很好。然而我认 为本书还是有些独创性,书中阐述的主题并非我独创,但 呈现主题的方式和我的个人诠释是原创。我的信念是,当 下的社会态度同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协调,而观察医学 的历史演进,有可能为理解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如今,成像技术让人体内部一览无余;外科医师借 助机器人设备远距离开展手术;借助惊人的移植程序, 器官可以得到替换;有功能的基因被植入细胞,从而随心所欲地改变自然界赋予每一生物体的独特命运和个 性。面对这些科学技术奇迹,我们常常忘记医学曾经是 一门艺术,尽管取得了若干值得钦佩的进展,但如今的 诊疗手段却依然远未拥有数学般的精准度。
*重要的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势头强劲的今天,我 们常常忘记医学的基础是普遍的人文主义。我倾向于认 为,这一根本的人文主义内核现在遭到了威胁,对医疗 职业来说,保存和维护它是个巨大的挑战,其难度不亚 于解决*棘手的技术或科学问题。
新的流行病出现了(艾滋病可能是*明显的例子), 也出现了新的发病和死亡模式,这是世界状况改变不可 避免的结果。于是,古老的黑暗恐惧重新浮出水面,科 学家与医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们敦促他们迅速找到 解决手段,却忘了生命不断面临风险是再自然不过的情 况,完全消灭疾病— 而不仅仅是减轻疾病带来的重 负— 这个目标是不切实际的。
在如此困境中,难怪人们会向医生提出*迫切的诉求 和恳请,因为医生群体已经颇有影响力。盖伦是马可·奥 勒留的御医,维萨里是皇帝查理五世的御医,威廉·哈 维是不止一任英王的御医,历史上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迈克尔·狄贝 基(Michael DeBakey)这样为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
ii
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医生的影响力建立在这一事实的基础 上:疗法很大程度上要基于信心。病人必须信任专业人 士,他们的健康和福祉说到底都掌握在那些人手中。医 学领域的惊人进展增强了医生的权威,包括并未参与推 动这些进展的医生。然而由于医师形象的这种 高,在某 些作者笔下,这一行当的杰出成员变成了博物馆里威风凛 凛、仪表堂堂的胸像和塑像。我尽力避免这种情况。我 相信,医学史之所以有趣,是因为成就它的并不是天赋 异禀、出类 萃的人们,而是和我们大家无异的男男女 女。他们也容易犯错误,一时大获全胜,一时垂头丧气。
因此,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不会为这些事实粉 饰:路易·巴斯德不惜玩弄自抬身价的小把戏,并不认 为这有损他的声誉;18 世纪“外科学之父”约翰·亨 特暴躁易怒;美国现代外科学“巨人”威廉·斯图亚 特·霍尔斯特德变成了瘾君子,沉迷可卡因和吗啡;医 学细菌学的创立者罗伯特·科赫错误地宣称找到了治疗 肺结核的方法,当这种疗法被证明无效时,他迅速逃到 了埃及,同新婚妻子一道四处闲逛,而助手们不得不孤 立无援地面对丑闻的后果。
医学史的主角是同我们一样的男男女女,也同我们 一样,是自己社会的产物。医学事件因社会变化而产 生,反过来对后者发挥影响。所以,要撰写周密全面的医学编年史,就必须提及每一医学事件的相应社会环 境。然而要是进行这样的综合处理,篇幅就将大大超 出安排,更何况我并不具备这样的学养。感谢编辑威 尔·墨菲,他批准我完成了这本比原先计划更长的书。 实际上,我发现有必要将自己的主题放在一张“普洛克 路斯忒斯(procrustean)之床”a 上,像做手术一样舍弃那 些有限篇幅内无法容纳的材料。因此,本书并没有专门 讨论古代医学的章节,但是会提到古代和现代医学之间 的连续性。出于同一原因,自科学方法出现后,重点就 落在了西方医学上,但本书并没有忽略东方的作用,以 及理性精神占主导地位前的时期的成就。
虽然这本书毫无疑问会存在种种不足,可要是它能 传达出对医学的尊重,我就会认为自己的任务完成了。 毫无疑问,医学的历史荣光熠熠,尽管实践者们难免有 种种愚行和过失,有时甚至是犯罪,但本质上来说,医 学依旧是利他的事业。而且,在这个人们执着于利用科 技创造更先进的大规模灭绝手段的世界里,我们更应该 尊敬医学这门学科:它的目标是更好地减轻人类的痛 苦,治疗人类的疾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