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1.张德芬、孙瑞雪亲试力荐,孙瑞雪感叹说:“奥南朵是非常好的领航员”!
2.奥南朵作为心灵导师、“心灵成长的领航员”,她的经历也颇富传奇。她*初的身份是成功的律师与杂志出版人,事业有成,但越成功,她内在的不安全感就越强烈。她与丈夫也渐行渐远。她每天都在问自己:“起床的意义在哪里?”她一直在追逐,却不知道自己追逐的是什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觉得很不快乐。在很巧合的状况下,她到了印度。
原本只打算在印度待两周的她,*终在那里度过了三十年的时光。她在那里追寻自我的成长,致力于静心和蜕变技巧的研究。她在那里“发现了自己,疗愈了所有过往的创伤,甚至那些我自己都毫不知晓的伤害”。
3.《对生命说是》是奥南朵画给你的一张心灵蜕变地图,也是自我成长实操图——针对生命中的重要场景如何说“是”的分析,比如,如何对自己说“是”、对关系说“是”、对他人说“是”、对情绪说“是”、对习惯说“是”、对父母说“是”、对状况说“是”、对改变和不安全感说“是”、对生命的伤残、疾病和死亡说“是”等等,均很有启发。你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行动策略,并因此散发由内而外的喜悦和生命力。


【内容简介】

对生命说“是”,就是对生活带给你的一切说“是”,与生命一同流动。“是”既不是顺从,也不是否认,而是接纳。接纳就是看到你是有选择的,如何过自己的人生是你的责任,不是他人的责任。接纳并不是说我们不再改变,它反而允许自然成长的发生,不是揠苗助长、强迫成长。
对生命说“不”,就是抱怨、指责,希望事情改变。想要改变现实本然的样子,那是抗争、挣扎,那就是活在地狱当中。对生命说“是”,意味着寻找那些对的事情——让你满足、给你带来滋养的事情。这需要你对自己的态度负责,需要你主动做出选择。这会给你带来享受喜悦的可能,你每一天都在选择快乐。
对生命说“不”,意味着聚焦在错误的事情上,聚焦在问题和艰辛上。这是把责任推了出去。指责和抱怨对你来说容易多了,但你永远都会是一个受害者,当然也无法全身心地活出喜悦的流动。生命何其短暂,为什么要浪费在无谓的“问题”和你自己的麻烦事上?


【作者简介】

【澳】奥南朵(Anando)
全球心灵导师,被誉为“心灵成长领航员”。英国ASHA基金会女性成员,全球具有影响力和启发性的成功女性。因内心充满紧张和压力,开始追寻自我成长,致力于静心和蜕变技巧的研究。她的生命经历淬炼绽放出绚丽的光芒,并用自己生命蜕变的实例帮助许多不同肤色和年龄的人找到了内心渴望的喜悦和生命力。
奥南朵在中国的工作坊主要有:“让生命绽放”“财富与自由”“绿宝石:疗愈内在孩童”“红宝石:男人与女人”“深度个案疗愈”“闪耀温暖光芒”等。


韩凝
奥南朵老师的长年专职翻译,为其担任课程现场口译超过100场。
长期专注心理学翻译工作,为众多心理师担任现场口译。
第七届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第四届世界音乐舞蹈节特聘翻译。
翻译作品:《信任你的直觉力》《读懂女人心》。


【媒体评论】

张德芬
个人成长作家
它的概念,跟“当下的力量”系列中谈到的“臣服”,和我们的圣人老子所谈的“无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孙瑞雪
教育家
如果你在寻求成长,在成长的途径中,你一定在寻找成长的方法和途径,奥南朵是非常好的领航员了。


【目录】

缘起 让生命绽放
前言 “是”能够改变你的人生
第1章 对自己说“是”:改写你的人生剧本
为什么我们不能如我所是地接纳自己
内在制约如何运作
假如我们不爱自己,我们也不容许别人爱我们
我们总是担心他人的评判
如何停下内在的谴责之声
你不是你认为的那个你
有情绪加持的事实即成为评判
“珠圆玉润”还是“大腹便便”
重写你的自我评判
第2章 对关系中的危机说“是”:跳好亲密关系中的双人舞
强烈的情绪反应,代表你已退回孩童空间
为了抗争牺牲爱,值得吗
与其抗争,不如借此更为亲密
放弃“灵魂伴侣”
对可能结束的关系说“是”
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对真正结束的关系说“是”
冷静地看待事实
应对痛苦
质疑导致你痛苦的潜在信仰
第3章 对他人说“是”:借着对他人的评判来了解自己
我们浪费了多少能量去期待他人改变
你真正想要改变对方什么
与他人冲突的背后,是受伤的小我
以全新的方式开放自己——从陌生人开始
面对真正惹怒你的人
想说“不”,就可以说“不”
借着对他人的评判来了解自己
第4章 对情绪说“是”:压抑或宣泄情绪都是有害的
觉知到某种情绪时,它已经影响到你的身体
压抑或宣泄情绪都是有害的
观照
理解
对你的情绪说“是”,就是对你的能量说“是”
如何体验所谓“不想要”的情绪——愤怒
体验者的情绪有不同的品质
第5章 对习惯说“是”:迈出顽固的习惯
不了解习惯背后的无意识意图,你无法改变
性格模式只是习惯
习惯运转我们的人生
如何理解和应对你顽固的习惯
第6章 对父母说“是”:接纳父母的不完美,与父母和解
你比自己想象的更像父母
拒绝父母会削弱你
为什么接纳父母如此难,如何行动
切断限制我们人生的忠诚
为何与父母和解如此重要
第7章 对状况说“是”: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受制于状况,让你成为受害者
另一个选择——对你的反应负责任
不喜欢你的工作怎么办
对头脑来说,问题比平和容易
摆脱问题,要先走出创造问题的头脑
寻找状况中令人满足的部分
静心技巧——换个视角看待“问题”
第8章 对改变和不安全感说“是”
生命是不安全的,只有死亡安全
如何应对改变和不安全的状况
古老印度静心技巧——化解自身界限,延伸入未知
西藏静心技巧——即使没有你,生命的巨轮依旧滚滚向前
第9章 对生命说“是”
存在之中,没有对、没有错、没有公平
让悲伤自然流淌,感恩会随之而来,允许整合的完成和完结
你可以抱怨,也可以享受
质疑你的价值观
在“不”与“是”之间移动
“是”既不是顺从,也不是否认
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你已万物俱足

后记


【前言】

缘起 让生命绽放

次来到坐落于印度的静心院,是三十多年前。直言不讳地说,那里的布道让我心存疑虑——如果你可以如其所是地接纳一切,那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以下节选自布道者的回答,同时也构成了本书的基础:生命本身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它是去经历、去享受的神秘之旅。你创造了所有的问题,因为你害怕享受生命,你害怕活出生命的精彩。问题给你带来了保护——反对生命、反对喜悦、反对爱。你可以对自己说:“我怎么去享受?我的生活满目疮痍。我怎么去享受?我千疮百孔。我烦恼千万,又如何去爱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我闲愁万种,又怎样去跳舞,去歌唱?这不可能!”你可以找到不去歌唱、不去跳舞的理由。你的问题,给你带来了回避的机会。
深入问题去看,你将发现它们都是虚构的。
即便你真的有问题,并且切身地感到它是真实的,我会说,这是可以的。我为什么说这是可以的?因为当你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可以的,它就消失了。当你对你的问题说出“这是可以的”那一瞬间,你就停止了给它能量。你接纳了它!你接纳问题的瞬间,它就不再是问题了。只有当你拒绝时,问题才会成为问题。当你说“它不应如此……”而它本然如此,问题就变得更有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这样说。人们带着自己的大问题来到我身边,我说:“这是可以的,这非常好,接纳它。”“你需要接纳,去爱自己。”我能够理解,奥南朵说:“这太疯狂了,你不停地说‘这是可以的……没有问题,只需要……’!如果你再说,我会尖叫!”
你已经尖叫一生了——无论你是否尖叫,都毫无意义。到目前为止,你除了尖叫没有做过任何别的事情。有时大声嘶吼地尖叫,有时默不作声地尖叫,但是你一直在尖叫。我就是这样看待人们的——尖叫的人们。他们的心在尖叫,他们的整个存在都在尖叫。但是这毫无帮助,你可以尖叫,但是这无济于事。
试着去理解,而不是尖叫。试着去看到我在告诉你什么。我告诉你的不是理论——就是事实而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了解这个方式。如果我可以做到没有问题,你为什么不可以呢?接受这个挑战。我和你一样都是平凡的人,没有任何异于常人的神奇力量。
我非常普通,如同你一样。我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你不能对自己说没问题,而我全然地对自己说没问题。你不断地试图改善自己,而我没有试图改善自己,我说过“不圆满就是生命的形式”。你试图成为完美的,而我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
所以我没有任何问题。你接纳了你的不完美,问题从哪里来呢?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说“这是可以的”,问题从哪里来呢?你接纳了局限,问题从哪里来呢?问题衍生于你的不接纳。你无法接纳你现在的样子,因此问题产生了。你总是无法接纳你现在的样子,所以问题如影随形。
你是否能够想象,有一天你可以接纳,可以全然地接纳你的样子?
如果你可以,那为什么不现在就去做?为什么要等待? 为了谁?为了什么?我可以接纳我自己,就在接纳的当下,所有的问题都消失不见了。就在这个当下,所有的担忧消失不见了。这并不是说我变成完美的,而是我开始享受我的不完美。没有任何人可以成为完美的——因为成为完美意味着彻底的死亡。完美是不可能的,只要生命继续,就会不断有新问题出现。
所以,脱离所谓问题的方法,就是接纳生命当下所呈现的样子,活出你的生命,享受你的生命,以生命为乐。下一个片刻你将会愈发喜悦,因为它来自这个片刻;再下一个片刻你将会愈发喜悦,如此往复,你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喜悦。你喜悦,并不是来自自我改善,而是通过活在每一个当下!

前言 “是”能够改变你的人生

“是”能够改变你的人生。“是”改变你生活的质量。
因为对生命说“是”,对生活带给你的一切说“是”,就是与生命一同流动。
对生命说“不”,就是想要改变现实本然的样子,那是抗争、挣扎,那就是活在地狱当中。
无比简单却又无比真实。
对于头脑而言这太简单了,头脑会说:“我的问题都太复杂了,没有这么简单的解决方法。”然而这本书并不是给头脑的。好吧,在很多问题上,头脑都会局限于试图解释清楚问题的过程,但是从本质上来说, 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给你的头脑增加“知识”。这本书是给你的存在本身的,是为了触碰你的另外一个部分,这个部分的你知道,你的生命一定还有超越头脑所能理解的范畴。
这本书是鼓励你去体验,鼓励你踏出被你的头脑局限的舒适区去冒险,去体验你内心一直怀疑的事情——你远远超越你的头脑。
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去连接、体验你生命中存在的其他维度——超越头脑的维度。

头脑和制约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活在头脑里。头脑是储存所学知识的仓库,为了分析、计算、比较,为了成为具有逻辑化、理性、有效率和聪明的人,我们需要这个部分。这是大脑当中思想的所在地,包含有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
头脑当然非常重要。事实上,它已经重要到所有的教育都集中在发展头脑之上。它已经到了占据我们的程度——我们相信我们就是自己的思想,不是吗?
头脑也包含了我们无意识地从他人身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包含了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积累的是非观念:我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标准。
这些无意识的想法、信念、价值观和偏见,是我们从他人身上获取的,并非来自个人体验。在本书当中被称为“制约”。
这种制约无疑是由头脑操控的,在我们毫无觉知的情况下影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影响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我们看待、诠释事物的方式,我们的感受,以及我们对人、对境况的反应。科学研究表明, 我们 90% 的行为都是被无意识操控。
我们通常不会给予太多关注——我们允许头脑自行运转,自以为我们流露出的每一个机械式的评判、反应和情绪都是我们本身,是我们的想法和经验。我们很少会停下来质疑一下,这真的是我们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真相吗?
头脑也是“小我”的居所,小我是由所有我们认为自己是谁的观念集合而成的——我们的身份、我们希望他人如何看待我们、我们呈现给这个世界的面相。
因为我们是如此认同于头脑,以至于它已经开始运转我们的人生。因此,了解头脑如何运作对我们将很有帮助。
头脑是如此卓越的工具,它善于将信息拆分,分割成碎片进行分析,将碎片进行比较、对照。好与坏、高与低、亮与暗、昼与夜……这就是头脑的天赋,它拥有分析、比较的能力。它的专长就是与客观世界周旋。
然而,生活中有如此多的主观体验的质量是基于“整体”之上的,例如听音乐、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做爱、身处大自然、享受一顿大餐。为了完全投身于欣赏这些片刻的美好与不可思议之中,我们需要的是通过所有感官,打开对于整体经验的接纳性。假若通过头脑机制去体验,它会将所有一切分解成碎片,我们也就错过了整体的感官之美。
例如,如果你在用餐的时候去计算面前食物的卡路里, 分析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是否平衡,甚至与之前一餐相比较,你怎么享受这美食呢?虽然你吃着食物,却没有临在于你的舌头与鼻子,你在你的思想里,这是全然不一样的体验。通过头脑去体验美食盛宴,就如同使用声谱分析仪来聆听音乐一般。头脑总是干涉我们的感官体验。也许你与朋友漫步于乡
间小路,谈论着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情境、其他的人……你看着大自然,然而却不能临在于你的眼睛、耳朵和鼻子。你在思想和谈论之中,所以你错过了你置身的大自然,错过了感官体验。为了头脑思想错过了奇妙无比的片刻。即便当我们独处时,我们也在思考,陷入与自己的对话之中。我们极少会全然地临在于当下,临在于感官体验,而一旦经验过, 你就会知晓个中差别。
其实头脑没有能力放松于当下的喜悦里。它无法安静,它的言语将你抽离于当下的体验。甚至当我们评论着美好的事物时,我们也在将这一切美好与过往的体验比较着。因此,即便头脑对于客观事物具有价值,然而它并不是主观体验的工具。所以为了活出“完整”的人生,仅有头脑是全然不够的。

体验者

大自然也赋予了我们大脑其他的维度,包含体验感受的领域。这个部分是头脑无法领会、理解(掌控)的。
相信你自身也有体会:当你在驾驶时突然遇到后方超车,你会在毫无思考空间的情况下急速调转方向或者猛踩刹车。或者当你烹饪时,热水或热油溅到脸上,你的眼睛会在头脑识别出危险之前就紧闭。所以大脑的思维与本能是分离的两个部分。
不久以前,我们以左脑和右脑来描述大脑。左脑,也被称为头脑,是智力的所在地——掌管着逻辑、推理、分析、语言、科学、计算等等。右脑兼具了我们的感官功能,是直觉的所在地——包含非逻辑的部分,自发性、创造力,以及感官体验。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大脑的不同区域在位置上并没有那么清晰的界定。
为了方便认知,本书当中涉及“头脑”时,谈论的是大脑中自动思维的部分——喋喋不休的领域。我们也可以称它为机器人,或者 MP3 播放器。涉及“体验者”时,我所谈论的是大脑当中能够觉察到身体感官体验的部分。
“体验者”的定义就是,临在于此刻、当下。不幸的是, 我们极少用到这个部分,因为我们如此习惯于允许头脑的自动思维无限运转,不论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它。然而如果你保持觉察,你会发现头脑总是活在过去或者未来——那不请自来的思维总是执着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可能会发生的一切。我们的关注力不可能同时落在过去和未来。
如果我们的关注力全然地投入当下的体验之中,它是不可能留恋过去和未来的思绪的。如果我们思考着过去或者未来,陷入头脑的自动思维当中,我们就无法体验当下的片刻。头脑无法活在当下,除非我们刻意地运用它,让它发挥
其独有功能,例如计划和分析。当我们有意识地使用头脑,我们就是在当下使用它,它就无法自行运转。你可以为了某个特定目标运用头脑去看到过去或者未来,如果你有觉知地去使用,你就是活在当下的。这与头脑漫无目的自行运转时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个中差别,例如,当你觉知到你在当下时,你的呼吸和面部表情都会更加的放松。
所以在本书中,当我谈论头脑时,我并不是指“有意识地使用头脑”。当我想表达这个含义的时候,我用的词语是“觉察”,如“觉察你的头脑当中发生着什么”,或者“觉察你的身体内发生着什么”。
但是,正如我们深有体会的,头脑似乎还有“属于自己的头脑”。它并不受制于我们的控制,甚至可以掌控我们。它一周七天、一天二十四小时永不停息地运转着。这简直荒诞无比。当我们不需要使用双腿走路的时候,它们不会走路;当我们坐着的时候,它们不会继续迈出走路的步伐。但是当我们不需要使用头脑时,它并没有停下来——它继续自行运转着,播放着陈旧的录音和电影,以过往的经历比较、对照着所有你遇到的人,体验到的事物,或者憧憬着的未来,为明天制造着恐惧……它从不会停下来。我们甚至允许头脑成为我们的主人, 即使在我们不需要的时候也支配着我们。
所以体验者是什么?它是大脑当中反应当下真实体验的部分,与头脑不同,头脑的运作依赖于来自过去、他人的观念和信息。
体验者会对当下感官和心接收到的信息给予反馈。科学研究显示,心律会根据当下体验到的感受而变化,这些信息以神经信号的方式直接传输至大脑,由大脑做出回应。
大脑接收、反馈来自感官和心的信号的部分,有别于大脑当中信息处理的部分。体验者在信号传递到心智处理中心之前即做出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在头脑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之前,我们的“直觉”已经灵光一现了!
作为大脑当中感知的部分,体验者就是我们的创造力、欣赏美的能力、对未知的惊奇感以及自发性的中心。这就意味着它也是我们天赋恩惠以及直觉的发源地。然而这些品质对于苦苦挣扎于市场化经济的芸芸众生而言却并非至关重要。因此体验者并没有在我们的教育当中获得关注。但是这些品质对于我们的存在而言却举足轻重,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色彩、喜悦、放松与和谐。
事实上,科学家已经发现这些品质在社会当中也是很有帮助的,不论任何领域,高 EQ 的人似乎比只具备高 IQ 的人更容易成功。EQ 是情绪智能商数的简写,它意味着更加能够觉知到自我感受,对他人的感受更具备同理心,能够平衡情绪,提高生活品质。这些都来自当下的情况,所以 EQ 本质上来说就是体验者的一个功能。
体验者因为不被过往羁绊,从不迟疑、怀疑或者比较, 没有二元对立,它就是“知道”,它就是直觉。我们都有过类似体验,某个瞬间我们就是知道什么是对的。
这样的瞬间可能是你为某种突如其来的惊艳所征服—— 观赏美丽的日落、倾听音乐,内心无缘由地充满着无以复加的喜悦和平和。有时候是小宝宝或者小动物看你的眼神;或者是见证了大自然的奇迹——新生命的诞生、绽放的花朵、静谧的森林、海边阵阵微风;或者是大餐之后坐在你爱的椅子上休息;又或者是激烈运动后的放松,仿佛踏入了另一重仙境—— 运动员们将它称为“突破极点”。
如果你再度回忆这些片刻,你会觉察到你的感受仍旧鲜活生动,同时单纯又透彻——不复杂、不混乱。这就是当时的实际状况,纯粹的清晰。同时你感觉到“对”了——没有迟疑不决、没有半信半疑。你感受到的是与世界合一,与自己合一。头脑似乎停止了,因为你完全融入当下的体验之中。那一刻,就是一切。如同时间已停摆。这意味着在这样的片刻里, 你身在体验者那里,而非你的头脑当中。
如果你想想看,你会发现生命无非如此。生命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片刻。过去的已经过去,未发生的还未发生。因此所有的神秘家都说,这个当下就是我们仅有的现实。投入更多的关注给体验者,就是学会活出人生,更多地回到当下,回到真实的时光。
体验者的另一个品质就是:它不会寻找错误。它不会制造问题,因为它并不比较,它就是单纯地对当下做出回应,没有任何“事情应该如何”的成见。
观念、比较、评判和偏见都属于头脑的领域。头脑的本职就是分析和比较,所以它以二元化运作,比较不同的事物。它会怀疑、迟疑、困惑、担忧、批评、抱怨、指责。如果你密切观察头脑的自行运作,会发现它总是聚焦在错误上。找到缺点,制造麻烦,这似乎就是它的天性——全年无休的麻烦制造工厂。
体验者在每一个当下都是崭新的,所以它时刻开放,去欣赏滋养的、满足的一切,看得到每个人、每个境况当中的独特和美。它无法评判,因为它不会比较——那是头脑的功能。你能够想象更多地以体验者的角度深入生活吗?拥有那
些能够全然改变你的感受、你的生活方式,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的品质。
体验者有时会被称为“心”,然而我选择不使用这个词, 因为它总是被联系到情绪和情感上面,然而情绪和情感其实都是头脑取向的,因为它们都是由思绪所触发。
所以,我们拥有头脑——思考和推理的地方,收集和储存信息的地方,小我和智力的家。它以分析和比较来运作。当没有特定目的时,它就会无意识地穿梭于过去与未来。它热爱制造问题,因为无事可做时它会闷得发慌。
我们也拥有体验者,它感知、回应当下的情况,如同一切都是崭新的,它凭直觉做出回应,没有比较、分析,没有迟疑。它的运作是单纯的、自如的、轻盈的、喜悦的,当我们身处这个空间,就没有了时间的概念,因为这个空间仅存于当下。大自然赋予我们两者,因为我们同时需要这两者帮助我们活出本应属于我们的满足、圆熟的一生。然而,也许是因为我们太熟悉使用头脑,活在头脑当中了,我们似乎总会觉得怅然若失,觉得生命好像缺失了什么。
我们的存在还有其他的维度,超越头脑和体验者。这关乎奥秘的灵性意识,这一部分让我们体验到,我们是那浩瀚海洋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分离的个体、不是彼此孤立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整体创造里的不同表达形式。
本书中的建议是通过发展内在的体验者来帮助你获得平衡。如果你感兴趣,它们终将带你走向深远,走向超越。

忠告

尝试新观念,头脑将会不舒服。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它习惯掌控,根据已积累的观点和信念运转你的人生。这里建议的一些练习会将你带入超越头脑的空间,会质疑头脑坚信的信念和态度。
你要觉知到头脑会继续尝试、继续干涉。尽管你有意愿去尝试这些建议,你也可能会发现头脑浮现这样的想法:“太蠢了。这解决不了我的大问题。”或者:“我现在没时间做这些,有更重要的事情等我去做——找时间再做吧。”
当你觉察到这些时,感谢你的头脑(毕竟它只是在保护你不要踏入它不了解的领域),告诉头脑它现在可以歇一会儿,你会回来找它的。这可以帮助你成为头脑的主人。头脑是个绝妙的仆人,但是我们也知道它是个很糟糕的主人,它永不停息地运转着,告诉你该如何生活,从不给你任何空间让你单纯地活着。
而且,你的头脑将会因为你去探索体验者而得到休息, 它会变得更加明朗、犀利。你不会有任何损失。
这取决于你,你可以继续只凭借头脑生活,舒适但受到限制,如同在世间梦游一般。或者,你可以冒险踏出头脑的舒适区,花一些时间探索你的体验者。摆脱头脑的限制需要付出努力,但是这会谱写出属于你的生命之舞。


【免费在线读】

为什么我们不能如我所是地接纳自己?为什么我们总是试着变得不同?
首先,从童年开始我们已经被制约,我们相信如我所是的样子是不好的。我们学到,我们需要更加努力,成为更好的,才能收获肯定、接纳和爱。为了让孩子可以遵守秩序,孩子对于爱和接纳的基本需求被社会(父母、老师、政客以及牧师)剥夺。孩子们被操控,顺从于他人的既得利益。
这听起来阴险吗?想想看,如果我们喜欢自己本身的样子,我们就不会为了政客驰骋沙场了吧?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一切满足,我们就不会背负压力去迎合他人的期望了,对吧?
如果我们如我所是地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一切,我们就不会供养牧师来赦免我们沉迷天性欲望的罪恶,不需要他们来拯救我们的灵魂。我们也不会遵守那些对我们而言完全不合理的规则和制约。
如果我们如我所是地尊重自己,我们不会为了获得认可和接纳而受尽奴役。我们也不会忍耐来自任何人的羞辱和不公。
古往今来,既得利益者确保我们不接纳自己,让我们活在被他人评判的恐惧当中,尤其是恐惧自己不够好。这些恐惧将我们牢牢锁在压力之中,迫使自己融入他人的既定计划,才能终被接纳。
这种制约一代代传承下来。随着时代更替、习俗演变, 它看起来略有不同,但是根深蒂固的信息和精髓却始终如一: 如你所是的样子是不好的。
如我所是的样子是不被接纳的,如此理念早在人生初期就已被学会,当我们还太过年幼,无法说出“不,这不是真的”时,当我们还过于稚嫩,无法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时,就已被接受。
科学家表明,人生的前六年,我们都是依赖 δ(delta) 脑波( 无意识),以及 θ(theta)脑波(想象力)运作,这意味着我们无法运用有意识创造力思维的 α 脑波,它在十二岁才会开始起作用。在人生的初几年,我们并不会为自己思考,我们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尤其是观察父母而学习其行为模式及对人生的回应态度。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同样的人身上,无意识地下载关于自己的信念,获取自我身份认知。
正因为我们获取这些观念的年纪太小,它们就直接深埋于无意识当中成为一系列基础信念。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基督曾说:“让我抚养一个孩子直到六岁,他会一辈子效忠于教堂。”
很多事情我们已经无法记起,因为发生的时间太过久远。也许一开始的感受是源于妈妈没有时间陪我。她说她爱我,但是当我需要她的时候她并不在。也许她对我失去了耐心。或者她有时需要出门,就把我留给了其他人。也许爸爸的工作或者健康出现了问题,所以不能常常陪我玩。也许我们的父母自幼就没有得到过爱,所以他们无从知晓如何爱我们。也许父母压力太大总是对我吼叫,告诉我“不”“不要这样”。之后也许老师说我不如别人聪明,宗教领袖教诲我们身负原罪,政客和强权权威告诉我们社会的期待。
各种各样的状况也许与我们无关,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幼年时期我们就学到了一个信息——如我所是的样子是不值得被爱的。我们捕捉到了这样的观念——我们是不对的。我们开始相信自己得变得不一样,才能得到妈妈的爱或者爸爸的尊重,才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所接纳。
这些无意识的信念来自那些比我们年长的人,对我们而言他们无异于上帝一般,因为我们的生存依赖他们,所以我们从未有机会去质疑。我们就是视为真理一般地接受了这些信念,让它们成为我们身份的一部分。
因为我们相信我们就是人们所说的那样,于是我们的生活也照本宣科地开始了。我们通过这些“信念的眼睛”去看待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说给我们的话语,如同戴着有色眼镜生活一般。我们甚至会通过对所有境况的反应来证明这些信念的真实性。假如我们不爱自己,我们也不容许别人爱我们。举个例子。如果我相信我是不值得被爱的,不论是在有意识层面还是无意识层面,那么同时出现两个潜在伴侣,一个全然奉献自己,发誓会爱我到天荒地老,另一个我总是无法信任他是否真的爱我,似乎他仍旧招蜂引蝶,我会选哪个呢?当然,我会选择后者(相信我!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如果我们不爱自己的话,我们是没有办法允许他人真心爱我们的。我们会怀疑他人,担心如果与他人离得太近,将会发现那些我们自己都无法接受的部分。我们允许他人靠近到一定程度,但是不可以再近。我们创造出自己被拒绝的情况,或者我们将事件诠释成自己被拒绝了,或者我们凭空想象自己被拒绝了。这就能够印证我们内心一直怀疑的——我们是不被
爱的。
事实就是,我们携带进深层无意识的这一切,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并通过我们自己对他人、对情况的反应不断证明其真实性。即便我们对自己在做什么毫无觉知,这些隐藏的动态模式也一直运作于无意识当中。
如果我们拒绝自己,我们又怎能信任接受我们的人呢? 我们的内在总会有一个小声音在说:“他怎么可能会爱我?”我们并不相信。在丧失信任的情况下,我们会拥有什么样的爱呢?
如果我们在内心深处相信自己是不被爱的,我们不仅会选择一个不爱自己的伴侣,而且也没有能力全然地去爱别人。如果我们不爱自己,我们又如何爱别人呢?那个人也是肉眼凡胎,那个人也是不完美的。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在拒绝自己缺陷的同时包容他人缺陷地接纳对方,这不过是欺骗自己罢了。我们总是在意他人的评判我们总是在意他人对我们的想法,永远防备着。我们总是无意识地害怕他人会看到我们的缺陷,怀疑他们会看到我们坏的一面。如果有九个人称赞我们特别好,突然出现第十个人说了一些负面的评论,哪一方会影响我们更多?没错,就是负面评论的那一方。
这难道不奇怪吗?其实很正常。因为负面评语触碰到了那个过往的童年信念,那个有意识层面甚至毫无觉知的信念——如我所是的样子不够好。如果无意识当中没有这样的信念,我们不会被他人所谓的言下之意影响。我们只会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或者“那是他们的问题”,或者“这表达的是他们的内在,不是关于我的”。
但是我们不会这样说,不是吗?我们立即就为负面评论所刺伤。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留意一下你的能量是如何立即被削弱的。
正因为这些童年信念,我们无法安然地做自己,我们无法安心地面对自我感知、面对我们究竟是谁。我们无时无刻不是通过他人的眼睛来看待自己——他们接纳我吗?我足够好吗?我给他们留下好印象了吗?
我们总是无意识地试着被接纳、被爱。这让我们依赖他人。当我们唯有依赖他人才能建立自己的形象的时候,我们就被操控了。
我们试着去取悦他人,为了获得他人的接纳、尊重、欣赏,我们会做一些并非出自本意的事情。我们成了乞丐一般, 失去了正直、尊严,失去了自尊。
你不妨真的想想看,他人的想法重要吗?你是存在所创造的完美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这难道还不够吗?
想象一下,如果你全然地接纳、爱、尊重如你所是的你
(无须变得完美,无须成为“更好的人”),会有任何事情成为问题吗?
这是非常基础的议题。它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所有的人。我们企图从他人身上获取爱和尊重。有些人将脆弱完好地掩盖在美好的个人形象之下,然而一旦遭遇飞短流长,内在的不安全感就会袭来,美好的形象即刻崩塌,脆弱和渴求皆无所遁形。
这可能会发生在挚爱的人离世或离你而去的时候;也可能会发生在你错失升职或失去工作的时候;还可能会发生在你重病卧床或身有残疾的时候;又或是你没有进入邀请名单或被批评的时候;也许会发生在某些情境之下,你对性感到不安的时候;抑或是你的伴侣在派对上八面玲珑,却没有关注你的时候;还有可能是你心爱的人忽视你的时候。
看看你是否能够在下一次能量被削弱、不安全感和脆弱袭来的那一刻就捕捉到,你在心里对自己说了些什么。什么样的无意识广播又在你的内在重演——一定会是评判性的,也许是“算了吧,你没有别人那么好”。“是”既不是顺从,也不是否认“是”并非耸耸肩,顺从于“我就是这样,什么也做不了,我永远不会改变”。
关注正向而非错误也并非否认——你只是接纳了事情本身的样子,而不是浪费自己的能量和喜悦与之抗争。与其对抗,你不如选择运用自己的能量去寻找生命当中的满足感。
接纳是对你选择的生活方式承担责任,是放下要求自己一定要成为某种特定样子的压力,是停止与那些你改变不了的事实抗争。
接纳意味着不再为“应该”和“必须”所影响,不再为脑袋里抱怨和指责的声音所影响。接纳就是看到你是有选择的,如何过自己的人生是你的责任,不是他人的责任。
接纳并不是说我们不再改变,它反而允许自然成长的发生,不是揠苗助长、强迫成长。
你是否曾停下来,惊叹存在中的每一样事物,都是由种子的形态衍生的呢?每一粒种子都蕴含了成长为本应成为的一切元素。整个程序都储存其中,让一头大象成为大象、一棵松树成为松树、一棵青草成为青草,这难道不是很神奇吗?
无须去做任何事,无须达成任何事,无须做任何努力, 就是成为它们本应成为的。它们不需要从外在获取任何额外的东西,除了一些物质上的营养。它们扎根于自己“本真存在” 之上,成为它们本就是的样子,是存在中独一无二的表达。
还有更伟大的奇迹,存在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棵青草、两片叶子,更别说其他的一切了。难道这不令人惊叹吗?
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也是从一粒种子开始,其中蕴藏着一切,让我们成为本应成为的样子。我们已经拥有一切,让我们成为本应成为的独一无二的样子。我们不需要为了被接纳而额外付出任何努力,试图成为特别的那一个,或者改变自己。我们已经是被接纳的了,不然我们也不会在这里。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你已万物俱足。正如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一般,我们也是完全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跟我们完全一样。所以与他人比较,不但毫无意义,而且痛苦不已。
试图成为其他人也是毫无用处的,我们只能做自己。如果你真的了解了这一点,巨大的放松感就出现了。我们不再与深埋于头脑当中“我们应该怎样”的想法抗争,也不再徒劳地努力试图符合所谓快乐的标准。
这样的放松和觉醒就打开了我们自然存在、自然成长的可能,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这也许不符合他人的想法,但这是谁的人生呢?
他人的想法和期待就如同压在我们的种子上的石头。带着觉知和理解,会让你看到这些只是石头,是他人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压在我们身上的,与我们本真的存在毫无关系。这样的认识自然会清理一切。因为一切仅存在于我们无意识的头脑当中——它们并非真实存在的现实,它们只是我们从他人身上学来的观念。放下这些观念就会给你的存在带来所需要的空间, 全然发挥自己的潜能。
目前,这些只是片面之词。练习本书中建议的,包括静心, 会给你机会体验这其中的真实性,试试去探索属于你的真伪。
静心技巧允许你迈出头脑的舒适区,迈出头脑的期待和想法,体验你比这一切要浩瀚宏大得多,你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试试看,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体验。静心技巧有成百上千种,你可以去体验,并找到适合你的方法。至少你发展了你的体验者,它将你带回到平衡,也给你带来了更多的平和、放松。我敢说,这也会给你带来喜悦。
要记得,自然赋予了我们头脑和体验者两者,意味着我们同样需要两者。对自己说“是”,意味着对你的效率和恩典说“是”;对你所积累的知识说“是”,也对你的直觉和感官说“是”;对你内在的逻辑说“是”,也对你内在的神秘和诗意说“是”。
对你的头脑和体验者两者皆说“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