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何谓“中国大智慧”?
孔子云: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智慧的力量。
智慧,是一种“老生常谈”的“经验”。老年人“经”历的时间长,“验”证的事情多,所以能够“常谈”。换言之,智慧当经过历史的验证,这才是*真实的智慧。

现代人,还需要读过去的历史吗?
“老生常谈”的“读史明智”的道理,本是*浅显,也*深刻的道理。
历史就像一条河,从上游流到下游,从支流汇到干流,所以下游的水里、干流的水里,有着上游的水、支流的水;同样,没有历史的传承,哪来的现实?没有现实的存留,又哪来的历史?现实中有活着的历史,历史传承至今也就成了现实。历史上士农工商、渔樵耕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智慧,难道就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智慧吗?

明清二代,《资治通鉴》几乎成为每一任皇帝的书。
胡阿祥的资“智”通鉴,专为现代人打造——从*真实的过去提炼出经过历史验证的智慧。

在本书中,你还能知道——
南京古城布局有什么玄机?韩熙载在夜宴上为什么不开心?科举中作弊与反作弊如何缠斗不休?古代如何使用间谍?“无奸不商”其实是个误解?……


【内容简介】

语言风趣幽默,史料真实严谨
从帝王智慧、人居智慧、处世智慧、为官智慧、教育智慧、军事智慧、商业智慧、外交智慧、科技智慧、思想智慧十个篇章。从士农工商、渔樵耕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方方面面展开专属中国的大智慧图卷。知古才能知今,知此才能知彼,追问过去,是为了理解现在、规划未来;亲近历史,不仅使人明德,而且使人明智。


【作者简介】

胡阿祥,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名大会》评委,《百家讲坛》、喜马拉雅FM主讲人,书香江苏形象大使。出版专著、主编著作七十多种,发表论文与随笔五百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文史、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地名学与行政区划。


【目录】

导论:我是谁?我该怎么做?

一、帝王智慧
引言:治国与谋身
大禹与周厉王:疏与堵的对立选择
后唐庄宗李存勖:创业难,守成更难
齐威王与唐太宗:“寡人”不能“寡听”
萧道成:为每个萝卜找到合适的坑
隋文帝与隋炀帝:“成由勤俭破由奢”
汉宣帝:戒急用忍,步步为营
刘邦与项羽:得人心者得天下
齐襄王与宋太祖:高明的帝王之“术”
北魏孝文帝:师法先进,厉行改革
乾隆皇帝:开编《贰臣传》的“创意”之举

二、人居智慧
引言:人,诗意地栖居
何谓风水:迷信还是学问?
理想家园:寻求自然的庇护
安居乐俗:摆布装饰有道道
中和刚健:北京城中轴线的奥秘
堪天舆地:南京城布局的玄机
桃源何处:神州处处有福地
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庭院深深:体现伦理、适应自然的四合院
丹凤朝阳:坐享自然的馈赠
榫卯斗拱:让房子像鸟儿一样自由
万年吉地:节俭的道光皇帝在这事上不抠门
风水初程:理论与实践

三、处世智慧
引言:如何处世,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东方朔:大隐隐于朝的“狂生”
马援:任劳任怨的伏波将军
司马懿:在蛰居中等待时机
阮籍:乱世中的保命秘诀
谢安:年过四十,为何还要出山?
陶弘景:和皇帝做笔友的山中宰相
长孙皇后:李世民背后的调节器
司马光:诚正刚直的“迂叟”先生
宋濂:无道则隐,有道则出
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的“逆天”之人

四、为官智慧
引言:做官、做事与做人
周公旦:孔子为何总梦见他?
商鞅:惨遭“车裂”的大改革家
张良:功成身退的大汉留侯
王导:不愧“千古一相”的美誉
魏徵:成就唐太宗千古美名的“乡巴佬”
冯道:“狼虎丛中也立身”的官场“不倒翁”
韩熙载:夜宴上的他为什么不开心?
呂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寇准:敢说敢做的直臣
耶律楚材:“楚材晋用”的“大胡子”
海瑞:不合时宜的“模范”官员
曾国藩:“比贼笨”的晚清中兴名臣

五、教育智慧
引言:好的教育像一束光
孔子与韩愈: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王烈与周处:感化熏陶,幡然醒悟
杨震与湛氏:身正为范,言传身教
项羽与王献之:发掘禀赋,因势利导
子路与谭其骧:我爱我师,也爱真理
陶行知:生活教育,知行合一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梅贻琦:通识之用,不止博雅
折箭与磨针:寓理于物,借物点拨
科举作弊:是魔高一尺,还是道高一丈?


六、军事智慧
引言:高考还能复读,战争不能重来
师出有名:给战争披上“正义”的外衣
紫电青霜:扭转战局的“神兵利器”
兵家巨擘:不只是“纸上谈兵”
疑兵重重:从诸葛亮的“空城计”说起
出其不意:神兵天降的奇袭战
谍影疑云:小间谍有大作用
斩首行动:制胜法宝便是“擒贼先擒王”
以弱胜强:各有各的道道
攻心为上:刀光剑影背后的心理战
借力打力:水火无情却给力

七、商业智慧
引言:“无奸不商”其实是个误解
子贡:既儒又商,儒商鼻祖
范蠡与卓氏:择地生财,因地制宜
白圭:人弃我取,贱买贵卖
吕不韦:奇货可居,巧取富贵
沈万三:锐意开拓,灵活调整
盛宣怀:“一手官印,一手算盘”
乔致庸:创新模式,注重管理
晋商常家:培养人才,家族经营
广告营销:丰富多彩,匠心独运
商道朝宗:诚信不欺,以义取利

八、外交智慧
引言:外交无小事
合纵连横:天下大势,由这张嘴说了算
远交近攻:兔子专吃窝边草
以夷制夷:班超定远西域
和亲策略:出嫁即出使
“妙选行人”:有时,舌比剑更加锋利
左摇右摆:结盟还是背盟?
城下之盟:退一步海阔天空
朝贡册封:“宣德化而柔远人”
转型变性:大清帝国的“裱糊匠”李鸿章
夹缝求生:弱国也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外交

九、科技智慧
引言:所谓“李约瑟难题”与“四大发明”
墨子:大师 大匠
扁鹊:望闻问切
华佗:妙手回春
许慎:说文解字
裴秀:制图六体
贾思勰:地方官的“齐民要术”
李冰:“天府之国”的由来
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刷黄
一行和尚:“玩物”而不丧志
沈括:《梦溪笔谈》里的“梦幻”百科

十、思想智慧
引言:百家争鸣的思想界才是辉煌灿烂的
儒家:“中庸”与“权变”
道家:师法自然,无为无不为
墨家:兼爱与非攻的呐喊与实践
法家:法术势的结合
名家:所谓“诡辩”的逻辑
兵家:“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阴阳家:五德终始与大九州说
玄学:“名教”与“自然”的关系
禅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理学:“道问学”与“尊德性”的鹅湖辩论

结语:感悟经典智慧,完善智慧人生

附录:喜马拉雅课程《中国大智慧》推介词

后记


【前言】

导论:我是谁?我该怎么做?

何谓“中国大智慧”?不妨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说起。
《论语·为政》中有段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几句话,是孔子对他一生之经历与经验的总结,意思是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已经成为智者;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够听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打破常规。
我现在已过知天命之年了。回顾既往的岁月,虽然因为学习历史的缘故,四十来岁时就让朋友给我治了枚“耳顺”的闲章,即提前进入了“六十而耳顺”的境界;但以孔子所言,印证我的人生经历与社会经验,感觉还真的是到位,所以我也就仿照着孔子,“五十以学《易》”了,因为涵盖天地人神鬼大智慧的《易经》,不到“知天命”之年,那是难以真切地理解的,我也真切地预感到我未来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想,这就是智慧的力量吧,这也就是“老生常谈”的智慧。

如何理解“老生常谈”的智慧?
我们知道,传统时代的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经济是什么经济?是经验经济。什么是经验?老年人出门看看天,就知道会不会下雨,要不要带伞,年轻人做得到吗?清除不尽的江湖游医小招贴,总是吹嘘自己是老中医、拥有*秘方,朋友们没有见过宣称自己是年轻的中医、开发了创新的秘方吧?而相对于“老生常谈”,我们也总说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是因为年轻人相对缺乏经验。那什么是经验呢?“经”是经历,“验”是验证,老年人经历的时间长,验证的事情多,所以能够“常谈”。“常”就是“经”,“经”就是“常”,织布先要拉出经线,再穿梭着织纬线,所以“经”是根本,“经常”就是经过验证的“老生常谈”。换言之,“老生常谈”就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而汲取历史的经验,接受历史的教训,也就化为现实的“智慧”了。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并且践行“尊老爱幼”,“爱幼”是为了我们种族的延续,“尊老”其实就是敬重历史、敬畏历史,因为“真历史”中充满着“大智慧”。
懂得了“真历史”中的“大智慧”,我们就会明白“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这句箴言,比如我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们,听我话的,工作与事业、购房与家庭等等,发展得基本上都不错,而不听话的,大多因为折腾,往往平添了许多的蹉跎。
推而广之,那些懂得从悠久历史中获取丰富智慧的人,自然也不例外,这就是“老生常谈”的“读史明智”的道理,这也本是*浅显也*深刻的道理。然而让我心生感慨的是,在课堂上,在社会上,竟然常常有人问我,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爆炸,股市涨跌难以捉摸,房价冷热无法把握……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现在与未来,过去的历史,对于现代人还有直接的意义吗?我的回答是:这真是浅视到极点的无厘头问题。
读者朋友们想想,古往今来,人的衣食住行甚至诗书礼乐,是不是实质上都差不多?放大些说,对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而言,是不是同样如此?历史就像一条河,从上游流到下游,从支流汇到干流,所以下游的水里、干流的水里,总有上游的水、支流的水;同样,没有历史的传承,哪来的现实?没有现实的存留,又哪来的历史?现实中有活着的历史,历史传承至今也就成了现实。想清楚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油然而生种种的认知:比如看过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难道不能推测以后50年的历史?比如吸纳了士农工商、渔樵耕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智慧,难道不能提升我们自己的智慧?毕竟,历史是*真实的过去,经过历史验证的智慧,当然也是*真实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与中华文化的语境中,“真历史”中的“大智慧”,会让我们真正明白我是谁,我该怎么做。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
诸位静下心来想想,人活在世上,会跟哪些方面发生关系?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家族,人和自身(即你和你自己),是不是就这几对关系?还能想出其他的关系吗?似乎想不出来了。而中国大智慧,规定了我们每个人在这四种关系中的行为、心态、做法以及价值观。我们不妨按照这个线索,展开说说。
*层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是*根本的关系。
上面说了,传统时代的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或汉族的农业经济有一些基本逻辑。比方说农业是靠天吃饭的,靠天吃饭某种意义上就是靠水吃饭。谁管水啊?天管水,所以中国人敬天、畏天,慢慢发展下去就是天命观念。天命观念决定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在这种天命观念中,中国人讲究人和自然的和谐。什么叫人和自然的和谐?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可以不需要人,人却需要大自然。所以再强的人,强不过时间,再狠的人,狠不过大地。
比如东北的狩猎民族跑到黄河流域来了,蒙古的游牧民族跑到黄河流域来了,这些征服民族强到后来、狠到*后,还是得按照黄河流域农耕社会的路子来玩,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制度的道理。推而广之,我们也就理解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回事,比如西方的民主政治很好,中国的民心政治也很好,但是彼此置换一下就都不好了,这就叫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道,这是自然环境决定的经济形态、经济形态决定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这也就是2013年3月*总书记在莫斯科说的“大白话”:“‘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有发言权。”
第二层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这是*广泛的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像鲁滨逊那样,在无人的荒岛上与世隔绝地生活了28年,我们总是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那么在中国传统时代,人和社会都有哪些关系呢?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中国这个血缘社会,*基础的关系是父子关系。父子关系怎么来的?从夫妻关系来的。父子关系抬升一步,就是君臣关系,所以有了君父、臣子的说法;父子关系延伸一下,就是兄弟关系,所以有了“兄弟如手足”的说法;兄弟关系扩大一步,就是朋友关系,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那么这种种的关系,究竟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比较复杂的变迁过程。简而言之,先秦时代,双方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就是双方都有共同遵守的准则,比如《孟子》中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及至秦汉以降,双方之间的关系逐渐趋向不平等,所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我们知道,在大自然中,阳为主,阴为从,可见这已是不平等的主从关系了;又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里的“纲”是统领的意思,“纲举目张”的意思,从此,君、父、夫稳居主导地位,臣、子、妇总处服从地位,“三纲”成了臣、子、妇的精神枷锁。再到宋明以来,又变成了君对臣、父对子、夫对妇的*控制,于是有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情况。而时至今日,中华传统文化中所秉承的许多原则,比如“天地君亲师”不可亵渎,“为尊者讳,为亲者讳”,“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等等,也正是这种伦理观念的形象写照吧。
第三层关系,人和家族的关系,这是*现实的关系。
在中国农业社会,孩子多尤其是男孩多,劳动力就多,势力就大,地位就高,这就是家大业大的道理,所以中国人喜欢大家族,追求四世同堂乃至五世同堂;中国人又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你的身体里流淌着父母乃至祖先的血液,你在延续着父母、祖先的生命,你如果不生养孩子,等你去世了,就等于你亲手杀死了父母、祖先,所以这是*不孝的逆子。
但是另一方面,从国家统治的层面来说,为了方便社会的治理,为了多派赋税劳役,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小家庭,于是国家与家族之间就有了矛盾。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呢?一个重要的弥补手段就是设立宗祠。在传统时代的中国,宗祠遍布神州大地,各姓的宗祠,就是对应家族的历史凝聚、精神象征、地位表达,是维系家族纽带的公共活动空间。*近几年央视以及不少地方的电视频道,喜欢制作、播放“乡愁”、“远方的家”一类的节目,这类节目拍来拍去,就是拍的宗祠、老街、家族的记忆、地方的乡情,这就是难以逆转的传统的力量吧。同样显示传统力量的,还有家族记忆的书面呈现形式,就是家谱,家谱维持着小家庭与大家族之间的联系,家谱是同宗同姓的中国人总说“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血缘根据。
由人和家族的关系放大一步,我们又能理解中国人的“家国天下”情怀、“家国同构”意识。国家国家,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家大业大,具体到国家层面,就要追求大一统,不仅政治上的大一统,而且文化上的大一统。按照中国古代的逻辑,家长是*的,族长是*的,所以国家的君主也应该是*的,这叫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家长、族长要有权威,国家的领袖当然也要有权威。
第四层关系,人和自身的关系,这是*深层的关系。
我们经常讲内心和外在,某种意义上说,内心是人格,外在是行为。内心与外在、人格与行为如果不相协调,甚至两者分离,那你的生活、你的日常就是有问题的,你就会陷入矛盾、痛苦甚至精神分裂中。中国人追求的是人格外化为行为,行为内化为人格。中国人的内心与外在、人格与行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就是无过无不及,“庸”就是守常不变,“中庸”就是一切言行要不偏不倚、守常不变。其实归根结底,中庸之道就是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就是天命,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所以到了我这个年纪,真的理解了什么是天命,什么是自然。比如就个人来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你不能反着来,也无法反着来;就种田来说,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薅草、什么时候收割,这也是大自然规定好的,你不按照岁时节令就不行。
这样的中庸之道,又使得中国人的行为,整体而言,不同于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冷静老成、德国人的准确高效严肃、美国人的自由开放幼稚、日本人的善采异邦与实用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国人的典型行为,是“中”,是中庸,是调和,是折中。所以林语堂先生在他的传世名著《吾国与吾民》中说:“中庸之道在中国人心中居极重要之位置,盖他们自名其国号曰‘中国’,有以见之。中国两字所包含之意义,不止于地文上的印象,也显示出一种生活的轨范……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而以此对照我们自己,读者朋友们也可以想想,你是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人”呢?

以上,我从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家族、人和自身四个方面,说了作为“中国人”,如何格致诚正、安身立命、奉献社会、完善人生。今天的我们是这样,过去的我们、未来的我们也不得不这样,这就是历史的规律、历史的智慧,而把握这样的规律、汲取这样的智慧,我们就会获得自然、社会、家族、自身的大道,我们就会明白我是谁、我该怎么做,我们就会更加平和、冷静、通达、有趣地活出更加精彩的我。所以我常说,知古才能知今,知此才能知彼,追问过去,是为了理解现在、规划未来,亲近历史,不仅使人明德,而且使人明智……


【书摘与插画】

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说到中国的古典园林,很多朋友马上就会想到苏州。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等,现存苏州的这些古典园林,的确完美展示了中国古人巧夺天工的营造能力。
这些园林的共同特点是:取法自然,但又超越自然。明人文震亨曾经精辟地总结园林之妙:“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在他看来,一座园林的气质之胜,在于它的山石和水景。山石古雅嵯峨,让人仿佛看到华山的奇绝雄姿,而一泓清水,则令人仿佛置身于烟波浩渺的江湖。
文震亨是文徵明的曾孙,作为一位家世显赫的富贵闲人,他的审美品味可谓一流,而他在《长物志》中的这句话,高度凝练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一座园林,实际占有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涵蕴的意象却能无限。为了追求这种无限的意象,古人在造园时可谓苦心孤诣,大到山石水景,小到砖瓦草木,无不用心。
以奇石而著名的古典园林,当属北宋徽宗时期在都城汴梁、也就是今天开封修建的艮岳。整个艮岳,实际就是人工营造的峰、峦、岩、谷各种景观,其间设雕阑曲槛,葺亭台楼阁。艮岳山分南北,两山都向东西伸展,并折而相向环拱,构成了众山环列、中间平芜的形势。
为了修建艮岳,北宋政府在设立杭州造作局后,又设立了苏州应奉局,广泛搜罗东南各地的奇花异石、名木佳果,由水陆运至汴京,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花石纲”。纲在这里是一个运输编队的意思,小说《水浒传》里,青面兽杨志在入伙梁山之前,就曾押送过“花石纲”。虽然杨志其人是虚构的,但花石纲确有其实。
南宋词人周密的笔记《癸辛杂识》中记载“前世叠石为山,未见显著者,至宣和艮岳,始兴大役。连舻辇致,不遗余力。其大峰特秀者,不特侯封,或赐金带,且各图为谱”,说的就是修建艮岳的这段历史。宋徽宗不仅穷尽人力物力搜罗奇石,还把搜罗来的奇石人格化,赋予其特殊的含义。比如有一块五丈高的太湖石,就被徽宗封为“盘固侯”,竖立在通往华阳宫的路上。
可惜艮岳尚未完工,金人就攻陷了汴梁,艮岳也随之被毁。其中的奇石,或被炮火炸碎,或被金兵运至金都燕京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或者流落各处。而金兵南下时,部分正向汴京发运的太湖石则被遗弃途中,后来入居江南各处园林,成为其中的珍奇景观。比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高约4米,细巧秀润,石身上下都是天然孔穴,据说在石底放置香炉,就会孔孔出烟。苏州留园的“冠云峰”,高5米多,以秀挺剔透见长。另外,苏州环秀山庄、网师园,南京瞻园,都有“花石纲”遗物。
“花石纲”遗物,见证了中国古典园林山石造景之胜。而在现存的许多江南古典园林中,又可见古人造景用水之妙。
比如苏州拙政园有处听雨轩,它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是自成格局的一个小院。雨是大自然的馈赠,为何偏偏要到这里来听雨呢?如果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这里通过人为的设计,赋予了雨声以灵动的色彩。听雨轩前,开掘有一泓清水,种植着荷花,听雨轩后,又有芭蕉、翠竹。荷花缀珠,雨打芭蕉,竹露清响,四季之中,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有着不同的声响和各异的情趣。再比如苏州耦园东南角的听橹楼,两面临河,与园外的内城河仅一墙之隔,于是园中的宁静与园外的橹声相映成趣,这既扩展了园林的感觉空间,又令人领略到江湖的野趣。
除了山石与水景,园林的砖瓦草木,也都讲究与自然的融合。尤其到了宋代以降,在文人趣味的深刻影响之下,造园艺术更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明末园林大家计成在他的著作《园冶》中,就将这种境界总结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如何“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呢?不妨举几个例子。
先看小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曹雪芹写大观园,有着这样的文字:“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喜欢”;再看它的内部,“只见佳木笼葱,奇花烂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青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单看曹雪芹的这些文字,我们大概就已经醉了吧。而“不落富丽俗套”,可谓明清文人心目中理想的园林宅邸的重要标准之一。实际上,《红楼梦》里的这座大观园,后世的许多学者考证认为,它的原型就是清代南京的随园。随园位于南京小仓山,曾经一度为号称“清代*大才子”的袁枚所有。袁枚写有《随园记》,其中谈到他重修随园时的建筑思想,所谓“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
袁枚的就势取景、随势造景,就是*限度地让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种园林理念,与计成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真的是一脉相承。
其实,无论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还是“不落富丽俗套”与“就势取景”,对于许多私家园林的主人来说,那恍若自然的园林,正是抚慰他们被世俗羁绊的身体的空间,更是他们精神生活的寄托。
这样的空间与寄托,比如宋人司马光的“独乐园”,园中有见山台、钓鱼庵、弄水轩、读书堂、浇花亭,分别取义于陶渊明、严光、杜牧、王徽之、白居易的相关事迹,寓意着隐逸之乐。宋人晁补之的“归去来园”,园子的名称更是直接来自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所谓池鱼思渊,羁鸟恋林,山水园林由此成了人们往返入世与出世之间的通道。
“独乐园”与“归去来园”今已无存。但从现存的沧浪亭等古典私家园林实景中,我们仍旧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园林主人的追求与情怀。比如北宋沧浪翁苏舜钦在《沧浪亭记》中描写自己畅游沧浪亭的文字,正是这种追求与情怀的直观写照: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来到亭上。到了亭上,我就率性玩乐,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这里啊,即使是隐士也不来,只有我与鱼儿、鸟儿同乐。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也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至善,如此人生的道理得以明了。回过头来,我反思从前在那名利场上,每天计较着细小无聊的利害得失,真是太过庸俗、非常浅薄啊!
仕途颇为坎坷的苏舜钦有着这样的感悟,当然不足为奇,而即使贵为天子的乾隆皇帝,在他所写的《烟雨楼对荷作》一诗中也承认,他很乐意在承德避暑山庄临时做一个懒散的性情中人,看看荷花,谈谈诗与人生。
鱼、鸟、荷花,这是自然的诗,也是诗意的人生。所谓“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所谓“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中国古典园林与人的关系,正是这样的自然升华为人格,人格外化为自然,于是中国的古典园林,与住在其中的人、游走其间的人,产生了由画境而意境、由意境而情境、由情境而心境的互动互融,于是中国园林追求人文的自然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而相比于这样的中国古典园林,西方造园技术是为了将自然人文化,是按照人的规矩来改造自然。进而言之,中西方园林这种种的差别,其实又缘于中国风水与西方景观的差别。
我们还是以苏州园林为例,那山环水抱的环境生态、静观自得的心理建构、文气氤氲的艺术氛围,共同构成了中国风水佳穴的实践标本。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不妨从大层次的选址、中层次的布局、小层次的点缀三方面来说。
先说大层次的选址。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以隐逸或者宣称以隐逸为旨趣,于是选址上追求“地僻为胜”,借此获得一份避开尘嚣、隔开凡俗的清幽,所以我们看到,苏州园林往往建在小巷深处,这与风水学上讲究的“不宜居大城门口及狱门、百川口去处”非常吻合。因为这样的地方,人声杂沓,车马声、吆喝声、呻吟声,容易使人烦躁不安。
再说中层次的布局。苏州园林的布局,往往显性或者隐形地运用了风水的四象或四灵模式,即前为朱雀为池,后为玄武为山,左为青龙为河,右为白虎为路,这样的自然地形或人造形势,能够使生气凝聚而不散泄,有利于主人或者来客获得丰富的视觉体验与良好的心理感受。
再说小层次的点缀。在这方面,苏州园林值得品味的风水元素随处可见。以言植物,所谓槐荫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于是植物的色、香、姿、声,与建筑相互掩映,与风月彼此适宜;以言色彩,苏州私家园林不同于北方皇家园林,它讲究的是淡泊、平和、不求奢华、不事张扬,所以色彩淡雅,很少见到大红、金黄一类的强刺激色;以言陈设,古书、名画、苍石、雅玩等等,点缀在轩窗边,放置在几案上,象征着也滋养着园林主人的外在生活与内在人格。
总之,被西方人称为体现了“东方文化生态”的苏州古典园林,既是中国传统风水美学的集中表达,也是中国精英文化的艺术养生模式。这样的风水美学与养生模式,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它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哲学与诗意人生……

庭院深深:体现伦理、适应自然的四合院

说过园林说庭院。如果说园林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哲学与诗意人生,那么,庭院就体现了中国人的和合伦理与适应自然。
说到庭院,我们常会想起“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句词。北宋欧阳修的《蝶恋花》词吟咏道: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写的是闺阁女子的伤春、惜春。首句“庭院深深深几许”,叠用了三个深字,那种幽深、锁闭、绝望的感觉,可谓扑面而来。
庭院式住宅是中国传统民居*为常见的形式,而*为现代人熟悉的庭院式住宅,当属四合院。我们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例,来看看庭院究竟深几许。
首先,庭院深深,是实实在在的空间上的深。
北京的四合院是封闭性的院落,四面围墙高高围起,只有东南角的大门对外界敞开,即便开窗,也只在南房离地面很高的地方开个小窗。南房,是临着南墙外面胡同或马路的一排房,墙既是院墙,也是南房的墙。
从大门进入四合院,迎面是一个照壁,将院落含蓄地半遮半露。照壁是一道墙,但更像一座压扁了的房屋。讲究的照壁,基座做成须弥座,壁顶则像房屋的屋顶,檐、脊、斗拱、梁枋一应俱全。照壁的墙面,或者雕刻图案,或者绘画写字,装饰得十分漂亮。
转过照壁,就是前院正中的垂花门。垂花门的外观很有特点,上檐柱不落地,而是悬于中柱穿枋上,柱上刻有花瓣莲叶等。垂花门坐落在整座宅院的中轴线上,是前院与内院的分界线和*通道。垂花门以外,用来接待外人,外人可以引到南房的会客室。进了垂花门,则是自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得随便出入。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图7:垂花门示意图)
垂花门内,是四合院的中心位置,也是家人生活起居的场所。迎着垂花门的正房,是整个内院的主心建筑,东西两侧则是级别稍低的厢房,所有的房门都朝院子中间开,形成一个对外封闭、向内开放的格局。
这样的轴线清晰、房屋主次分明、空间内外分隔的四合院,大门一关,里面就是一个独立于外的小世界。以前,一个大家族往往人口众多,大家庭内部又有很多小家庭,一个院子不够住,于是四合院式建筑也就顺着主轴线,以水平状态向着纵深发展,从而形成多进深的格局。进深越多,就意味着这家主人的地位和级别越高。
过去,小户人家单进的四合院,院墙阻隔,不管是由内向外窥探,还是由外向内窥探,都难以看清。若是大户人家,那真是墙外有墙,院外有院,帘幕无重数,深不可测了。
其次,庭院深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心理上的深。
中国传统的父系家庭伦理,在四合院的内部设计上,有着充分的体现。内院的正房,是一家男主人的房间,以此为基础,循着长幼尊卑的顺序,安排一家人的居住。长幼,指的是辈分的高低。尊卑,则指地位的高低。长辈的地位高,晚辈的地位低,年龄大的地位高,年龄小的地位低,男子的地位高,女子的地位低。大家相对独立地住在各自的房间,院子则是共同活动的场所。
此外,在一个家庭内部,由于男女分工的不同,女性日常的活动范围往往拘泥于内院,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性不能像男性那样,可以自由地出入深宅大院。欧阳修《蝶恋花》词中这位泪眼问花的女子,便是生活在幽闭的庭院深处,她的青春和热情也被深深地锁住。而比欧阳修晚生近80年的闺阁词人李清照,对于庭院的禁锢自有更深的体会,她也模仿欧阳修,填了一首《临江仙》词,首句即套用了欧词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末句更叹息“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庭院之深,催生出了妙词,也催生出了美文。1924年,适逢人生低潮期的鲁迅,搬进了北京阜成门内的一座小四合院内。庭院虽小,由于院墙阻隔,也与外界两不相望,正适宜安放作家深不见底的孤寂。那句著名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诞生在这个小院子里。
再次,庭院深深,还是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文化上的深。
比如四合院的雕饰、彩绘、陈设、装点,处处体现着民风民俗和传统文化。那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嵌于门头上的吉祥辞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挂在室内的书画,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再如四合院的尊卑上下等级秩序,即讲严整,讲气派,外观规矩,中线对称,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收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这体现了国与家、社会与个人诸多理念的协调一致;又如四合院的适应自然,敞亮的院子里植树栽花,树则枣树、柿树、石榴,花则牡丹、芍药、玉兰、丁香、紫藤,养鱼喂鸟,大缸养金鱼,小笼喂鸟雀,大的院子里还可以叠石造景,于是居住者尽享自然的美好、四季的实在。而出于禁忌的原因,比如桑树的桑与“丧”同音,松、柏多见于墓地,梨树的梨谐音分离的“离”,槐树上常会掉下一种俗称“吊死鬼”的虫子,所以又有了“桑松柏梨槐,不进府王宅”的民谚。
四合院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当然也体现在讲究风水方面,即从选址到布局,都有一套阴阳五行的说法。比如大门不开在中轴线上,而是开在整座四合院的“巽”位或“乾”位,所以路北的四合院,大门开在东南角,路南的四合院,大门开在西北角;又如四合院内如果设有厕所,一般都会安排在下风口的角落里,这样可以防止异味在院内扩散。另外,院子里的地面还忌讳比外面的地面低,否则从胡同、大街一进大门,就得“跳蛤蟆坑”,这也寓意着不吉利。诸如此类的四合院风水,其实都是颇有讲究的做法。
庭院深深的北京四合院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而所以能够传承下来,主要是因为它与北京的地域环境和气候特点十分吻合。元朝建都北京,当时称为大都,自此以后,大都的城市规模不断发展,其地人口富集、五方杂处,而四合院坚固的院墙,在安全防卫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另外,北京冬春两季风沙多,四合院的外墙可以有效地抵御风沙的侵扰,外墙窗户既少且高,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当然,时至今日,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也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随着小家庭的越来越多,家庭成员平等意识的增强,四合院强调尊卑上下主次的布局特性,受到了新的社会伦理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土地资源的越来越稀缺,拥有这平面铺展、占地颇多的四合院,又成了现代社会里有钱有权有势的尊贵地位的象征,于是又导致了四合院价格的猛涨。这样的情况,孰是孰非,真是难以评说。
说过了大家熟悉的北京四合院,再说说其他地方的四合院吧。比如陕北神木的高家堡老城,保存着不少明清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并因此而有“小北京”的雅称。其实高家堡的四合院,不仅吸收了京式四合院的优点,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而形成的陕北地区特有的四合院形式。
高家堡四合院以闭合的四方独院居多,院墙高出外面的巷道数尺,院内的房屋又高出院墙数尺,这样既可以保持室内的通风干燥,又能减少湿气对木质主材房屋的损害。相比于北京四合院民居往往朴素的大门,高家堡四合院的大门很是讲究,常常显得富丽堂皇,这可能是因为此处远离北京,较少受到依照等级制度修建房屋的规矩约束,所以大门往往修建得比较“任性”吧。高家堡四合院的院落也呈中轴对称,住房一般以三个房间为一个单元,其中两个房间还是连通的。卧室都有火炕,而且都在房屋朝阳的位置,以便于在寒冷的冬季取暖。
由北京四合院与陕北四合院的比较说开去,我们还能就北方各地的四合院进一步进行比较。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庭院方正,这是为了冬季多纳阳光;山西、陕西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东西窄、南北长的设计,以求有效减少暴晒的面积;西北甘肃、青海的风沙很大,于是院墙加高;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了接纳更多的阳光,院子常常十分宽大,乃至院墙之内空地甚多。如此等等的差异,既是各地民居适应自然环境与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体现了*原始的风水原则。
四合院又不是北方的专利,也不是汉族特有的民居样式。比如云南丽江、大理等地非汉民族的四合院,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等形式。其中,三坊一照壁式的四合院在丽江纳西族和大理白族的民居中都很常见。所谓三坊一照壁,是指三围的房屋和一面的照壁,在结构上,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房二坊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至于四合五天井式,则是去掉正房面对的照壁,代之以一坊,从而围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同时在下房的两侧,又增加两个漏角小天井。(图8:三坊一照壁式四合院示意图)
其实细说起来,大理白族与丽江纳西族的四合院还有差别。比如大理白族的四合院,针对当地风大的特点,外墙多不开窗,以营造出“风不进屋”的舒适环境,院内则为木构架的大出檐,以适应多雨的气候。丽江纳西族的四合院,厦子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厦子又叫外廊,是房屋靠门一侧宽宽的外部走廊,这是半公开的场所。丽江的气候是出了名的好,当地人喜欢在厦子里吃饭、喝茶,甚至休息、会客,好不惬意。
总之,所谓的四合院者,既是院落形态的四面之合,也是家族细胞之间的亲缘聚合。四合院的居住实践表明,住在这里,人与人之间能产生一种凝聚力,同时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这与现代公寓住宅紧闭大门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四合院追求的自然感觉与人文境界,说到底,就是一个词:和合。四合院蕴涵的精髓,贯到头,就是一个字:合。合、和合,这是中国传统人居智慧与道德智慧的集中体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