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书法艺术更像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既有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参天巨树,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重要“生物”,他们各具价值,相互作用,不可或缺。
“书苑拾遗”系列即是对书史名篇佳作的拾遗补缺。“书苑”较早用于书法,当推北宋书家周越纂集的书学丛辑《书苑》,在此借用,其意在“书法生态圈”的百花齐放。 “拾遗”,则指它作为当下出版的书法范本的补充和拓展:名家作品,我们补“冷门”之作,以扩大读者视野;而遴选不少书史存名但现在不那么“著名”的书家,则以示我们的微愿——拣拾遗珍,复原书史全貌。
“书苑拾遗”之选具有如下特点:*,俱是在民国期间由著名出版机构、社会机构或藏家影印出版的字帖,且绝大多数在一九四九年以后未有再版;第二,原作大多佚失,民国字帖即其遗存世间的*后影像。为便于读者研习,我们保留原帖面貌,并为每书撰写导言及释文。


【内容简介】

“书苑拾珍”系列,书法精品补遗。在目前社内外已出的名碑名帖之外,遴选民国时期曾出版,1949年后再无出版的具有影响力的书法作品和范本,这些作品原迹或原石大多不存。此次出版旨为读者提供临摹观赏佳本。《梁同书书六一泉三堂祠记》为其一种。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中期著名书法家。工楷、行书,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梁同书所书碑版曾遍及天下,但留传至今的不多,原作墨迹就更少。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二月,乾嘉忠臣、时任浙江学政的朱珪撰文记事,时年六十六的梁同书以楷书写成《六一泉三堂祠记》。由中华书局于民国十二年(1923)六月初版,每页无界格,有列无行。全文以柳体为主,微参颜体,一笔不懈,是学习楷书的绝佳字帖。原作墨迹自出版后佚失,今据此重新编印出版。


【作者简介】

王祎,故宫博物院碑帖组组长、研究馆员。从事碑帖藏品的科学保护及书画碑帖文物的展示、出版、研究工作,进行古代碑帖鉴定、古书画史论的学习与研究。长期围绕清宫旧藏的善本碑帖进行探索、研究;独立承担故宫博物院科研课题:“清代宫廷碑帖的收藏”。主持“珍秘翰墨——清宫藏善本碑帖特展”、参与筹备“石渠宝笈特展”。
主要论文:《明代藩府刻〈兰亭图〉卷及其变迁》《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澄清堂帖〉》《清宫旧藏〈淳化阁帖〉考鉴》《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入宫、鉴定和著录的相关资料》等。
主要著作:《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米芾书法全集》《兰亭图典》《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全集》碑帖部分的编纂等。


【前言】

梁同书(一七二三—一八一五),字元颖,号山舟、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清代中期著名书法家,也是罕见的享年九十岁以上的高寿书家。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被特赐进士,辞归故里,不复出仕,以书画名世,传入《清史稿》。有《频罗庵论书》《频罗庵书画跋》《直语补正》《笔史》《频罗庵遗集》等著作行世。
梁同书家学深厚,生父梁诗正曾奉乾隆之命参与主持编刻清宫收藏历代书画目录《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初编》和《三希堂法帖》,养父梁启心为江南著名诗人。梁同书好书出于天性,以颜、柳入门,十二岁便能写擘窠大字;中年以后,行草书主要取法米芾和董其昌;七十岁以后乃通变。
后世一般认为,梁同书以行草书名世,并将他与翁方纲、刘墉和王文治合称“清四家”。即使如此,在清代碑学风暴来临之前,帖学*后的夏天,他恬淡平和的风格并不显突出。这既与他受囿于董、米有关,也是其出世态度使然。
现在来看,梁同书存世所有书法作品中,楷书作品的价值被低估了。像梁诗正一样,梁同书的楷书也是初法颜真卿和柳公权,特别对于柳体,用力尤深。成年后,梁氏笃信佛教,存世大量小楷抄经甚得颜法神韵,而中楷和大楷则多用柳法,格超谨慎有加的同代书家之上。史载,梁同书八十岁犹能作蝇头小楷,九十岁以后依然可为人书碑文墓志,可谓此道中的能之者、好之者和乐之者。对于柳公权的名作《玄秘塔碑》,梁同书情有独钟。他认为 :《玄秘塔碑》“是极软笔所写,米公斥为恶札,过也。笔愈软,愈要掇得直、提得起,故每画起处用凝笔,每水旁作三点,末点用逆笔踢起,每直钩至末一束再踢起,下垂若钟乳。……公云:心正笔正,莫作道学语看,正是不得不刻刻把持,以软笔故。”这些心得若没有长时间的临习经验是难以体悟的。
梁同书所书碑版曾遍及天下,但留传至今的不多,原作墨迹就更少。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二月,乾嘉忠臣、时任浙江学政的朱珪为纪念修葺西湖名胜“六一泉三堂祠”而撰文立碑记事,此碑文由时年六十六岁的梁同书以楷书写成。可贵的是,原作墨迹留传至民国,并由中华书局于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初版,截至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印刷三次。原作墨迹自出版后佚失,形制不详。中华版字帖,每页无界格,有列无行。全文以柳体为主,微参颜体,一笔不懈,是学习楷书的绝佳字帖。今次重新编印出版,以体例故,略作缩印,尚希周知。 


【免费在线读】

总 序

书法艺术是中国国粹的一大宗,在数千年演进中,名家辈出,佳作纷呈。传统书法史观,更多地将目光关注于杰出艺术家和经典作品,固多传名迹。然此亦易将一部丰富多元、纷繁复杂甚至相生相克的中国书法艺术史聚焦为数位大家及其主要作品的风格史。作为其结果和反映,书法学习的范本也有陷入窄化困局之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代书坛巨匠沙孟海先生曾不无忧虑地叹曰:“正楷、行书碑帖,历来很多……然而,现在社会所采用的临习范本大多是颜柳数种,其他的可说绝少……影响了书体的多样化。”此后,经过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变,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中国书法出版渐入佳境,取材范围不断扩大,内容形式持续创新,促进了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健康发展。

然书不尽此。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优秀传统文化在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新的现象和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度思考。理论界的研究已越来越揭示出一个重要艺术规律:书法艺术更像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既有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参天巨树,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重要“生物”,他们各具价值,相互作用,不可或缺。读者也已不满足于“二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等名家名帖,他们要看到更加完整的书法资源体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作为对这种新时代需求的回应,经过数年策划,我们决定推出“书苑拾遗”系列。“书苑”较早用于书法,当推北宋书家周越纂集的书学丛辑《书苑》(又名《古今法书苑》),在此借用,其意在“书法生态圈”的百花齐放。至于“拾遗”,是指它作为当下出版的书法范本的补充和拓展:名家作品,我们补“冷门”之作,以扩大读者视野;而遴选不少书史存名但现在不那么“著名”的书家,则以示我们的微愿——拣拾遗珍,复原书史全貌。

“书苑拾遗”之选具有如下的特点:*,俱是在民国期间由著名出版机构、社会机构或藏家影印出版的字帖,且绝大多数在一九四九年以后未有再版;第二,原作大多佚失,民国字帖即其遗存世间的*后影像。为便于当代读者研习,我们在保留原帖面貌的同时,也作了适当编辑;并为每书分别撰写导言及全帖释文。由于见识和学力所限,不当之处,尚祈专家、读者指正。

王 禕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