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小窗幽记》、《幽梦影》、《幽梦续影》三种,《明清小品丛刊:小窗幽记(外2种)》以[幽]字贯穿,汇成一部悟书,悟得世间真情,悟得人生真谛;又如香醇酽茶,从中可品味出古兰幽香、文士雅韵。书中警句迭出,妙趣横生,读之益智清神,洵为一乐。


【作者简介】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吴葛将军墓碑》、《妮古录》。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序
卷一 醒
卷二 情
卷三 峭
卷四 灵
卷五 素
卷六 景
卷七 韵
卷八 奇
卷九 绮
卷十 豪
卷十一 法
卷十二 倩
幽梦影
题词
幽梦影小序
幽梦影小序
幽梦影题词
卷上
卷下
幽梦影跋
幽梦续影


【前言】

  这是一本悟书,悟透了世间真情,悟得了人生真谛。在如今快节奏生活之中,于繁忙工作之余,疲极倦极,斜倚几旁床头,信手开卷,随意阅读,或可当茶,或可当酒,品味出来的,是古兰幽香,人生至味,不啻为炎暑之清凉散、心灵之安慰剂!
  全书由《小窗幽记》、《幽梦影》、《幽梦续影》三书组成。
  《小窗幽记》,十二卷,明人陈继儒编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史》称他:“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兼能绘事。又博文强识,经史诸子、术伎稗官与二氏家言,靡不较核。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以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情趣玩赏文字,抒发脱尘之想,当在情理之中。《小窗幽记》集“醒”为*,也就意味着对凡俗的超越,在“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之时,这一剂清凉散,无异于醍醐灌顶,可浇灭那炎炎世焰,使人挣脱利欲苦海,还出一个本真的人来。所以,“醒”后言“情”,不为生死所拘,情至之时,身为情有,不死不怨,令千载之后,有情之人咨嗟向慕。


【书摘与插画】

  卷一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餙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淡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原其可从。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遇嘿嘿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
  ……
  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空。
  忧疑杯底弓蛇,双眉且展;得失梦中蕉鹿,两脚空忙。
  名茶美酒,自有真味,好事者,投香物佐之,反以为佳。此与高人韵士,误堕尘网中何异。
  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独,尤欲细,茗欲频,尤欲苦。
  善嘿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
  虽无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要识山中宰相,天际真人。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持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
  ……
  卷十一集法
  自方袍幅巾之态遍满天下,而超脱颖绝之士,遂以同污合流矫之,而世道不古矣。夫迂腐者,既泥于法,而超脱者又越于法,然则士君子亦不偏不倚,期无所泥越则己矣,何必方袍幅巾,作此迂态耶?集法第十一。
  世无乏才之世,以通天达地之精神而辅之,以拔十得五之法眼。一心可以交万友,二心不可以交一友。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有世法,有世缘,有世情。缘非情,则易断;情非法,则易流。
  世多理所难必之事,莫执宋人道学;世多情所难通之事,莫说晋人风流。
  与其以衣冠误国,不若以布衣关世;与其以林下而矜冠裳,不若以廊庙而摽泉石。
  眼界愈大,心肠愈小;他(地)位愈高,举止愈卑。
  ……
  性不可纵,怒不可留,语不可激,饮不可过。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玄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