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三十年厚积薄发的诗情,结集为这部《无尽之河》,集中诗歌无不是诗人对爱情、亲情、友情等人类普遍情感的歌咏,对日常生活本质或细节的思考,勾画出一幅私人生活与广阔世界交织的人生图景。在文字之外,专业朗读者将诗歌的文字转化为声音,将诗歌的情感和思绪传达给听者,完成了诗歌精神的另一种传递。


【内容简介】

《无尽之河》是作者于2019年出版的诗集《未竟之旅》的“姐妹篇”,共收入近一年创作的150首诗,分为《爱情剖面》《岁月屐履》《灵魂颤音》《吉光片羽》四辑。诗集题材和内容较《未竟之旅》相对宽泛广阔,既有爱情的吟咏,亲情的感怀,也有岁月的追思,灵魂的歌唱,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心灵世界的浩瀚、丰富、深邃。


【作者简介】

崖丽娟,壮族。生于广西,定居上海。现任《世纪》杂志副主编。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主任编辑、二级编剧、资深媒体人。在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工作20余年,发表新闻报道、文艺评论、人物访谈、影视传媒研究、历史研究等各类文章100万字。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散见《人民政协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文学》《上海诗人》《滇池》《广西文学》《安徽文学》《山东文学》《南方文学》《文学港》等全国30多家报刊和多家诗歌平台。
201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诗集《未竟之旅》,《无尽之河》为个人第二部诗集。


【媒体评论】

(1)《文学报》2020年6月21日刊发本书张烨序,标题为“《无尽之河》:爱是一道永恒的光”;

(2)《新民晚报》2020年8月2日刊发江曾培文章《在诗的“无尽之河”中奋楫——读崖丽娟的诗》;

(3)《光明日报》2020年8月13日报道《无尽之河》出版暨书展活动,标题为“诗集《无尽之河》出版”;

(4)微信公众号“上海作家”2020年8月18日推送《无尽之河》在上海书展的活动报道,标题为“报道|《无尽之河》新书首发暨签售活动成功举办”。


【目录】


爱是一道永恒的光
——序崖丽娟诗集 《无尽之河》 张烨
文艺名家、 主持人朗诵篇目汇总
*辑 爱情剖面
我 们
命运吹过温柔的风
无尽之河
漂在海里的诗
文字游戏
你的糖
彩 虹
迷 路
随风而逝
爱情的气息
心灵氧吧
你的存在
你的倔强
南柯一梦
某种病症
一种生活
这瞬间
逃 离
无 痕
梦 游
独角戏
镜中缘
赎不回来的爱情
梦, 穿越……
何时再想起
流星的叹息
遥 望
眷恋的光鲜
六月三十日, 青莲
七月二十一日, 出梅
繁花落尽
约 定
猜 谜
边 界
温柔之外
错 觉
街 景
念 念
不 如
句 号
生日之歌
七夕之恋
爱情四季 (组诗)
(一) 春之径
(二) 夏之吟
(三) 秋之菊
(四) 冬之雪
第二辑 岁月屐履
夜之心灵密码
逝者如斯
譬 如
传 说
愿 望
浅 夏
荷 花
端 午
季节的心
回忆之光
呼 吸
谁把光阴剪成了烟花
日 子
沉 默
痛 苦
听 说
取 悦
寻 梦
漓江水
青海湖
秦淮河
春日畅想 (组诗)
(一) 春色
(二) 春意
(三) 花事
(四) 新绿
夏日秘密 (组诗)
(一) 夏夜心思
(二) 夏日美景
(三) 写下七月
(四) 留住偶然
秋日诗情 (组诗)
(一) 秋凉
(二) 伤秋
(三) 知秋
(四) 忆秋
冬日故事 (组诗)
(一) 初冬之夜
(二) 冬日午后
(三) 冬之海岸
(四) 喊雪
第三辑 灵魂颤音
寂 静
雷 池
致灵魂
我见到了你
——致敬诗人阿多尼斯先生
春暖, 花不再开
——致敬诗人海子
温 暖
——致旅日画家沈光文女士
在俄罗斯仰望伟大的灵魂
维也纳的旋律和色彩
我是五十六个民族中的繁花一朵
新游子吟
历史终将铭记这个除夕
武汉大学的樱花
佛眼· 梵音
记美术馆的诗歌分享会
如何写一首诗
诗歌乘着想象的翅膀 (组诗)
——献给第四届上海国际诗歌节
(一) 诗缘
(二) 诗魂
(三) 诗心
(四) 诗音
(五) 诗情
戏, 旁观者 (组诗)
(一) 戏文
(二) 戏院
(三) 戏言
亲情时间 (组诗)
(一) 回家
(二) 父亲
(三) 母亲
清明, 追忆外婆 (组诗)
(一) 艾粑
(二) 井
(三) 水车
第四辑 吉光片羽
阅 历
留 白
生活语录
喜欢风
岁月神偷
搁 浅
水的自白
沙漠落日
雪 花
光阴深处
梅 雨
栀子花
向日葵
暮 色
蛙 声
咖啡时间
遗 忘
寻 找
高冈上的月亮
城里的月光
一本书
我微笑
诗意人生
鸟 笼
“爱丽丝” 的问候
这一年
无言无语 (组诗)
(一) 黑夜收走了告白
(二) 哭不出来的浪漫
(三) 看不见的伤痛
无歌情弦 (组诗)
(一) 疏离了
(二) 冬眠了
(三) 情未了
时光留声机 (组诗)
(一) 昼夜
(二) 泅渡
(三) 执念
虚与实 (组诗)
(一) 虚空
(二) 如果
(三) 失落
附录:评论
时间的佳酿
——序崖丽娟诗集 《未竟之旅》 赵丽宏
凄美中的永恒情思
——读崖丽娟的诗集 《未竟之旅》 孙琴安
“未竟” 的审美升华
——评崖丽娟诗集 《未竟之旅》 王纪人
春天, 已不遥远
——浅析崖丽娟诗集 《未竟之旅》 钟惠娟
读史阅世, 诗心永在
——诗人崖丽娟访谈录 周晴云
后记


【前言】


——序崖丽娟诗集 《无尽之河》
张 烨
当崖丽娟第二本诗集 《无尽之河》 书稿呈现在我面前时,不由地想到著名诗人丽宏兄在崖丽娟*本诗集 《未竟之旅》序中所言: “我们读到的这本诗集, 是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写成的新作选集, 这样的写作速度和效率, 让人惊异。 这也许是一个少见的案例, 是一个奇迹。” 丽宏兄写序的日期是2019年3月10日。 也就是说,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她又完成了第二本诗集。 这下该轮到我为崖丽娟写诗的速度和数量惊愕、 诧异了, 她的诗情有若风樯阵马, 相继兴起, 犹如山鸣谷应, 风起水涌, “波澜开阖, 如在江湖中, 一波未平, 一波已作” (宋· 姜夔 《白石道人诗说》 )。 蛰伏三十余年重返诗坛, 写诗那么神速, 接连两年就捧出两本诗集, 真让人惊讶不已。
说实话,之前我对崖丽娟和她的诗歌皆陌生, 只在诗友聚会时见过她两三次。 印象中她善于辞令, 很快就会成为交谈的核心人物, 颇有气场。 闲聊时, 她扑闪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向大家说起, 自己在研究生毕业之后30年中几乎很少写诗, 所学的专业、 所从事的职业与诗歌并无关系: “我仅仅是一个诗歌爱好者, 请在座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她使我想起《周易· 谦》: “谦谦君子, 卑以自牧也。” 赞扬的是谦逊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崖丽娟写诗超快这个现象, 我更愿意这样来理解, 她自少年时代就喜欢诗歌, 几十年下来, 一个人耐住寂寞默默守护心中的缪斯, 终究是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她又有着比一般人更为深刻的生命体验, 尤其对爱情的刻骨铭心 (她的两本诗集都以抒写爱情诗为主), 从她两本诗集的书名就能让读者联想起人生之路的艰辛与漫长; 而追求又像 “未竟之旅”和 “无尽之河”, 前路漫漫, 时间如水一般怅惘流逝, 但又坚执信念, 义无反顾、 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 而她终将是爱情的歌者, 爱是她心中一道永恒的光。 某一天, 光说: “把你想说的都写出来吧!” 冥冥中仿佛受了感召, 于是, 她拿起了笔, 一路写来, 一发不可收拾。 崖丽娟诗歌的艺术特色, 丽宏兄在 《未竟之旅》 的序中写道: “感觉是面对着一挂清澈汹涌的瀑布, 波光晶莹, 水声轰鸣。” 而著名诗评家孙琴安老师给予如此评价: “崖丽娟的诗歌比较凄美深情, 有的地方或怅然, 或惘然, 令人测之无端。” 著名文艺评论家王纪人老师则认为: “作者用偏于古典东方女性的抒情笔调来抒写爱情…… 崖丽娟的爱情诗, 则大多是一种 ‘克制陈情’。” 几位大家的评价自然是精准了得,我完全赞同。 相比 《未竟之旅》, 我以为崖丽娟的第二本诗集《无尽之河》 的艺术追求应该是有所变化的, 如果说前者写得较为清澈、 凄美, 是直抒胸臆式的情感表达, 那么后者的诗风接近内敛、 朦胧、 扑朔迷离, 因之, 我愿意用 “蕴藉”一词来概括 《无尽之河》 的艺术特色。
诗是语言的艺术, 智慧的闪光, 生命的体验, 经验的诗化, 情感流程的艺术凝聚。 当我们谈及诗歌, 如同走进广阔的美学天地。 让我们来读一读崖丽娟的这些诗句: “一切, 仿佛久别重逢 / 命运吹过温柔的风”; “然而, 美梦并没有成真 /一阵风, 吹走祈愿 / 一阵雨, 淋湿梦想 / 于是, 我只好悄悄躲进 / 你的影子里 / / 这样, 好像拥抱过你 / 这样, 好像闻到过爱情气息”; “此后, 在每一个阴郁的日子 / 她的诗, 会以雨水的方式 / 将他淋湿”; “离开我 你千万别懊悔 / 从今以后 / 为谁 /丧失了一生的安宁”; “失恋博物馆多了一句至理名言 / 这一天, 有人满腹幽怨 / 心事忧伤成一株, 遥远的青莲”。 我想,读者能够体会这些诗句的情感浓烈, 但它却以空疏迷蒙淡出,古典诗词那种蕴藉含蓄的韵味, 如同意识静静流动遐思不已。在这本诗集里我较为喜欢的爱情诗有 《我们》 《命运吹过温柔的风》 《爱情的气息》 《文字游戏》 《这瞬间》 《流星的叹息》《六月三十日, 青莲》 《迷路》 《无歌情弦》 《无言无语》 等。
除了爱情诗, 也有一些感悟生命、 思考人生, 描摹日常生活, 抒写亲情、 故乡、 大自然的诗值得品读, 如 《雷池》 《寂静》《留白》 《喜欢风》 《漓江水》, 以及组诗 《虚与实》 《戏, 旁观者》《亲情时间》 《清明, 追忆外婆》 等。 这些诗情感深沉真挚、 柔婉温馨, 与此同时还富于哲理思考, 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读崖丽娟的诗, 不知不觉会让人进入一种弥漫古典情韵、 梦境般朦胧的诗意空间。 因为蕴藉, 所以只能意会, 真所谓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生命的感知与自然与世情融会一体。
诗人崖丽娟爱自然、 爱故乡、 爱亲人、 爱祖国、 爱民族。她是壮族人,写过一首诗 《我是五十六个民族中的繁花一朵》,诗中使用了诸如 “大山”“繁花”“南国”“红豆” “刘三姐” “红土地” 等多个象征性意象, 以深沉炽热的感情歌颂祖国和民族。
民胞物与, 大爱无疆。 爱是一条无尽之河, 更是一道永恒的光, 融于其中, 使自己成为光的一部分。 我想,这不仅仅是对于诗人崖丽娟, 也是对我们所有人。
2020年3月28日
(作者为著名诗人、上海大学教授、上海作协诗歌委员会原主任)


【书摘与插画】

后记
在中国传统佳节编辑一本诗集, 或许, 这算得上是一件颇有诗意的事情吧。
2019年春节几天假期, 我编辑修改 《未竟之旅》, 2019年9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0年春节, 我同样利用假期集中编辑修改 《无尽之河》, 今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很多诗人曾无限向往地说, 希望一年能够出版一本诗集。或许, 这样的向往也充满诗意吧。
诗与远方, 总是那么令人神往, 诗意地生活, 自然也是很多人的梦想。
自从1979年喜欢上诗歌之后,诗歌就驻进了我的心里,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我。自己曾经买过多少诗集难以计数,多少优秀的诗歌曾经滋养过我的心灵更是无法说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诗歌陪伴我、 锤炼我、磨砺我、启迪我,让我面对生活的苦辣酸甜, 都能永葆一颗诗人赤子之心,真诚地生活。
感谢诗歌以如此丰厚的方式回报我, 让我在停笔创作诗歌多年后, 重新拾笔时, 仍然可以用诗的语言自如地传情达意; 感谢那些引领我走上诗歌这条道路的古今中外优秀诗人们, 他们的理想、追求、探索、教化、良知、喜悦、痛楚,日复一日地触碰、 撞击、 抚慰我的心灵, 使诗歌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未竟之旅》 出版后,反响之热烈远远超出我的预料。著名诗歌评论家孙琴安先生、著名文艺评论家王纪人先生都*时间撰写评论, 分别在 《新民晚报》 和 《中国文化报》 上发表, 予以热情肯定; 人民网、 新华网、 澎湃新闻、 文汇网、中国诗歌网, 以及 《中华读书报》 《文学报》 等媒体以各种方式做了报道。 很多诗友、 老师、 同学纷纷告知他们的读后感,还有热心读者、 诗歌朗诵协会会员、 白领沙龙的朋友辗转找到我为购买的诗集签名, 这些真诚的关心和鼓励, 成为鞭策我继续写好诗歌的不竭动力……
写诗的过程看起来是灵感和激情的刹那喷涌,但构思一首诗,却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过程。
之所以将诗集取名 《无尽之河》, 其意源自于此: “河水”日夜不停地流淌着、 奔腾着, 既可以代表时间的流逝不断,思绪的绵延飘忽, 也可以想象为汹涌澎湃的激情和永不枯竭的灵感; 无尽, 时空概念, 有着永恒之意。 此外, 《无尽之河》 与 《未竟之旅》 似有一脉相承、 意蕴相通之处, 不妨视作 《未竟之旅》 的姐妹篇。 诗集共收入近一年创作的150首诗, 分 《爱情剖面》 《岁月屐履》 《灵魂颤音》 《吉光片羽》 四辑。 如果说诗集 《未竟之旅》 “爱情诗” 占*多数, 那么诗
集 《无尽之河》, 题材和内容则相对宽泛广阔, 既有爱情的吟咏, 亲情的感怀, 也有岁月的追思, 灵魂的歌唱, 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心灵世界的浩瀚、 丰富、 深邃。 《吉光片羽》 里的短诗, 是日常生活中思绪偶尔的放飞, 是灵光乍现时有心或无心的捡拾, 但愿能让读者会心一笑。
诗集附录部分收入赵丽宏先生为 《未竟之旅》 所写的序言, 以及孙琴安先生、 王纪人先生对 《未竟之旅》 的评论文章, 旨在通过前辈老师的指教, 对比自己创作中的不足, 再思考, 再努力, 再出发。 上海市作协理事、 诗人钟惠娟牺牲休息时间写下评述, 溢美之词我受之有愧。 资深编辑周晴云约我做了一次访谈, 详述我将近40年诗歌之缘, 她的用心让我深为感怀。
在此, 似乎需要回答朋友们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诗歌需要激情,应该更多地与年轻人关联,为何你人到中年连续两年出版两本个人诗集?
其实, 我与诗歌结缘甚早,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读大学和研究生七年时间里, 就曾陆续写下数百首诗歌, 只是当时鲜少发表。 工作之后, 由于各种原因, 搁笔多年不再写诗,因此很多朋友并不知道我一直喜欢诗歌。 这两年重新回归诗歌创作, 把多年积淀的思考和感悟短时间里集中写下来, 这样的速度和产量似乎有点让人惊异。 但是, 以我写诗的年头算下来, 创作的数量并不能算多, 我希望自己还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
再次感谢上海作协副主席、 著名作家、 诗人赵丽宏先生,*本诗集 《未竟之旅》 承蒙赐序鼓励, 尽管仍期待赵老师继续为第二本诗集作序, 但他和孙琴安老师同时推荐了著名诗人张烨女士, 赵老师欣然应允题写书名 “无尽之河”,于我而言则是意外惊喜,让我备受鼓舞;感谢著名诗人张烨女士百忙之中赐序, 她是我40年前刚刚接触诗歌时就非常仰慕和喜爱的一位前辈,张老师的几本诗集一直是我的枕边书, 得到她的赐教可谓荣幸之至。 生活中的张烨老师低调随和,待人亲切友善, 让我如沐春风。
著名作家王小鹰女士平日对我的诗歌创作十分关心, 常常给予鼓励, 感谢她两次热情推荐拙诗; 感谢我在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工作时的老领导、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先生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陈子善先生费心点评推荐; 感谢上海文史馆馆员、 著名书法家、 83岁的吴柏森先生, 亲手书录我的 《夏日心思》, 有一天我登门拜访, 当吴老把这份珍贵礼物赠送给我时, 真让我又惊又喜;84岁的江苏文史馆馆员、 著名画家文人刘梵天先生书录另一首诗 《我们》 赠送给我, 令我感慨不已。 两位诗友金杰先生和廖占峰先生、 同事曹新芳先生, 以及20年的好朋友王海燕女士分别抄录了 《彩虹》 《阅历》 《诗心》 《花事》, 以此表达对我的支持, 这6幅意义非同寻常的书法作品一并收入书中作为每辑插图, 拙著因此增色不少, 这份情谊成为我人生*美好的回忆珍藏于心。
这里特别要感谢的是, 表演艺术家王苏、 蔡金萍、 田奇蕊、 刘婉玲、 凌庆成、 李仁义 (首君)、 朱景芳、马小倩,以及中国香港亚太*卫视副总裁兼台长、 主持人王静娴, 上海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陆澄、 方舟、 张颖、 倪琳、 雷小雪、施琰、 阳子、 刘凝、 陶淳、 张言、 陈晏堂等老师精心朗读拙诗。 通过他们声情并茂、 字正腔圆的诵读, 诗歌更富有感染力。 广西电视台的张敬先生、 周游女士是我多年的好友, 他们也献声鼓励, 在此一并感谢。 读者们用微信扫描本书正文中的二维码即可收听到上述各位老师朗读的60多首诗歌音频。 另外, 读者扫描本书封底微信公众号 “未竟之旅无尽之河”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后,可获取更多诗歌作品信息及相关推送。
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史地中心主任王圣良老师、责任编辑陆琦杨老师和美术设计姜明老师,正是你们的帮助, 《无尽之河》 得以顺利出版, 你们的辛苦付出岂是一声感谢就能表达;我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事们的关心和鼓励也都一一铭记在心。 因为诗歌, 我收获了很多, 沉淀了很多, 也丰富了很多。这两年的诗歌创作, 我的心灵和作品一起经历了成长。 感恩时代, 感悟生活, 感受心灵。 只要坚持不懈, 梦想
总会实现, 不怕失败, 也没有早晚。
感 谢美好的诗歌带给我无尽的创作欢乐!
2020年庚子春节初稿
2020年端午节定稿
感恩时代, 感悟生活, 感受心灵。 只要坚持不懈, 梦想总会实现, 不怕失败, 也没有早晚。
感谢美好的诗歌带给我无尽的创作欢乐!
2020年庚子春节初稿
2020年端午节定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