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星巴克之父自传。霍华德·舒尔茨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星巴克之父”。正是在他的领导下,星巴克在近50年的发展中,不断地在各个重要时刻,实现自我更新与迭代,
成为今天知名的全球咖啡连锁品牌。
★星巴克之父的人生信条和经营哲学。关于星巴克的一切,这本书都有解答。从廉租房少年成长为星巴克前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从1到31,000家门店的经营秘密,《从头开始》助力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实现多维度的自我成就。
★80余幅珍贵照片,全景展现舒尔茨与星巴克的相互成就。
★比尔·盖茨、小威廉姆斯、罗伯特·盖茨、马克·库班、威廉·麦克雷文等诚挚推荐。
★霍华德·舒尔茨为中文版全新作序。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静瑛倾情作推荐序。


【内容简介】

作为星巴克之父、星巴克公司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在《从头开始》这本书中分享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经历,并提出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如何多维度自我成就的理念。
《从头开始》采用双线交织的叙事方式。一条线是霍华德·舒尔茨艰辛的童年生活,他在书中首次透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另一条线是星巴克的经营理念,讲述了舒尔茨如何关注每一位员工的自我实现,真正以人为本,形成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伙伴文化”。
《从头开始》为读者提供了解星巴克哲学的全新视角,每一个平凡人,只要不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都可能逆袭为有格局的领导者。在困难和挫败面前,请记住:唯有行动才能改变世界。


【作者简介】

霍华德·舒尔茨,星巴克之父。霍华德·舒尔茨在布鲁克林的廉租房中长大,是家里*个拿到大学文凭的人。在创办了小型咖啡馆“天天咖啡”后,他买下了星巴克。在他的领导下,星巴克逐渐发展壮大,从11家门店发展到现在大约31000多家。2018年,星巴克在《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受尊敬的公司”中排名第五。
霍华德与妻子雪莉共同领导舒尔茨家族基金会。有两个孩子,现居西雅图。其他著作有《将心注入》《一路向前》等。


【媒体评论】

霍华德·舒尔茨的故事提醒我们,成功并非仅仅依靠个人的决心就能达成。成功还需要与他
人合作,需要依靠社区的力量。霍华德践行了这一理念,创办了全球知名的咖啡品牌。我很期待他下一步将会取得怎样的成就。——比尔·盖茨

现在,星巴克在中国继续践行霍华德的创业初衷。每一天,我们的目标都是让我们的伙伴和顾客感到自豪,同时让我们不断超越自我,更上层楼。霍华德的经历和信念,都呈现在这本《从头开始》的字里行间,这些都是他的人生经验。这本书激励我去思考如何在我们所处的组织和社群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也能给大家带来同样的启迪。让我们携手同心,以同理心、爱心和人文关怀为根基,共同建设长盛不衰的企业和欣欣向荣的社区。——王静瑛,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任何经历过、克服过逆境的人,都会对《从头开始》产生共鸣。霍华德·舒尔茨的梦想——让世界变得 更公平、使每个人都乐在其中,是真正能改变社会的力量。——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国著名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

《从头开始》既引人入胜,又令人感动。在书中,霍华德·舒尔茨讲述了自己艰辛的童年是如何影响他创立了星巴克,又是如何启发他将之塑造为一家具有社会良知的公司的。通过这本书,舒尔茨给大家提供 了宝贵的经验——公司该如何解决社会问题,我们作为个体又该如何团结一致,确保每个努力奋斗的 人都有像他这个穷小子一样的机遇,摆脱过去,着眼未来。——罗伯特·盖茨,美国国防部前部长

《财富》杂志世界 500 强的 CEO 和企业家们很少会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弱点和遭遇过的挫折公之于众。然而在《从头开始》中,霍华德·舒尔茨这么做了。更重要的是,他讲述了这些弱点和挫折是如何 激励他接受巨大挑战,并且亲身示范了企业不仅仅是挣钱的平台,也是行善的平台。《从头开始》是一 本好书,它将激励我们所有人更加努力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马克·库班,美国知名投资人


【目录】

中文版推荐序:王静瑛(Belinda *),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中文版作者序:未来的可能性
慢慢地,我眼中的世界不再是“现状”,而是“未来”。这正是本书的中心思想 :我们所有人—包括我们从事的行业—该如何为自己、为家人、为现存的世界打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部分梦想开始的地方
*章 在艰难中成长 
比如单纯、坦诚、友好,这是我希望的生活的样子,正常的样子。而赌局与之大相径庭。它令我感到焦虑和羞耻,我只希望自己不正常的家庭不会为外人所知。

第二章 咖啡里的连接感 
在某个特定的场所,咖啡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这里,人们会体验到单纯、随性、熟悉的舒适感和群体感。我相信,把这种体验带到美国,就是星巴克的下一个目标。

第三章 “异类”星巴克 
雪莉,星巴克的伙伴,同事们,我认识很多人,他们受到工作的滋养,这是我父亲从未有过的体验。我想让星巴克成为这样的地方。

第四章 如何穿越泥泞 
那是一双沾着泥巴的双手,手掌向上,配以文字 :“世界属于少数励精图治之人。”“泥”这个词还反映了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它不在总部会议室里,而是在实地,在门店里,在门店经理和咖啡调配师身上。

第五章 无能为力是改变的开始 
挺身而出帮助所爱之物、所爱之人,在我掌管星巴克这个我爱之如家的公司时,这股本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六章 在变局中不做旁观者 
这是我们公司的使命吗?我们有责任蹚这个浑水吗?倘若如此,我们能走多远?应该走多远?身为 CEO,身为国家公民,我问了自己一个更大的问题 :不做旁观者,意味着什么?


第二部分星巴克的重塑和使命
第七章 工作的尊严必不可少 
工作本身并不能令人有自尊。尊重来自工作的选择权,来自个人的表现—努力程度、责任心、结果,来自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当别人对我们报以同情、关注我们的需求、感激我们的贡献,我们的自我价值就得到了强化。

第八章 当星巴克遇见善良天使 
我回想起星巴克的创始人,想起老比尔 · 盖茨,想起我早期的投资人,想起雪莉,雪莉的父亲,想起多年来无数个伸出援手帮助星巴克成功的人。他们都用行动证明—今天,善良的天使就在我们中间,人们愿意互相帮助。

第九章 我们的义务 
他向我强调他的动机绝非仅仅喜欢我们的咖啡。他说,打动他的,是我们对待员工的方式。 他提起了我们为员工提供医保的事,还说到了我们公司的价值理念、公司使命、团队文化。

第十章 招聘不是慈善活动 
不是所有人都能长期在星巴克干下去,有的人只是把星巴克当作踏板,继而更上一层楼,这都是好事。但是还是有数千人留了下来,他们的故事也成了公司画卷中的一部分。

第十一章磨难是人生的“意外” 
“身体上的伤令人触目惊心,但你看不到脑子里的。”2014 年,不再年轻的我对军人有了新的了解,也得以站在新的视角看待父亲。他是不是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他的战时经历,是否激怒了他心中的恶魔,影响了他的人生抉择?或许是。

第十二章 为他人铺路的责任 
普通民众,尤其是富人,往往拥有巨大的能量。一个决策就能影响数千人的生活。从此之后,我就不断思考、质疑能量的本质,以及有能量的人肩负的巨大责任。

第十三章 我相信应许之地 
我们将继续探索新的方法,以*限度利用“讲故事”与“星巴克”的合力。正在动脑之际,我突然想到,我们不必把《拳拳爱国心》里的故事局限于纸张上面。还有一个办法能广而告之。我们能把人们聚集起来,而我知道一个好地方。

第十四章 教育是*好的承诺 
母亲没能来我的毕业典礼,真是太可惜了。我的大学梦,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母亲。我的上学、毕业,不是为了她,却是因为她。她比任何人都更应该亲眼看看—我今天成了家族里首个拿到大学文凭的人。

第十五章 像星巴克那样为你投资 
在我们这个时代,受教育程度是竞争优势,是高收入的关键因素。我们此举,能向劳动力市场注入大量大学毕业生,对星巴克这样的公司来说,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第三部分让星巴克成为纽带
第十六章咖啡馆里的讨论会 
主动走向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对他说 :“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不理解你,你也不同意我的观点,不理解我。但我有我的价值,你有你的价值,你的观点同样重要。我们应该和平讨论一下。”没有高喊,没有低语。没有人出口伤人,没有人中途离场。

第十七章 第三空间的热点议题 
“*简单的办法是舔舔伤口,落荒而逃。”硝烟散尽时,我在公司内部一份备忘录上如此写道,“但为所有人而非少数人而奋争的种族平等和机遇平等,必须继续下去。现在不是撤退的时候,而是周详思虑、严阵以待。”我不愿当缩头乌龟,我们只是需要找到更好的方式。

第十八章 重新思考人生的可能性 
我们一致同意,帮助年轻人找到好工作,是解决社会不平等、经济不平等的*办法。通过此事,团队亲眼目睹了年轻人接触不到资源的困境。我们为这个城市的年轻人举办了一场招聘盛宴,有多少人会来?

第十九章 给“机会青年”一个新开始 
学会打领带并不能左右这个世界如何看待他,而是他自己怎样看待自己 :他有能力,能掌控自己在世界上的存在。这样小的细节都能产生巨大影响,令人重获自信。那么,得到并干好*份工作会令人拥有怎样的尊严?

第二十章 帮助那些没有“毯子”的人 
我曾无数次思考拉比的指引。它比我*初想的复杂得多。这个暗喻有无限内涵,恰逢“有毯子的人”与“没有毯子的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的时代,这一暗喻尤其令人深思。“分享”的意思是什么?昔日的“毯子”在今天对应的是什么?

第二十一章 在进取中探索未知 
“这里有聪明、精力充沛、多才多艺的人,他们想要工作,愿意学习,想做事,可是,因为经济太不景气,社区萧条,人们的能力没有用武之地。”用武之地。我喜欢这个词。我想,美国仍是一个未得到开发的用武之地。

第二十二章 中国星巴克的“伙伴家庭论坛” 
在过去三年里,星巴克中国曾邀请数百位员工配偶、孩子、父母—有些人此前从未离开过家乡,从未坐过火车飞机—到上海、北京、广州,作为我们“年度家庭会议”的客人。我们将这个活动称作“伙伴家庭论坛”。

第二十三章 星巴克欢迎你 
现在,是时候往这次全国性的大讨论里注入一些积极反馈了 :国门关闭,但星巴克在说 :“我们欢迎你。”不仅仅是在美国国内,而是在全世界。我们此举意在重振美国数十年来向难民表现出的关怀,这与现任政府提出的政策截然相反。

第二十四章 我们的角色和责任 
一家公司在社会上的角色和责任是设法强化其社区,发出积极的声音,成为一个合作者、召集人、聆听者、体谅者、教育者、志愿者、分享者、改革者。

第二十五章 告别星巴克,成为更好的我们 
36 年了,我要离开星巴克了。我走得心安。我走得还有点迷惘。我相信这样做是正确的 :告别过往,敞开心扉,走向另一个未来。我看着空荡荡的楼梯,虽然是阴天,但有阳光穿窗而入。

后记 勇敢攀登
未来,不会因为我们是某个国家的人就偏向我们。我们得亲自动手,争取未来,推动未来。总而言之,让我们选择相信彼此,因为,从现在到永远,我们同舟共济。

致谢
照片出处


【前言】

中文版作者序:未来的可能性
楼梯间是我的避风港。公寓楼里大多数人都乘电梯,只有在电梯故障时才会爬楼梯。即便如此,也没有人会去通往楼顶的那段楼梯。所以,每当家里鸡飞狗跳时,我都会躲在那里。我的卧室——透过窗户能俯瞰下面的停车场——不适合躲乱子,因为我是跟弟弟妹妹同住一间卧室,而且我家的公寓太小,父母吵架的声音又太大,用被子蒙着头都没有用。坐在楼梯上,我觉得很安心。这里是我的避风港,是我的“城中巢穴”。
楼梯间里并不安静。争吵声、沉重屋门的关门声、底层楼梯里小孩子上下楼的声音,都能听到。种种声音在空荡荡的楼梯间里回荡,传进我的耳中。虽然如此,坐在这里,我却能感到些许平静。再大一点之后,坐在楼梯间里,我幻想着离家出走,想象着童年之外的人生。想象终是有限,但我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感受。我想要摆脱心中的焦虑,这种焦虑,每当推开自家公寓的屋门时就会布满全身。
我三岁时,我们家搬到了布鲁克林东南边缘处的卡纳西(Canarsie)的湾景住宅区(Bayview)。这里原本是一片细长的沼泽带,而我们的公寓是一个狭小的两居室。那是 1956 年,纽约城市住房管理局为一千多户低收入家庭新建了砖结构的公寓楼,我们家就是其住户之一。那是破败的城市贫民区的新化身。像湾景住宅区这样的项目,不是穷人的末路,而是生活的起点。当时我不知道这对我意味着什么。多年时间里,母亲一直向我灌输一种观念:在卡纳西之外有更好的生活,且是我能力所及。可我看不到它。每一天,我所看到的只是长时间躺在沙发里的父亲。母亲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卧虫”。对自己、对家人、对我从未谋面的他的上司、对我无法理解的体制,他表现得萎靡不振,而他萎靡不振的气息,渗透进我们家的每一个角落。
在楼梯间里,我得以稍稍远离令人窒息的家庭气氛,但我努力要看透四周的水泥墙壁。
慢慢地,我眼中的世界不再是“现状”,而是“未来”。这正是本书的中心思想:我们所有人——包括我们从事的行业——该如何为自己、为家人、为现存的世界打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改变萌发于内部。对公司而言,改变源于文化。打造文化就像培养孩子。一个团体(组织、机构)的价值观早在奠基之时就打上了烙印,并且,其创始人及领导人每天的决策都会融入公司的集体记忆和持续行为。
我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创业。那时的我,是一个被咖啡启迪的年轻创业者,但同样给我启迪的,还有人类与生俱来的交流联系的需求。这一普世而永恒的特质被深植于星巴克的 DNA,也是星巴克五十年经久不衰并将继续受世人欢迎的原因。
所有社会都会面对复杂的困境,企业需要参与进来,帮助解决问题、缓解痛苦。除了捐款之外,公司还可以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专家、产品、人脉甚至场地——为社会改变产生积极的影响。员工在金融、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长,可以帮助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机构变得效率更好、成效更大。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公司更要正视自己。它们不仅仅是利润驱动的实体,更是对多个利益相关者——股民、员工、顾客、供应商、社区以及这个星球——负责的企业公民。
对企业家和高管来说,“解决社会问题”并非“提高财务业绩的诸多决策”的派生物,而是同根同体的。“人道”与“生意兴隆”并非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二者若能共生,企业定会受益良多。现在的顾客青睐行事有意义的品牌,员工也更愿为有作为的公司奋力工作。
没有人是孤立存在的。健全、快乐的群体有赖于成员的相互依赖。这同样意味着,企业不能孤军奋战。如果私营、公营、非营利组织能携起手来,合作创新,为社会谋福祉,那大家都能更上层楼。
回顾人生,我一直在力促星巴克及其他公司积极而创新地提升社会正义、推动经济公平、维护社会稳定、谋求社会福祉;我所做的这些努力,以及塑造了今日之我的早年经历,都是本书的精髓。但是,我们的努力远未结束。我们所有人都要做出一个决定,亦是回答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问题——我们要产生怎样的影响,才能促成有意义的改变?
霍华德·舒尔茨
2020 年 5 月


【免费在线读】

*章在艰难中成长
在我们家里,我们几个孩子对父母的记忆仿佛一本残缺不全的剪贴簿。小时候,我们对父母的生活只有支离破碎的了解。所有没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都如同空气一般毫无踪迹,所以,“父母”这两个字对我们而言充满了神秘。
但是,作为“人”,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巨大。父母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培养了我们的欲望和行为模式。每当我回顾童年,想在“过去”和“现在”之间连点成线时,一幕幕场景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又寒心又温馨。我看到的,是我几乎不了解的两个人,他们却影响了我对自己、对亲人和爱人、对星巴克所做的种种决定。
上小学时,每当回到公寓的家里,我的心跳都会加快。若是看到餐桌上铺了桌布,四周的椅子比平常的五把要多,我就知道,我们本已拥挤的家里马上就要充斥着外祖母专横的声音、罗宋汤的刺激味道以及陌生人的喧笑。
在这样的夜晚,父亲总是下班到家就躺在沙发上,母亲则会把我、妹妹以及还是婴儿的弟弟提前喂饱,然后让我们上床睡觉(我们三个孩子共用一间卧室),母亲还会叮嘱我们不许出声,不许开门。从她的声音和眼神中,我能听到、看到一种无奈。她和我一样,都希望这个夜晚能尽快过去。
上床之后,我有时候会偷偷起来,把头伸出门口,窥探厨房里的情况。大概在晚上8点,来人陆续登场。他们三三两两结伴而来,若是冬天,他们进门后就把旧大衣脱下来,放在客厅里塑料皮的沙发上,然后再拖拉着脚步进了餐厅,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点上当晚的*支烟。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们一边赌博,一边喋喋不休地抱怨嘟囔,有些晚上,他们还会喝外祖母做的鸡汤。那鸡汤,都是外祖母用新宰的鸡做的。
这种闹哄哄的扑克局,每周都有好几个夜晚要上演。在布鲁克林潮湿的夏季,男人围坐在桌前,身穿旧汗衫,胡楂儿上还沾着煮鸡蛋的碎屑。女人—有几个人戴着头巾,头巾下是层层鬈发,她们穿着家常便服,却脱了衣服,露出里面的紧身内衣和棉布胸罩,一边打牌,一边用扑克扇风祛暑。每当他们扯着嗓门说话或拌嘴,我家的公寓里便会充满粗话。我目瞪口呆地盯着他们,无法理解—我家的餐厅怎么变成了这伙粗俗的布鲁克林人的娱乐室。他们的戏谑之语在我们这间狭小的公寓里喧嚣着,与平时家里或是死寂或是父母争吵的样子截然不同。我对眼前的一幕迷惑不解。显然,这些大人正玩得兴起。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愉快的夜晚,是工作一天之后的放松,是与在自己家里不一样的心情,借机还能赢点小钱。可他们的这种“快乐”令我不适。我能觉察到,父母并不愿意招这些人到家里来,可外祖母的意思难违。我转头回到床上,感觉我在自己家里是微不足道的。哪怕是钻进被子里,唰唰的洗牌声也会传到我的耳中,我知道,这个夜晚还早得很。
“蠢货,快下注!”
夜越来越深,酒越喝越多,他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满堂红,比你的三条大!”
“你跟不跟?”
“滚一边去,你这杂种!”
“哎,再给我倒杯酒来!”
连输的人因霉运而咒骂,接着便会听到金属椅子挪动时腿脚摩擦油毡地面、碰到火炉的声音,然后是一阵脚步声去了我们家的卫生间。他们就在我刷牙的盥洗盆边撒尿。
这群人把我们家的厨房视作他们的私人俱乐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的确如此。只要是来玩牌的,都得付钱,费用包括台费和一份饭的餐费。只要坐下来,他们就按约定俗成的规矩行事。
我的父母是这个俱乐部的“雇员”,赌客若是玩牌不顺,就会把情绪发泄到他们身上。当母亲为他们送饭,或用家里的牛奶瓶给他们添酒时,他们就会朝她说猥亵的话。父母对此逆来顺受。他俩对客人、对外祖母都是俯首帖耳。外祖母是这个俱乐部*的“老板”。她脾气暴躁,满口恶言,待父亲以臭骂为主,待母亲也极尽侮辱。这些话根本不是女儿和外孙该听的,可我全都听到过。
*后,我会辗转睡去,不知何时,家里再次恢复宁静。第二天早上,当我走进厨房,只看到横七竖八的椅子,屋里弥漫着烟臭。我在餐桌上吃玉米片,旁边就是堆满了烟嘴的烟灰缸。母亲这时往往也已起床,她为我打包好午餐。我带着午餐,没精打采地随一群孩子去上学。我猜,他们住的公寓要比我家安静很多,所以一定睡得很好。我不知道那些人何时会再来打牌,只要我打开家门看到家具没有重新摆放,那就没事。


外祖母名叫莉莲(Lillian),与外祖父伍尔夫(Woolf)离婚之后,她就干起了开赌局的违法生意。多年来,外祖母以此为生,先是在她自己位于东纽约的那栋普普通通的房子里,后又将生意扩展到我们家里,两边都聚拢了一众赌徒。每次聚首,他们赌的是自己微薄的薪水、政府的补贴,或者是从外祖母这里借的钱(她对此收取高额利息)。
外祖母既是银行,又是庄家。她会安排司机—往往是我父亲—去接赌客。开局之后,女服务员—往往是我母亲—就会为他们端上酒和自制的食物。外祖母有时候也会参赌,即使不参加,她也是屋里*的赢家,因为她每一局都有抽成。一夜的赌局结束,父亲负责把赌客们(往往已是酩酊大醉)送回家。
若是晚上的赌局设在外祖母家里,父母就把我、妹妹萝妮(Ronnie)、弟弟迈克尔(Michael)留在家里,他们则到外祖母家去服务。
外祖母的赌客都不富裕,但因为每个人都得付钱,所以这生意颇为合算。对赌客而言,打牌是正儿八经的娱乐;对外祖母而言,这是生意;对我而言,却是痛苦不堪。
赌局设在我们家的公寓里时,我从未觉得有什么人身危险,但却难以安心。我是个瘦削的褐发笑脸男孩,处世凭的是礼貌而非肌肉。身在廉租小区里,我很早就明白,*好的防守是进攻,所以我举止得体,讨人喜欢,宠辱不惊。我跟很多孩子,尤其是动荡家庭的孩子很相似:因为觉得自己脆弱无力,所以安分守己。我向往家里,尤其是大人身上缺失的一些东西,比如单纯、坦诚、友好。这是我希望的生活的样子,正常的样子。而赌局与此大相径庭,它令我感到焦虑和羞耻,我只希望自己不正常的家庭不会为外人所知。
要想对外人守住这秘密,简直耗尽心力。对我的朋友比利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就住在我家走廊对过。如果有人问我家里深夜的喧嚣吵闹,或是闲暇时造访我家的陌生人,我总会窘迫万分。
后来我才知道,父母承办外祖母的赌局是为了挣钱。外祖母雇他俩充当司机和服务员。可在当时我并不知情。父母从未向我解释此事。“回屋去,霍华德。关上门,别出声。”他们只会这样说。

我的父亲没上完高中,一直干着一些低收入的临时工。除了开车之外,他少有拿得出手的技能。一天光荣的工作之后,不论是简单活儿还是技术活儿,父亲从未从中获得自豪和意义。“爸爸累了,别吵到他。”每当父亲躺在沙发上睡觉,我们靠近时,母亲就会这样对我们说。即便不睡觉,他也是一脸疲态,令人无法亲近。以前的某一时刻,这个被我外祖母称作“无业游民”的人失去了雄心壮志,似乎已被生活完全压垮。
父亲过得入不敷出。我们当时住在政府建的廉租房里,每个月的租金不到一百美元,可即便如此,父亲也常常手头拮据。他到废车场买二手轮胎用,转身又去花大钱做个美甲或美发。父母常常会在厨房的餐桌上计算收入—他微薄的薪水、零碎的借贷以及包括赌局收入等灰色收入—的余钱,并就此争吵不休。对此我避之不及。还好,我有楼梯间这个避风港。
我还尽量躲着父亲,生怕沾着他的怒火。他常常会朝我、萝妮、迈克尔突然发火,挨揍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有别的体罚手段。有一次吃晚饭时,他就把我的脸按进一盘意大利面里。电话铃声也是一个焦虑之源。挂在墙上零零作响的电话机足以令我精瘦的身躯僵化。母亲常常让我替她接电话,以防对方是追债人。“对不起,我爸妈都不在家。”我会在他们一人或两人的注视下如此回答。我挂断电话后,常常因为说谎而满心羞愧。后来,父母让我去向熟人借钱,我又因为家中拮据的事实而再度羞愧。
我害怕父亲,有时候还因为他的行为而对他心生厌恶。可是,有些时候,哪怕是在懵懂无知的童年,我也能感觉到他的痛苦。

1961年冬天,我七岁。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我们在楼后面打雪仗。这时,母亲从我们家位于七楼的公寓里探出身子来,使劲招手,让我赶快回家。
“你爸爸出事了,”我跑回家里,母亲对我说道,“我得去医院。”
父亲当时的工作是开货车,把干净的尿布送到用户家里,再收回脏的尿布。几个月来,每次下班回家,他都抱怨这份工作的脏臭。他说这是“世界上*烂的工作”。我相信他的话。
在那个路面湿滑的冬日,父亲在送货的时候踩在冰上摔倒了,骨盆和脚踝骨折。此后一个月里,我每次回家,一进家门,就会看到父亲平躺在沙发上,因为腿上打着石膏,他5英尺8英寸的身躯动弹不得。他手指夹着万宝路香烟,英俊的脸庞满是痛苦之色。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像父亲这种一没文化二没技术的工人,一旦因公受伤,基本上就会立刻被辞掉,连个招呼都不打。出事之后,父亲没有收入,没有医保,没有赔偿金,父母又没有积蓄,所以,他们一下子就到了穷途末路。母亲不能出去挣钱,因为她当时怀着七个月的身孕(我的弟弟迈克尔)。若不是当地一家名叫“犹太人家庭服务中心”(Jewish Family Services)的慈善机构帮忙,我们家连饭都吃不上了。
此后几年的时间里,我试着站在父亲的角度看待这件事。一个受了公伤、打着石膏的人怎样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先前,他勇挑重担,为了供养人丁日增的家庭,干着“世界上*烂的工作”,可他从中得到了什么?受了公伤又被公司辞退。或许这次受伤正是分水岭:在那个漫长的冬季,这个满以为生活有望出现转机的人突然发现,一次摔倒就能令生活坠入深渊。当时我不知道他的情感和理智是怎样的一种情况,但无助的父亲瘫倒在沙发里的一幕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之中。
父亲受伤后的几年时间里,对我而言,家庭生活变得更无吸引力。楼梯间并非我*的避风港,还有一处,就是廉租小区的运动场。那里的水泥地面简直就是我的天堂,虽然四处坚硬,却让我觉得充满机遇和归属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