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全面覆盖律师用得上的心理学知识

强大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帮你突破职业瓶颈

洞察复杂心理,决胜法庭,笑对人生挑战,成为*律师


【内容简介】

当律师遇上心理学,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本书作者是一位具有心理学背景的资深律师,她致力于探索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运用于律师工作中。通过讲述社会心理学的实用知识、心理咨询师的谈话技术、对待不同人格特质的客户的方式、调适工作压力和自我保护的技巧等,帮助律师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国内*本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系统移植于律师行业的著作,视角新颖,操作性强,堪称律师的进阶宝典。律师朋友,快来踏上精彩有趣的心理学之旅吧,相信你一定会收获满满。


【作者简介】

李颖珺,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曾先后在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2007年成为执业律师,专注于婚姻家事领域和房产领域的纠纷解决。现为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律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律师协会婚姻家庭委员会委员、广西玉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心和家事团队负责人。在各类刊物和网络平台发表文章160多篇,网络阅读量超过250万次。


【目录】

001推荐序 一次大胆的跨界融合

001自 序 一个律师和心理学的结缘

*章 律师和心理学的相遇

003*节 心理学能给律师带来什么

008第二节 律师和心理咨询师之异曲和同工

016第三节 律师和心理咨询师之职业道德对比

第二章 解锁律师的社会心理学密码

025*节 归因理论在律师工作中的运用

033第二节 律师如何提升自身的说服力

044第三节 律师收费博弈中的心态把握

048第四节 铁锚效应和刻板印象的启示

051第五节 资深律师的经验优势和人格养成

055第六节 学会和压力做朋友

第三章 律师借鉴心理咨询师的五大职业态度

072*节 尊重

078第二节 真诚

082第三节 接纳

089第四节 积极关注

093第五节 共情

第四章 律师善用心理咨询的谈话技术

101*节 如何进行初次接待

104第二节 如何验证和整合资料

106第三节 如何正确高效地提问

109第四节 如何把控谈话和转移话题

110第五节 如何倾听当事人的述说

112第六节 如何真正参与谈话

116第七节 如何在谈话中影响对方

120第八节 如何突破交流中的四种阻碍

第五章 懂得客户才能赢得客户

127*节 各派人格理论简介

133第二节 律师代理不同人格特质当事人的正确方法

第六章 应对调解、谈判、庭审的“锦囊妙计”

149*节 不含敌意的坚定,巧妙化解庭审对抗

153第二节 春风化雨打开心结,成功调解一别两宽

156第三节 民商事谈判调解的十二个实用技巧

163第四节 沉默的力量——多说不如少说,会说不如会听

169第五节 律师如何与不同姿态的当事人沟通

174第六节 非暴力沟通在律师工作中的运用

第七章 律师自我保护的“防身武器”

187*节 律师和当事人之间的博弈和分歧

190第二节 律师遭遇阴暗共情的两个故事

198第三节 如何避免被阴暗的共情利用

203第四节 律师自我保护的“安全阀”

209第五节 识破虚假诉讼的十个技巧

216第六节 边界感不清,根源在哪里

222第七节 学会拒绝及设立边界

229附录 给律师的心理学书单


【前言】

一个律师和心理学的结缘

从1997年走进华东政法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我的学习与工作甚至生活始终与法律专业息息相关,至今已走过二十三年风风雨雨的岁月。

2006年,我毅然辞去公务员的铁饭碗,进入律师行业,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已是第十四个年头。个中滋味,令人百感交集。

法律的精神融在我的血液中,我对法律的尊崇与热爱也发自灵魂深处。法学院的专业训练、法律工作的磨砺,赋予人严谨理性的头脑和高度发达的逻辑思维。

2016年,冥冥之中机缘巧合,对心理学“暗恋”已久的我水到渠成地“执子之手”,踏上了自我探索、重新认识世界的漫漫长路。

2016年4月到10月,每个周末一天或两天,我到一家资深的心理学培训机构上课,从早到晚浸泡其中,进行系统的学习。课程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精神分析、性心理学、房树人绘画、家庭治疗、危机干预等等。

2016年11月,通过艰苦的复习,我顺利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2017年,我攻读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课程以及初级心理咨询师的实践课程,开始接待个案。2018年至2019年,我攻读了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及治疗的课程。

在*近三年当中,我阅读了大量心理学方面的专著,写了不少关于心理学的文章,包括以心理学角度剖析的影评,将心理学与法律工作结合的心得体会、技巧总结。

一路上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我的多位恩师,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我的同学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各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和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彼此交流碰撞,如海纳百川。

当初我是懵懵懂懂的,仅凭着一股直觉和好奇,摸索着找到心理学的大门。为什么我要耗费如此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研究心理学?在三年的学习之中,我不断地体会到心理学带给我的成长,答案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了。

蓦然回首,我恍然大悟,心理学是我为解决中年危机寻找的一条道路,它让我更有觉察力,反求诸己。心无挂碍,能量聚集。心若明镜,如实照见。随时拿起,随时放下。去除妄念,无有恐怖。

踏入不惑,我仍在不断地整合自己。如何逐步把多年的阅读心得、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融会贯通,如何锤打提炼自己点点滴滴的收获,分享给法律界同仁,如何把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嫁接到法律行业,让法律人从中汲取营养,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本书的写作初衷。如果法律界同仁能在这本书里得到一些启发,我将不胜荣幸,这是我为传播心理学、回馈心理学所做的微薄贡献。

华东师范大学严文华老师所著《做一名优秀心理咨询师》的封面上写道:“心理咨询不仅仅是一个专业,还是一种使命,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个人成长的载体”。相信对于法律人来说,我们热爱的工作同样如此。如果能够将法律工作与心理学知识有机融合,法律事业就更加是“一种使命”“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个人成长的载体”了!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根据律师行业的特点和日常工作的实际需要,融合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于心理学这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本书只是攫取了其中的一些散金碎银,而且以行为和意识的层面为主。事实上,对人的行为和意识的把握,是建立在对人潜意识的深入挖掘与准确观察之上的。愿我这本书,就像一个小小的火种,点燃法律人对心理学的热情,让法律这种外部的严谨秩序与内心世界的万千变幻相遇、整合、激荡!

*后,特别感谢家人和各位老师、前辈、校友、同学、同行、同事以及朋友对我的厚爱和支持!

李颖珺

2020年6月6日


【免费在线读】

*节 心理学能给律师带来什么

人只要活着,就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纷繁复杂的心理活动。读懂心理,就是认识自己,理解别人。心理学是开启人类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

人的心理浩渺如海,深不可测,常常风云变幻,波澜起伏。人性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中,在残酷竞争的博弈下,也裸裎出深深浅浅的灰色。

律师每天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处理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诉讼牵涉双方(几方)当事人的重大利益,律师怎能不如履薄冰、步步为营。

法条是纸面上的,而现实是鲜活的,社会是复杂的,人心是变动的,要处理好法律事务,往往功夫在法律外。律师不能只是“法律专家”,必须是杂家,深谙人性和人的心理。

我们不能*地说一个不通晓心理学的律师不是好律师,但是,一个不了解人情世故的律师容易四处碰壁、事倍功半;而一个世事洞明、懂得换位思考的律师,可以洞若观火、擘肌分理,自然是事半功倍。

法律规范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定权利义务责任。法律是外部的,而心理是内在的,所以律师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通常不会直接触碰到人深层次的内心世界。但一切皆由内而外,各种想法、欲望和情绪,是引发行为、改变关系、激起矛盾的原因。不少法律问题,*初是心理问题,后来演变为人际矛盾和利益冲突;同时,法律问题又会引发心理压力,造成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所以法律人在工作中应该注意标本兼治,运用心理学技巧与当事人沟通,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洞察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和心理需求,追本溯源,知其所以然,才能因势利导,或另辟蹊径。律师在为当事人创造物质价值的同时,可以帮助当事人获得更多的精神层面的收益。

早在西周时期,我们充满智慧的老祖宗就已经将朴素的心理学技巧运用在判案中,建立了“五听之制”(审察案情的五种方法)——辞听、色听、气听、耳听和目听。“辞听”是判断当事人说的话是否流畅、言之成理、前后一致;“色听”是观颜察色,看当事人的表情和身体语言;“气听”是看当事人有没有呼吸急促,是否心平气和;“耳听”是听当事人的声音大小、声线粗细、语气语调;“目听”是留意当事人的眼神是否闪烁或顾左右而言他。

在心理学迅速发展、百家争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人更是应该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将心理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外,心理学知识对法律人应对职业中的种种挑战和困惑——情绪起伏、执业方向定位、职业倦怠、瓶颈突破等,都大有裨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么,心理学能带给律师什么呢?

*,心理学为律师带来静定和智慧。普通人的智商水平其实差异不大,让人的智商和能力充分发挥的,是人格力量的稳定和强大。情绪激动的人,是无法客观理性思考的。只有脚步慢下来,内心安定下来,就像平静的湖水一样,才能倒映出美丽的大千世界。

律师应该和心理咨询师一样,对把控他人的心理做到“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去”是共情(指通过深入他人内心,体验其情感和思维,理解其某些经历或感受,从而做出相应的回应和反馈)和接纳,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境遇和需求。“出得来”是不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不扭曲客观判断和自己的真实感受。温和而坚定的表达,是一种既尊重别人,又尊重自己的双赢行为。一颗心如如不动,非常不容易,须有强大的定力。

对心理的探索,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不断修通情结、整合人格,减少过度自恋,消除妄念愚痴,增加现实感和承受挫败的能力,获得强大的心理能量,更客观辩证地看待一切,与自己和谐相处,与世界和谐相处。

人就像一棵大树,当人格健全、自我稳定统一时,树干粗壮挺拔,树根牢牢植于土壤,进而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

第二,心理学可以帮助律师减轻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律师行业的压力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业务来源和收入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处理好业务,取得理想效果,让客户满意的压力。近年来,大城市的执业律师人数增长迅猛,竞争越发激烈,律师们的压力越发沉重。(本书针对律师行业的特点,开出了减压的处方。)

而心理学中关于不同年龄阶段人的特点和任务(发展心理学)、各种气质和性格的划分、思维的类型、记忆规律等知识,可以帮助律师更清晰地认识自我,明确目标,扬长避短,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心理学中关于亲子教育、亲密关系、人际交往的各种理论和技巧,可以帮助律师游刃有余地平衡家庭、工作和兴趣爱好,更充分地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内在自我融洽了,外部关系也会和谐。

第三,“术”的层面,心理学能极大地提高律师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是律师的核心能力之一。而心理咨询以谈话为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本书通过将心理咨询谈话技术运用到律师和当事人的沟通中,包括初次接待当事人的目标及注意事项、如何验证和整合资料、如何提问、如何把控谈话和转移话题、参与性谈话技术、影响性谈话技术、如何突破在交流中的阻抗。

在心理咨询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彼此信任、合作的咨询关系。咨询师的陪伴、聆听、共情和积极关注(指对他人语言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其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将有利于咨询师和来访者形成同盟。本书将探讨律师应如何借鉴咨询师的职业精神。律师尊重当事人的多元选择,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考虑,理解各方的心理需求,才能在负性言行或矛盾对立中挖掘出资源,加以利用,化危机为转机,妥善地解决纠纷。

本书将介绍九种人格特质(分裂型、反社会型、冲动型、表演型、边缘型、偏执型、自恋型、强迫型、抑郁型)的特征,结合文学影视经典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剖析以加深读者理解,重点论述律师在与各种人格特质当事人打交道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此外,本书还将通过一些案例和故事演绎律师在调解、谈判和庭审中如何灵活运用心理学技巧,如何识别虚假诉讼和阴暗共情,如何学会合理拒绝,设立边界,避免职业风险。本书旨在成为律师的实用工具、护身宝剑。

第四,“道”的层面,心理学为法律人的理性和刚性注入感性和柔性,帮助法律人更加深入地体会当事人的感受,更加全面地分析事情的起承转合,构筑更真实完整的案件事实。法律人经过多年系统的职业训练,拥有较为强大的辩证逻辑思维,左脑很活跃,擅长归纳概括问题、推导演绎和数学运算等。而心理学除了思辨的层面,还非常注重灵性的开发、与身体的联结、潜意识的呈现。心理咨询的技术如沙盘、催眠、房树人绘画、意象对话等,能激活右脑的功能——包括对空间的知觉、形象思维、对情绪的识别和表达,帮助法律人的大脑“左右开弓”。一位兼具理性和感性的法律人,既能提纲挈领归纳焦点,又能丝丝入扣阐释法理;既能抽丝剥茧厘清事实及法律关系,又能明察秋毫在草蛇灰线处捕捉线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