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全面奔小康,中国做对了什么?

★一本书讲透“苏大强”为什么这样强?

★苏版脱贫“学霸”的逆袭故事!

 

《好日子》,致敬新时代小康路上的追梦人——

一本书,洞悉乡村巨变的中国样本

新时代乡村振兴伟业的现实写照

一个村庄的小康之路,浓缩了大中国乡村振兴伟业的光辉历程。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三十六份来自村头地角的鲜活记录,一枝一叶见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方面面。

耄耋之年的老阿婆说:“共产党的干部是我们的活菩萨;

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党员说:“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走村串巷的乡村医生说:“夜半骑车出诊再也不会掉进河里了;

扎根基层的乡村教师说:“教育改变了乡村落后的模样;

嫁到金华的外埠媳妇说:“我从不后悔嫁到金华村来;

定居金华村的务工者说:“安家在金华是一种幸福;”

留学归国的金华新青年说:“归来万里,独恋原乡;”

 

“40后”古稀老人说:“喝水不忘掘井人;

“50后”金华村民说:“金华的好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

“60后”妇女主任说:“我为建设小康穿针引线;

“70后”超市老板说:“我幸运得不可言喻;

“80后”村干部说:“农村是发挥才干的大舞台;

“90后”新青年说:“就算给我一千万,我也不舍得离开金华村;

金华村民的口述,情感真挚,有温度,接地气,见微知著。受访者将自己的致富体验,将自己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浓情厚意倾注在字里行间,虽然,《好日子》记录的只是一个村庄的小康故事,但这小小的切片,令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带来的巨变。千言万语,百姓心声,凝结成这发自肺腑呼唤——《好日子:我们的小康路》。


【内容推荐】

有人说,2020年注定是用来见证奇迹的。新年伊始,中国力量便不断书写着中国风采。神州万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2020年中国人生活中*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康不小康,变化看老乡。在重重考验面前,“苏大强”脱颖而出,领跑全国,当仁不让地成为全面奔小康队伍里虎虎生威的生力军。江苏的脱贫攻坚靠什么?江苏决胜全面小康经验何在?一个村落的小康故事,讲透“苏大强”为什么这样强?

金华村,它曾经是“赤贫”与“落后”的代名词。条件差、底子薄、开发难,村民纷纷背井离乡,举家外逃。40年改革开放,40年砥砺前行,今天的金华村家家户户、园林别墅,一举成为“苏大强”*争气的脱贫“明星仔”、小康“课代表”。

《好日子:我们的小康路》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走访了36位金华村农民,采集中国农民40年变迁口述生活史,倾听农民兄弟的悲欢迭起的奋斗故事,记录他们对乡村巨变的真挚感受,分享他们对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切观察与殷殷期许。


【作者简介】

《好日子》主编

武黎嵩,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当代口述历史研究领军学者,

陈勇,江苏昆山人。1997年9月参加工作,江苏省委党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研究生学历。现任昆山市档案馆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目录】

筑梦金华(武黎嵩、万熙雯) / 010

做老百姓的“摆渡人”  /  1

我在村里教娃娃 /  2

那一年我懂得了“担当”的重量 /  3

一路走来,分不清脸上是雨水还是泪水 /  5

“共产党的干部是我们的活菩萨” /  8

经济就是村民的“着肉布衫” /  10

“摆渡”岛民住进了“苏州园林” /  12

这是我此生做过的有意义的事 /  1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17

国家强,老百姓也强 /  18

纤绳上的旧时光和苦日子 /  19

我们奋斗,我们幸福 /  21

喝水不忘掘井人  /  25

“贫苦”是旧时代乡村的标签 /  26

“老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  28

我们的脚步丈量着金华村的巨变  /  31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32

金华村真正走了一条美丽乡村路 /  34

改革开放,一年更比一年强  /  37

两任书记对金华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  38

改革开放后,生活好起来 /  38

从赤贫到小康  /  41

让人想要逃离的旧金华 /  42

新农村从“厕所革命”起步 /  43

金华“夕阳”无限红 /  45

一切都要感谢我们的共产党  /  49

党培养了我,党教育了我 /  50

做一个“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文艺老人 /  53

金华的好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  /  57

花草都被偷吃了 /  58

部队这个大熔炉 /  59

我们的扁担都挑断了 /  60

被水“围”出来的腊肉特色 /  61

一路通,路路通 /  63

我的乡村医生生涯  /  67

做医生是因为热爱 /  68

夜半骑车再也不会掉进河里了 /  70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乡村  /  73

实心实意搞现代化建设 /  74

我教学生自强不息地奋斗 /  76

算盘声里的致富经  /  81

苦乐都在水上摇 /  82

脱贫致富先修路  /  83

民俗是生活变革的一面镜子 /  87

舌尖上的小康  /  91

行路难,求学苦 /  92

大家全都富起来了 /  93

脱贫的桥,致富的路  /  97

苦日子逼出来的特色腊肉 /  98

三代婚俗看脱贫 /  99

家家户户,花园别墅 /  100

把好日子过出乡村特色来  /  105

我见证了金华村的巨变 /  106

民以食为天 /  107

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安居乐业 /  109

小汽车开到了家门口 /  111

家长里短话小康  /  115

我幸运地遇到了四个好人 /  116

粉墙黛瓦、浓浓乡情是我家 /  118

腌笃鲜,穿新衣 /  119

给力的福利政策 /  121

只要长寿,好日子就能一直过下去  /  123

有电视机就是光荣 /  124

我在田间治病救人 /  125

把新娘“摇”回去就算结婚了 /  126

年过得越发有滋有味起来 /  127

健康是要紧的福利 /  128

我也住上了小别墅  /  131

我赤着脚上学,读完了高中 /  132

在村办企业工作的苦辣酸甜 /  132

吃住行里话今昔 /  134

妇女主任为建设小康穿针引线  /  139

金华村的干部做事认真 /  140

村妇女主任的艰辛 /  141

我们蹚过苦河,如今住上了园林  /  145

种“隔江田”,那时候金华人过得好苦 /  146

熬苦日子,生活就像闷头游水 /  148

有桥有路,幸福从“脚下”开始延伸 /  151

共产党的干部领导管理有方  /  157

吃肉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呀 /  158

我在金华村工作了差不多一辈子 /  160

乡下人也住上了小洋楼 /  161

我整个人生都变得舒坦起来了  /  165

大家都开始向往乡下了 /  166

从苦日子过到甜日子 /  167

我幸运得不可言喻 /  169

我从不后悔嫁到金华村来  /  173

作为金华村民,我感到很幸福 /  174

好日子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  176

新农村,大变样  /  179

怎么也想不到会过上这么幸福的日子 /  180

的奢望是吃上一块红烧肉 /  181

我和金华有缘分 /  183

我觉得自己好像生活在一座大公园里 /  184

安家在金华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  189

金华村的人都比较善良 /  190

保持好心态,有付出就有收获 /  192

幸福中国家  /  195

儿时的田野乐趣 /  196

带着花生米看露天电影 /  197

逼上梁山也要干 /  199

你家的事就是我家的事 /  201

金华村的老人真幸福 /  203

从“富起来”到“美起来”的金华村  /  207

能吃上红烧肉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  208

金华村的变化真大啊 /  210

五支队伍共建美丽金华  /  213

捡稻穗,看星星,不亦乐乎 /  214

我要穿新衣服 /  215

五支队伍,大美金华 /  216

生活,是一朵慢慢开放的花  /  219

清贫中自娱自乐 /  220

船去车来,节节高的生活 /  222

开满鲜花的村庄 /  223

农村是发挥才干的大舞台  /  227

没有玩具的年代 /  228

要致富,不要污染 /  229

村干部工作如绣花  /  233

江南水乡看金华 /  234

柳暗花明又一村 /  235

村里的工作千头万绪,尤其需要耐心 /  237

我见证了金华的改变  /  241

一碗青菜吃两三天 /  242

一座桥改变了金华 /  244

归来万里恋原乡  /  247

香甜是童年的滋味 /  248

一座桥,接渡着从贫乏走向丰裕的金华今昔 /  251

人是画中景,家是眼中画 /  253

乡情不改是金华  /  259

温馨乡情是我成长的摇篮 /  260

真的很为家乡自豪 /  262

年味十足话金华 /  263

就算给我一千万,我也不舍得离开金华村  /  267

有一种纯粹的甜,叫作童年 /  268

适合养生的家园 /  269

让青春在金华闪光  /  273

关于路的老故事 /  274

总有一种情怀常驻心间 /  275

美金华路,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小康路  /  279

走稳特色发展之路,再创新经济增长点 /  280

共建公共服务,孵化智慧乡村 /  282

党员带头,群众跟上 /  284

爱心慈善,精神文明的标杆 /  286

一枝一叶见证全面小康 /  287

附录一:金华村简介  /  290

附录二:金华村大事记  /  293

附录三:金华村村规民约(自治)  /  297


【精彩书摘】

筑梦金华

——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四十年变迁口述历史调研报告

 

武黎嵩 万熙雯

 

引言

走进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碧水环绕,绿树成荫。一栋栋新建民房错落有致,浓郁的田园风情扑面而来。

改革开放前的金华村,一条吴淞江把村子阻断成交通闭塞的“孤岛”,“开门就见河,出门一支橹”,这里曾经是远近皆知的贫穷村,村民生活艰苦,收入微薄。

穷则思变。经过多年发展,金华村走出了一条“党建红色、发展金色、生态绿色、民生橙色、文化紫色”的五彩振兴之路,从昔日经济薄弱村,变身为如今村级稳定性收入超2000万元的经济强村,村民人均纯收入4.7万元,村经营性资产近亿元。

据张浦镇金华村党委书记瞿桃林介绍,近两年,金华村通过产业规划,引入“薰衣草花海”以及“十里香”餐饮等项目,引导金华村向着“乡村 文创”的目标发展。尤其是2019年3月,金华村与田园综合体实践者——田园东方集团成功签约,双方以“田园客厅”为载体,以农、文、旅结合为产业核心,打造了集农事体验、艺术田园、乡村众创、亲子度假于一体的产、学、创、游相结合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如今,张浦金华花海已成为上海、苏州等周边城市的新晋“网红”打卡地,每到薰衣草开放的季节,花香四溢,游人如织。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金华村面貌发生沧桑巨变的四十年。每一次,金华村都因地制宜地紧跟国家政策,利用集体智慧,让村子活起来,让村民富起来,让家底厚起来,让村庄美起来。“共建公共服务,孵化智慧乡村”是金华村现阶段发展的重点。建设美丽乡村,培植文明乡风,成就了金华村的与众不同。

美丽乡村建设,让金华村彻底改变面貌。2017年,在北华翔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后,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对村庄规划进行修编,制订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规划设计方案,加快农房翻建速度,目前翻建率已超过80%。2019年1月,金华村率先试点颁发农房不动产权证书。“农房翻建不仅让村民生活得到了改善,更实现了提升环境、留住人气、入驻项目的良性循环。”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经过梳理整合房前屋后的空间,建设健身步道等配套设施,搭配绿植展现田园风貌,金华村村民的私家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平均每户家庭都有两个停车位,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抱着“生态账也是发展账”的理念,金华村以“一控二改三清”为具体举措,先后投入近4000万元,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水环境提升工程和村庄绿化、亮化工程,实现四条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景观提升,建成“3A级”公厕、垃圾“四分类”亭、垃圾处置站、污水处理站等,实现了全村绿化率75%以上的目标,描绘出一幅“村在园中、房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美好画卷。

培植文明乡风,让金华村民富而好礼。2019年金华村成立了“三官一律一员”工作室,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人民调解员经常性地驻村工作,下沉到村中的小网格,接待群众咨询服务,提供法律援助,化解矛盾纠纷。今天的金华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金华村还建立了“市民驿站”,推出“全科社工”便民服务新模式,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57项民生类服务项目,从镇行政审批局延伸至村市民驿站,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金华村在昆山市率先建立了村级慈善工作站,重点帮扶村内患有疾病的困难人员和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2018年,金华村结对帮扶贵州省坝黄镇坪茶村,为27名贫困儿童每人每年提供助学金2000元。截至2019年底,慈善工作站已累计收到捐款200多万元,资助家庭100余户。

金华村发展的经验是什么?瞿桃林书记总结道:“党员带头,群众跟上。”在集资修桥、拆违改建、美丽乡村建设中,每一次都是党员干部实打实地率先行动起来。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村民除了听你说了什么,更在乎你做了什么。党员带头做了,村民没话说。在这样一份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苏南村庄,从贫穷落后,过到“好日子”的全景历程;它是党员干部带领村民,一起奔小康的口述实录,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伟业的现实写照。

2018年,江苏省档案馆在全省档案馆系统组织开展“百村万户”口述历史采集工程。昆山市档案馆选取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作为口述史调研采集对象,昆山市档案馆苏晔同志,带领金华村自己成长起来的四位大学生,开展口述史手资料的采集,后续由我们南京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配合完成整理工作。接下来,让我们共同领略金华村的小康路。

一、往日回眸: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的历史风貌

(一)建制沿革与地理环境

碧水环绕,绿树成荫。走进张浦镇金华村,一股浓郁的田园风情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从空中俯瞰村庄,一栋栋新建民房错落有致,与美丽的花海共绘成一幅精致的新农村美景图。

金华村位于苏州昆山市张浦镇区北,原名华翔村,由南华翔和北华翔两个自然村落构成。华翔村原属正仪乡管辖 ,新中国成立初期,村里成立互助组(后改为初级社),分别为金华社和华星社,后合并为“金华高级社”,这就是后来的金华村,现归张浦镇管辖。

2001年,张浦镇行政区划调整,全镇59个村民委员会合并成29个村民委员会。 北村村民委员会建制被撤销,北村行政村被并入金华村。至2008年底,金华村辖北华翔、南华翔、坟堂浜、下张浦、泾东、南张、西北里、南朝、北村、盛巷、姚巷、三湾村、大窑14个自然村,辖区面积达3.4平方公里。共有2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26户,总人口3563人(其中女性1875人)。

2012年,因镇区和镇工业经济区建设需要,张浦镇先后动迁北村、南朝、南张、下张浦、盛巷、西北里、泾东等7个自然村,村民搬迁至盛巷、心泊佳苑、亲和佳苑等农民动迁公寓集中居住。

金华村东邻周巷村,南与张浦社区相接,西隔小直江,与白米村渡头相对,北部有吴淞江流经,与玉山镇隔江而望。 村庄四面为吴淞江环绕,内部河溪如网,湖荡相连,主要有横灌泾江、范基江、西横泾江流经。这些河流构成了金华村的水陆网络,也是沿岸工厂和居民用水的主要来源。村内自然河及人工河一般较为短小,不具备较大船只的航运功能,只是起排涝、灌溉作用。目前金华村内的人工河及自然河有陆浦江、北村江、南朝江、红星中心河等。过去,金华村是地地道道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村民们在祖辈留下的田地上勤恳而精细地耕作。

(二)乡村建设与民风民俗

1989至2000年的十来年间,张浦镇掀起了一轮镇村建设高潮。在“市镇城市化,农村城镇化”思想的指导下,张浦镇开始实施“以镇建区,以区兴镇”的集镇区东拓计划。金华村借此推进村内平房翻建楼房。一大批农户告别了“灶连房合客堂,爷娘下场破草棚”的泥墙草屋,住上了多层楼房。1994年以后,随着村内建房空间逐渐饱和,“建房热”开始消退,富裕起来的村民们也转向城镇购房。

进入21世纪,农村建房在“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指导下严格进行。截至2008年,金华村居民楼房户达到730户,占总户数的90%;而在张浦镇及昆山城区有房户数达496户 。

2006年,张浦镇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加大农村环境整治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金华村成为推进该工作的四个试点村之一。在建设过程中,金华村坚持“一村一规划”,在保护村庄原来基本风貌与乡土特色的同时,提升村庄居住环境。到2008年,金华村累计接受投资580万元,建设面积2172平方米 。

金华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次受到上级政府表彰,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村庄建设整治示范村”“昆山市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达标单位”“苏州市‘绿色庭院、美化家园’双百绿色行动先进村”。金华村成为昆山市和张浦镇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先进典型。

金华村民风淳朴,邻里关系和睦,在现代中蕴含着传统气息。据村民施向青回忆:我初中的时候,家里造房子,来了一船八五砖,还有瓦和楼板,不用特地去找别人帮忙,只要看到船停在家门口,吃过晚饭以后,邻里就会来帮你把这一船东西扛上岸去。只要你家动工了,大家差不多这三天就会把你的房子当自己的房子在造。 在办理婚丧事宜时,村里的人也会互相帮忙,从结婚天开始,三天都在这帮忙,搬桌子、洗菜、借碗……像自己家办事一样。

过去,水路交通是村民们的主要出行方式,金华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村中办喜事时,通常要先进行“摇船”活动,即男方将女方从家中接到船上,摇船在水上兜行几圈,再送至男方家中 ,女方嫁妆必须有“子孙桶”(木制马桶,有时放红喜蛋于其中),以示吉利,祈愿子孙绵长。又因为村民以农耕为主,所以金华村有“走三桥” 以祈愿丰收的习俗。村民刁月花记得:正月十五的时候,我们每家每户都要去“走三桥”,拿着灯笼去走完三顶桥,这寓意着大忙的时候会丰收。灯笼都是自己扎的,有兔子灯、龙灯、花灯等等,一般今年是什么生肖,就做这个生肖的灯笼。灯笼里还要点一根蜡烛,那时候没有路灯,外面黑漆漆一片,大家点起灯笼走三桥,会照亮我们整个村,孩子们都欢天喜地地放鞭炮。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的许多民俗都已有了改变。如今还保留下来的是本村独有的特色产品——金华腊肉。“金华腌肉”在明清时就见载于书中,由于金华四面环水,长期外出不便,农民多自行种田、养猪,年底时将猪宰杀并进行腌制,挂在屋檐下风干。这样制作的腊肉既能长期保存,又方便随时招待客人。如今,金华腊肉已经成为金华村特有的美食名片。

二、四十年腾飞:金华村发展历程

(一)稳抓机遇、两次提速

乡镇企业:盘活经济、转移劳动力

昆山的乡镇工业萌生于197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 据村民祝银林回忆:第三任书记上任后,金华村办起了村办企业。一开始,苏州插队青年办了一个塑料厂,虽然说是一个厂,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小作坊,大概十几个人,几部电烙铁,几台高密仪,专门做塑料袋。 陆林元是塑料厂早的工人之一,他和几个同伴一起到苏州学习如何制塑料,回来之后就开始做塑料袋,后来越做越好,钱越赚越多。于是又扩大业务,开始制笔。到了1981年,塑料厂已经很兴盛了,有100多个工人,年利润十多万。经过发展,转变为了制塑厂,现在叫作苏州华吉仁塑胶有限公司。此后,村里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五金厂、灯泡厂、罐头厂、日化厂……有四五个小厂。

在当时交通不便的金华村,村民以务农为主,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一些村民赶上了村办厂的好时机。1978年,经上海振苏砖瓦厂一个上海老师傅家属的介绍,金华村办起了一个小型五金厂——金华铁工厂。部分金华村的村民开始了“上班”生涯,根据村民李秋生回忆:那个时候还是赚工分的,赚的钱放在厂里,后分红。相比田里赚工分和厂里赚工分,厂里赚工分省力一点。村里的工厂可以带来额外的收入,甚至“只有有点门路的人才能进入村办企业” ,进入村办企业工作的名额,是按照各家劳动力状况来分配的。

当时,金华出名的企业是由苏州人陈根开办的金华喷雾机厂,有100多个工人,规模比较大。后来,陈根回老家开厂,这边的工厂便要停工了。为了使工厂能够重新开张,临危受命的汤仁青付出了很多,通过各种门路使工厂起死回生:从陈根在时年利润30多万,通过三年时间,年利润达到100多万,惊动张浦。 村办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改善了村里的设施建设,学校也是那个时候建起来的。

1990年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集体经济的模式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和优势。就在金华企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村办企业、队办企业完成了转制、改制工作,盛极一时的集体企业也就不复存在了。

金华第二次腾飞是抓住了开发浦东的契机。1990年代,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新区。距离上海市中心只有60多公里的昆山,看准了这次机会,利用上海的辐射作用,积极配合浦东开发。当时,正值台资企业由珠三角地区向长三角地区扩张转移,昆山凭借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获得了台商的青睐。1992年成立张浦镇外商投资服务中心,1994年成立张浦镇外商投资管理委员会,2003年成立张浦镇外商投资企业招商服务中心 ……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这里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

洽兴日化厂是被村民多次提及的台商企业。村民姜华英回忆道:1997年左右,我们帮上海的企业加工化妆品……加工睫毛膏、口红、唇彩、粉饼等等。 1995年到金华村工作的村民黄立洲作为驾驶员进入了洽兴工作,他回忆道:我当时开面包车,负责接送台湾的培训人员,没事就跟着他们……他们的员工在培训的时候,我自己也学了一点。 后来黄立洲由驾驶员转变为技术人员,进入车间工作。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给金华村的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使金华村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丁新良回忆:当时他们家的房子是租给外来人口的,后来厂越来越多,租房子的人也越来越多,村里有一条很长的沿河路,差不多有四五十户人家,这条沿河路发展成了网吧、饭馆、理发等服务业林立的商业一条街。 专门为租住在金华村的外来务工者服务的产业在那时出现了。

除了外资企业的进驻,很多村民也趁着这个机会创业。陈红在1995年自己申请开了一个小店,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小型社区超市。胡勤花一家,白手起家,做成了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建筑平台——聚利龙建材有限公司,一个一站式的建材购物中心。她说:本地的装修建材行业,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福州人、温州人垄断着, 到我开始接触这个行业才发现:其实昆山本地人是有义务突破这种行业垄断局面的。……而今,我们已经做成了一个让老百姓省心省力又省钱的平台……现在,在昆山范围内,我们也是发展得小有名气的一个建筑装修平台了,一般搞装修的人都知道我们这个平台。

在经济转型的浪潮中,金华村这个 “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村庄抓住了机遇,转型为产业结构相对健全的新农村。

产业转型:农旅一体、特色田园

新世纪以来,金华村面临着新的选择和转型,传统农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制约,陷入瓶颈;乡镇工业逐渐衰落,低端制造业难以为继。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借力上海、苏州等国际化大都市崛起的辐射效应,金华村又把主意打回田园农业和旅游业,力图用绿色发展“盘活”乡村经济。

黄桃种植:从“贩卖”到“体验”

村中人虽有在门前屋后种植果树的习惯,但并未形成规模。新中国成立之初,,果树种植一度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尾巴”,被严格限制。1987年,张浦镇引进锦绣黄桃,金华、三家等村有连片果园630亩。截止2008年6月,金华村有桃树果园200亩,占张浦镇桃果园总面积的50%以上 。钱桂珍如此描述金华村的状态:各家各户,房前屋后,全部种上了果树和花木。除了美化环境,果树结果老百姓自己也可以吃一吃;有些人家还会自己种一些花草,来美化自己的家园。

金华村的黄桃种植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的模式。此外还种植了水蜜桃、葡萄、草莓等经济作物。同时,金华村建立起大大小小的农庄,开办起了“农家乐”民宿,游客可以在农庄中一边饱览田园风光,一边享受亲手采摘水果的乐趣。村民刁月花如此形容金华村的现状:金华村已经变成了越来越红火的旅游胜地,村里就有草莓园、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村民马建兰也说:金华村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小康之路,比如农家乐、水蜜桃林、草莓园等。

“苗木 果园 荷塘 农田”的富庶田园风光,一年四季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还有不少新婚伴侣专程来金华村取景拍摄婚纱照。

金华腊肉:从“民俗”到“品牌”

金华村腌制腊肉的历史久远,村中流传着不少关于腊肉的传说,比如“后娘腊肉计”和“打耳光勿肯放”,还有“爷三个”与“一人吃”。 腊肉的鲜美味道,是许多村民童年记忆中的一道美食。旧时代没有保鲜设备,村民们会在腊月里腌制腊肉,以作来年节日打牙祭享用。钱桂珍回忆道:以前,腊肉晒出来是真的要吃上一年的,腊肉晒在院子里,我们这些小孩子馋得不行,还会偷偷剥一点来吃吃,肉晒久了都熟了,红通通的,香得不得了。

金华村交通不便,生活物资的销售和购买均不方便,故需要以腌制的方法来储存肉类;这里的民风淳朴,腊肉是他们用来招待客人的重要食材。村民祝金发分析道:为啥要腌制腊肉而不是其他的产品呢?那个时候金华是一个岛,交通情况十分地困难,出行都是靠走路和摆渡,村里人到张浦去办点事要走一个多小时。我们早晨从村上出去,买个菜回来就到中午11点了,亲戚来家里面拜访怎么办呢?我们金华村民风淳朴,亲戚来拜访,不管家里有没有钱,总要做一个像样的小菜,所以只能切一刀腊肉做一点菜。

1990年代,汤仁青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乡村特色,力推金华腊肉。陆林元回忆:村干部千方百计动脑筋,想办法带领大家办企业、发展金华腊肉等特色产业。 祝金发回忆金华腊肉的腌制窍门道:当时,腌制腊肉是下午从生产队做完农活回来就杀一只猪。那只猪除了挂起的一条猪腿,其他全部拿去腌制。刚杀好的猪,身体还没有僵硬,趁猪肉还没有僵硬就用盐腌制,盐分比较容易进入猪肉里,因而腊肉容易入味。

近年来,金华腊肉的生产已经逐步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村里还建立了专门的腊肉协会,协会起到的作用是强化监督,科学管理腊肉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如今,金华腊肉已经成为金华村畅销各地的旅游土特产品。全村每年销售腊肉3.5万腿,净收入达180多万元。许多村民因此获益。

2019年3月,金华村与田园综合体实践者——田园东方集团成功签约,双方以“田园客厅”为载体,以农、文、旅结合为产业核心,打造集农事体验、艺术田园、乡村众创、亲子度假于一体的产、学、创、游相结合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

(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乡村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供水供电、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诸多部分,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薄弱的基础设施往往是制约乡村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自筹资金,修建吴淞江大桥

金华村四面环水,与外界沟通困难,村民出门要靠摆渡。村中只有小学,大一点的孩子需要坐船去张浦中学读书。徐汉生回忆:我们上学都要靠摆渡,早上五点半就要起床,吃完了粥就出发,即便如此,到张浦中学时还是难免迟到,老师看到我们金华村的孩子,迟到了也不会说什么。 对于村民来说,分田到户的都是隔江田,所以到田里劳作也要靠摆渡。摆渡船十分危险,孩子一不当心就会掉到河里;再则是摆渡有时间限制,施向青回忆:小时候,我们上学、上班、外出游玩或者是到昆山去办事情都要摆渡出去,摆渡又有时间限制,早上六点半开始到晚上五点半结束。那时,金华人的出行还是以步行为主,在我的记忆里,当时的情况是很辛苦的。 让钱桂珍记忆犹新的是1980年代初,她和几个十七八岁的小姐妹去昆山烫头发,烫完头发已经很晚了:摆渡船都收工了,回村的时候喊摆渡,喊了好久没人答应,后是爸爸来接我们回村的。其实,平时我们基本上是不怎么出村子的,外出一趟就要一天,走去再走回,回来时天已经黑了,摆渡都没了。没有桥的金华村就像一座孤岛。

1992年汤仁青上任村支书后,决心解决造桥问题。他回忆道:

为了造这座桥,我也确确实实吃了一番苦,的困难就是经费问题。这座桥主桥跨度110米,宽度5.5米,造价125万,引桥部分需用的砂石路有900多米,需五六万元,跨小桥需3万,加起来总共需要130多万元。而且,这是村里的桥,市里不可能拨款给你造桥,要造,就必须自己造。那时,村里根本没有钱,只能靠我自己的人际关系,一借二讨三捐款。老百姓每人50 元,按2000人计算,只得10万;振苏那边的厂子给了25万,市里交通局给了25万,镇里再给我们25万。其余的资金呢? 我只能出去讨。那时我说自己就是个高级“叫花子”。我们的主任,我们的会计,为了讨钱,光是应酬喝酒就醉了十几次。为了老百姓,为了金华村的发展,我们是拼过命的。 就这样,“百姓捐一点,上级给一点,亲朋好友讨一点” ,横跨吴淞江的金华大桥建成了,孩子上学、大人工作都方便了许多,村民们由衷地将金华大桥称作为后代造福的“幸福桥” ,这也翻开了金华村人命运的崭新篇章。

拓宽道路,让车开到家门口

“要想富,先修路”,四十年间,金华村的道路从烂泥路、渠道变成石子路,再变为水泥路,后铺上沥青。跨过21世纪的个十年,村民富了,私家车也多了。可是村路边小房子较多,村民们开门做生意,道路狭窄拥塞,汽车无法通行。张桂生回忆:我回到了金华村,村书记让我负责道路拓宽。金华村原本河滩边一溜都是村民自搭自建的小房子,路窄的地方,一辆三轮车都过不去。为了建设新农村,我带上12个老党员,一家一家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全村合力拆掉了400多间自建小屋,路边铺设石子做路基,拓宽改造后便可以通汽车了,家家户户的汽车都可以开到自己家门口了。 如今的金华村已经实现了全村百分之百的道路硬化,沥青道路达到11000平方米,也建成了3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 ,家家户户的汽车都可以开到家门口。过去逢到年尾做腊肉时,卡车将猪肉送到村口,各家还要自己用小三轮车运回,道路改造之后,这样的场面再也看不见了。

通水通电,致力于厕所革命

金华村基础设施的改变一点一滴地渗透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起初,村里用水是靠一个泵打上去,然后通到各个老百姓家里。到了1998年,自来水接通了张浦的水厂,但常常因为压力不够而停水,停水时村民就用自家的井水。2002年,张浦水厂升级,水管加粗加大,时常停水的情况自此终结。

通了自来水,村里将污染环境的灶头改换。之前用灶头烧饭时,生活诸多不便,大人出去干活,小孩在家烧饭,一个不小心便容易引燃草堆,火灾就比较多。村里给居民发了煤气罐,原先使用麻烦、比较危险又污染环境的柴火灶就不再用了,村民的厨房看上去干净多了。

到了2006年,南、北村的路灯全部装好,监控安装也完成了,村里的夜晚不再四面漆黑。同时,卫生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据村民李炳泉反映:过去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粪坑(旱厕),到了夏天便臭得不得了,苍蝇大得不得了,走在路上都能闻到阵阵恶臭。到了2006年,新农村建设时,我和老书记一起把金华村300多个粪坑全部敲掉,敲掉以后,首先要解决马桶的问题,我们决定给每家每户都装抽水马桶,这都是村里出钱的。因为要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把卫生问题解决好。 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由集体经济埋单,乡村的生活面貌,彻底地改变了。

近几年来,金华村又将家家户户原有的破旧围墙拆除,建设了清一色的新围墙,营造出了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景象。

(三)整治环境,重拾绿色生态农业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将“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如今,金华花海已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每到薰衣草开放的季节,花香四溢,游人如织。今昔对比,金华村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乡村发展的曲折道路。

丁新良记得:2000年,我们昆山的外向型经济慢慢地开始起步,那个时候大量的工厂、台资企业、外资企业进驻昆山。我们家的房子都是租给外来人口的,自然村演变成商业一条街。但是,那时大家的文明意识普遍较低,白色垃圾、河道污染等问题愈发严重,走在路上也常常能闻到恶臭。回忆起十多年前的金华村,村民印象深的就是脏、乱、差,各种废弃的东西都漂在河里,河道就像一个垃圾桶。 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行为,降低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在意识到污染之后,金华村便开始投入人力、物力整治环境,村里统一安置了清一色的垃圾桶,有统一的保洁人员定期收垃圾,运垃圾,村里面的环境卫生变好了。 新农村建设开始以后,“全村共拆除违章建筑19800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垃圾2100多吨,建设生态河道6500多米,全村设置了纳米净化系统18台,种植水生植物3.8万株,建设浮岛250平方米,铺设种植槽1600平方米,实行退耕造林,全村绿化率高达80%”。 2017年,金华村被列为江苏省农村污水管网处理试点乡村。农村污水接管排放之后,污水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大大改善了环境状况,尤其是水质状况。  

变美的家园,让走出去的人萌生不舍。施向青认为:现在住在城市,有噪声、光污染,金华村比较适合居住,空气好,林木多,污染少。 如今的金华村变成了村民有目共睹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的美丽乡村。

 

(四)完善服务福利,对标城市生活

在“集体主义”时代,曾有“透支户”的说法。村民靠劳动赚取工分,年底根据工分分得粮食和现金。透支户由于劳动力数量有限,通过工分分得的粮食不够全户消耗。年终结算时,透支户不但不能分红,还反要因提前透支了粮食而向集体交钱。

自改革开放以来,金华村的经济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村集体给予村民的福利、补贴也在不断增加。如今村级稳定性收入超2000万元的经济强村,村民人均纯收入4.7万元,村经营性资产近亿元。据村民钱桂珍回忆:金华村的福利政策其实已经实行好多年了,1990年代,首先发的福利是煤气罐和液化灶,一年里还发几瓶煤气的钱,初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享受到这个福利。后来村里经济强大起来,每个村民都能发到两瓶煤气的钱。村民的福利分红,起初是每人每年1000块,现在增加到1300块。 钱桂珍所说的每人发放1000元,其资金来源是集体土地和房屋出租的收益。除了分红,利用集体资产收益,金华村还在不断完善公共设施的修建。

金华村早有医务室,不过常常是由“赤脚医生”到病人家中问诊。1957年出生的朱桂荣回忆说,旧时,金华村没有正规集中的医疗救治点,乡村医疗以家庭门诊为主,生了病就去人家家里看病。大夫会背上药箱到病患家中去。 几十年间,赤脚医生只能诊治普通、常见的疾病,病症严重的患者必须要到镇上或者县里。由于交通不便,患者只能乘船进出,急性病就被耽误。做过赤脚医生的赵小娥回忆:曾有一个病人打了青霉素,出现了过敏反应, 我们保健站里五个医生,大家争分夺秒地给他做抢救治疗,缓和之后马不停蹄地送出去治疗,用的是挂艄机船,当时没有汽车,只能急救之后从水路把病人送出去治疗。 从1971年就开始做赤脚医生的李仁林也说:遇到不会治疗的毛病,我要跟踪,陪他到昆山去看,昆山医生检查下来是什么毛病,以后我就知道了。 2004年,北村与原金华村合并后,原来的医务室改为社区服务站,村医们在站内工作。社区站的主要诊治范围是上感、发烧、肠胃炎、一般外伤处理等,尤其重视跟踪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建档,按时随访。

显著的还有基础教育的变化。早在1980年代初期,金华村就成立了自己的幼儿园,一开始基本上不分大中小班,都混在一起上,老师这边上完了之后那边上,转一个头就上另外一种课。 幼儿园建立之初,小学和幼儿园连在一起,都在一排矮小、破落的平房中。村民李密芳出生于1963年,1970年至1975年她在金华村读完了小学。据她介绍,1975年她在读五年级时,正规的小学才正式成立,之前并没有正规的学校。 李密芳提到的“正规的学校”于1970年开始建设,原本的规划是建立五年制小学加两年制初中,一共七年制的学校。但因生源有限,1981年两年制初中被裁撤,该校成为六年制小学。1994年,金华村在该校校址上建设了全新的校舍。

改革开放以前,村民的文化生活十分有限,只能偶尔到张浦镇上看看露天电影,逢年过节时,村干部会组织村里的戏剧队唱戏,或者邀请别村的戏剧队来演出,一年到头难得有休闲娱乐的时光。2006年至2008年,金华村集中建设了多个休闲活动场所。其中,金华园占地十亩,包含老年活动中心、棋牌室、多功能放映厅等多种设施。1997年出生的新时代金华人施倩云说:金华村的老年活动中心和金华园都是在我上小学以后建起来的,具体时间我不记得了,但建起来之后,我和朋友们都会去玩,虽然叫作“老年活动中心”,但那里有电视室、图书室,还有桌球室,也有一些健身器材,所以男女老少都可以去活动。那里常有很多小朋友和老人放松娱乐。 。此外,金华村的各类健身场所、百姓舞台、公园也不断建设完成。金华村还组织成立了门球队、文艺戏曲队等等多个文体队伍,定期开展活动。村里配合门球队专门斥资十余万建造了门球场。文艺戏曲队经常开展跳舞、打铃枪等活动,参加文艺汇演,还拿回了一个二等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入,村办企业、土地承包经营等新生事物和新的经营方式纷纷涌入金华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是金华彻底改观的基础。金华村“2013年,村级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经营性资产达到1.2亿元”  。村级资产在不断壮大,福利也在不断提高。比如,金华村将土地和部分集体所有的厂房、门面房等资产统一出租,所获得的租金用来为拥有金华户口的村民发放“福利”。同时,金华村在扩大投资,建设新的厂房、门面房的过程中,会向村民集资募股。2012年,金华村出租门面房达到1260平方米,打工楼11312平方米,入股村民户均分红6000元。 近年来,村内老厂房实现了转型升级,文创产业逐步发展起来。以“文创、智创、农创”模式发展“民宿经济”,也成为农户利用闲置农房、创收增收的重要途径。除了分红以外,金华村每年还有扶贫济困的资金,对生大病者或是比较困难的家庭都会有补贴 。正如外来的黄立洲所说:昆山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地方,外来打工的人特别多,但是像我们这样,能够在本地落户的真不多,这主要取决于咱们金华村整体的生活氛围好。 正是环境和福利吸引了外来人口的流入。

三、展望未来:“金华之路”的经验

从曾经与世隔绝、贫弱落后的“小台湾岛”,到如今远近闻名、村强民富的示范村,金华村经历了从“富起来”到“美起来”的巨大转变。2013年,金华村经营性资产达到1.2亿元,村级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村民福利支出460万元,位列昆山。回望历史,金华村走过的是一条借时代之东风,踏改革之浪潮,先进党员带头,全体村民参与,不断延长,持续拓宽的“金华之路”。

(一)总结金华经验

首先,金华村的成功经验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而展开。金华人抓得住时代的脉络,辨清了政策指向,用好了区位优势。改革开放初期,金华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为践行“苏南模式”大军中的一员。随着改革的深入,金华村又灵活地改变村企经营模式,勇于执行村办企业“公转私”的政策。进入新世纪,金华村在村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分工的细化、资源的重组,开辟出经济发展的新路。

其次,金华村的成功经验在于集中力量突破瓶颈问题。金华村四面临水,交通不便。汤仁青书记克服重重困难,筹措资金,在1993年,建造金华大桥,结束了摆渡入镇的历史。正是在大桥通车后,金华村的经济开始腾飞。

第三,对于金华村这样规模的村镇而言,人的因素至关重要。金华村四十年的发展离不开张桂生、汤仁青、瞿桃林等几代优秀共产党员“领路人”的奉献。农村改革经常会触及乡村深层次的利益格局,而平衡“公”与“私”之间的矛盾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在这种时候,一个坚定的改革推动者往往是破除集体行动困境的关键。张桂生回忆:为了建设新农村,我带上12个老党员,一家一家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全村合力拆掉了400多间自建小屋。 汤仁青老书记的经历甚至还有几分“惊险”,他说:在拆除期间,有一天夜里1点半,我家两扇窗户被投石砸了好几个洞,儿子、儿媳连夜要接我回市里住,但我坚决地回绝了他们:“为了集体,我不怕得罪人;面对困难,我绝不退缩。”我自己带头,将家中的正房平台拆了一部分,……又动员亲戚朋友,日夜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我的嫂子不肯拆,躺在地上又哭又闹地阻止拆除。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但终他们还是同其他村民一样,以每平方米补偿120元的条件拆除了路边小房。

除了集资造桥和动员拆迁,在金华村干了27年4个月的汤仁青书记,他的“摆渡人”生涯还有诸多动人的事迹。2000年,并入金华之初的北村,在经济上相对落后,他带着“村两委”干部走农户、进千家,问需问计于民,先后投入了300多万元,进行道路的统一硬化、桥梁整修,改善了北村的出行条件。 让本来对并村持有疑虑的北村村民在并村后第三年就“自觉主动缴纳了水电费和农业税” 。另外,金华村400多亩鱼塘复耕的项目验收当天,正是汤仁青老丈人出殡的日子。为了确保获得400多亩的土地指标,汤仁青为大家舍小家,臂缠黑纱迎接了验收组,成功为村里赚得400多万的“桶金”。同样是为了村里的集体经济,他甚至“将自己的结婚证、房产证、身份证都拿出去抵押,为集体贷款” ,给金华村的产业发展注入了笔原始资金。

杨守松在评价昆山改革先行者之一的吴克铨时曾说:“大聪明者既非庸碌的俗物,也不是出世的神仙。大聪明者总是实事求是的。……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埋葬封建主义,也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吴克铨懂得这个国情,所以他的思路很实在,他的思路始终围绕着发展经济这个中心,而且实实在在地使昆山的经济前进了一大步。” 作为金华村的改革领路人,汤仁青同样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首先是肯干,其次是敢干,后是知道怎么干。他不计个人荣辱,牺牲小我,因为无私,所以能服众。在农村这个微妙的地缘文化熟人群体中,用口碑凝聚民心。成为了金华村从贫困村到明星村的“摆渡人”。而这正是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的“老支书精神”。他们未必多么惊天动地地伟大,但是确实为人民所拥护,带领人民一起干出了一番事业。

第四,科学的观念先行。尽管,乘着苏南发展的大趋势而摆脱贫困的村镇有许多,但金华村在发展时的规划意识让它少走了许多弯路。有学者总结过:“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聚落功能先后经历了三次转型,即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居住’三位一体到‘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生活居住’相互分离,再到‘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生活居住’三者分离。” 综观金华村的发展,事实上它也大致经历了类似的过程,每一次聚落功能的转型,都有可能造成“推倒重来”的资源浪费,若想减少浪费,“必须对农村地域空间重构及其综合价值追求作出科学的规划和布局” 。金华村的发展做到了这一点。从村庄道路的建设,到村内村民个人空间、生态空间、旅游产业空间的分配,金华村的治理有层次、有远见、有继承,理顺了农村政治、生活、经济各组织单位之间的关系。

第五,金华村的成功启示我们:建设新农村必须找到自身的特色。金华村的特色模式可以概括为旅游开发型特色田园乡村。为了建设这一类型的新农村,金华村发展出了以桃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种植业、腊肉产业、文创旅游三大支柱。早在2008年,金华村就拥有200亩桃树种植面积,超过全镇桃树种植面积的一半 ,乡亲们也说“村里建起了桃园、葡萄园、草莓园,浓浓的乡村特色都展现出来了” ,金华腊肉始终是金华的特色,若要评出金华村的“一村一品”,金华腊肉当之无愧。如今的金华村,正积极探索腊肉衍生的农副产品,将腊肉主题料理与农家生活体验相结合,建成腊肉生产、制作、销售、品尝的一体化中心。作为昆山市首批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三个试点村之一,金华村的特色旅游产业搞得也是如火如荼。它结合“四面环水的地域特色,打造休闲绿道,形成慢生活体验区” 。金华村还在党建引领的条件下,与“田园东方”等田园文旅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建设融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独家、会务、养老等职能为一体的产业齐全的乡村文创旅游中心。现在的金华村,俨然是一个“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社区特征” 的特色小镇,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后,金华村对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重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教育、医疗、娱乐,这些小事件件关乎民生,正是金华村对这些小事情投入的大精力成就了一个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共同体。

从赤脚医生因陋就简的医药箱,到社区服务站设施齐全的诊疗室,金华村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为健康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村民李仁林和赵小娥在金华村数十年的行医生涯是这段变迁历史的折射。赵小娥回忆道:乡村医生叫“赤脚医生”,就是背着药箱,走村串户,到田间地头为老百姓看病服务的医生。赤脚医生是很辛苦的,村里人都在田里做农活,医生就到田埂上去给人看病。 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医疗服务的投入,赤脚医生拎着药箱出诊的画面成为了历史。现在的诊疗室条件好了许多,同时,这里除了常见病的诊治,还提供基础性、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现在工作上消耗比较大的项目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支出与随访。病人定期来检查的话,我们就通过电脑记录好;不来的话,就通过电话进行咨询,有的病人会要求他过来量血压。

教育是村民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金华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历程堪称曲折。初,金华村没有初中,甚至不能提供完整的小学教育。村民钱桂珍回忆:村上的学校也蛮有意思的。那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没有六年级。 之后,因为村里无法得到进一步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村里设法办了一个“戴帽中学”,任课教师从张浦镇抽调而来。 再之后,考虑到教育质量的问题,这个中学被撤销了,学生仍然要到张浦镇读书。基于同样的原因,村小学也逐步并入了张浦镇中心小学,1984年,村小学的五六年级被取消,2001年,三四年级也被裁撤了,迟到2003年,金华村的孩子全部进入张浦中心小学读书。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兴办学校还是裁撤年级,金华村一以贯之的目标就是: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服务。

当然,金华村的发展并非不存在问题。村庄合并之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均衡,凝聚民心,弥合矛盾,在特色农村建设中避免雷同,走出特色发展之路,诸此等等,都需要依靠持久而强有力的乡村建设。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留住人,引来人,积极应对“空心化”问题,摆脱对地租收入发展模式 的依赖,树立自己的特色产业,这些都是位于苏州、上海之间的金华村,需要深入思考和持久发力之处。

(二)畅想明日金华

金华村如今的种种成就建立在其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金华村的村民享受着集体福利和优质的公共服务,这是村里能够吸引人口流入、持续发展的基础。金华村传统的经营模式为通过出租厂房、商铺、住宅获利,具有重资产、轻创新的特点,外部适应性较弱。如何实现升级和突破,是摆在金华人面前的新课题。

与传统的发展模式并行,今天的金华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村庄发展新动能。乡村旅游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连带作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村庄污染得到治理,风貌得到改善,传统民俗得以留存,文化生活日渐丰富,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收入增长,获得感增强了;同时,乡村旅游业附加值高,可持续开发,符合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不断扩大的现实,符合发展第三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时代要求,具有光明的前景。

现阶段,金华村还应紧紧抓住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政策。旧有的政策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而目前,对中国乡村发展影响的重要改革之一就是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宅基地是农民重要的财产之一,长期以来,考虑到宅基地的保障性质,我国对宅基地的买卖和流转做出严格禁止的规定。” 长期以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金华村的许多村民前往城市务工,离土又离乡。如此就导致了许多宅基地闲置荒废,农村的宝贵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随着宅基地流转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和农房作为可以流转的财富而重新焕发了活力。困局正在被打破,改革探索呈现不断加速的趋势。2019年1月,金华村在昆山市率先试点颁发农房不动产权证书。金华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自然优美,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次改革,盘活的土地资源,引入向往田园生活的新人口,增加乡村新的文化元素,必能使得金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相信金华村人的智慧能对政策正确解读,抢抓改革释放的红利,扬帆再起航。

“党建红色、发展金色、生态绿色、民生橙色、文化紫色”,金华人走在五彩振兴之路,走向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小康生活。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