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两季《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背后重要美食顾问陈立,首度谈吃与人生;
  2. 阿城 乔凌 陈晓卿丁磊 联袂推荐;
  3. 【四方食事】【南来北往】【食道寻踪】【美食八卦】【人间滋味】【岂止酒肉】六大篇章,写美食,讲故事,看历史,说文化,谈人生;十余幅原创插图,书法家冉明亲配题字,图文美绘,享受快意阅读;
  4. 内容精选自网易云音乐爆款付费电台节目《围炉夜话》,播放量逾百万次;
  5. 丁磊称,中国14亿人,爱吃者众,会吃者众,但懂吃,还能将吃说得引人入胜,有滋有味的,恐怕仅陈立一个;
  6. 人间烟火气,*抚凡人心。美食从来不是单纯的舌尖味道,更是生活的味道、历史的味道、审美的味道。跟随陈立的文字,从人与食物的细小互动关系中,探索另一条隐秘的生命轨迹,体悟人生的滋味。

【内容简介】

饮食是味道,也是人生。如何看待身边的食物,决定着你如何理解周遭的环境和生活。人在一餐一饭间所感知到的滋味,往往也能映射出其自身的状态。

陈立教授是真正的“识食物者”,在《滋味人生》一书中,他以散淡从容的文字,为读者徐徐铺开一幅饮馔江山图。书中既有古今中外的饮食文化、天南海北的俚俗掌故,又有关于故乡、土地、人情和生活的真味。


【作者简介】

陈立

专攻情感精神病理的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

偶然被打捞出来的“叛逆”老饕

《风味人间》总顾问

《舌尖上的中国》幕后顾问

《美味中国》文化评委

曾在香港亚洲电视同时主持过《你说怎么办》和《越食越疯狂》两档节目,前者讲心理分析,后者点评当地美食。他被称为“杭州美食的叛逆者”,不少大名鼎鼎的食客来杭州都要找他带路觅食,其中包括美食家沈宏非和号称“京都美食活地图”的陈晓卿。网易创始人兼CEO丁磊说陈立是“行走的百科全书”,他研究过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药学、两岸关系和美食,几乎在任何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目录】

推荐序 一乔凌/徐淑君

推荐序 二陈晓卿

推荐序 三汪涵

自序 用味蕾探索世界

前言 一粒米中探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

章一:互·动:四方食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 一方物产,一方性格

2、广东:一只烧鹅的自白

3、贵州:泡出来的“酸酸酸”

4、苏州人究竟有多精致?

5、陕西的“无所畏”,绍兴的“无所谓”

6、河北:驴肉火烧里的近乡情怯

7、甘肃:每个人味蕾上的甜胚子

8、湖南:湘女情长,无肉不欢

9、台湾:街边有食神

10、江苏:美食在碗,不问明天

11、你永远不知道山东人的煎饼里卷了什么

篇二:迁·徙:南来北往 我把异乡吃成故乡

1、跨越山河大海,食材与人相遇

2、捞起捞起,捞到风生水起

3、辣椒与花椒

4、上海菜的包容性

5、不惧漂泊的天津美食

6、淮南王炼丹求永生,竟炼出了豆腐

7、为什么广东人什么都吃?

8、地道的海南鸡饭

9、北漂一族:北京烤鸭

篇三:驯·化:食道寻踪 一种食材,多样态度

  1. 猪头肉为什么那么好吃?
  2. 为什么蒙古骑兵一人要带两匹马?
  3. 羊肉的傲慢与偏见
  4. 浑身是宝的德州驴
  5. 中国吃鸡地图
  6. 《红楼梦》中贾宝玉吃的“玉髓笋”是什么?

7.蛋的一万种吃法

  1. 鲅鱼跳,丈人笑
  2. 松露:猪嘴里拱出的“钻石”
  3. 五味的野果,百味的人生

篇四:真·相:美食八卦 你不知道的10个食物冷知识

  1. 变“废”为对的吃猪指南
  2. 虾线到底要不要挑掉?
  3. 墨鱼、鱿鱼和八爪鱼的原型竟然是水母
  4. 中国的猕猴桃怎么就成了新西兰特产?
  5. 流着蓝色血液,这个神奇动物竟然能救命?
  6. 西方人究竟吃不吃内脏
  7. 花式吃鹅

8、罗勒酱背后凄美的爱情故事

9、朗姆酒的*喝法

10、吃什么,决定了你的体味

篇五:四·季:人间滋味 在自然的安排下安心立命

1、一碗年夜饭,催我回故乡

2、元宵节,属于女性的节日

3、粽子的诞生竟是因为没有冰箱?

4、忙归忙,别忘六月黄

5、月饼美酒度中秋

  1. 雁来菌:无法被驯化的倔强蘑菇
  2. 名贵的秋笋

8.新年:聚在一起吃吃吃!

篇六:传·承:岂止酒肉 食物的文明征途

1、满汉全席到底有多奢侈?

2、微生物:美食世界中开疆拓土的功臣

3、青梅“浊”酒论英雄

4、竹林七贤都有哪些下酒的美味?

5、越南美食:当东方色彩与法式风情相遇

6、天妇罗的前世今生

7、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一环

后记


【书摘与插画】

陈立先生的客厅(推荐序,仅试读)

陈晓卿

东山弄,是西湖风景区内*的居民区。不过,对于杭州的饕餮客来说,这里有两样东西更重要:一个是东山农贸市场,杭嘉湖平原的应季时鲜,总会不停变幻着出现在这里;另一个,就是学者陈立教授的家了。

陈宅位于一座老式居民楼的一层,离东山农贸市场不远。一个不大的三居室,进门的左首是长条状的厨房,客厅不到20 平方米,中间有一张圆桌,四周摆放着各种柜子和一个冰箱,冰箱旁边堆满了各种干制的食材和调料。应该说,这是杭州*繁忙的客厅。每天晚上,总会有天南海北的人在这里吃饭、喝酒、聊天。

陈立教授长我十岁。认识他应该在十几年前,当时中央电视台的《人物》栏目做了一个特别节目《关键食客》,其中一集的主人公就是陈立。他超凡脱俗的谈吐和对美食别有洞天的理解立即征服了我。后经沈宏非先生介绍,陈立教授成为我们美食纪录片的顾问,我也*次踏入他家的客厅,并逐渐成了这里的常客。

陈立兄是个杂家,研究领域覆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药学以及两岸关系,因此,每次造访我都无法确认当晚聊天的主题会偏重哪个方面。到这里来的,也多是些江湖奇人,性格和气质鲜明,思维与见识不凡,每个人都把这里当成主场侃侃而谈。只有一次,见一年轻人,很局促地浅坐在方凳上,双膝并拢,很谦恭的样子,不怎么说话。一个多小时后,陈教授介绍说,这是他的儿子,刚从美国回来……在这里,主人和客人的界限就那么模糊。

无论谈什么,陈教授都是*的话题掌控者,正如著名的“太太的客厅”中,林徽因扮演的角色。陈教授语速很慢,但自带一种魅力。难得的是,无论是谈时局还是美食、聊文学还是投资、讲学术考古还是野狐禅,都让人感觉那么津津有味,他是个出色的storyteller,故事讲述者。

陈教授长于打比方,很抽象的概念,或者很复杂的道理,经他一说,总让人茅塞顿开。比如龙井茶,陈教授说它像江南女人。见大家狐疑,他才说,龙井有三个特性:矜贵、薄情、难伺候。因为没有好水不出味,此为矜贵;水泡三遍就无味,可谓薄情;保管不当就散味,所以难伺候。众人皆叹服。

当然我们聊得更多的,是与食物相关的话题。看待食物,除了美味的部分,陈立兄总能从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以及社会流变等更加宏观的角度,进行透彻的分析。这一点,对我的纪录片帮助很大。而且他是个热情的、不知疲倦的好人。我们的摄制组众多,往往不同的导演会从不同的角度请教顾问问题。说实话,一般人都有些招架不了,但陈教授总是来者不拒;而他深厚的学养和人生经历,总能给美食节目带来新的灵感。

今年在疫情期间,《风味人间2》播出,配套的谈话节目《风味实验室》在北京录制。节目组因为疫情原因,希望我尽可能在北京推荐嘉宾:“还有没有更多像陈教授这样‘有料’的专家?”我的回答是,首先,在饮食上,北京是一个“权力”属性比较强的城市,无法和优越的文化、地理环境造就的江南相比;其次,当今国内也很难找到像陈教授这样既有家学渊源,又有个人眼界的学者。

陈教授是民国时代的名门之后,祖籍绍兴,母亲是潮汕人。他出生在杭州,但少年时代转到陕西读书,并在当地农村插队; 20 世纪70 年代末,陈立教授考入浙江医科大学,之后赴香港大学攻读社会心理专业。他做过精神科大夫、大学精神分析学讲师,教授过心理考古学和人类学,做过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如此繁杂的从业经历,使他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有不同于常人的视角。我们在一起探讨食物,他不仅有更加宏观的视角,而且能迅速找到相同、相关以及差异性的链接个体。他家里,看似杂乱的器物,随便抄起一个,可能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头。

有一次,导演找他请教绍兴霉干菜,他走到窗台前,拿起一个小坛子,指着坛口几排细密的小孔说,绍兴人“盘”(保存和贮藏)霉干菜,会用到这样一个东西。加上坛盖后,这些细密的缺口既能让空气进入坛内,又不至于让太多的杂菌染指干菜。

他的家里,除了东山农贸市场随时采买的新鲜食材,总有超出你知识储备的内容,比如有一种“琴鱼”,味道十分鲜美,体型非常小,出产地在富春江严子陵钓台附近,每年只有100 多公斤的收获,极难见到,当地人也称其为“子陵鱼”。陈立教授会从鱼的科目属种、生物特性,讲到它的历史传说。

对很多人来说,在陈教授的客厅,*主要的目的还是品尝主人的烹饪手艺。这是在许多专业餐厅里无法获得的享受。我*近的一次做客,菜单如下:

鹰嘴豆茄汁金钱肚

出油肉牛肝菌烩豆腐泡

笋胎金银蹄

棒菜猪肚汤

芝士焗龙利鱼皮肚九层塔鱼圆汤

霉干菜子陵鱼炒饭

饮料:姜汁咖啡、正山小种奶茶、咸柠七

除了不常见的食材以及随菜奉送的故事之外,这些脑洞大开的搭配就足以让人喜出望外了。长三角许多老饕经常专程赶到这个客厅,希望被陈立教授的奇思妙想打动。一些餐饮人每次到访,也多有灵感的触发,让自己的菜式有所创新。

当然,陈立教授还是著名的心理咨询专家,到这个客厅来的,还有很多求助心理按摩的人。我见过其中不少客人,她们是清一色的女性,或多愁善感怨天尤人,或性格乖张言辞犀利。陈教授游走其间,总是一边说,一边观察。他的话语有一种魔力,能让人迅速安静下来,难以反抗。如果再有纠缠,陈立兄哪怕心中狂奔一万只羊驼,也绝不流露,他能做到和颜悦色,用和缓的语调,悄然设置好一个逻辑陷阱,并且随时可以让对方掉进深坑。

陈立教授的智商和情商都令人叹服,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洒脱和阅尽沧桑的稳重。

网易的老板丁磊是陈教授的“粉丝”,称陈教授是“行走的百科全书”。三年前,他力邀陈立教授在网易云音乐开了一个语音专栏,叫《围炉夜话》,每周更新,漫谈中国的食物和风土。这个栏目很快拥有了众多忠实“粉丝”,许多出版社也前来约稿,于是有了今天的这本《滋味人生》。

我也是《围炉夜话》的听众,读出版社寄来的样书,几乎每一行文字,我都能“听”到陈教授不疾不徐、穿透力极强的男中音。他说,希望看在多年合作的分儿上,让我作序。我哪有这个资格?只能简单回顾与陈教授的交往,匆匆写下这些,算作推荐吧。

导演,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负责人陈晓卿

2020 年6 月

为什么广东人什么都吃(正文)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也知道在非常困难的时期,曾经有人吃草根、吃树皮,甚至吃观音土。

从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人类能够准时食用三餐的时间不会超过200 年。甚至在50 年前,中国许多偏远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一天只能吃上两餐,甚至一餐。并且,这两餐还要“合理”配置,有一餐是干的,另一餐只能是稀的。许多地方还会讲究“淡食”,因为过去盐十分稀缺,只有农忙时才能够吃上,农闲时连盐都舍不得吃。我提到这些,其实是想告诉各位读者,虽然我们今天的食物来源极其丰富,但并不意味着从来如此。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有一个问题令许多人疑惑:为什么广东人什么东西都吃?

其实,这个问题涉及人与自然的交流之道。广东省原属百越地区a,进入中原版图是秦朝以后的事。当时,秦王朝先后派屠睢、任嚣、赵佗率兵收复南越,广东才正式成为中原版图的一部分。而在此之前,广东的文明进程和食物供应都十分匮乏,当时的广东人要觅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我们今天形成的消化系统,包括胆汁分泌、胰腺分泌,事实上是为人类大约一周觅食一两次而准备的。那么问题就在于,为什么今天我们会走到能量摄取过度这一步呢?答案就是我们的消化系统进化还不足以适应今天的物质,尤其是食物供应如此丰富的变化。

可以想象,在这种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人类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是用来觅食的,但觅食方式却没有现代社会的常识指导,哪些食物有营养,哪些食物有毒,全凭经验。因此,一个部落或家族的兴旺,完全取决于部落或者家族的长老可以带领大家寻找到多少食物。

广东地区山多,水多,平地少,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也是近代的事情。在大自然中寻找适合的食物,在果腹之外还能够延续生命,繁衍后代,便成为当地人的自然选择。久而久之,广东人就形成了食谱宽广、可觅食种类多样的饮食习惯。在烹饪方法上,广东人结合了早期中原移民和中后期客家人所带来的烹调方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

广西南宁一带的饮食习惯与广州非常接近。从广东的粤东到北部湾的广西西部,海岸线约5 000 多公里,拥有极其丰富的水陆物产,这也造就了南宁和广州饮食的相似性。这两地对食物的烹饪方法基本一样,甚至使用的调味料都是相同的。比如,在广东、广西都在使用同一种调味料——罗勒(又称九层塔或者金不换,后文还会有介绍),在其他地区则很少使用。

而广西桂北地区的饮食习惯与广西南宁、柳州一带差异巨大,当地有一道典型的美食叫作马肉米粉。桂林位于茶马古道通向中原地区的*东端的延伸处,它既是马帮的终点也是起点。许多产自湖南的黑茶都会在桂林装车上马,运往牧区,换取马匹及其他货物。这一路上自然会有许多马遭遇意外、受伤或生病等,这时候,马夫便会就地清理马群。强壮的、健康的马匹被交易或留用,老弱病残的马匹只能被吃掉。正是基于这样的地理特性,当地才出现了马肉米粉这道特殊的小吃。

同样的例子还有条件非常艰苦的青藏高原。我们都知道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 000 米以上,在这个海拔高度,且没有高压锅的情况下,要想把水烧开,80℃左右就够了。而且,除了林芝地区,青藏高原的绝大部分地区植被都不太丰富,可供人们作为燃料的木材也十分有限。因此,藏族人民在加工食物的时候,更多采用的是非加热的方法。比如,藏民会把肉条放在冰天雪地的室外冰冻,然后再解冻,这个过程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肉类也变得易于消化。再比如,加工青稞的时候,他们会把青稞磨碎,和着奶渣、酥油一起做成糌粑吃。

不难发现,无论是广东、广西还是西藏,一个地区饮食习惯的形成,都与当地的气候、物产、地理环境,以及当地人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