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而衰,中唐士人受到巨大冲击与刺激,不得不展开深切的内省,努力寻求自身价值与处境的重新定位,“如何为士”成为其群体内部的反思课题,本书即以此为考察脉络,做出了颇为精到的讨论。


【内容简介】

《为师之道》旨在探讨中唐时期士大夫的自省风气。身处困境的唐代士人,习从选士制内部道德环节的失落,理解当代士风变化。他们认为士风恶化,“非受性如此”,而是“制法守度使之然”。本书循着唐人观点,以“政治体系下的行动者”为主轴,将唐代士人的认识、选择与行动置于宏观的政治体系下,进行制度与政治史的考察,以期掌握士人群体的动向。此次增订版增加了三篇附录,分别为《古代中国体系的抟成——关于许倬云先生“中国体系网络分析”的讨论》《“核心集团与核心区”理论的检讨——关于古代中国国家权力形成的一点思考》《东京与京都之外——渡边信一郎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作者简介】

王德权,历史学博士,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专长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曾发表《决杖于朝堂——隋唐皇帝与官僚群体互动的一幕》《隋唐之际“守法”争议的一试论》《汉唐间州郡治所的选择——以河北政区为例》等多篇论文。


【目录】

简体版序
许序

序论 士人、乡里与国家——古代中国国家形态下士人性质的思考

*章 无乡里之选——唐代士人处境的制度与结构分析

第二章 酌古之要,适今之宜——杜佑与中唐士人的自省风气

第三章 孤寒与子弟——制度与政治结构层次的探讨

第四章 重构“为士之道”——柳宗元士人论的考察

第五章 “士人入仕”的再诠释——柳宗元《封建论》的一个侧面

第六章 “为政之道”的探求——从中唐士人的“惭愧”意识谈起

第七章 结论——漂泊的士人

附录一 古代中国体系的抟成——关于许倬云先生“中国体系网络分析”的讨论

附录二 “核心集团与核心区”理论的检讨——关于古代中国国家权力形成的一点思考

附录三 东京与京都之外——渡边信一郎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征引书目

作者后记


【前言】

简体版序
2017年9月初,笔者应邀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演。临行前夕,收到上海中西书局编辑李碧妍来信,邀请笔者能否顺道至上海一叙,并询问《为士之道》发行简体版的可能性。当时因开学在即,未能至沪。返台后,经李编辑居中联系,终于促成简体版的印行。
简体版只修改若干错别字、补充阙漏的注释,与繁体版大致相同。但为了让大陆朋友们了解笔者撰写此书的思路,简体版以附录的形式,收入笔者过去省思古代中国国家形态的三篇论文:
(1) 《古代中国体系的抟成——关于许倬云先生“中国体系网络分析”的讨论》(《新史学》14: 1,2003年)
(2) 《“核心集团与核心区”理论的检讨——关于古代中国国家权力形成的一点思考》(《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5,2006年)
(3) 《东京与京都之外——渡边信一郎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新史学》17: 1,2006年)
笔者甫任教职时,面临上课时无以自圆其说的窘境,于是尝试建立宏观认识中国史进程的架构,《古代中国体系的抟成》就是这个“脱困”过程的成果。文中强调古代中国若能视为一个“体系”,则抟成此体系的动力不是来自巿场,而是国家。循着此文思路,《“核心集团与核心区”理论的检讨》尝试从政治体系,即国家整合社会的组织编成与制度建构,思考古代中国国家形态的演变和国制组织化的历史进程,提出“由制度与政治结构抟成的政治体系”概念,作为观察古代中国史进程的框架;进而从“政治体系下的行动者”概念出发,展开对唐代士人课题的探讨。*后,笔者对战后日本的中国史研究较为熟稔,于是借着评论渡边信一郎的中国史研究之机,整理我对日本学者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认识,于是撰写了《东京与京都之外》。这三篇论文是笔者反思古代中国士人课题时之作,《为士之道》就是在这个思路下逐渐写成的。
《为士之道》繁体版出版后,笔者仍循着古代中国政治体系的演变脉络,继续展开唐代政治史的探讨。首先,从“政治体系下的行动者”角度,考察国制变动下皇帝与官僚群体的互动,分析隋唐之际君臣关系的变化。接着,从“政治体系的内在需求”,考察汉唐间河北、河东、河南三道政区的演变,探讨隋唐之际国制变动下华北东部地方政治空间的塑造。
笔者不敏,十余年来,始终执着于“空间—社会结构—国制组织化—制度与政治结构—政治体系”的脉络,探讨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缘由。笔者尝试补缀前辈学者之宏论,意在补一己学思之不足,扩充在课堂上讲述中国这个大叙事时的能力与视野。术业各有专攻,只是颜之推所谓“为己之学”。关于本书的评价,那是读者的权柄,只能委由诸君自行判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