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内容要点:

把握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命题的变化和趋势;

“立德树人”引领下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的全方位解读;

新课程新高考的新指向:时代性、基础性与开放性;

思想政治学科对综合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及教学建议;

高考复习策略与培育核心素养的无缝对接;

你将收获:1.精准把握高考命题风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2.一站式解决“考什么、怎么考,学什么、怎么学”;3.正确认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考试与教学的关系;4.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本书紧贴课改要求,通过剖析大量高考真题,解读高考的考查方向,以此来更好地指导教学。

高考命题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高考改革理念如何在思想政治学科命题中体现?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具体落实?本书将尝试着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以期对高中一线教师理解试卷、命制试题、备课授课等有所裨益,从而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学科方面的发展。

本书作为“高考命题改革背景下,学科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系列的思想政治分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即以高考改革撬动教学改革,教师不仅需要理解命题理念的新变化,而且要掌握常见题型的关键特征。在、新课程、新高考的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评价中,从传授“做题”的知识,逐步到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终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作者简介】

王礼新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教研员,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中小学名师工程实践导师,北京市中学政治课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中小学德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中审议组成员。

刘媛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李岚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基础教育研修中心高中政治教研员。全国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北京石景山区骨干教师。

徐宝贵

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门头沟区兼职教研员、北京市大峪中学集备组组长。曾获得全国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省市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荣誉。


【媒体评论】

这套丛书的作者很好地把握了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以高考的改革理念为写作思想主线,图书改革的变化,结合教育理论,指向教学操作,力求对教学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这套书能够加快普及新高考的理念,加快普及高考命题改革思想及方法,加快普及高考改革的具体改革措施。

——臧铁军,历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


【目录】

前言

关键问题1政治命题 :改革的逻辑与要求(一)

关键问题2政治命题 :改革的逻辑与要求(二)

关键问题3政治命题 :价值追求和实践(一)

关键问题4政治命题 :价值追求和实践(二)

关键问题5政治试题 :“立德树人”的一堂课

关键问题6立德树人 :政治命题和教学的价值追求

关键问题7政治试题 :关注现实,体现时代声音

关键问题8与时俱进 :教学要跟上时代步伐

关键问题9政治试题 :注重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问题10学会做事 :考查实践应用能力的意义

关键问题11学以致用 :教学要联通学习与实践

关键问题12精心设计 :有效发掘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的课程资源

关键问题13政治试题 :由“封闭”走向“开放”

关键问题14打破封闭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关键问题15政治试题 :注重考查综合能力

关键问题16注重整体 :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系统

关键问题17模块教学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设计

关键问题18政治试题 :关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素养

关键问题19夯实基础 :教学的“变”与“不变”

关键问题20提升素养 :政治教学的根本


【前言】

直面今天的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

臧铁军

(一)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关于高考改革的动向举措持续不断,继上海、浙江之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省市已进入实操的*后阶段。 2019年,河北、辽宁等多地加入,成为高考改革第三批省市。此次高考改革影响之大、动作之大,前所未有。

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6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改革目标的描述是 :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 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可以预见,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作为国家顶层设计,在未来数年内将同步联合推进,实质性推动中学教学模式和育人方式的全面转变。

中学教学和考试改革之间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中并行,一方面,课程和教学改革不断对考试改革提出要求,另一方面,“用考试改革撬动教学改革”也由一种媒体表述转变成为现实的教育形态。

我认为,“考试改革撬动教学改革”可解读为两层含义 :*,考试改革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面, 所以要用考试改革撬动教学改革 ;第二,考试是一种评价方法,用反拨的方式指导和调整教学是评价的本体作用方式。

近些年来,高考改革已经向前跨出了几大步,但一些教师既对高考改革的方向认识得不清晰,也不理解高考改革的具体做法,依旧按照思维惯性进行教学,所谓以不变应万变。

比如,高考命题已经更多地涉及到现实社会的新生事物,但因为事件太新,像手机购物、共享单车这样的学生已经离不开的东西,教科书上尚未吸纳,有的教师讲课就与此不相干,到考试的时候学生对于考题体现的时代性背景难免茫然 ;再如,考题强调应用学科理论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一些教师依旧延续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套路;再如,高考明确提出回归课堂,回归教材,一些教师还是只讲解题的技巧, 不讲学理,即所谓“讲招不讲理”;也有些教师明白高考改革的理念,但不知道具体在教学上怎样做,只好每年跟随模仿高考题,但年年差半步。

类似的情况我在与教师的接触中有切身体会。讨论高考改革的理念、方向时,有人认为这离实际太远了,空泛无用 ;当你说到具体的考题变化时,他又坚持说,这么多年都是那样考的,为什么要这样出题?问题还是要回到高考改革的理念和方向上。

回顾和总结多年的经验,可以明显感觉到,每一次改革,总会有一些学校和教师落在后边,他们往往是信息接收滞后,理念跟不上,不去积极实现自身调整和改革的学校与教师。

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挑战,要迎接挑战就必须学习。每一次改革也是一次机遇,哪些学校跟得快,哪些老师转变得快,就能迅速融入改革的浪潮,快步前行。

所以,加快普及新高考的理念,加快普及高考命题改革思想及方法,加快普及高考改革的具体改革措施,就是编写这套丛书的基本意义所在。

(二)

这套丛书的作者很好地把握了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以高考的改革理念为写作思想主线,突出改革的变化,结合教育理论,指向教学操作,力求对教学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

*,丛书传播高考改革理念。高考改革的理念与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相辅相成、一以贯之的,因此,丛书的切入点是高考改革,而落脚点则是课程和教学改革,这一理念的传播必然会促进教育的整体改革运行。

第二,丛书解析高考改革的重点、要点。高考改革的重点、要点不能仅仅储存在改革者和命题者的头脑中,更需要转化为撬动教学的作用力,这就必须大力宣传普及,让所有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晰明了地认识改革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第三,丛书解析高考试题的信息和考试改革的具体效果。改革的理念和操作需要从认知层面和高考命题的逻辑层面,给教学以较为清晰的导向,目前迫切需要综合分析高考改革信息,提出教学的指导和改进意见。

考试与学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所谓相互独立,指考试与学习毕竟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和不同的过程,学生的发展直接依赖的是学习积累而不是考试。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是一个个教的,但任何事物都不会孤立地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因此高考很少考查单一的知识点,多以综合题目、实际应用性题目为主,考查知识的整合运用。综合性的题目情境要求考生由此及彼,把知识连点成面,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究,在更开放的情境中思考。

这就要求教会学生综合思考问题,思考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各种关系。不仅要知道A、 B,还要知道A、 B之间的联系。要清楚哪些联系是事物内部发生的,哪些联系是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发生的,要全面思考事物的内外关系。*后力求所有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网络结构,清晰、系统地理解自然与社会的规律。

正因如此,很多考题考查的并不是题面上的表层含义,而是背后的思想、方法和意境。逻辑思维、创造精神往往藏在问题的背后,一些试题从人和事的微观或中观层面切入,在问题情境下看似一个小切口,实则建构了一个思考问题的平台,而问题背后呈现了一个更大的思考空间。

比如, 2016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微写作题 :请以“荷”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

题目的切入点看似不大,但意境深刻。荷花在中华文化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花卉,中国人对荷花具有独特的感受。对荷的表述肯定不能止于外形特征,必须挖掘其内在的特点,就像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由此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好的试题往往如抽丝剥笋,能引导考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阶梯设问,层层深入,*后进入到问题的实质。这样的试题要求考生通过一步一步的逻辑思考,合理推断,或结合实验证据排除错误干扰,通过提出质疑,阐明理由,获得结果,以此检验考生的思维品质。

(三)

特别需要指出,“高考命题改革背景下,学科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这套丛书并不是写给学生的,直接读者是一线教师,也不是用来指导复习备考的,而是用来指导教育教学的。

另外,因为是站在高考改革的角度来看命题,谈教学,这套丛书也不是专门对应高考的哪一套试卷谈教学,而是用正确的考试观来分析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高考改革,进而落实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和要求。

考试有一种天然的居高之势,这个“指挥棒”既能产生正面导向,也能产生负面导向,因此,需要方向正确的、强有力的考试改革产生时代需要的带动力和牵引力。

*有价值的道理往往是*朴素的道理,正可谓大道至简。一件事说到本质上,道理都是*简单的,考试和教育教学改革亦如此,且知易行难。投入改革需要极大的勇气,也必须付出十二分的气力。

人们对当前的考试改革、课程和教学改革寄托了太多的期望,但改革的道路往往是曲折、复杂的,会有各种杂音和干扰。坚持教育理想,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引领下,让教育教学真正回到本源上来,是我们迫切要做的事,也是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


【免费在线读】

无论是研究考试评价还是课堂教学,都离不开《课程标准》的指导。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一方面凝练了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在内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另一方面提出了“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念。这两方面被学科专家誉为本次课标修订的*亮点。找准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位,并将学科核心素养合理划分为四个层级,就为学业水平的划分找到了依据。要理解高考改革,就必须将其置于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中。

《课程标准》指出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力求将学业质量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要求,体现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学业水平考试坚持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考查对象,考查学生能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重点关注能否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展现出了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那么,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体系发展状况如何呢?综观近年来各省市的重大考试,可以感受到试题已经开始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向转变。

例如,把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作为考试的重心,法治意识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强。 2019年春季,北京市开启今年*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在政治命题组提交的命题思路报告中,明确指出 :“2019年*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题,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积极探索学业水平考试的实践路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聚焦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力争发挥对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又如,很多省市基于《课程标准》,着手细化学业质量标准,帮助教师和学生分别把握教和学的深度和广度,引导考试评价更加关注育人目的。

再如,一些省市早在《课程标准》修订之初,就积极着手考试命题改革,将教、学、考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努力引导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分析理解、综合运用发生转变。对比2014年前后的试题,不难看出这种变化趋势。例如, 2013年的高考北京文综卷在考查《文化生活》这一模块时,试题的基本立意是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2014年后,考查方向转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教育考试与评价》中谈到了一个话题 :“考试的结果值得相信吗?” 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大体内容。

对于考试,如果用专业术语来定义的话,它是教育测量的一种方式。“测量”这个概念你很熟悉,可“教育测量”是什么意思,估计你就不太明白了。用业内的话来说,教育测量就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来表示教育效果或者教育过程的一种方法,所以才有了考试分数与学生学业水平的对应关系。

那么我想问,你觉得怎样才能对教育进行测量呢?为什么考试能够成为教育测量的方式呢?

想象一下,如果让你测量某个物体,比如测量物体的长度,你要怎么做?很简单,你可以先检验量尺的精确度,再把量尺放到物体上,让大家直接看到读数就可以了。

但教育却没这么简单,它是无法进行直接测量的。知识和能力虽然是人脑中的一种客观存在,但要想把一个东西放到人的脑袋上,就能直接读出人的智能水平,这一点在技术上可能永远也无法完全实现。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测量只能是间接测量,也就是说,只能通过取样、检测心理现象的外显行为,进行分析,加以推断,从而推知个体的能力特点等。

考试就是一种推断人的知识及能力水平的取样测量工具。它用一组标准的刺激来刺激人的大脑,然后分析人的反应,从而推断出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具体来说,试卷就是一组组标准的刺激,学生的答题结果就是接受刺激后的反应,而考试结果就是对学生水平的推断。

作者的叙述十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教育考试评价以及考试评价的特性。 E. L.桑代克在《心理与社会测量学导论》一书中指出 :“教育测量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给所要考察研究的教育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教育测量的性质有三个方面 :*,测量对象具有可测量的特质,“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第二,教育测量是一种间接的心理测量 ;第三,教育测量存在误差是难免的。

“教育测量存在误差是难免的”,这不仅是因为教育测量具有相当的难度,还因为作为测量的尺度——某些考题本身就存在问题,导致测量不够精准。

与一些高水平的教师交谈时,他们往往会不约而同地谈到同一话题 :有些省市级命制的正规试卷,甚至是高考试卷,题目读起来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除了基本完成当时的考试测评任务外,之后便无人提及,并很快淡出人们的记忆。而另有一些题目则让人过目不忘,阅后由衷佩服命题人业务的精湛和设计上的独具匠心。这两种试题都将置于历史的题库中,但优秀试题却会成为经典,长时间地被师生引用,并成为教师训练学生的经典样板。

几乎所有命题人都怀揣着这样的梦想 :命制出的试题科学严谨、形式新颖、构思巧妙、语义清楚 ;试题一经面世,便迎来好评如潮。

经典试题之所以超凡脱俗,让人百读不厌,是因为试题编制达到了“信、达、雅”的境界。“信、达、雅”是清末大学者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他说 :“译事三难 :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故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严复的名言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翻译工作有三项不容易做到的事 :信、达、雅。要做到忠实于原著本来就很不容易,但如果只注意准确却忽略了译笔的通达晓畅,那么即便是译了出来也等于没有译,可见译笔的流畅是应予以重视的。

如果在试题命制上能够借用“信、达、雅”三个字,并且赋予它们新的含义,或许“信、达、雅”可以成为试题命制的金科玉律。

“信”,在试题命制中指试题科学严谨、准确无误,信度、区分度、难度等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信”是命制试题的*要义,是实现检测目标的基础。无论是*次命制试题的人,还是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命题人,命制试题达到“信”已十分不易,要达到“达”和“雅”的境界则更困难。

“达”,是试题立意的真正到达,是命题思想的真正到达,是命题境界的真正到达,也是命题技术的真正到达。在“信、达、雅”中,做到“达”是*困难的事情。很多试题看起来科学严谨,形式新颖,达到了“信”和“雅”的高度,但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与“达”的高度尚有距离。“达”有以下几层意思 :

*,考查内容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精神,忠实执行《课程标准》的要求,试题不超纲,标准不降低 ;

第二,考查内容锁定在学科核心素养上,能够测试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合理的区分度 ;

第三,试题能向课堂教学和备考发出正确的信息,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使广大师生清楚试题的内在立意和价值追求。

例如,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试题应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考查内容定位在“应知”“能会”“有用”的知识,而非考查细枝末节或犄角旮旯的知识和问题。在选拔性考试中,试题应该能够准确测量考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潜力,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并且让广大师生清楚试题的导向,知道为什么这样考,而不是那样考。这些问题,都与“达”字息息相关。总之,试题不仅要科学、亮丽,还要有灵魂。“达”是区分优秀试题和平庸试题的分水岭。

“雅”,在试题命制中指试题的文字表达和设计形式,指试题命制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准和艺术水准。“雅”要求设计巧妙,文字优美,形式生动,独具匠心。“雅”不是单纯地追求试题外在形式,更不是堆砌辞藻,过度煽情,而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