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知与行。“知”依托于群体共读,“行”聚焦在课堂深耕。知行互促,推进教师持续发展。


【内容简介】

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关系到学校的未来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强,则学校强”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书在充分剖析青浦区第二中学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学校近年来探索知行互促研修模式的有益经验,总结了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在校本研修中,“知”以读书为来源,“行”以课堂为舞台,“群读共舞”就是该校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如实写照。本书所记载的,是管理者和教师双方的行事实录与感悟体会,汇聚的酸甜苦辣中无疑也积淀了一些可以称之为实践智慧的个性化经验。有鉴于此,全书四章的章名中分别有思、知、行、合一并互促等文字,以蕴含个中三昧。


【作者简介】

李文明,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管理硕士,中学信息科技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1987至2004年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工作,2004年至今担任上海市青浦区第二中学校长、副书记。


【目录】

目 录

*章 思:面对挑战,引领研修

第二章 知:读书明理,博览约取

第三章 行:深耕课堂,精做教学

第四章 知与行:合一并互促

参考文献


【前言】

行走在强师路上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荀子》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兴国必先强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简称PISA)的国际协调员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AndreasSchleicher)指出:“教育系统的质量不会超过其教师的质量。”确实,一个国家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个国家拥有高质量的教师;而一所学校的教育想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进程,就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种认知,对于在上海市青浦区第二中学(以下简称青浦二中)书记、校长岗位上耕耘了十多年的我来说,更为深刻。

青浦二中是一所公立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整个青浦地区的中等教育就是

从这里发祥的,学校聚集了一批地方教育精英。改革开放后,青浦二中有过自己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不少优秀教师,他们在区域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科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还成为青浦实验的骨干力量。后来,随着青浦区基础教育布局几次调整,学校原先的“完中”结构解体、生源配置图被重新调整,社会需要与外部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其间,学校还被改制、改名),种种原因导致学校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一度处于历史低谷,校内人心动荡,很多教师、学生都有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出现了信心缺乏、信任缺失、信念缺欠的现象。作为一所普通高中,学校面对区内两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集聚资源优势、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的格局,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十年前,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形成,决定“居危思危”,坚持临危不惧,用行动吹响集结号,致力于“自我救赎”。首先,主动调研,了解社会公众和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知与期望。其次,在深入论证基础上,以树立信心、建立信任、确立信念为内核,提出“学生发展为本,‘三信教育’立校”这一办学理念。学校引领全校教师正视现实、负起责任,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破解办学难题,走特

色发展之路。学校在分析舆情、校情并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着力改变师生心态,启动“三信教育”,发扬青浦实验倡导的拼搏精神,化“危”为“机(机遇)”,让学校每个人都有信心、有信任、有信念,艰难向上,奋力前行,以实际行动突破发展瓶颈。振兴学校,是校长的责任担当。兴校先强师,要抓住、抓紧、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选择好方向,“三立三信”得从教师做起。教师对自己的能力要树立起信心,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自己的学生要建立起信任,相信他们每天来校学习,就是愿意上进的表现;对教育的作用要确立起信念,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10年下半年,我从书记职位转岗,担任校长。要想整体提高教师质量,自然要有更多的思考与举措。“好”的教师从何而来? 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关键在于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方略,应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学校要积极引导、促进每位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让教师在专业成长中达到自我实现,创造职业幸福。

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教师在工作中所获得的专业领域的成长。教师的专业领域包括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就是专业素养与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就是不断接受新知识、在实践中适时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过程,就是经由专业训练不断习得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就是从新手教师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成熟教师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有识于此,学校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国家方针指引下,基于师资队伍现状与学校发展需要,确定了校本强师方略,即“教师发展,专业为上;专业提升,研修为径;研修范式,知行为纲;知行关系,互促为要”。寻求强师兴校之策,应从顶层设计开始。我校于2016年申报青浦区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构建‘知行互促’研修模式,引领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旨在通过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这一项目于同年获青浦区教育局立项。

立项后,学校扎实推进,在强师路上奋力前行。经过理论思考与实践总结,学校认为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有效途径。而“知行互促”式的研修是符合本校师情的有效运作模式。学校以探索有效的研修模式为主旨,致力于改进、完善教师专业成长的导向机制和促进机制,引领各层次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与能力,推动课堂教学的改善和优化。2018年,我校入选上海市第三批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学校。同年11月,青浦区综合改革项目终期评审专家组对我校这一项目给出

如下评语:“项目联系学校实际,挖掘知、行的内涵,并赋予校本特点,以知导行,以行促知,知行联动,循环前行。这一自主行动使教师教学研修和专业发展有了学校自身的特色,具有引领价值和发展意义。项目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教师专业眼界开阔,发展意识增强,行为得到改善,进步逐渐提速,在区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立项与成果评选、名优教师评选、课堂教学评比,以及论文发表和论著出版等方面均有不少建树。”

对学校正在实施的一项改革来说,其结果往往取决于行为,行为往往取决于思维,而思维的关键则在于距离问题的核心有多远。在“强师”或“师强”这个问题上,校长思考的核心应该

是怎样抓准全校教师的教育信念(“三信教育”对教师来说,*要紧的是教育信念),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卓越教师。教师思考的核心应该是如何在知行互促中提高、完善自己,成为高素质教育

人才。

在校本研修中,“知”以读书为来源,“行”以课堂为舞台,“群读共舞”就是我校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如实写照。本书所记载的,是管理者和教师双方的行事实录与感悟体会,汇聚的酸甜苦辣中无疑也积淀了一些可以称之为实践智慧的个性化经验。有鉴于此,全书四章的章名中分别有思、知、行、合一并互促等文字,以蕴含个中三昧。

为编撰本书,我校教导处周世杰老师做了不少具体工作,全校教师积极提供各种案例,限于篇幅,只选取了部分文本。对有关教师的倾情付出,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李文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