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书了解高考语文改革的变化和趋势,以及当前高考改革理念如何在语文学科命题中体现;

从大纲解析、试题命制到能力培养,一线教师讲解,并提供值得借鉴的有效教学策略,教你完美实现考试—教学的有效联动;

专家教师帮你读懂“高考语文怎么考”,“高中学生怎么教”;

视频课《高考命题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同步上线,扫描封底二维码即可体验。


【内容简介】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40年的历程中,高考也从未停止过改革的步伐。语文高考试题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77年至今,在考试内容改革层面,逐渐由知识导向转变为素养导向。在这个背景下,《高考命题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一书作者在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后,探讨了语文教师应如何正确分析命题趋势,培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语文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并通过对高考真题的分析,提炼典型特征,探讨如何精准把握高考改革方向,有效实现教-考联动,帮助学生实现“质”的提升。


【作者简介】

姚守梅

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编委,有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领域: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发展。


【媒体评论】

这套丛书的作者很好地把握了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以高考的改革理念为写作思想主线,图书改革的变化,结合教育理论,指向教学操作,力求对教学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这套书能够加快普及新高考的理念,加快普及高考命题改革思想及方法,加快普及高考改革的具体改革措施。

——臧铁军,历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


【目录】

前 言

关键问题 1高考制度恢复重建背景下的语文高考命题:知识立意

关键问题 2高考标准化改革及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命题:能力立意

关键问题 3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语文高考命题:素养导向

关键问题 4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考命题的引领作用

关键问题 5 立德树人、融入时代——语文高考命题的思想性与时代性

关键问题 6 转变观念,精准定位——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问题 7 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基——语文高考试题的基础性

关键问题 8 在积累、整合与应用、探究中强化语文知识

关键问题 9 凸显学科特色——语文高考试题的综合性

关键问题 10 整合学习要素,重构任务群视域下的“学习单元”

关键问题 11 让学习者分析贯穿语文单元学习的始终

关键问题 12 凸显学科特色——语文高考试题的应用性

关键问题 13 创设真实、有意义的语文学习情境

关键问题 14 设计丰富的、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活动

关键问题 15 面向未来,服务选才——语文高考试题的创新性

关键问题 16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问题 17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关键问题 18 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学业评价试题的命制

关键问题 19 高考改革背景下多样化的语文作业设计

关键问题 20 用好评价数据,基于证据改进教学


【前言】

直面今天的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

臧铁军

(一)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关于高考改革的动向举措持续不断,继上海、浙江之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省市已进入实操的*后阶段。 2019年,河北、辽宁等多地加入,成为高考改革第三批省市。此次高考改革影响之大、动作之大,前所未有。

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6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改革目标的描述是 :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 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可以预见,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作为国家顶层设计,在未来数年内将同步联合推进,实质性推动中学教学模式和育人方式的全面转变。

中学教学和考试改革之间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中并行,一方面,课程和教学改革不断对考试改革提出要求,另一方面,“用考试改革撬动教学改革”也由一种媒体表述转变成为现实的教育形态。

我认为,“考试改革撬动教学改革”可解读为两层含义 :*,考试改革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面, 所以要用考试改革撬动教学改革 ;第二,考试是一种评价方法,用反拨的方式指导和调整教学是评价的本体作用方式。

近些年来,高考改革已经向前跨出了几大步,但一些教师既对高考改革的方向认识得不清晰,也不理解高考改革的具体做法,依旧按照思维惯性进行教学,所谓以不变应万变。

比如,高考命题已经更多地涉及到现实社会的新生事物,但因为事件太新,像手机购物、共享单车这样的学生已经离不开的东西,教科书上尚未吸纳,有的教师讲课就与此不相干,到考试的时候学生对于考题体现的时代性背景难免茫然 ;再如,考题强调应用学科理论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一些教师依旧延续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套路;再如,高考明确提出回归课堂,回归教材,一些教师还是只讲解题的技巧, 不讲学理,即所谓“讲招不讲理”;也有些教师明白高考改革的理念,但不知道具体在教学上怎样做,只好每年跟随模仿高考题,但年年差半步。

类似的情况我在与教师的接触中有切身体会。讨论高考改革的理念、方向时,有人认为这离实际太远了,空泛无用 ;当你说到具体的考题变化时,他又坚持说,这么多年都是那样考的,为什么要这样出题?问题还是要回到高考改革的理念和方向上。

回顾和总结多年的经验,可以明显感觉到,每一次改革,总会有一些学校和教师落在后边,他们往往是信息接收滞后,理念跟不上,不去积极实现自身调整和改革的学校与教师。

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挑战,要迎接挑战就必须学习。每一次改革也是一次机遇,哪些学校跟得快,哪些老师转变得快,就能迅速融入改革的浪潮,快步前行。

所以,加快普及新高考的理念,加快普及高考命题改革思想及方法,加快普及高考改革的具体改革措施,就是编写这套丛书的基本意义所在。

(二)

这套丛书的作者很好地把握了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以高考的改革理念为写作思想主线,突出改革的变化,结合教育理论,指向教学操作,力求对教学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

*,丛书传播高考改革理念。高考改革的理念与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相辅相成、一以贯之的,因此,丛书的切入点是高考改革,而落脚点则是课程和教学改革,这一理念的传播必然会促进教育的整体改革运行。

第二,丛书解析高考改革的重点、要点。高考改革的重点、要点不能仅仅储存在改革者和命题者的头脑中,更需要转化为撬动教学的作用力,这就必须大力宣传普及,让所有的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晰明了地认识改革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第三,丛书解析高考试题的信息和考试改革的具体效果。改革的理念和操作需要从认知层面和高考命题的逻辑层面,给教学以较为清晰的导向,目前迫切需要综合分析高考改革信息,提出教学的指导和改进意见。

考试与学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所谓相互独立,指考试与学习毕竟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和不同的过程,学生的发展直接依赖的是学习积累而不是考试。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是一个个教的,但任何事物都不会孤立地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发生联系,因此高考很少考查单一的知识点,多以综合题目、实际应用性题目为主,考查知识的整合运用。综合性的题目情境要求考生由此及彼,把知识连点成面,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究,在更开放的情境中思考。

这就要求教会学生综合思考问题,思考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等各种关系。不仅要知道A、 B,还要知道A、 B之间的联系。要清楚哪些联系是事物内部发生的,哪些联系是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发生的,要全面思考事物的内外关系。*后力求所有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网络结构,清晰、系统地理解自然与社会的规律。

正因如此,很多考题考查的并不是题面上的表层含义,而是背后的思想、方法和意境。逻辑思维、创造精神往往藏在问题的背后,一些试题从人和事的微观或中观层面切入,在问题情境下看似一个小切口,实则建构了一个思考问题的平台,而问题背后呈现了一个更大的思考空间。

比如, 2016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微写作题 :请以“荷”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

题目的切入点看似不大,但意境深刻。荷花在中华文化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花卉,中国人对荷花具有独特的感受。对荷的表述肯定不能止于外形特征,必须挖掘其内在的特点,就像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由此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好的试题往往如抽丝剥笋,能引导考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阶梯设问,层层深入,*后进入到问题的实质。这样的试题要求考生通过一步一步的逻辑思考,合理推断,或结合实验证据排除错误干扰,通过提出质疑,阐明理由,获得结果,以此检验考生的思维品质。

(三)

特别需要指出,“高考命题改革背景下,学科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这套丛书并不是写给学生的,直接读者是一线教师,也不是用来指导复习备考的,而是用来指导教育教学的。

另外,因为是站在高考改革的角度来看命题,谈教学,这套丛书也不是专门对应高考的哪一套试卷谈教学,而是用正确的考试观来分析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高考改革,进而落实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和要求。

考试有一种天然的居高之势,这个“指挥棒”既能产生正面导向,也能产生负面导向,因此,需要方向正确的、强有力的考试改革产生时代需要的带动力和牵引力。

*有价值的道理往往是*朴素的道理,正可谓大道至简。一件事说到本质上,道理都是*简单的,考试和教育教学改革亦如此,且知易行难。投入改革需要极大的勇气,也必须付出十二分的气力。

人们对当前的考试改革、课程和教学改革寄托了太多的期望,但改革的道路往往是曲折、复杂的,会有各种杂音和干扰。坚持教育理想,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引领下,让教育教学真正回到本源上来,是我们迫切要做的事,也是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


【免费在线读】

关键问题16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语文高考命题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增强,必将对语文教学产生强烈的“反拨”作用,引导着语文教学逐步改变以讲授为主、碎片化分析为主、重结论轻过程的、远离现实生活的现状,“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语文问题解决能力的内涵

在心理学上,“问题”是这样一种情景: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对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就构成了问题②。“问题解决”指的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能力,体现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未来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关键能力。

具体到语文学科教学,我们可以将问题解决理解为依据语文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类型的问题或任务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深度理解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过程。由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探索性问题紧密结合,学生是带着问题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探究发现的,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内驱力能被大大激发。

2.语文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创设学习情境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有力支撑。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情境是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呢?我们不妨回归学习本身对这一问题加以考量。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与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③。

罗扎诺夫的“暗示教学”理论认为,能够发挥人类*潜能的学习经验有三大特征:*,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是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活跃愉快;第二,只有当有意识与无意识和谐统一时,学生的智力和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三,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刺激,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的过程;学习也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重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为学习者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鼓励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协商以及引导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路径进行反思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的几个鲜明特征:基于明确的、真实的问题或任务,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有宽松和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支持。

人大附中陈莲春老师在进行《纪念刘和珍君》一课的教学时,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基础性阅读文本:《执政府大屠杀记》《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痛哭和珍》《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淡淡的血痕中》《民国旧事:独立的司法调查揭开“三一八惨案”真相》

拓展性阅读文本:《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为了忘却的纪念》

情境、任务设计:

*课时——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任务1:通读课文及与《执政府大屠杀记》《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两篇文章,写一段有关“三一八”惨案新闻报道的摘要式导语。

任务2:阅读《民国旧事:独立的司法调查揭开“三一八惨案”真相》。

第二课时——“惊心动魄的伟大”

任务1:(课前完成)请为刘和珍烈士写一篇小传。(200—300字)。

任务2:你如何理解《纪念刘和珍君》中的“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句话?

第三课时: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任务1: (课前完成)阅读《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摘抄重点语句。

任务2:对于纪念刘和珍的文字“写”还是“不写”,作者为什么这么纠结?

第四课时——于无声处听惊雷

任务1: 赏析作品语言,领会文中警句表达的深刻思想。

任务2:(课下完成)对比《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纪念》两篇文章写法的异同。

这样的学习情境与任务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的情感,*终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2)设计主问题,引发深度思考

问题解决,有赖于真实情境中的探究,而探究活动又需要以问题为驱动,经历一系列层级递升的认知加工活动,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有结构层次。同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非常关键,教学中简单的、无效的、不具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无法刺激学生的思维,无法让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因此,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能够贯穿课堂始终并起主导和支撑作用的、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或几个主问题的设计。

例如,江苏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在执教《阿房宫赋》,先投影显示“阿房之宫 ,其形可谓( )矣 ,其制可谓( )矣 ,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矣!磋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然后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内容,这些括号里填上什么样的词比较合适?以这个主问题带动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赋”这种文体特点的体悟。课堂收束阶段,再次投影这段话,请学生从中挑三个字概括全文:“《阿房宫赋 》洋洋千言,其实三字足矣。大家想想,哪三字呢?”学生答出了“奢、亡、鉴”三个字。问题的设计聚焦了文本的核心、关键,带动了学生的真阅读和深思考,非常精彩!

又如,北京市海淀区田圆老师在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循着文章内容,设计了结构化的问题串:别里科夫得了什么病?通过对别里科夫进行“望诊”、“把脉”、“透视”及与健康样本对照,你有怎样的发现?别里科夫死了,套子就没有了吗?疗救“套子病”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四个问题的设计由“问病况”到“追病因”到“试疗救”再到“警后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环环相扣,结构化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和维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促进了学生的认识不断走向深入。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问题解决的历史,人类的进步,也是问题解决的成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总在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的学科学习,更是时时与问题相伴。因此,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学校教育中理应引起更广泛的重视。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