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不讨好,不打击,不掌控
——避开语言陷阱,为爱好好说话——

本书看点:

1、学会“友爱式”吵架:
不得不吵架时,如何正确地和伴侣发脾气
——既能发泄情绪,又不让对方寒心。

2、避免被“爱情”套路:
你是遇到真爱,还是遇到了渣男/女?
从说话方式,可以判断对方是否真的爱你。

3、拒绝“以爱为名”的精神控制:
学会拒绝任何形式的精神打压、掌控和心理摧残。

4、建立“成长式”亲密关系
避开语言陷阱,在交流中和对方一起成长,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为爱情升温。

再好的感情,
也经不起有毒的话语!
且行且珍惜。


【内容简介】

什么是有毒的话语?
如果,有些话让你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失望、受骗、委屈、内疚、抑郁、疲惫,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精神错乱。
那么,这些话就是有毒的。
关系越是亲密,越容易遭遇有毒的话语
亲密关系走到深层,是两颗心灵的碰撞、沟通和交融,会产生很深的心灵联结。感情甜美时,伴侣是彼此心灵快乐的源泉;感情出现裂痕时,伴侣就是彼此心灵*烈的毒药。
如果你正在亲密关系中变得消极沉重、丧失活力、精神失控,那么,你很有可能是中了话语的毒。
有毒的话语有哪些特征?
有人想分手,有人想改造,有人想掌控,有人图谋不不管出于哪种动机,"下毒"手段基本上都包会以下几种。
巧言令色的欺骗、对自尊和自信的无情打击、颠倒黑白、博取同情、制造无辜感、亳无底线地贬低对方的存在价值,把自己的错误说得义正言辞,目的只是为了让对方确信: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得听我的。
本书能提供什么?
本书深度解剖语言陷阱背后的微妙心理,告诉我们亲密关系中哪些话不能乱说。学会识别和避开有毒的话语,以正确的说话方式发泄情绪和解决分歧,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情感控制,减少伤害,建立"成长式"的亲密关系,为感情升温,让自己和伴侣都能成为更好的人。


【作者简介】

罗伯特·纽伯格(Robert neuburger)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夫妻和家庭治疗师、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临床心理学名誉教授、法国家庭治疗协会前副会长、瑞士家庭治疗协会前副会长,欧洲家庭治疗协会(EFTA)、法语瑞士家庭治疗和系统干预协会(ASTHEFIS)和日内瓦家庭治疗协会(AGTF)会员,主要在瑞士、法国、比利时和西班牙从事心理治疗师的培训和督导工作。


【目录】

前言 有毒的话语往往隐藏在亲密关系中

吸引的风险 //005

没有幻灭,就没有控制 //007

为什么我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控制? //010

隐藏某些事情 //020

改变对方或为自己辩护 //021

挽留对方 //023

逼走对方 //024

诋毁对方 //025

不同的手段,同一种武器——语言 //026

内疚感 //034

羞耻感 //038

担忧、自怜、同理心 //045

亏欠感 //048

甜言蜜语 //052

野蛮分析 //054

嫉妒 //056

恐惧:威胁、报复、情感勒索 //058

承诺 //060

真诚 //061

读心术 //062

正常化 //063

要求信任 //064

从谎言到隐瞒 //072

虚假信息 //076

双重信息 //088

或动词“是”的危害 //099

病理化,或乱贴标签 //103

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106

重塑过去:修正主义 //108

否认主义,或孤立对方的艺术 //110

同一性早闭者 //123

不安全依恋者 //126

非自主取向者 //131

其他 //133

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 //142

相信自己 //145

识别控制的类型 //148

发现控制者的潜在动机 //149

正不正常 //150

向谁诉说 //153

大发雷霆 //156

放弃改变对方的想法 //158

捍卫自己的底线 //159

避免情况再次发生 //161

当心理治疗师的介入使情况变得更严重时 //168

把选择权交给来访者是咨询师的职业道德准则 //170

倾诉的好处 //175

放弃不等于失败 //179

作者的著作 //185


【前言】

前言 有毒的话语往往在亲密关系中

“亲爱的,你怎么觉得我在骗你呢?我只是太忙了”,男人对女人说道。女人因男人总不在身边而感到担忧,而男人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减退也让女人感到不安。
伤人的言语、错误的推理、语言的陷阱,简言之,有毒的话语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感情出现问题的伴侣之间。实际上,这是同居暴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近年来,这类行为被归为“病态自恋”(pervers narcissique) 。“病态自恋”这一概念由精神病专家、精神分析学家保罗-克劳德•拉卡米耶(Paul-Claude Racamier)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指的是精神变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这一概念随后被阿尔伯托•艾格尔(Alberto Eiguer),特别是被玛丽-弗朗丝•伊里戈扬(Marie-France Hirigoyen)继承、推广,被用来解释在伴侣争吵中扮演操控者一方的行为。
但是在我看来,纯粹为了获得操控的愉悦而实施操控行为的情况并不常见。大部分实施语言操控行为的人其实不一定是所谓的“病态自恋者”。*常见的情况是,实施操控,比如说欺骗,是为了隐藏可能引发伴侣问题的某种行为。尽管这样做可能后果会很严重。
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帮助读者识别操控的情境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出预警信号,以免受到由此带来的心理伤害。很多时候,抑郁甚至是精神错乱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需要独自面对虚假信息:直觉或感受告诉我们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伴侣却试图说服我们,让我们觉得事实并非如我们所见,让我们认为不必相信我们自己的感知。
为什么在感情生活中,一个人(有时候则是双方)要用语言去诱导另一个人落入圈套呢?为什么人们常常不能分辨说出来的话是好还是坏呢?在伴侣之间,当操控的条件被满足时,有些人会以不好的方式表达出来,有些人则会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歪理。
语言操控和语言错误这两个词指的不是一个概念。语言错误指的是说出来的话不符合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语言操控则属于有意为之的一种行为,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蒙蔽对方,达到某种目的,也可能是为了驯服对方,使对方病理化。需要强调的是,在这里,“操控”一词并不是说操控者这样做是为了使对方不痛快。如果是的话,那就是这个人的个体问题了。这里所说的操控,是在某种情况下,比如伴侣之间,脱口而出的、具有欺骗性的话语。
伴侣的二人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隔了一层纱。伴侣之间发生了什么,外人很难看透。在这样的情况下,悲剧有可能会发生。语言操控可能会被用来蒙蔽对方、让对方羞愧,或是斥责对方。亲密关系是一个小型的沟通实验室,人们在这里学习和使用各种沟通技巧,从*平常普通的到*卑劣肮脏的、具有危害性的,严重的甚至可能让人抑郁或患上精神病。学习识别这类话语陷阱,有助于摆脱其带来的困境,更何况,这种情况不止发生于伴侣之间,在职业生活中、在医疗和宗教事务中,我们也会碰到。
本书谈论的是伴侣之间爱情的幻灭以及使用“有毒的话语”的情况。哪里有幻灭,哪里就会萌生有毒的话语。在伴侣之间,唯有彼此相爱,才能保护他们免受有毒的话语的伤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