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古文范本,有人将它和《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相提并论。

2.写作时间超过半个世纪,描绘这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全貌,可以说是一部社会实录。鬼狐神怪,不过是人间百态。

3.郭沫若评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4.许多名篇脍炙人口,被编成影视剧并成为影视经典,如《画皮》《画壁》《倩女幽魂》(聂小倩)等。

5.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畅销台湾四十年,一家人共读的经典。


【内容简介】

鬼狐神怪与人类具有同样的思想、情感和个性,蒲松龄借着他们的形象,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和社会的现象;借着他们的口吻,婉转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憧憬和关注。这是一本充满奇异色彩的文学书,也是一本有深厚意味的哲学书、历史书和社会学史料。许多名篇脍炙人口,被改编成戏剧而成为经典。本书是《聊斋志异》的精编白话版。


【作者简介】

周学武:台湾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兼中国文学系所主任。现已退休。著有《唐说斋研究》《叶适研究》《叶水心先生年谱》等书。


【目录】

【导读】鬼狐神怪的奇幻世界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生平

《聊斋志异》的流布

《聊斋志异》之评价

《聊斋志异》的读法

鬼狐世界的奇幻故事

壁上的美人

渔夫和水鬼

道士种梨

王七学道

长清高僧

人蛇之间

找回来的心

荒寺女鬼

张氏兄弟

口技

柳家的盛衰

山中仙缘

稚子的灵魂

诙谐的狐狸

狐仙的教训

曾孝廉的梦

冬天的荷花

赵城义虎

李超的武艺

石武举之死


【前言】

【导读】鬼狐神怪的奇幻世界

周学武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先生(1640 ─ 1715),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关心社会的学者。他的著作除了小说、俗曲、鼓词和一些诗文之外,还有《农桑经》《省身语录》《怀刑录》《历字文》《日用俗字》……可惜有些东西已经失传了。不过,真正使他在文学和知识界享有盛名的,还是他的两部小说──《醒世姻缘传》和《聊斋志异》。前者是一部长篇的白话小说,在文字的运用、人物的描绘、情节的安排、心理的刻画诸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后者则是纯粹用文言文写的,总共集合了四百三十一个短篇小说、寓言、故事和异闻。它在艺术上的成就,一如《醒世姻缘传》。关于这一方面,有待各位去欣赏、体认,我想不必进一步的叙说。这部书既然名叫“志异”,它里面所记载的,自然是不同寻常的事物。所以书中有关鬼狐神怪的故事,几乎占了全部的篇幅。那些鬼狐神怪,透过作者惊人的文学素养,一一地予以人格化,使他们与人类具有同样的思想、情感和个性。作者也借着他们的形象,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和社会;借着他们的口吻,婉转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憧憬和关注。因此,我们在阅读这部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不能为它的奇异色彩所迷惑,而且要把它当作一本哲学书、历史书乃至于社会学的书来看。

蒲松龄对于人情世态,能作深入的观察和描写,是由于他那平实的生活背景。在清人的统治下,这位别号柳泉居士的蒲留仙,虽然也考中了秀才,参加过几次举人的考试,但是一直到晚年才举了岁贡。所以他的大部分岁月,都是在农村里度过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农村社会中的事事物物。鬼狐神怪原本是农村社会的共同信仰,他便把自己日常所听到的种种故事,运用丰富的想象,在他的《聊斋》里渲染成篇,久而久之,竟积成了这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

《聊斋志异》中的各篇,虽然多半是小说的形式,但是由于文字的古奥醇雅,在从前,很多知识分子都是把它当作古文范本来看的,甚至有人把它和《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相提并论。可惜在这里,我们为了使它与经典宝库中的其他作品体例一致,只以白话改写了它的内容,而无法将它所有的原作刊出来做一个对照。而事实上,本书的若干文字和情节,为了适应实际上的需要,也经过了少许的增删,并不是逐字逐句翻译的。

以下例言,是我改写的根据以及原则:

一、本书各篇,大体上是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手稿本及青刻本改写的;有时,在文字方面有了疑问,也参酌其他的版本。

二、本书选择材料,同时注意它的文学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尽量要求它能适应青少年的心身发展。

三、本书除以白话改写外,其他方面,一概保持原作的精神和面貌。只有少数几篇,为了实际上的需要,在文字和情节方面略有增损。

四、本书为了方便读者阅览,对于特殊的地名、官职以及其他名词,都有详细的注解。同时,在每一篇的后面,对于该篇的涵义,也有一个总括的说明。

五、《聊斋》原作各篇,题目过于刻板,有些甚至不能涵盖全篇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本书统统予以改订;但为使读者便于对照原作起见,另在各篇末尾,再将它的原来题目加以注明。

*后,录清人冯镇峦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束:

张安溪曾经说:《聊斋》这一本书,会读它,能使人胆壮;不会读它,能使人入魔。我认为只拘泥它所记载的事迹,便会使人入魔;能领会它所涵容的精神,就能使人胆壮。我们只要能认识它文章的美妙,洞察它含意的深微,体受它性情的纯正,服膺它议论的公允,那么它实在是变化我们气质、陶冶我们心术的*好书。


【免费在线读】

《聊斋志异》的读法

《聊斋志异》所记的人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人、鬼、狐、神、怪五类,而每一篇故事中,都是以人为主体,分别与其他四类中 的一、二类发生关系。蒲松龄所以把他们作为描写的对象,一方 面是由于他平实的生活背景,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蒲松龄一生落拓不遇,使他大部分的岁月,生活在广大的农村里,因而有机会接触到农村社会形形色色的事物和传闻,而鬼、狐、神、怪正是农村社会的普遍信仰,他借着它们的形象,来搜集和 编撰故事,以达到惩恶劝善的教化效果,本来是极自然的事。何况,谈鬼说狐也是他本人的兴趣,他在《聊斋自志》里说:“才非干宝(晋人,著有《搜神记》),雅爱搜神;情类黄州(指宋人苏东坡,曾任黄州团练副使),喜人谈鬼。”

正是一种表白。至于前文所提到的他出生的传奇,我们几乎可以相信,这些鬼、狐、神、怪,也是他个人的信仰了。其次, 我们再就当时的政治环境来说,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一方面用 科举制度来笼络士人,一方面又用高压的手段来打击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当时的学界领袖如王夫之(船山)、顾炎武(亭林)、黄宗羲(梨洲)等人,都以民族大义为号召,形成了一股反抗清 朝统治的暗流。蒲氏生当其时,康熙二年(1663)的庄廷鑨明史 狱,六年(1667)的沈天甫诗狱,五十年(1711)的戴名世南山集狱,都是他亲身见到的,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给予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心灵的煎迫,是可想而知的。而在他家乡,层出迭起的 反抗事件,如顺治三年(1646)的高苑谢迁之变,十八年(1661) 的栖霞于七之变,死事之惨,更使人触目惊心。

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之下,他对于时政和社会的不满,只有借着鬼、狐、神、怪来发泄了。这样,他既不必顾虑政治的报复, 也可以免除人事的干扰。他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凡是人类社会一切可歌、可泣、可恨、可痛的事迹,他都可以借那枝生花妙笔,把它一一地收进《聊斋》里。王渔洋说他“厌作人间语”,应该是很了解他的话。就是他自己也承认,《聊斋志异》是一本有“寄托”的“孤愤之书”(《聊斋自志》),所以我们阅读《聊斋志异》,非但不能为它的神异色彩所迷惑,而且应该把它所含蓄的旨意找出来,这是**重要的一层。

其次,我诚恳地建议读者,应该把《聊斋志异》当作以下三种书来看:

一、把它当作文学的作品来看:《聊斋志异》使用的是文言, 在今天以白话作为表达工具的社会里,文言的使用──特别是用来创作,范围已越来越窄。但是就文学所负的使命和它对于艺术技巧的讲究来说,却是没有古今之分的,我们读《聊斋志异》,自然应该从这一方面去认识和注意。

二、把它当作社会的史料来看: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的,特别是《聊斋志异》,它的写作时间,超过了半个世纪(相当于清王朝的五分之一)。它所反映的不是某一个家族,也不是某一个阶层,而是这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全貌,举凡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我们都可以从四百三十多篇的《聊斋志异》里找到它的痕迹,它可以说是一部社会实录。我们要了解那个时代和社会,《聊斋志异》应该是值得注意的一部书。

三、把它当作哲学的书籍来看:蒲松龄在作品中批评社会、分析道理,固然代表了那个时期人们的情感和希望,但是在批评和分析中间,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发现他的价值观念。蒲松龄的思想,不可讳言的,含有一部分佛家的因果轮回和道家的神仙出世思想,可是在基本上,他仍然是儒家的嫡系子孙。他在《聊斋 志异》里所表达的平实、正大、通达的人生见解,可以使我们得到许许多多的启发,对我们进德修业,是大有裨益的。

以上只是概略地说说《聊斋志异》的读法,当然,读书贵在自得,读者如果能从其他的方面去留意,进而得到身心上的助益, 更是我们衷心所期望的了。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