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者刘轩的新作。书中剖析了大千社会中各种人等当下的现实心态,反映出当下社会的种种心理现象,比如追求完美、难以控制的欲望、上瘾、迷茫、孤独、抑郁、逃避、失衡、从众、怀旧、讨好、自卑、对抗、自恋、悲观、不满足……作者以心理学家的视角敏锐地洞察到其背后起作用的心理机制,比如糖衣效应、镜像效应、高自信的灰色人、感恩逻辑、瓦伦达效应、替代效应……作者以自己切身的体悟、运用心理学原理,寻求幸福的智慧,帮助读者认知自我、认知社会,从而找到心理调适的方法和秘诀,让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走出心理问题陷阱,获得更多的幸福。


【作者简介】

刘轩,哈佛大学心理学学士、哈佛教育学院硕士、哈佛人类发展心理研究博士候选人,曾就读于茱莉亚音乐学院、纽约史代文森高中,是心理咨询、作家、演说、主持、音乐等多领域的跨界精英。近年来致力于推广正向/积极心理学,在十点课堂、喜马拉雅、少年商学院等平台推出多门爆款心理课,超过50万学员从中受益。代表作有《幸福的小行动》《助你好运》等。李开复称其作品为“少见的增加人们的积极情绪的心理学著作”。


【目录】

人生的平衡:

让你不适的,恰让你进步 / 1

只盯眼前的人,是怎么失去未来的 / 3

找到你生命中的天职 / 7

满意的人生什么样? / 12

不怕失败,只怕太成功 / 18

人生的五个关键问题 / 22

你有鸵鸟心态吗 / 27

让你不适的,恰让你进步 / 30

人生就像观看一场演出 / 35

越厉害的人,越懂得低调 / 39

人生没有说明书 / 43

自我的平衡:

不完美也很美 / 47

出发是为了抵达更好的自己 / 49

大脑是个时空机器 / 53

什么让你感到寂寞 / 57

为什么我们会“喜极而泣”? / 62

别让完美主义拖累你的人生 / 65

失衡是必然的,接受也是平衡 / 73

自信伪装者 / 76

安慰剂效应 / 81

上瘾不可怕 / 86

坏情绪也很好 / 90

埃及法老的眼线 / 93

整容与“超常刺激” / 98

情感的平衡:

爱的能力 / 103

让熟悉变得不熟悉 / 105

旅行的时候能带回什么 / 108

感恩的逻辑思维 / 112

美丽的圣诞谎言 / 118

别为冲突火上浇油 / 123

善意的谎言 / 127

形形色色的价值观:认清与认同 / 132

克服社交焦虑:不是表现,是寻找 / 136

在一起寂寞 / 140

看见影子就开枪 / 145

关系的平衡:

别人是一面镜子 / 151

不必讨好“势利眼” / 153

我们都有难堪的秘密,需要勇气面对 / 157

自我觉察自己的盲点 / 160

用你的善意摧毁对方的敌意 / 165

你的朋友圈,够老还是够新 / 168

君子之交淡如水 / 171

谁是对你影响的人 / 175

我们常吵,但对彼此都好 / 178

对话是学习,不是角力 / 183

把陌生人变成朋友:友谊公式 / 187

职场中的平衡:

追逐中的角逐和扶持 / 195

无所求,才会无所不有 / 197

每个人都可能是贵人 / 200

体谅别人,为难自己 / 204

面对权威没底气,该怎么办 / 209

高自信的灰色人 / 214

职场应对提问的话术 / 220

你的同事是个自恋狂吗? / 224

职场的消极攻击性行为 / 227

别让差评挟持你的情绪 / 231


【书摘与插画】

自信伪装者

在2000年的6月,当我的母校哈佛大学为我们举办五年一次的毕业生同学会时,我还在那里的研究所读书。我从大学毕业直接进了博士班,一直都没离开。连续这么多年在美国剑桥镇这个地方,我已经是地头蛇了。有这么多同学和老友回来,我应该很开心,是吧?

错!

当同学们在各种派对、聚会上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你知道我在哪里吗?我躲在房间里。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觉得,我比不上他们。

毕业生会跟学校报告自己过去五年的发展,学校编辑成册,发给每一个校友,让同一届校友得以彼此保持联络。摊开每五年结集一次的《校友近况报告》(Reunion Class Report),随便翻开一页:

“过去几年我在上海居住,大部分时间都在探索新的商机。三年前,我创立了×××,一家专门从事亚洲另类投资的精品基金管理公司。该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是早在中国设立的海外投资公司之一。目前,我们有两只对冲基金,并在继续扩大我们的产品范围和资产管理……”

“在旧金山的一家×××.com担任CEO(首席执行官)之后,我重新回到纽约创办了一个智囊团。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我现在能咨询全世界的思想家和首席执行官,而且我也很幸运地找到了另一半莎莉,让我不再只想一天到晚飞来飞去。莎莉是一位极具天赋的模特和演员,目前正在主演一出百老汇音乐剧。我们在纽约市准备购买我们的栋房子,欢迎校友们来找我!哎呀,一转眼就五年了!日子似乎过得越来越快,你说是不是呢?”

我跟你说,如果你想要觉得自己一文不值,阅读这本哈佛大学《校友近况报告》准没错……

在外人的眼里,当时的我好像也不差,“哈佛教育学院心理系博士候选人”这个头衔听起来很厉害,但我的内心却不这么认为。同学们都已经涉足全球各行各业,我还在原地踏步;他们在董事会上呼风唤雨,我还在课堂里呵欠连连……但为了面子,我要假装自己过得很不错。我都想好了,万一遇见熟人问我近况,我会很潇洒地说:“当个博士候选人,我现在关心未来的教育,也有幸与厉害的学者共事,唯有生活步调太慢!每天睡到自然醒,买杯咖啡,在校园里溜达溜达。天气好的话,就坐在户外的咖啡店晒太阳,想事情,天气不好就去图书馆看研究报告,偶尔跟教授碰面,讨论论文进度和教育的未来……每周当几次助教,带几堂心理学的课,谁能想到这么快就能被哈佛大学学生称为导师,哈!”

这超欠揍的说法,仅止于内心台词而已,实际没用上,因为我根本没见到同学们。我担心,我听到大家的丰功伟业时,会很难忍受心中那股比不上他们的失落。于是,我躲在房间里,活动全都没参加。好几次从窗户看到马路上走着熟悉的身影,我觉得惋惜又沮丧。

多傻啊!当时的我也觉得自己很傻,但你没办法跟自己的情绪讲道理。这样的心理状态,你曾经有过吗?

高达七成的人在一生当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心理状态。尤其在“高成就人士”中,更是普遍得出奇。这不难理解:当你的人生有机会三级跳,你自己知道多少靠的是实力,多少是靠关系,或是纯粹走了狗屎运?因此你爬得越高,心虚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伪装者效应”虽然不算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它可能让人做出许多不明智的选择,例如,为了避免让自己“露馅”而回避或拒绝明明对自己很好的机会。或者相反,为了保护自己的玻璃心,故意装得气势凌人,结果搞砸了人际关系。或是成为一个工作狂,让大家看到你天天加班,觉得这样才算是“对得起”你的职位。对得起职位,但对得起你自己吗?

如果你只是外表看起来很好,但内心胶着在这种不自信之中,我有几个建议:

首先,你必须承认它。自省这些有破坏性的想法和感受,知道这可能是自己的绊脚石。

其次,你可以识别它,用记录的方式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你可以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随时写下心里的想法,写的过程中问自己:这是真的吗?回去再看自己写的,你可能会觉得那些想法不太像自己的。

后,你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记录一下自己的成就,列出你的优势,也记下你所擅长的、做得好的事情,因为那些也确实是属于你的啊!

现在的我,跟当年不一样了。我很投入人生,也很期待下次的同学聚会。回头看2000年的自己,我几乎无法相信那是以前的我,甚至很难想象自己曾经有过这么消极的想法。是哪一部分的“我”改变了呢?改变的,是我的心态。我开始接受的是:自觉和内在的成长,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

别为冲突火上浇油

人在相处中,总会有意见不合的时候,尤其跟枕边人和亲人,有感情,也一定会有冲突。

冲突必然会伴随负面情绪,情绪也很难不在语言和表情中流露出来。一定程度内的情绪是可以接受的,但当两个人已经无法控制自己,当言辞不只是为了争辩,而是要刻意伤害对方时,冲突就不再是沟通,而是“吵架”了。

我们都知道争辩时要避免说狠话、吼叫、辱骂等,但其实一些不经意说出口的句子,也很容易让冲突成为吵架。你可能说出口时不觉得严重,某些句子也许仅仅是个口头禅,但在对方心里,却会大幅加深对立,激起情绪,让沟通更困难。以下是千万要避免说出口的常见表达“”:

一、“你总是……”或“你从来不……”

“你总是迟到!”“你从来不帮忙做家务!”你可能只想用一个比较夸张的方式表达心中的不满,但这种非黑即白的“抱怨句”会让对方心里非常不舒服,因为他们所感受到的,是你不仅觉得他们做错了,还同时忽视了他们做对的时候。他可能曾经有几次没迟到,也可能曾经有几次帮忙做过家务,虽然次数不多,但这样的一句话,就等于把那些“对”的时刻也一笔勾销了。即便他真的“总是”或“从来没有”,你也要尽量避免这么说,因为对方很可能就为了证明你这句话说得不对而跟你争辩,结果却听不进你真正想要沟通的事,两人会因此而吵得不可开交。

如果你要表达自己的不满,要说得符合事实,并清楚表达内心的感受。例如:“你今天迟到了十五分钟,上次也迟到了快半个小时。这让我感觉到很不被尊重,我对你的迟到很不高兴,下次请你要准时,好吗?”

二、“我已经说过多少次了!”

是的,也许你已经说过几百次了,他还是一样改不了!但你这么说,也并不会有任何帮助。为什么呢?因为对方如果有意要改变自己的行为的话,那他应该早就改变了,而不需要你一再地提醒,是吧?所以,他如果还没有改变,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有困难,想改但改不了;二是他其实根本不想改。如果是前者,那这就不是沟通的问题,而是行为习惯的问题,你们要一起找更好的方法。如果是后者,那你就更需要了解他不愿意配合的原因。

你可以这么说:“我发觉你好像很难改掉拖延的习惯,这让我觉得跟你一起做事很没有安全感。我真的很想要你改变,所以我想知道你的困难点在哪里。”

三、“你冷静一点儿好不好?”

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觉得对方会怎么回答?“哦,好吧”?拜托!对方已经情绪亢奋了,这时候叫他冷静,我保证不会有你想要的效果。对方八成火气会更大,因为除了不高兴之外,他现在还会觉得你不重视他的情绪,还想命令他冷静。怎样,你叫我冷静我就得冷静啊?!他会这么想。

当对方情绪激动时,你必须先表示你“感受到了”对方的情绪。好的回应方式,就是说出你被他的情绪“烫到”了:“哇,我很想听你说,但是你现在的语气真的很凶,我被吓到了,可以请你先和缓一点儿吗?”当你如此表达自己的“脆弱”时,在乎你的人应该会收敛三分。

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有那么严重吗?既然他都已经提出来了,显然这件事对他来说就是很严重!所以若你还这么回应,就意味着你觉得对方没有理由不满。人在抱怨时,想要的就是被倾听和理解,而不是被质疑自己没道理或反应过度,所以这么一句话,等于是火上浇油。

如果你真觉得对方反应过头了,应该理解他的苦衷,你可以直接问他:“你为什么对这件事如此难过?”只要你是真心想理解对方,而不是用看似礼貌的问句来否定对方的话,他应该会好好跟你解释的。

其实,冲突不一定是件坏事,它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彼此,从中磨合出更好的相处方式。有时候,一场冲突也能让我们认清彼此的界限,或价值观的差异。我们不太可能每一件事都能跟对方达成百分之百的共识,或说服对方改变自己的立场,但我们起码可以把争执当作一个认真的沟通过程,而不只是情绪的宣泄。有道理请好好说,有不满请清楚讲,而且永远、永远不要蔑视彼此的感受。这就是沟通的原则!

每个人都可能是贵人

有时候,一时的吃亏,多年后你会发现反而可能是福报。我做DJ(唱片节目主持人)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波士顿的学生时期开始,后来到纽约。在当时的DJ圈,许多很努力但没有成名的职业小牌DJ都会认识或间接认识一些已经出头的“大牌DJ”。

2002年,我刚回到台北工作时,有一位台北夜店老板就希望通过我在纽约的关系,邀请一名大牌DJ到他的店里打碟。当时,以这位老板所经营的夜店规模来讲,这是不太可能的,但这位大牌DJ的徒弟刚好就是我的好友,所以,这个老板就希望我说服朋友,请他再说服他的师父来台湾,并许诺下次会专程邀请我的朋友来台演出。看在这份人情上,那位大牌DJ接受了邀请,来到台湾表演,当时也确实相当轰动。

后来,这个老板又希望我的朋友再邀请另外一个大牌DJ来台。我就说:“你不是讲好了要邀请我的朋友吗?”他说:“是啊,就请他再帮这次忙,然后我再请他与其他的DJ拼在一起,做一个多城市的巡回演出。”凭他这句话,我的朋友又说服了另外一个大咖过来,也让这个夜店打出了一番名声。

但这个夜店老板获得了好处,却始终没有兑现他的诺言,后来甚至还有些款项的纠纷,连大牌DJ的经纪人也感到不爽。

这些事传到了我的朋友的耳朵里,这使得一直想要来台湾表演的他对我非常愤怒。我严重得罪了一个朋友,也因此跟这个夜店老板断绝了往来。

然而,五年后的某一天,我在家里突然接到这个老板的电话,他说:“嘿,在忙吗?有件事情想找你聊一聊,可不可以来店里?”我心想,这么多年之后,你居然还有脸来找我?但出于好奇,我还是去了,心里面还有那么一丝希望——说不定能拿回他欠我许久的费用。

想得太好,我并没有拿到费用。不过,他倒是介绍了一位朋友给我认识。

这位朋友是个活动公司老板,正在筹划一个跟电子舞曲有关的项目,希望找人合作。虽然后来这个合作并没有谈成,但这个活动公司的老板同时找来了一位音乐制作人,而这位制作人听了我的作品后,还特别跑到我的小音乐工作室,跟我聊了一个下午,并给了我一些很宝贵的专业意见。

这位音乐制作人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治平老师(歌手王若琳的父亲)。王老师是华研唱片的资深A&R(艺术和曲目)总监,也是许多歌唱比赛节目的评审,更是两岸音乐圈非常让人尊敬的一位前辈。他亲手打造的艺人,包括SHE、林宥嘉、早期的大小S,还有歌王陶喆。后来我跟王老师成了朋友,他也陆续介绍我做了一些非常棒的音乐制作案,包括帮“台北故宫博物院”做动画的配乐等。

而有一次在王老师的生日聚会上,我也认识了他提拔过的著名的音乐人:陶喆。

陶喆跟我的背景很接近。我们两人都在美国长大,都在大学里主修心理系,都玩音乐,而且也都热爱电影,真可以说是一拍即合,我们两人后来常常聚会。

有一次,经过我住的老家时,我指着小时候住的那栋楼给他看。他说:“不会吧?!我以前也住这里!”后来,我们才发现我们两人小时候竟然还是邻居,住在同一栋大楼,说不定还曾经在电梯里碰过面呢!当然,我们不可能记得那么久以前的事情,但没想到多年后能够在此结识,并成为好朋友。

缘分,真是奇妙啊!后来我还曾经在陶喆的巡回演唱会中担任音乐嘉宾,与他同台演出。

当我回溯这一连串的巧妙关系时,我想,如果那位夜店老板没有摆我一道,欠了我一份人情,说不定也不会介绍我认识他的朋友,而我可能到现在也不会认识王治平老师和陶喆。即便是在聚会上有人介绍,大概也就只会寒暄几句,不会有这样的熟识机会。

虽然当年担任DJ经纪的佣金一直都没拿到,虽然害我向纽约的朋友赔罪了好几年,但我后来的获益,远超过了当年吃的亏,这不仅让我能与歌王一起巡回演出,还让我多了两个好朋友。这个夜店老板,何尝不是我的贵人呢!

所以,谁能说什么是真正的吃亏呢?

年轻时我父亲就曾经跟我说:“每个人都可能是贵人。”当时我解读为“每个人都可能对自己有所帮助”。

近跟父亲聊天,又听他这么说,但这时我懂了:每个人,确实都可能是贵人。唯有放宽心,给他时间,让这一连串的缘分徐徐而来。

让你不适的,恰让你进步

提到学习这个题目,很多人认为学习应该是快乐的,我自己也相信我们也是可以在快乐之中学习的。不过,近年来,我也隐约有一种感觉:快乐这个词放在学习这个行为之下,在不同对象的脑袋里面有不同的意象。

拿学琴者为例,有些父母觉得自己小时候想学琴都学不起,现在事业有成,有了经济条件,有了孩子了,可以让他好好学琴了,所以每当看到孩子弹琴的时候他们很快乐,这个学习的快乐是谁的快乐呢?一个老师看到学生很用功,完全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学生代表学校、代表自己的班出去比赛,然后得到金牌,带着荣耀回来。看到自己一手栽培出来的学生,他很开心,很满足,他希望他的学生永远能够如此快乐地学习。这个快乐是属于谁的?作为学生,他们更希望老师少留一点儿功课,让他们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希望考题不要这么刁钻,可以让他们轻松拿到满分。老师开心,父母开心,自己也开心,这种快乐的学习是谁的呢?

我觉得学习是可以快乐的,但是八成不会是舒服的。

我有一个朋友很了不起,一位单亲父亲,自己一个人养两个孩子,而且他工作也挺忙的,很辛苦。但他几年前爱上了跑步,后来完全成为一个跑步达人。昨天他完成了他人生中个100公里比赛,而且还是跑山路。我看到这类人就觉得他们是狂人。他们有这样的毅力,能克服这么多困难,然后到达终点,实在令人万分佩服。

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做,跑马拉松会让你快乐吗?”他回复我说:“跑步会让我快乐,但不舒服。”参加100公里比赛的时候,我相信可能其中的95公里他都是不舒服的,他的身体会疼痛,尤其是到了后面。我不相信有哪一个人能够跑过五六十公里,身体不跟他作对的。腿部肌肉的每一个细胞都会跟你说:停下来,这个太难受了。但是为了完成这件事情,你会继续跑,你会快乐,真的是
快乐。

所以,当他告诉我他很快乐的时候,我一点儿都不怀疑他,那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快乐呢?

当我自己跑步的时候,我有些时候会跟自己说:平常到了5公里的时候我右腿的后大臀肌就开始酸痛了,没想到今天到了5公里的时候只有一点点酸,好开心啊!我进步了。虽然我非常不舒服,但是我很快乐,因为我知道我的进步,你说这奇不奇怪?我觉得学习就是这样,学任何东西,你要学得好,练起来,就可以快乐,但是八成不舒服。不过,我们的大脑可以把这些不舒服的讯号重新解读,反而能把它变成一种快乐的来源。

我教女儿弹钢琴也是这样。她用“接火车”的方式练习的时候,好不容易练好一段,又好不容易练好另外一段,当要把两段接起来的时候,却怎么都接不上,而且两段各自都退步了。这时候,她非常懊恼,会掉眼泪,有些时候还会跺脚,四处乱踢。我知道她很不开心,但这是她对于自己的一种感觉,我就跟她说:“千千,你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吗?很奇怪,对不对?好不容易练好了,为什么又会变生疏呢?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学习事情的时候,这些脑细胞也在练习怎么连接起来可以弹正确。在练的时候,它们有些时候还是会出错,那么我们就通过这个练习让它们的连接变得更强。”

是的,我真的会对我7岁的女儿用脑神经科学的理论讲解,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蛮好的概念,她应该听得懂。过了两天,她早上一觉醒过来,又弹了一次那个曲子,结果她竟然从头到尾一音不漏地把它给弹出来了,且几乎完美。我跟她都非常惊讶,我给她一个high five(击掌)。看到她很得意很开心的表情,我说:“你看你一觉醒过来,不但没有退步,反而进步了,你有没有觉得很神奇?”她说:“是呀。”

其实,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因为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会整理我们一天所接收的讯息,会优化一些原本建立的连接,修剪一些已经不需要的连接,所以一觉醒来,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前一天学的东西不但还在脑袋里面,而且还变得更清楚了。于是我也就鼓励她说:“接下来这首曲子还会有更难的地方,你在接火车的时候也还会卡住,会出错,你会觉得不开心,也很不舒服,但你要知道,这个时候正是你的脑细胞做连接的时候,此时你能做的是多练几次,然后睡一觉,起来神清气爽,一切又更清楚了。你看到自己在进步,学到了新的东西,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

所以,我认为学习可以是快乐的,但它八成不会是舒服的,希望我们都可以不断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因为自己变得更好而更快乐。

我们知道,现在有的机器人弹琴弹得甚至比我们一般人都好,那我们还有必要学琴吗?我认为学琴的目的,并不是我们非要弹一手好琴这个结果,而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因自己的不断进步而获得的满足感。快乐感才是很多人学习的动力,演员和观众所获得的乐趣是完全不同的,快乐地学习,这个快乐也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

为什么我们会“喜极而泣”?

有个成语叫“喜极而泣”,说的是我们极度高兴时,反而可能会流下眼泪。这应该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事了,不然也不会形成成语,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会相互转化呢?

你可能觉得这是情况下的情绪反应,那我再举几个例子:

你有没有在取得某种成绩时,不敢特别高兴,要抑制自己的喜悦之情,甚至刻意说“只是运气比较好”?有没有在看到家人取得某种成果时,心里想要祝贺,说出口时却变成了提醒对方要戒骄戒躁?有没有在特别开心,特别兴奋时,又隐隐约约有些不安,觉得自己不配这样开心或兴奋?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在拥有开心、快乐、喜悦这些正面情绪时,内心却又往相反的方向走,提醒自己不要这么开心、快乐、喜悦?

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骨子里的“中庸”文化,它让我们不至于太“得意忘形”,以免“乐极生悲”,但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大脑里的平衡机制在发挥作用。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短时间内承受了大量相同或类似的情绪之后,就会自动产生某种平衡机制,来让你恢复到平静状态。

这可能是一种进化带来的保护本能,因为一般来说,我们处于某种情绪不能自拔时,也是容易掉以轻心、失去警觉和防御力的,所以,大脑就产生了这样的平衡机制。看起来非常矛盾,甚至有些奇怪,但却是一种自我保护。

几年前,耶鲁大学的两位研究生丽贝卡(Rebecca)和奥里亚纳·阿拉贡(Oriana Aragon)做过一个相似的研究,他们发现,有很多人在看到“可爱的”“很萌”的动物时,一方面觉得“好可爱”“好想抱一抱”,但很快,内心又出现了“好想捏死它”的负面想法。

这种古怪的反应很让人疑惑,难道人的内心都隐藏着某种“变态”想法吗?但研究者认为,这正是大脑在大量的正面情绪闯入后,产生的一些“攻击性”的行为,用来维持自己的平衡。

现在,你懂得了大脑的这个平衡机制,是不是对自己的一些奇怪念头,有了另一种理解呢?

起码,你知道有些情绪只是自然反应,而不是“你”的反应,理解这一点,就不会受这些情绪影响了,可以让自己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平静和理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