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

孩子被人欺负了怎么办?孩子欺负了别人怎么办?
北大心理专家教你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和谐的亲子关系,合理的亲子沟通;
提升孩子的情商,稳定孩子的情绪;
锻造社交能力,告别社交障碍;
从根本上远离校园欺凌;


【内容简介】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和心理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不但会对“受伤者”造成伤害,而且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会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伤害更是不可小视,受欺凌的学生通常在身体上和心灵上受到双重创伤,并且容易留下阴影长期难以平复。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

本书的三位作者都是青少年性教育、社会性教育领域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在书中,三位作者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校德育管理经验,围绕校园欺凌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极具方法论意义的论述。

谨以此书献给对一下问题有所困惑的父母: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形式都有哪些?

如何发现孩子遭遇了校园欺凌?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欺凌别人?

孩子亲眼看到有人遭遇了欺凌很害怕,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是欺凌者时?父母该怎么办?

如何支持孩子成长为一个情商高、情绪稳定、懂得共情且具备的社交技能的孩子,从而让孩子从根本上远离校园欺凌?

另外,本书还将告诉家长如何从家长的角度与学校通力合作打造“零欺凌校园环境”,还孩子一个温馨、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作者简介】

白璐

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双硕士,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性社会学学士。性心理专家,性教育专家,美国性学家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Sexologists)注册性教育师。青爱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荷性教育专家师资培训项目负责人。长期致力于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以及家庭性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能获得积极、有效的性教育,帮助广大父母培养出一个性健康、性安全的孩子。曾出版《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导用书》《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等。2018年于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和孩子谈谈性》一书。

桑德琳

著名心理学家和性学家。她是性健康和性教育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她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儿童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和性学硕士学位。作为格罗宁根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她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开展了一个关于早期性教育对青少年性健康影响的博士研究项目。她是一名畅销书的作者,她出版了很多书籍,这些书面向家长、教师、儿童和年轻人。现在荷兰的很多年轻人都是从小读着她的性教育书籍长大的。现如今,她的书在荷兰仍然很有名。她关于儿童性教育的书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不久也将被翻译成中文。她是荷兰小学性教育国家课程的开发者。她现在是一名独立国际顾问。她在非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积极从事全面性教育的培训工作,在自己的私人诊所担任性咨询专家,并教会许多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自2008年以来,她是世卫组织欧洲专家组成员,该专家组制定了欧洲性教育标准。自2008年以来,她定期在中国开展工作,包括担任大学讲师,开展教师和家长培训,并在多个促进儿童和青少年性健康的组织担任顾问工作。

杨湃

中国性学会委员、北京性教育研究会委员、中国青爱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中荷减少校园内基于性别的欺凌项目负责人,安全和谐校园课程项目负责人、联合撰写人;2012年起至今长期关注儿童及青少年性教育、性多元的接纳与包容、基于性别的校园欺凌等相关议题,为在校教师、心理行业从业者、社工、NGO等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性教育相关内容的培训与信息技术支持。


【目录】

序一 让校园欺凌少一点,再少一点……/001

序二 还孩子一个零欺凌的、安全的生活及学习环境/006

序三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欺凌/010

*章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校园欺凌

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校园欺凌/002

校园欺凌面面观/006

校园欺凌发生率越来越高的原因/008

研究本身的原因/008

社会原因/009

家庭原因/009

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011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影响/012

从家庭教育层面入手,让孩子从根本上远离校园

  欺凌/014

家长作业

孩子上学后,你是否有过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担忧/020

第二章 什么是校园欺凌

“欺凌者”和“受害者”/022

欺凌的概念——什么是欺凌/023

欺凌行为不一定是重复发生的/030

欺凌行为不一定是故意的/031

权力不平等也不是*标准/033

欺凌行为一定是带有攻击性的行为/034

谁能判定一种行为是不是欺凌行为/035

不同种类的欺凌行为/038

“欺凌行为”与“开玩笑”的区别/050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或成为欺凌者/052

家长作业

试着了解孩子理解的欺凌行为是怎样的/057

第三章 如何发现孩子遭遇了欺凌

孩子可能遭遇了校园欺凌的信号/060

信号一:孩子身上有无法解释的创伤/063

信号二:孩子的衣物、书本、文具、电子产品、佩饰

    经常损坏或丢失/064

信号三:常有身体不适,频繁头痛、胃痛或假装

    生病/064

信号四:饮食不规律或别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065

信号五:难以入睡、睡眠状况不佳或是噩梦频繁/067

信号六:成绩下滑、学习兴趣下降甚至经常逃学/068

信号七:突然与好朋友断交或是回避社交场合/068

信号八:自尊心受伤、感觉无助/069

信号九:有自我伤害的行为/071

如何发现孩子遭遇欺凌的信号/073

发现孩子遭遇了欺凌,我们怎么办/076

步骤一:先和孩子好好聊聊他受了欺凌这件事/076

步骤二:共情孩子的感受/077

步骤三:问问孩子,我们能帮上什么忙/078

步骤四:支持孩子自己寻找解决方案/078

步骤五:孩子需要帮助时,家长再出面/079

家长作业

你是怎么处理校园欺凌的/079

第四章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遭遇欺凌

更容易遭遇校园欺凌的孩子的标志性特质/082

特质一:偏离同伴规范/084

特质二:缺乏社交技能/086

特质三:缺乏自信/091

特质四:缺乏合作的能力/093

特质五:精神问题/096

善于应对校园欺凌的孩子是什么样的/098

家长作业

你家孩子的性格特质是怎样的/102

第五章 家庭教养方式VS孩子人格发展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孩子人格发展/108

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111

专制型教养方式(太严厉)/111

放任型教养方式(溺爱)/112

支持型教养方式(恰到好处)/112

更现代的家庭教养方式/113

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养方式/113

积极养育型教养方式/114

自恋型教养方式/114

鼓励型教养方式/115

过度养育型教养方式/115

无情控制型教养方式/116

简单养育型教养方式/116

“有毒”的教养方式/117

海豚式育儿与老虎式育儿/118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119

忽视型家长/120

压抑型家长/121

放任型家长/122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122

家长作业

请测试一下你属于哪种类型的父母/124

第六章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支持孩子成长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132

如何与人相处——家长要做好榜样/150

让孩子学会理性沟通/156

技巧一:多采用“我—信息”的表达方式/158

技巧二:和孩子一起练习讨论感受和情绪/159

技巧三:良好的沟通,意味着要关注对方的感受/161

技巧四:询问与对方有关的问题/162

这样和孩子讨论校园欺凌/164

教会孩子善待别人/166

教孩子学会与人合作的技巧/168

积极的相互依赖/168

有责任感/169

懂得促进性互动/169

良好的小组评估能力/169

有一定的团体技能/170

教孩子学会正确处理负面情绪/171

友谊对于预防欺凌的重要性/173

教孩子成为欺凌事件的防卫者/174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177

教孩子做一个自信的个体/179

远离那些对于反欺凌没有帮助的方法/183

家长作业

培养孩子的社会情商/185

第七章 当孩子是欺凌者时,父母怎么办

孩子可能是欺凌者的信号/190

信号一:孩子卷入了肢体冲突或是语言争吵/193

信号二:孩子的朋友中有欺凌者/194

信号三:孩子越来越有侵略性/195

信号四:孩子有不明来源的财物/196

信号五:容易受挫、常将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他人、不想为自己的行为负责/197

信号六:对自己的声誉或受欢迎程度感到担心/197

信号七:缺乏共情能力或同情心/198

信号八:亲子关系不太好/198

发现孩子是欺凌者,父母不要自乱阵脚/199

如何与孩子交流是关键/203

弄清孩子欺凌行为背后的原因/205

“对症下药”,改善孩子的行为方式/208

教孩子学会用友善的行为来取代不友善的行为/208

教会孩子共情/209

提升孩子的自尊心/209

教孩子一些的社交技能/210

反思家庭教养方式/210

通过一些相关的惩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212

利用共情,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213

带着孩子给受害者道歉/215

积极与学校合作,创建无欺凌的和谐校园/218

家长作业

若孩子成了欺凌者,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吗/219

第八章 培养共情能力,助力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共情能力发展直接影响孩子社会情商的发展/222

什么是共情能力/226

共情能力的发展进程/228

心智理论的发展/231

如何助力孩子共情能力的发展/233

做有共情能力的家长/234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形成认知式共情)/237

帮助孩子认识他人的感受(发展情感式共情)/239

帮助孩子发展同情式共情/241

孩子在共情能力发展方面有困难怎么办/243

家长作业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246

第九章 与学校合力应对校园欺凌

配合学校打造无欺凌校园环境/248

“安全和谐校园计划”/251

如何说服学校开展反欺凌计划/254

家长作业

与学校通力合作打造“零欺凌校园环境”/256


【前言】

让校园欺凌少一点,再少一点……

很多人所熟知的我,是一名性教育工作者。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我一直在和老师、家长、学生探讨性教育的议题。这是一份让我感觉十分荣耀的工作,因为它能给孩子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让他们更健康、自在地成长。

和性教育相关的这份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多和孩子接触的机会,让我有机会了解当下很多孩子面对的困惑和挑战。我深切地感受到,当下很多孩子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与校园欺凌有莫大关系。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包括孩子自身也是如此。

忽然想起一件事,那是发生在一节面向几十个高一年级的孩子的性教育课上的事。当时,学生们正在自由讨论。忽然,一位女生哭了起来,并且冲身边的同学大喊:“你们怎么可以这样说!”

我把这个女生带出教室,安抚她的情绪,并试图了解发生了什么。女生告诉我,她所在的小组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几个男生有意无意地老是提起某地的性犯罪率特别高,言语中充满了攻击的意味,因为他们都知道她就是这个地方的人。女生还补充说,其实在此之前班里的很多人就拿这个问题攻击过她。女孩生气地对我说:“先不论他们说的是不是事实……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们所说是事实又能怎么样?我为什么要承受这些?”

在很多人看来,这好像只是孩子之间的玩笑,*多也就是取笑,但这就是典型的欺凌。我也是当时那一刻才有这种感觉的。对,这就是欺凌啊!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女孩当时几近崩溃的情绪。这次事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所接的各种咨询中,有很多学生向我求助。在各种求助中,有一类问题在*近几年非常突出,那就是很多学生拒绝上学。而在那些拒绝上学的孩子中,又有相当一部分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在学校没有朋友,经常被孤立、被欺负。有孩子讲道,当老师要求班里的同学进行分组作业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和他一组,*后只能被老师指定到某一组,这让他感到非常尴尬、难过;有孩子讲道,她每天晚上都会在被窝里哭,因为第二天上学时又会被一群人欺负,说她又胖又丑,学习还不好;有孩子讲道,自己只是得罪了一个同学,而这个同学就找了很多人通过社交平台骂他、威胁他;有孩子讲道,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收到了同学发给她的上百张色情图片,只因她举报对方考试作弊。

而这些孩子遇到的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生活中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当他们鼓起勇气向父母求助时,父母会告诉他们不要在意,“你现在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有没有朋友并不重要”。有些家长甚至会在反复催促孩子上学无效时认为孩子并不是真的遇到了什么麻烦,继而指责孩子懒惰,没有责任心,从小被惯坏了。当家长带着这些孩子来到咨询室时,他们也只有一个目的,请老师帮助孩子赶紧回到学校。这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当在群体中被孤立、被攻击时,孩子所产生的恐惧感是不可忽视的。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们,恐怕已经忘记了我们在小的时候也曾经那么在乎朋友,那么在乎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们站在一起。

我很想帮助这些孩子,但常常会感觉到无能为力。我所能做的只是在咨询室里倾听、理解和陪伴他们,并尽量通过沟通让家长能够真正理解和帮助孩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到这一点。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家长不爱孩子,而是因为他们从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所以当有机会来写这样一本书时,我是非常开心的。我真心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通过这本书理解孩子可能面临的困境,并且坚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支持他,帮助他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我也真心希望更多的家长和学校能通力合作,一起打造零欺凌校园环境,让校园欺凌少一点,再少一点……

现在,这重要的一刻是我对这本书的另两位作者的表白时刻。亲爱的Sanderijn和杨湃,你们是我的老师、伙伴、朋友,我们不仅在工作上能给予彼此支持,还能一起吃饭、聊天、八卦。你们的出现让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让我对我所做的事充满了信心。无论是性教育,还是反欺凌教育,共同的愿景和责任感让我们成为一直并肩作战的好伙伴!能遇到如此志同道合的两位同行者,我自感非常幸运。爱你们!

白 璐

2020年6月于北京

还孩子一个零欺凌的、安全的生活及学习环境

在我从事反校园欺凌教育的这几年里,每次与老师、家长或是孩子分享我所经历的关于欺凌的案例时,我总会提起下面两个故事或其中的某一个。

一个故事发生在我上初二的时候。那时,我和周围的同学正值青春期,对一切能催生荷尔蒙分泌的事情充满好奇。一天,我们班上转来一名新同学。那是一个女生。她发育得很好,又喜欢穿毛衣,所以身材线条显露无遗。没几天,就有人给她起了个外号——“奶牛”。而这个外号传遍整个年级,甚至在全校传开也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一时间,我们周围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每每遇到这位新同学,都会不怀好意地用这个外号“称赞”她。更有同学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捕风捉影编造各种关于她的风月故事。没有多久,她就转学离开了。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我上高二的时候。因为文理分科,班级重组,很快有一些新的面孔加入了我所在的班级。其中有一个女生,是个篮球特长生,个子很高,留着平头,说话时嗓门特大,和男生们玩得很好,和女生们关系也不错。但我们当时的一位老师并不喜欢她,常在课堂上当面抨击她的中性打扮,甚至会用一些难听的话来羞辱她。慢慢地,有一些同学——或许本来就不太习惯女生打篮球这件事,也开始对她冷嘲热讽。没过多久,这个女生就去了体校,我们再也没能相见。

我每次讲到她们的时候,都十分难过。因为与大家有一些“不同”,她们承受了不该有的奚落、嘲笑与责难。这就是本书要讨论的主题——欺凌。当时,这两个女孩所遭遇的就是典型的校园欺凌。

今日想来,我也为我自己感到有点难过,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在遭受这些非难的时候我没能挺身而出帮助她们,也是因为她们的遭遇我也曾经历。进入青春期后,我的发育也很特别。有一段时间,我——一个男生——的胸部就像两个谷堆一样突然耸起,导致我很长一段时间内要通过驼背来隐藏它们。同时,一直不喜欢篮球、足球这样的“男生该做的运动”的我,也一直被人说“像个小姑娘”,使得我赶紧剃了卡尺头,压低了声音讲话……

类似我在上面提到的这样的校园欺凌事件,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上演。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在做与反校园欺凌相关的工作。如何才能杜绝校园欺凌?这是我和我的同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共情能力、社交技能,提升孩子的自尊、自信,这都是我们在反欺凌这条路上使用得*多的方法。其实,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欺凌者,都应该是我们帮助的对象,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欺凌者也将深受欺凌事件影响。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将继续为了这些目标努力。

这也是我为能遇到Sanderijn与白璐女士而倍感荣幸与开心的原因。她们都是非常好的性教育及心理学专家,她们都能够设身处地与人共情,对于校园欺凌这个议题也非常关注。虽然我们在年龄、阅历、学识与专业领域方面有诸多不同,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期待:还孩子一个零欺凌的、安全的生活及学习环境。

正在阅读本书的家长和老师,或许是孩子*后一道避风港湾,大家务必在孩子离开港湾驶入人生的大海之前,传授给他们足够的技能与经验,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在社会立足,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爱别人。

这很不容易,但很值得。

杨 湃

2020年6月于北京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欺凌

我一直很讨厌不公平的事情。我的母亲在我长大后跟我说,我在三岁左右的时候,就常站起身来告诉她,她不能让我的弟弟哭那么久。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更是觉得我对我的兄弟在学校的幸福生活负有极大的责任。

有一次,我所在的学校的摄影师为我们学校所有的孩子及他们的兄弟姐妹拍合影。我记得,当时来拍照的弟弟没有穿鞋便在镜头里摆姿势,摄影师因此嘲笑他。我因此非常生气。我的弟弟只不过是在教室里把鞋子弄丢了,摄影师为什么要因此嘲笑他呢?他没有权利因为我的弟弟忘了穿鞋就嘲笑他。我特别生气,拉着小弟弟的手离开了教室,把另外两个兄弟留给了摄影师。我不想再见到那个糟糕的男人。因此,我的那两个兄弟出现在了那张合影里,我和小弟弟没有入画。我记得,我当时向我的父母解释了好久。现在,每次看到那张照片时,我都会会心一笑。

在我上学的那些年里,对经常被忽视或被欺负的同学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我总是心痛不已。正因如此,我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常常照顾和关注那些卷入校园欺凌事件的人。这样看来,我长大之后成了一名心理医生,也就理所当然了。

我一直想帮助那些深受欺凌事件伤害的人,想让他们感到更舒服、更安心。我一直想让弱者变得更强大,更有信心对抗无缘无故的欺凌。我一直想给那些经常卷入校园欺凌事件的人提供各种工具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特别的,都值得被欣赏。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从事与性教育相关的培训工作。在我看来,性教育是每个人实现自我安康的途径之一。除了学习生殖知识外,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持充满善意的关系也是性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共情别人的感受,在我看来,这对一个人的幸福感至关重要。性教育和教孩子学会远离欺凌,异曲同工。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的两位合作伙伴——白璐和杨湃。他们也是我亲密的朋友。我很荣幸能认识他们两位,并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工作。我们在对抗校园欺凌方面有很多相同的观点。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会必要的社交技能,都能设身处地共情他人,都能与别人和谐相处,都能远离校园欺凌。研究表明,学会这些的孩子将更容易取得成功。

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们的知识和理念。

Sanderijn van der Doef

2020年6月28日


【免费在线读】

*章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

校园欺凌

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校园欺凌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校园欺凌?我们将从下面这个案例讲起:

萱萱是一名初中生,今年13岁。萱萱小学时代一直是一个开朗、快乐的女孩,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困难或问题。在学校里,她成绩一直很好,也有很多好朋友。小学毕业后,她*好的朋友和她一起升入了同一所中学。从上初中开始,萱萱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萱萱班里的很多孩子来自另一所小学,其中有些女生看上去比萱萱要成熟得多。有一个身材高挑、十分漂亮的名叫小美的女生,在班里很有号召力,尤其在女生中很有威信。

小美从见到萱萱*天起就不是很喜欢她,因为她认为萱萱又胖又丑。于是,其他女生都和小美一样看不起萱萱,对她不理不睬,甚至还会有意地孤立她。萱萱开始时并不在意,因为她还有自己*好的朋友,那个和自己一起升入这所初中的小学同学。但是,没过多久,萱萱的这个好朋友因为要跟随父母到另一个城市生活,所以转学了。

从那以后,每天去上学成了萱萱的噩梦。以小美为首的一帮女生不仅孤立萱萱,甚至经常打骂她。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萱萱经常为小美做一些她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比如替小美倒垃圾,给小美买东西,甚至听命于小美说别人的坏话。

萱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对付拥有强大的能量的小美和她的那一帮追随者。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傻,越来越丑,越来越胖。有一次,她在同学微信群里看到了某同学用电脑合成的带有她头像的不雅照。很多同学在互相传播这些照片,以致后来全校大部分学生都看到了这些照片。萱萱觉得非常尴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她都是哭着入睡。每天早上去学校时,她肚子都疼得十分厉害。

有一天,萱萱终于鼓起勇气告诉妈妈:“妈妈,我不喜欢班上的某些女生。”但是,萱萱并没有讲太多。妈妈劝她想开点儿,妈妈说:“你别这么敏感。我小时候也经历过这些。你不当回事儿,它就过去了。你现在*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以后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听妈妈这样说,萱萱越发感到无助。

这天晚上,萱萱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没有力气与这个群体做斗争。她们这些人中没有人喜欢我。她们都讨厌我。我又丑又笨。我的生活真是一场噩梦。对我来讲,*的解决办法,就是自杀。这样对大家都会好一点。爸爸妈妈以后再也不会因为我成绩差而感到失望了。明天,一切都将结束。我将吃下妈妈的安眠药,沉沉地睡去,不再醒来。再见了,亲爱的世界!再见了,亲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请不要自责!这一切都不是你们的错。一个渺小的我要从这残酷的世界消失了,我将去寻找我的幸福……”

第二天早晨,萱萱妈妈看到了躺在床上的萱萱和她身边摊开的日记本……

幸运的是,由于抢救及时,萱萱活了下来。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近些年,随着见诸媒体的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多,校园欺凌这一话题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很多家长开始担心,在我们看不到的孩子的校园生活中,孩子都经历了什么?他们是否有可能受到伤害?他们遭遇校园欺凌的风险有多大?

我们先来看一些数据。在国内近几年关于校园欺凌的大大小小的调查研究中,在校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达16%~32%,其中留守儿童学校和寄宿制学校中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的比例相对较高。2017年5月20日,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指出,在校中小学生遭受欺凌的发生率高达25.8%。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从21世纪初至今的各种研究或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校园欺凌发生率已经从当时的20%左右上升到30%甚至以上。

校园欺凌面面观

各种关于校园欺凌的调查报告显示,校园欺凌的形式以言语欺凌居多,网络欺凌的比例近些年上升较快。虽然在各种关于校园欺凌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的校园欺凌更多的是肢体欺凌,但在各种调查研究中,肢体欺凌所占的比例远低于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

各种研究及调查报告还显示,男孩遭受欺凌的比例远高于女孩,并且男孩遭受肢体欺凌的比例相对更高,而女孩则是遭受言语欺凌的比例更高。同时,农村学校的欺凌现象多于城市,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学校欺凌事件更多,中学的欺凌现象相较小学更多。

从家庭层面来讲,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对于校园欺凌的发生的影响并不明确,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教养模式对于孩子在校园是否会遭遇欺凌有明显影响。与父母关系较差或是与父母互动不畅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或是更容易成为欺凌者。另外,社会交际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更易遭受欺凌。社会交际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模式。

校园欺凌发生率越来越高的原因

也许你会困惑,为什么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科学解释,但很多研究者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了可能的原因。

研究本身的原因

长期以来,我们对校园欺凌的关注不多,研究较少,甚至对于校园欺凌的概念的界定都不清晰,在很多研究中将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更关注肢体欺凌)混淆在一起。直到*近这几年,具体地讲是从2016年开始,相关研究才大量增加,真正的校园欺凌才真正被人关注。所以,在此之前广泛存在的校园欺凌事件没有被完全统计出来,在所难免。

社会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缺乏认识,并且没有意识到校园欺凌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很容易被成年人看作“闹着玩儿”或者“调皮捣蛋”。只有事件性质较为恶劣或造成较严重的身体伤害时,才会被重视并得到处理。

如此一来,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乃至欺凌者及校园中的其他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家庭原因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和同龄人互动的机会,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同龄人的各种互动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运行节奏在加快,很多家长工作十分忙碌,致使很多的家庭隔代养育代替了亲子养育。在隔代养育中,老人通常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物质生活保障上,很难和孩子有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孩子训练沟通、交流能力的机会。

另外,家庭内部矛盾过多,夫妻间的争吵过多,对孩子的教育更倾向于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比如更多的责备、惩罚,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孩子的情绪,进而促进校园欺凌事件的增加。

还有一些家长由于长期忙于工作,对孩子有一定的愧疚心理,从而会对子女过于呵护、偏袒,甚至溺爱,久而久之会使孩子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不会共情,很难理解和考虑他人的感受,遇事容易归咎于他人,这也容易导致更多欺凌行为的发生。

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

在很多中国家长的观念里,高考是能够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转折,好的成绩代表了好的未来。因此很多家长往往更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此同时很容易忽视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社交能力的缺失,很容易让孩子卷入校园欺凌事件,或是成为受害者,或是成为欺凌者。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影响

校园欺凌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心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研究显示,欺凌会严重降低受欺凌者的自尊,降低受欺凌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因为害怕遭受反复欺凌,受欺凌者可能会采用消极退缩的应对方式,因而常常处于恐惧、紧张和焦虑之中。因为会对曾经受到伤害的地点产生恐惧情绪,被欺凌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厌学的心理和行为。

持续的高强度的压力会对孩子的身心带来严重不良的影响。长期的压力会使身体释放大量的压力激素(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对人的精神和身体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可能会使孩子当下或者成年后更容易罹患一些疾病,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免疫力下降、胃肠功能紊乱、皮肤过敏、呼吸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失眠、抑郁症、焦虑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精神分裂症等。而有些时候,就像本书开头提到的萱萱同学一样,没办法承受过大的压力时,有些孩子可能会做出*行为。

对于欺凌者来说,他们之后有可能会将欺凌行为当作自己达成某些个人目的的手段,从而在遭遇挫折或面临困境时更倾向于采取*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都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欺凌行为除了可能会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之外,还可能会影响其他孩子。身处有人被欺凌的环境,每一个孩子都可能会产生不安全感,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和校园生活。比如,孩子可能会因此十分紧张甚至恐惧,担心自己如果被欺凌者盯上怎么办,这种担忧将会让孩子每天处于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中。

从家庭教育层面入手,让孩子从根本上远离校园欺凌

现在,我们国家对于校园欺凌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2016年11月,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可以说,在2016年之前,我国很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均将校园欺凌事件归为“事故”。从2016年起,我国*次在正式的规范性文件中明确使用“校园欺凌”的概念,并且明确标明校园欺凌不仅限于肢体层面的欺凌,还包括语言层面、心理层面的欺凌。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会就到底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具体包括哪些类型进行详细探讨。

相较于各种关于校园欺凌的数据和调查研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关注和防治校园欺凌刻不容缓。我们再来看两个例子。

案例一:

一次,16岁的女孩薇薇在我的咨询室向我讲述了她近一年的经历。在一次课外活动课上,她和一个男生产生了冲突。后来,这个男生发动很多学生通过微信辱骂她,甚至给她发色情图片。那一次,她删除了很多微信好友。但是,还是有同学经常通过各种方式骚扰她。终于有一天,薇薇情绪崩溃,向同宿舍的女生晓琪倾诉自己的遭遇,在倾诉的过程中因为情绪激动,她又哭又喊,还砸了东西。谁知这一切全被晓琪用手机录了下来。晓琪还将视频传给其他同学看。

薇薇失望地对我说,如果说被同学辱骂只是让她觉得委屈、愤怒,那之后晓琪对她的背叛则让她十分恐惧。她觉得身边到处充满了危险和随时可能出现的伤害。她也尝试向父母讲起这些事,但父母只是告诉她:“你不要在乎那些人,别和他们一般见识。他们都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你毕业以后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他们了。你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自己的前途上。”

薇薇告诉我:“真正的恐惧在于,我觉得身边没有人能理解我,没有人能站在我这边。”

案例二:

14岁的男孩小志因为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被父母送到我的咨询室。刚开始,小志并不讲话,直到讲起网络游戏时才滔滔不绝地说起话来,言辞之间时常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慢慢地,小志才讲起自己的遭遇。小志从小就少有朋友,他似乎并不知道如何和朋友相处。在他小时候,他觉得一切还好,因为他有很多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但在上了初中之后,他发现班级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而他完全融入不了。

小志告诉我,他觉得自己每天一个人独来独往也没什么,只是每次班级分组活动的时候,没人愿意和他一组让他觉得很尴尬。每每这时,他觉得被老师强行安排到某一组很丢脸,别人对他的冷淡也让他觉得很不舒服。但他觉得在游戏中一切就不一样了。小志打游戏很厉害,有很多人愿意和他组队。在游戏的世界里,小志觉得很安全、很舒服,游刃有余。所以他不想上学,不想和同学交流,只喜欢在游戏中和网络上的游戏搭档交流。

我问小志对于未来生活的设想是怎样的,他说他没想那么多,他觉得只要有游戏打,只要不用面对同学,一切就挺好。

每次在咨询室里遇到这样的孩子,我都会觉得非常心痛,我希望自己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来帮助他们。

让我们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校园欺凌”,发出“校园欺凌零容忍”的倡议。很多遭遇了校园欺凌的孩子,因此被我们“看到”,并得到了我们的帮助。但还有相当多的孩子依然在苦苦挣扎。欺凌有的时候真的不那么容易被看到,它可能很隐蔽,它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稀松平常的事,却对当事人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面对校园欺凌,家长能做些什么?这是我们现在想要关注的,也一定是很多家长朋友特别关注的。

其实,关于家庭教育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的影响,国内外都有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家庭教育会通过影响孩子的自尊、自信、共情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而影响孩子面对校园欺凌时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避免让孩子成为欺凌者,也可以*程度地避免孩子成为被欺凌者。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孩子:一旦遭遇了校园欺凌,他要如何应对,比如如何求助和自救。

面对媒体上不断曝出的欺凌事件,家长们普遍感到很焦虑,期待政府、学校能够出台更多有效措施来防治校园欺凌。当然,学校需要改进的地方肯定存在,但家长是孩子成长的*责任人,自然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这本书,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家长朋友找到可以主动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学校改善校园环境的措施的实施。

通过这本书,我们希望更多被校园欺凌影响的孩子被看到,能够得到更多帮助。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广大家长朋友,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经历校园欺凌,你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我们更希望告诉广大家长朋友,怎样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教会孩子很多技能以成功应对校园欺凌,在遭遇校园欺凌的时候更有力量、更懂得应对、更会求助甚至自救。

基于校园欺凌的相关研究和干预性实践的经验,本书还将重点讨论如何通过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支持孩子发展社会情感能力。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有效地远离校园欺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走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和幸福生活也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所以,拿起这本书并且能够努力实践的你,能够做到的不仅仅是帮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还能够帮助他开启真正幸福的人生。

家长作业

孩子上学后,你是否有过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担忧

亲爱的家长朋友,你上学的时候遭遇过校园欺凌吗?你对校园欺凌有什么看法?你的孩子上学后,你是否有过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担忧?

另外,问一问你的孩子,他的学校里是否存在欺凌现象,他对校园欺凌有什么看法呢?

第二章

什么是校园欺凌

“欺凌者”和“受害者”

在这本书中,我们会使用“欺凌者”和“受害者”这两个词来描述欺凌事件中的当事人。在一些西方文献中,专家们拒绝使用这两个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词语是对当事人的侮辱。比如他们认为,当我们称某人为“受害者”时,相当于没有给“受害者”成为幸运者或应对欺凌的机会。于是很多专家选择把欺凌者称为“给予者”,而把受害者称为“接受者”。我们完全同意这种术语选择背后的用意,但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我们在本书中还是决定使用“欺凌者”和“受害者”这样比较常见的术语。

欺凌的概念——什么是欺凌

在讨论什么是欺凌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

小瑞是一个8岁的男孩,正在上小学。他是独生子,家境很普通。他的父母平时工作非常忙碌,周末也经常加班,所以他基本上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当然,小瑞的爷爷奶奶十分宠爱他。小瑞长得高高大大的,稍微有一点胖,比他的大多数同班同学都要壮实一些。小瑞的同学因此给小瑞起了个外号——“老猪”。平时,班里同学都这么叫小瑞,大家并不觉得这个名字有什么问题。毕竟,小瑞班里几乎每个同学都有昵称。

可以说,这样的情况对小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是非常普遍的。大多数孩子都不会因为自己有一个这样的昵称而感到烦恼,但是小瑞感觉不是很好。

慢慢地,小瑞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当其他孩子叫他“老猪”的时候,小瑞会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和猪一样笨拙。

案例二:

静静是一个13岁的女孩,正在上初中,她平时和妈妈生活在一起。静静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离婚了。现在,静静已经不太记得父亲的样子了。

因为要赚钱养家,静静的妈妈工作非常辛苦,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静静。可以这么说,静静的爸爸妈妈很少出现在学校。静静的同班同学都为此而嘲笑静静,说她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有时,同学们还会在班上公开讨论这件事情。

有的同学甚至问静静,她的母亲是不是性工作者,因为她经常很晚才下班。有一次,静静在班级微信群里看到一张照片。那是用电脑合成的一张穿着暴露的女子图片,头像是静静的妈妈。图片的旁边还有一句不堪入目的旁白。静静十分生气,但也没有什么办法。静静想,过几天等大家都忘了这张图片也许就没事了。

但是静静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几天,她发现班级微信群里有人以上次那张图片为基础合成了好多表情包,在聊天的间隙不停地发在群里。很多同学以此为契机不断地调侃静静和她的妈妈。更有同学将这些表情包放在了其他社交媒体上。

看到这些,静静郁闷极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办,甚至不知道找谁倾诉。

案例三:

小宇是一个15岁的高中生,他非常聪明,在学校学习也很用功,但从小学开始,他就觉得自己和班级里别的男生不太一样。比如,大多数男同学都喜欢踢足球、打篮球或是疯跑着玩儿,他们还经常大吵大闹,互相推搡,甚至有肢体冲突,而这些都是小宇非常不喜欢的。

相比之下,小宇更喜欢和班级里的女生一起玩儿。他上小学的时候,没有人特别注意到这一点,女生们也很喜欢跟他玩儿。但上了初中之后,小宇班上的很多女孩子并不想让小宇和她们一起玩儿。到了高中之后,这一点就更明显了,女孩子只想和女孩子一起讨论班里或者学校里的男生,或是一起八卦*近正火的偶像剧演员。

小宇周围的男生注意到小宇和他们不一样后,便开始叫他“娘娘腔”,这让小宇感觉很尴尬。小宇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他感觉很孤独。慢慢地,班里的一些女孩也经常对着小宇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小宇每次走进教室,都会引来同学们的哄笑。

小宇感觉自己不会被任何人接纳,这让他非常难过。

案例四:

琪琪今年5岁,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为了生计,琪琪的爸爸妈妈带着她离开农村到城里打工。琪琪来到新的幼儿园之后,别的小朋友都不想和她一起玩儿,他们说她身上有一股怪味儿,还总是穿一样的衣服和鞋子。有的小朋友甚至不想和琪琪坐在一起,说她有口臭。

琪琪感觉非常难过、伤心,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不想再去幼儿园了。不仅如此,已经很久没有尿床的琪琪又开始尿床了。

琪琪的妈妈非常生气,但她并不了解琪琪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究竟什么是欺凌呢?

欺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正是想让大家彻底弄清楚什么是欺凌,我才列举了上面几个案例。当你读完这些案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是否能够发现这几个案例的一些相同点呢?虽然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各不相同,但这几个案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案例中的主人公身边的同学所做的事情,无一例外地让案例中的主人公感觉到了悲伤、不快乐、孤独或是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可以说,案例中的这几个孩子出现的负面情绪和他们身边的同学对待他们的方式有直接的相关性。

为了给欺凌下一个定义,很多学者进行了很多与欺凌相关的研究,包括对于欺凌行为本身的研究,以及欺凌行为对相关个体产生的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欺凌的定义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多个相互重叠的关键概念,所以定义欺凌并不容易。

在这里,我们先来探讨一下由欺凌研究先驱、挪威心理学教授Dan Olweus给欺凌下的定义。这也是人们在谈到欺凌时广为采用的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是这样的:

“当一个个体反复地、长时间地暴露在另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消极行为面前时,他就是一个被欺凌者、受害者。”

Dan Olweus给出的这个定义,其中的关键是:欺凌行为本质上是具有攻击性的,并且应该是持续性的。

在大多数关于欺凌的定义(包括Dan Olweus在1993年提出的定义)里,另一个关键点是欺凌者与受害者之间存在权力上的差异。这里的权力,指的是一个人行动的能力或对他人有影响的能力。这里的权力同时意味着正面和负面的力量。比如,我们利用自身的权力去创造更好、更利于我们生存的环境,这是权力的正面力量;一个群体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控制另一个群体,这是权力的负面力量。

另外,大多数关于欺凌的定义,都明确提到欺凌行为应该是存在主观故意的,或者说是有造成伤害的意图的。

长期以来,这样的定义被全世界许多欺凌研究者广泛使用,直到学者们在研究中遇到了对上文提到的关键原则产生挑战的情境。

加拿大学者Anthony Volk在2014年提出,学者们应根据现有研究的情况重新考量Dan Olweus给出的定义。

在本章中,我们就将参考Anthony Volk提出的观点,和大家讨论并给出我们改进后的关于欺凌的定义:

“欺凌是指伤害了另一个人的行为。”

这是一个很短又很清晰的定义。定义中本来应该存在的一些概念被去掉了。我们来具体解释一下。

在大多数已有的并且是当下正在使用的关于欺凌的定义中,以下的几个关键概念常被用来区分“欺凌行为”和“冲动性的攻击行为”:

1.重复的,或是持续存在的;

2.故意的,或是有伤害意图的;

3.存在权力不平等的关系,或是一段关系本身建立在权力不平等的基础上;

4.攻击性行为。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关键原则做进一步的探讨,以确定欺凌行为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欺凌行为不一定是重复发生的

早期关于欺凌的定义,强调欺凌行为是“重复发生的”或“持续存在的”。也就是说,如果对于一个人的某种消极行为只发生了一次或者几次,那么它的影响就不会太大,危害也不会太大;或者说相较于重复的、多次发生的对于一个人的消极行为,影响及危害都要小一些。然而,事实确实是这样吗?殴打、拉扯头发、对着脸吐口水、孤立……对于受害者来说,如果这些行为只发生一次或几次,其危害比它们重复发生时产生的影响要小一些吗?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它们发生的次数没有关系,只要发生了,伤害就产生了。这涉及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谁才能真正评判欺凌行为的性质?这种评判的标准是受害者的感受。没错,真正可以做这种评判的人只有受害者本人。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内容中还将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加拿大欺凌问题研究专家Anthony Volk也曾对早期有关欺凌的定义中的“反复发生的”这一标准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说,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欺凌变得越来越普遍。在网络欺凌中,只发生过一次的欺凌行为也可能对受害者产生极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他也建议从早期有关欺凌的定义中删掉“重复发生的或持续存在的”这一标准。

欺凌行为不一定是故意的

如果我们在欺凌行为的定义中判定欺凌行为应该是有意的,或是带有伤害他人的意图的,这其实只是基于欺凌者的判断,而不是基于受害者的判断。如果我们用“有伤害受害者的意图”和“欺凌者是有意的”这两条标准来判断一种行为是否是欺凌行为,那么欺凌者就可以在事后辩驳:“我不是有意伤害某人的。”或者:“我不知道我的行为伤害了那个人。”如果因为这样的标准,导致我们常见到的一些行为,比如打人、推搡、性骚扰、打骚扰电话……都可能被认为不是欺凌行为,那这些行为又是什么呢?这些明显能够被我们判定为具有负面影响力的行为难道就因为欺凌者的“非故意”而被我们忽视吗?“非故意”的行为就不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或者说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就一定不值一提吗?很明显,并不如此!

所以,我们呼吁,当我们要去判断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可以被看作欺凌行为时,我们要做的是倾听受害者的声音,询问受害者的感受,将受害者的感受作为*标准,并且是*的标准。即使欺凌者本身的确没有伤害受害者的主观意愿,但这并不影响其行为本身的性质,更不会减小其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当然,当我们对欺凌者进行惩罚时,我们应当考虑欺凌者的欺凌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权力不平等也不是*标准

当然,在大多数欺凌情境中,欺凌者和受害者之间的权力确实是存在差异的。通常,这种权力不平等在欺凌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但有时这种权力不平等是由欺凌情境造成的,因此它应该被看作欺凌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欺凌既可能是权力不平等的原因,也可能是权力不平等的结果。所以我们建议将这一标准从欺凌行为的概念中删除。

欺凌是发生在人际关系中的,这意味着它总是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或者说,欺凌是基于某种关系而发生的,比如它总是发生在同班同学或同校同学之间。在网络欺凌的情境中,也是如此。网络欺凌也基本不会发生在彼此根本不认识的人之间。网络欺凌中,起码其中的一方知道另一方是谁,比如人们在网络上评论某些明星时,前提也是评论者知道对方是谁,或者起码知道对方说了或是做了什么。这意味着欺凌发生之时欺凌者和受害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失衡,如欺凌者和受害者之间扭曲的关系或扭曲的社会交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把扭曲的社会交往称为欺凌,即使某种情境只发生了一次(可能还没来得及反复发生),甚至这种情境是发生在当事人无主观故意之时也是如此。只要存在某种扭曲的社会交往,只要受害者在其中受到了伤害,那就存在欺凌。欺凌者和受害者之间存在的(扭曲的)关系或社会交往,是我们接下来讨论如何处理欺凌、如何对受害者赋能以对抗欺凌,以及如何帮助欺凌者改变其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基础。

欺凌行为一定是带有攻击性的行为

所有的欺凌行为都具有某种层面上的攻击性。这里所讲的攻击不仅指对受害者身体上的攻击(如打、推、踢等),还包括针对受害人的言语上的攻击(如叫骂、起外号、语言攻击等),甚至包括其他类型的攻击行为。欺凌注定不是积极、友好或充满善意的行为。

通过以上这些论述,我们将得出我们在本书中会使用的欺凌行为的定义:

欺凌,是指发生在社会交往扭曲的情境下的对他人有害的行为。

谁能判定一种行为是不是欺凌行为

很多欺凌情境中的行为的性质是比较容易判断的。有些行为,每个人都可以非常确定地判断,这就是欺凌。不过,还是有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比如,当受害者说他受到了欺凌,但欺凌者予以否认,并声称其行为“只是一个玩笑”或“不是真的想要伤害他”。其实,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这个问题。当我们很难判断某种行为是不是欺凌的时候,老师、家长、目击者或其他人是否应该成为那个做判断的人呢?

我们认为,当由其他人而非受害者本人来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时,有可能会带来不公平的结果。如果我们认为某种行为影响还不够大、危害不够严重,不能称之为欺凌,或者我们甚至认为这应该被当成一个玩笑,这对受害者来讲是不公平的。

同样的情境或行为对不同的人来说,影响是不同的。也即,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的感受和看法可能是不同的。我们不在乎的事情不代表别人不在乎,反过来也是如此。

比如,我们可能都不想别人给我们起外号,尤其是带有负面暗示的外号(比如“小猪”“假小子”等),因为我们会感觉到自己被对方作了负面评价,或是担心别人听到这个外号会轻视我们。但是,有一个外号对有的人来说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儿,他们甚至可能会觉得——“别人叫我什么就去叫,和我也没什么关系。”然而,这并不表明,我们介意别人给我们起外号这件事就是不对的。毕竟,这就是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如果这时有人劝我们说:“别在乎别人怎么说,你怎么这么看不开!”我们真的能不在乎吗?真的能看得开吗?恐怕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觉得这对我们很重要!

这就是我们认为——“*能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应该被视为欺凌的人只能是受害者本人”——的主要原因。这意味着当我们需要判断“某一行为是不是欺凌”时,我们一定要询问受害者——他对这一情境或行为的感受是怎样的。当然,如果大家都非常容易地就能判断某种情境或某种行为就是欺凌时,是没有这种必要的。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对于欺凌情境的判断和对于性骚扰情境的判断。不难想象,在性骚扰的情境中,只有被骚扰的受害者本人才能确定他是否真的受到了性骚扰。有时,施害者会声称他没有听到受害者说“不”,或者声称“我不是有意要违背他的意愿的”。然而,即使这样,如果受害者说他遭遇了性骚扰,我们也会确信他遭遇了性骚扰。

如果我们做判断的依据是施害者或欺凌者对于所发生的事情的判断,我们就将忽略情境本身对于受害者的影响。因此,我们首先要听受害者怎么说。

这样一来,我们的定义就变得更清晰了:

欺凌行为是指发生在一种扭曲的社会交往中的被接受方认为是有害于自己的行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