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作者】
陈林,北京大学医学部精神卫生专业,医学硕士,情感障碍专业方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北京回龙观医院抑郁症病房主任,曾在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挂职副院长1年。从事精神科临床一线工作20年,曾获评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第三届“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百姓满意的好医生”及第二届“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 韩根东,北京大学医学、管理学双博士。中国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教授,《医院管理》杂志主编。长期从事卫生政策与管理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内容】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孕产期心理问题的危害很大,不仅会影响孕产妇的正常妊娠、身心健康、婚姻家庭关系、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而且会对母婴关系,婴幼儿的情绪、行为、气质、认知能力的发展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可能与后代罹患孤独症、注意与缺陷多动障碍、青少年犯罪等有关,增加后代罹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概率,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及杀婴等恶性事件,近些年每年都会有多起相关恶性事件见诸于媒体报道,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孕产期心理问题已被很多国家列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只有做好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才有助于实现家庭幸福及社会和谐。
目前在我国,孕产期心理问题尽管属于精神科诊治范畴,但孕产期心理问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及社区医院,往往在疾病发展至非常严重时才有可能被送至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同时由于发生在妊娠期及产后这样特殊的时期,容易被忽视。孕产妇及其家人,甚至妇产科医生、社区医生、部分精神科医生等卫生专业人员对孕产期心理问题的认知程度及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诊治能力也明显薄弱,尤其是对严重孕产期心理问题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孕产期心理问题的识别率、就诊率、就治率很低,而且往往不能做到早期识别,从而贻误病情。
本书共分十个章节,它不仅涵盖孕产期全面心理健康促进门诊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三级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及功能定位与衔接(突出强调三级预防与分级管理)。而且详细介绍了孕产期心理问题的概述、临床表现、评估、筛查、急症处理、预防,以及适宜的干预技术、常用的工具量表、临床典型病例分析;本书特别增加了孕产妇家庭心理健康促进建设, 人文与叙事(10家试点医院供稿),探索与创新(国外孕产期心理健康促进临床实践的启示)等等, 力求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读者对象:卫生行政等政策制定人员,妇产科医生、助产士、社区医生、护士、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及其他可能接诊孕产妇的医务人员,孕产妇及其家属。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
章节引入
节 孕产期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性
第二节 孕产期心理健康促进的政策背景
第三节 孕产期心理健康促进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孕产期常见心理问题的概述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
章节引入
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临床表现
第二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评估原则及步骤
第三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评估内容
第四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筛查及诊断工具
第五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诊断
第六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诊疗流程及案例示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章节引入
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 孕产期特有压力问题的应对
第三节 孕产期焦虑的治疗
第四节 孕产期抑郁的治疗
第五节 其他常见孕产期心理问题的治疗
第六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其他治疗方法
第七节 孕产期急症心理问题的评估及处理
第八节 孕产期急症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护理管理
章节引入
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一级预防
第二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二级预防
第三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三级预防
第四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护理
第五节 孕产期心理问题的管理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孕产妇家庭心理健康促进建设
章节引入
节 概述
第二节 孕产期家庭成员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处理原则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孕产期GMHP 门诊建设
章节引入
节 孕产期GMHP 门诊建设的政策背景
第二节 孕产期GMHP 门诊的设置标准
第三节 孕产期GMHP 门诊的相关制度与要求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专科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章节引入
节 婚前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第二节 孕前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第三节 孕产期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第四节 产后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第五节 产前筛查与诊断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第六节 妇女心理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第七节 中医妇科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
第八节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第九节 山东省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实践案例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人文与叙事医学案例
章节引入
节 孕产期心理健康促进中的人文关怀
第二节 叙事医学在孕产期心理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第三节 从心灵到细胞的疗愈体验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孕产期心理健康促进的探索与创新
章节引入
节 国外孕产期心理健康促进临床实践示例
第二节 国内孕产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实践模式探索
参考文献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