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

一本超越“国别”与“派别”

一本书读懂“中英教育”的差异

一本书读懂“教育的实质”

重量大咖,联合出品


【内容简介】

童年、阅读、家庭、学校和社会……什么才是对人成长起决定作用的教育方向?中国教育的优点和缺点,也是英国教育的优缺点吗?BBC纪录片的中英教育PK,中国真赢了吗?接触到的中英教育,与所认知中英的教育,哪个更接近真相?……在西方国家“向东走”的时候,中国教育也在“向西看”。基于不同教育角度和维度进行的探讨与对话,为读者呈现多方位思考就具有非凡的意义。特别是这种对话在两位重量级大咖间进行。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中西方不同思维,不同教育背景下的思维碰撞,为读者呈现:教育的本质与价值、童年对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阅读、中英文化传统与比较、艺术教育的价值、大学教育的问题与改革和未来教育的出路等近10个方面的思考。这是一场东西方教育交流碰撞的试验激起一次关于教育的拷问。在思维的碰撞出,探讨教育的真谛。


【作者简介】

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30人论坛和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人。他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我的阅读观》《致教师》等40余种著作。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着千千万万人,被评选为“当代教育名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改革开放40年教育40人等。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52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570多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艾伦·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他还是英国科学院与欧洲科学院院士、皇家人类学会名誉副会长及皇家历史学会研究员。麦克法兰教授撰写的研究著作达30余部,被翻译成中文、韩文、西班牙文、德文等多种文字。其中,在中国翻译出版的著作有:《给莉莉的信》《给四月的信:我们如何知道》《给山姆的信:如何探索世界谜题》《现代世界的诞生》《玻璃的世界》等。麦克法兰教授认为,教育是对人的思想、身体、灵魂、心灵、道德和态度的整体塑造,不仅应在课堂上注重人的全面培养,在评价体系中也纳入艺术、游戏、特长、领导力、社会责任、创新力等方面的考核。


【目录】

序1 朱永新/ 001

序2 艾伦·麦克法兰/ 006

*辑:中英教育谈 / 001

第二辑:童年与阅读 / 059

第三辑:家庭与学校 / 097

第四辑:艺术与体育 / 137

第五辑:创新与未来 / 161

后记 / 232


【免费在线读】

朱永新:

近年来,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关于中英教师与学生的纪录片引起了两国学者与公民的持续关注。三集纪录片,长达一个月的连续跟踪拍摄,尖锐的文化冲突与师生矛盾,一开始让许多观众对中国教师不屑一顾,甚至觉得中国式教育必败无疑。结果不出我所料,几位中国老师带领的英国学生在数学、科学和中文考试中不仅全面击败对手,而且每门课均超出10分。如果时间再长一些,很可能分数差距更大。您是怎样看待这这个节目的?您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赢了吗?

麦克法兰:

这档节目确实引起了诸多争议。这部纪录片生硬、刻板地对比了中英两种教育体系。在前几集的节目中,观众很难想象中国老师*后会赢得比赛。因为他们的课堂冲突频频,甚至无法正常进行授课。

没有一个解说员了解这两种教育体系背后的哲学理念和历史,所以这部纪录片作为一次比较性分析是非常不尽如人意的。看完这个节目之后,我们并没有超越表象真正理解它背后的原因。不过,从商业角度看,作为一种比赛、一次电视真人秀节目,这部纪录片显然很成功。朱教授怎么看待节目中中英教育的较量?

朱永新:

其实,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场东西方教育交流、碰撞的试验,更希望真人秀激起一次关于教育的真考问,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全民教育大讨论。我们尤其需要自我考问,例如用什么来评价教育的优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教育?

仅凭分数就能够评价教育的优劣吗?我认为分数只能够反映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评价教育的整体水平。分数的对比不能评价一种教育方式的优劣,更不能用来评价一个国家的孩子、一个地区的教育的发展水平。

那么,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准是什么呢?

我一直认为,首先是看教师与学生能否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谓幸福,就是让师生双方都能享受课堂和教育带来的智慧挑战,享受学校生活带来的不断成长;所谓完整,就是让师生双方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不断成就自己,能把个性培育为特色,成为*好的自己。为此,学校就不能优先关注分数、关注考试、关注知识灌输,而应该更加关注心灵成长、关注个性的舒展,并为之提供更丰富多元、更生动有趣、更透彻深邃的课程体系。

其次,是看教育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在各行各业中既需要精英,也需要一般劳动者。而各类型人才的共同基础是做人。新教育实验为此提出,*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长大成人以后可以在他们的身上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科学是有人性的,财富是有汗水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再其次,是看教育是否符合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任何教育都有自己根植的土壤。把中国的教育原封不动地拿到英国,或者把英国的教育简单照搬到中国,都会遭遇水土不服。无论把英国学生的散漫归因于他们的福利制度,还是把中国学生的高分归结于尊师重教,都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原因比表象复杂得多。

这部纪录片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孙云晓写的《中日夏令营的较量》。其实,谁赢谁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借此反思我们的教育。借此思考,我们有哪些教育的传统需要保留和弘扬?哪些教育的弊端需要改正和抛弃?

由于近年来上海连续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测验中独占鳌头,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下决心学习中国教育的优点。在他们“向东走”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向西看”,学习西方教育重视个性与创造性,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呢?在分数不如中式教育的情况下,英国的校长们依然认为,中式教室里孩子“不像有童年”,依然认为我们的教育“更像100年前英国的传统教育”,依然认为“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英国无疑比中国更有优势”。这些话虽然不完全正确,但是值得我们反思。

麦克法兰:

您说的很对,中西的教育都有其可取之处,相互学习才可以更好发展。

朱永新:

在麦克法兰教授看来,英国人对自己的教育自信吗?为什么要引进上海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测试练习?为什么要派老师到中国学习?对于大部分中小学生而言,数学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

麦克法兰:

英国人都相信他们的教育体系有着卓越的品质,并且一直发挥着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想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育。尤其是现在英国学校也参与到世界排名体系中,这种排名做法源自美国,那么英国的长和其他相关的部门负责人也不得不把学校视为一个个“足球队”,持续关注他们在 “联赛排行榜”上的排名。

如果只看学生通过需要背诵记忆的考试或逻辑能力测试的百分比情况,那很明显,在某些国家,特别是斯堪的纳维亚和中国,学生水平会更高,但这种评价标准太单一。英国人也乐于接受改进,他们和中国人一样,会努力找出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什么。

但通常这种努力都是徒劳的,因为教育是一个一揽子方案,正如纪录片里不断强调的那样,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结构和家人的教育理念,中国学生能在英国学校里也取得高分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许多讨论也忽略了教育的全部意义。举个例子,我在剑桥的同事经常发现,那些来自数学或理科专业一流学校的学生,在创造力、创新性和其他技能方面会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而这些素质都是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

其实在英国教育中,当孩子16岁的时候会有一个分界线,相当于中国学生高二的时候,从16~18岁开始他的整个教育方式就改变了:16岁以前,基本上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老师是把脑子里的知识传递给学生;16岁以后,老师的角色就跟教陶器和绘画的老师类似了,基本只起辅导的作用,老师教给你方法,你要自学,老师会给一些点评意见。以前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目前在英国,高年级的学生也在用这种方法,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前适应大学生活。所以我觉得这是未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朱永新:

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应用于高中,还可以渗透在小学初中阶段。事实上从小学开始,甚至从家庭开始,就要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寻找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孩子,因为被动地去获取知识必定是低效率的。我们现在提出的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就是一个有结构的、有境界的课堂,(我们认为)*好的教学就是把知识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他学得更有效率,同时*好的课堂也是把教师的面对面灌输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所以,现在中国教育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课堂改革,以前的课堂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基本上都是“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就全部忘记”,可现在情况在渐渐改善,从大学到中学,甚至小学,老师开始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报告,老师负责指导。过去教师一堂课45分钟都在讲课,现在一般来讲,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比例减少到1/3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