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阅微草堂笔记》是明清短篇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作,其为大学士纪昀晚年所作,在记述狐鬼神话之中,折射出世情百态。文笔仿晋宋笔记的质朴简淡之风,雍容淡雅,隽思妙语,趣味盎然。当时脱稿一种,竞相传抄,辗转刻印,一时享有与《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上海古籍出版社此次收入《笔记小说大观》,用清道光十五年刊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改正错讹,以臻完善。


【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晚号石云,清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年间官至大学士,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其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文,长于考证训诂。年轻时才华横溢,晚年沉静,其《阅微草堂笔记》是这一时期心境的陈情之物。


【目录】

卷一 滦阳消夏录一
卷二 滦阳消夏录二
卷三 滦阳消夏录三
卷四 滦阳消夏录四
卷五 滦阳消夏录五
卷六 滦阳消夏录六
卷七 如是我闻一
卷八 如是我闻二
卷九 如是我闻三
卷十 如是我闻四
卷十一 槐西杂志一
卷十二 槐西杂志二
卷十三 槐西杂志三
卷十四 槐西杂志四
卷十五 姑妄听之一
卷十六 姑妄听之二
卷十七 姑妄听之三
卷十八 姑妄听之四
卷十九 滦阳续录一
卷二十 滦阳续录二
卷二十一 滦阳续录三
卷二十二 滦阳续录四
卷二十三 滦阳续录五
卷二十四 滦阳续录六
附:纪汝佶六则


【免费在线读】

无云和尚,不知何许人。康熙中,挂单河间资胜寺,终日默坐,与语亦不答。一日,忽登禅床,以界尺拍案一声,泊然化去。视案上有偈日:“削发辞家净六尘,自家且了自家身。仁民爱物无穷事,原有周公孔圣人。”佛法近墨,此僧乃近于杨。
宁波吴生,好作北里游。后昵一狐女,时相幽会,然仍出入青楼间。一日,狐女请日:“吾能幻化,凡君所眷,吾一见即可肖其貌。君一存想,应念而至,不逾于黄金买笑乎?”试之,果顷刻换形,与真无二。遂不复外出。尝语狐女日:“眠花藉柳,实惬人心。惜是幻化,意中终隔一膜耳。”狐女日:“不然。声色之娱,本电光石火。岂特吾肖某某为幻化,即彼某某亦幻化也。岂特某某为幻化,即妾亦幻化也。
即千百年来,名姬艳女,皆幻化也。白杨绿草,黄土青山,何一非古来歌舞之场。握雨携云,与埋香葬玉、别鹤离鸾,一曲伸臂顷耳。中问两美相合,或以时刻计,或以日计,或以月计,或以年计,终有诀别之期。及其诀别,则数十年而散,与片刻暂遇而散者,同一悬崖撒手,转瞬成空。倚翠偎红,不皆恍如春梦乎?即夙契原深,终身聚首,而朱颜不驻,白发已侵,一人之身,非复旧态。则当时黛眉粉颊,亦谓之幻化可矣,何独以妾肖某某为幻化也。”吴洒然有悟。
后数岁,狐女辞去。吴竟绝迹于狎游。
交河及孺爱、青县张文甫,皆老儒也,并授徒于献。尝同步月南村北村之间,去馆稍远,荒原阒寂,榛莽翳然。张心怖欲返,日:“墟墓间多鬼,曷可久留!”俄一老人扶杖至,揖二人坐日:“世间安得有鬼,不闻阮瞻之论乎?二君儒者,奈何信释氏之妖妄。”因阐发程朱二气屈伸之理,疏通证明,词条流畅。二人听之,皆首肯,共叹宋儒见理之真。递相酬对,竞忘问姓名。适大车数辆远远至,牛铎铮然。老人振衣急起日:“泉下之人,岑寂久矣。不持无鬼之论,不能留二君作竞夕谈。今将别,谨以实告,毋讶相戏侮也。”俯仰之顷,欺然已灭。是间绝少文士,惟董空如先生墓相近,或即其魂欤。
河间唐生,好戏侮。土人至今能道之,所谓唐啸子者是也。有塾师好讲无鬼,尝日:“阮瞻遇鬼,安有是事,僧徒妄造蜚语耳。”唐夜洒土其窗,而呜呜击其户。塾师骇问为谁,则日:“我二气之良能也。
”塾师大怖,蒙首股栗,使二弟子守达旦。次日委顿不起。朋友来问,但呻吟日:“有鬼。”既而知唐所为,莫不拊掌。然自是魅大作,抛掷瓦石,摇撼户牖,无虚夕。初尚以为唐再来,细察之,乃真魅。不胜其嬲,竟弃馆而去。盖震惧之后,益以惭恧,其气已馁,狐乘其馁而中之也。妖由人兴,此之谓乎。
天津某孝廉,与数友郊外踏青,皆少年轻薄。见柳阴中少妇骑驴过,欺其无伴,邀众逐其后,嫂语调谑。少妇殊不答,鞭驴疾行。有两三人先追及,少妇忽下驴软语,意似相悦。俄某与三四人追及,审视,正其妻也。但妻不解骑,是日亦无由至郊外。且疑且怒,近前诃之。妻嬉笑如故。某愤气潮涌,奋掌欲掴其面。妻忽飞跨驴背,别换一形,以鞭指某数日:“ 见他人之妇,则狎亵百端;见是己妇,则恚恨如是。
尔读圣贤书,一恕字尚不能解,何以挂名桂籍耶?” 数讫径行。某色如死灰,僵立道左,殆不能去。竞不知是何魅也。~ 德州田白岩日:有额都统者,在滇黔间山行,见道士按一丽女于石,欲剖其心。女哀呼乞救。额急挥骑驰及,遽格道士手。女嗷然一声,化火光飞去。道士顿足日:“公败吾事!此魅已媚杀百馀人,故捕诛之以除害。但取精已多,岁久通灵,斩其首则神遁去,故必剖其心乃死。公今纵之,又贻患无穷矣。惜一猛虎之命,放置深山,不知泽麇林鹿,劁其牙者几许命也!”匣其匕首,恨恨渡溪去。此殆白岩之寓言,即所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也。姑容墨吏,自以为阴功,人亦多称为忠厚;而穷民之卖儿贴妇,皆未一思,亦安用此长者乎。
献县吏王某,工刀笔,善巧取人财。然每有所积,必有一意外事耗去。有城隍庙道童,夜行廊庑间,闻二吏持簿对算。其一日:“渠今岁所蓄较多,当何法以销之?”方沈思间,其一日:“一翠云足矣,无烦迂折也。”是庙往往遇鬼,道童习见,亦不怖,但不知翠云为谁,亦不知为谁销算。俄有小妓翠云至,王某大嬖之,耗所蓄八九;又染恶疮,医药备至,比愈,则已荡然矣。人计其平生所取,可屈指数者,约三四万金。后发狂疾暴卒,竟无棺以殓。P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