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参考权威版本,为读者呈现无删节的足本《红楼梦》,可作诵读,也可作收藏。
随文注音,注解生僻字义,无障碍阅读。

附赠清代画家孙温的红楼大观园图,更加生动形象。


【内容简介】

《红楼梦》一书,以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故事为蓝本,虚构出一个坐落金陵的大家族,并以贾宝玉为主角,记录了以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文字优美温婉,描绘了许多性格迥异的女子形象,也描绘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各种复杂的人性。文中诗词更是一绝,颇符合各个人物形象。《红楼梦》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丰满,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人称《红楼梦》内蕴藏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曹雪芹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家祖孙三代世袭担任江宁织造六十余年,成为当时南京的*望族。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从此后,曹家一蹶不振,逐渐衰微。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转衰的过程,晚年曹雪芹便全身心投入到《红楼梦》的写作与修订当中,经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基本完成了《红楼梦》的创作。《红楼梦》前八十回完成后,已经开始了小范围的传抄、传阅,而后半部分则在誊清时,被“借阅者迷失”了,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损失。


【目录】

*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1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17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29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44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55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73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85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97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109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118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126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135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142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151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162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171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184

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201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214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228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237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248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261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271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284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298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309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319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334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347

……


【前言】

前言

说不尽红楼梦,道不尽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要了解中国的文学,就不能错过《红楼梦》。

《红楼梦》一书,以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故事为蓝本,虚构出一个坐落金陵的大家族,并以贾宝玉为主角,记录了以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文字优美温婉,描绘了许多性格迥异的女子形象,也描绘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各种复杂的人性。文中诗词更是一绝,颇符合各个人物形象。《红楼梦》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丰满,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读来令人唏嘘不已。人称《红楼梦》内蕴藏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其生卒年月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议,目前大多倾向于他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3年)除夕。曹雪芹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其家族属清朝内务府正白旗包衣。自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起,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世袭担任江宁织造六十余年,成为当时南京的*望族。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尚年幼的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从此后,曹家一蹶不振,逐渐衰微。曹雪芹的晚年生活非常穷困潦倒,甚至“举家食粥”,常常需要卖画来维持生计。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转衰的过程,这种巨大的反差既让他对过去的生活有着温情的眷念与回忆,又让他对世态炎凉有了深刻的思考。晚年曹雪芹便全身心投入到《红楼梦》的写作与修改当中,经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基本完成了《红楼梦》的创作。《红楼梦》前八十回完成后,已经开始了小范围的传抄、传阅,而后半部分则在誊清时,被“借阅者迷失”了,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损失。

旧说《红楼梦》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但据近年研究,高续书说尚有可疑,而续作者是谁,尚需进一步探究。


【免费在线读】

*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此开卷*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的骨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 ;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