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目前全球有数百万人深受抑郁症之苦,关于抑郁症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关注。但从古到今,对于抑郁症的定义和对社会的影响,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药物究竟能起到效果,还是只是安慰剂?我们今天的抑郁症是不是只是制药业的一部分?抑郁症是诊断不足还是过度诊断?我们应该像精神分析学或认知行为疗法一样,为昂贵的谈话疗法付费吗?

了解抑郁症的历史对于了解它的现状和定义是非常重要的。本书作者回顾了从古典时期开始到现在抑郁症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并详细介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种疾病的态度是如何改变的,以及抑郁症在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书中引用大量资料,生动描绘了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社会人类对于定义和治疗抑郁症的斗争,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的旅程。


【作者简介】

[美]克拉克·劳勒,任教于诺森比亚大学英国文学系,热衷于疾病文化史的研究。出版有历史类著作《抑郁症之前》《肺病与文学:浪漫的疾病》。


【媒体评论】

从亚里士多德到盖伦的忧郁症理论,到亚伦·贝克和马丁·塞利格曼对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克拉克的历史旅程不仅是一个关于认识如何进步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类普遍具有的特定状况在文化、语言和技术方面如何改变的故事。作为从古到今,人们一直经历着的不同程度的悲伤和绝望的思想史,这是*有价值的。

《卫报》

在这本研究深入的书中,诺森比亚大学的克拉克·劳勒漫游了抑郁症的历史和文化,展示了人们对疾病的态度如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他细致梳理了从古典时期以来对抑郁症的理解和认识,并讨论了制药业在对抑郁症分类以及治疗中的作用。

《经济学人》

本书为我们了解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的人们如何定义和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一次独一无二的、富有洞察力的旅程。克拉克的叙述相当值得一读。

《国际社会科学评论》


【目录】

序言 文坛泰斗的病史

忧郁症的起因

忧郁症与天才的联系

中世纪的老古董:淡漠忧郁症

文艺复兴时期的忧郁症

盖伦学说与忧愁

天才抑郁症

忧郁的爱人

宗教与忧郁症:“恶魔的浴池”

独处与公民责任

忧郁症的光辉

悲惨还是创造力?

时髦人的标配

女性天才与苦难

忧郁症患者的模板

不断成熟的理念

新科学与新理解

时髦忧郁症

忧郁症的社会性

浪漫主义时期:忧郁症的高光时刻

维多利亚时代的生活与抑郁

医生的思考

神经衰弱中的忧郁症状

从古典到现代

弗洛伊德的选择

抑郁症与对爱的渴求

美国模式下的抑郁症理念

一切尽在症状中

抑郁症的新理念

生物学研究的发展

身体治疗与神奇百忧解的兴起

认知行为治疗:重要的非身体疗法

习得性无助与抑郁症

弗洛伊德思想的未来

社会因素的影响

进化论和抑郁症

抑郁症是否普遍存在?

后的思考:回归忧郁症?

致谢

词汇表

延伸阅读


【免费在线读】

因为亚里士多德模式美化了忧郁症,男男女女都愿意跟别人宣称,自己至少带有那么一丝忧郁的气质,或者说“脾性”。这个病虽然是从意大利开始流行的,但很快,它就通过欧洲的知识分子和贵族网络传播到了北部地区,终在英国深深地扎下了根。于是,哈姆雷特这样的文学形象诞生了。这种形象又进一步形成了刻板模式,不久之后,描写忧郁青年的讽刺文字也出现了。哈姆雷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黑色讽刺的对象。到了1580年左右,有这样一个群体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他们是忧郁的“反叛分子”,心怀抱负,想努力地向上攀爬,但因为世道艰难,遭遇了很多挫折,心里也很不满。这类人基本上都觉得,自己就算不是天才,也是很有才华的。他们还认为整个社会都有问题,不愿意承认土星给他们赐予了非凡的能力。

文学作品嘲弄社会现象,不过会有一些夸张:比如,约翰·韦伯斯特(John Webster)1写过一部复仇悲剧作品,叫《马尔菲公爵夫人》(The Duchessof Malfi)。书中的一个角色博索拉心里不满,安东尼奥就指责他染上了“过时的忧郁”(第二幕场第95行)。这部作品写于1613年至1614年左右,又在同一个时期被搬上了舞台,所以从这句话,我们或许可以假定,那个时候抑郁症已经不太流行了。然而,从整本书来看,我们发现忧郁症和抑郁症总是倾向于和某种社会威望联系起来,而且很显然,这种观点的生命力惊人地持久:直到17世纪30年代,还有诗歌在描写作家约翰·福特的时候写道,他一个人站在那里,“盘着双臂,头戴忧郁之帽”。忧郁的人就会摆出这样的典型姿势(见图6)。

忧郁症是时髦人的标配。在本·琼森(Ben Jonson)2的著作《人人高兴》(Every Man in his Humour,1598年)里,乡巴佬斯蒂芬觉得,他要想在社会上往上爬,这个病就十分重要。同样地,在利利(Lyly)3的作品《弥达斯》(Midas,1592年)里,理发师莫托说自己是忧郁,而不是“愚笨”,因为“忧郁是朝臣盾牌上的饰章”(第五幕第二场第99—110行)。这个观点遭到了讽刺。在社交场合里,忧郁症也是需要支撑的:“您那儿有没有凳子,能让我在忧郁时倚靠?”(《人人高兴》,第三幕场第100行)。讽刺的是,莫托在被嘲弄和诈骗以后,真的得了忧郁症。虽然我们需要意识到文学作品和社会现实不一样,但还是可以说,戏剧角色能够反映这种时髦病促成的行为模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构建这种模板。毫无疑问,所有疾病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忧郁症在这个时期(和其他时期)能走红,就很好地说明疾病的相关说法,部分是基于文学和观赏艺术这样的文化载体的。

说起文学作品里疾病的社会分类,就必须得提到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1599年)。这部作品里的杰克斯是很著名的一个例子。显然,他觉得自己是个英雄般的忧郁症患者,还很乐于接受这个时髦的形象;即便与此同时,他对自己还有人类会得这种病,感到特别讽刺:

罗:他们说你是个多愁的人。

杰:是的,我喜欢发愁,不喜欢笑。

罗:这两件事各趋,都会叫人讨厌。比之醉汉更容易招一般人的指摘。

杰:发发愁不说话,有什么不好?

罗:那么何不做一根木头呢?

杰:我没有读书人的那种争强斗胜的烦恼,也没有音乐家的那种胡思乱想的烦恼,也没有官员们的那种装威作福的烦恼,也没有军人们的那种侵权夺利的烦恼,也没有律师们的那种卖狡弄狯的烦恼,也没有姑娘家的那种吹毛求疵的烦恼,也没有情人们的这一切种种合拢来的烦恼。我的烦恼全然是我自己的,它由各种成分组合而成,从许多事物中提炼出来,那是我旅行中所得到的各种观感,因为不断的沉思而使我充满了十分古怪的忧愁。

杰克斯描述了各种类型的忧郁症,其中许多类型都记录在了医学文献里;但他又接着说,自己“十分古怪”的忧郁是独一无二的,按照体液理论的话,这确实没什么问题。如今,安德鲁·所罗门(Andrew Solomon)2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都是因为“血清素”(或缺乏血清素)的问题。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就算是人人都能像所罗门责怪血清素一样把忧郁症归咎于黑胆汁,每个人的病情也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体液平衡都有细微的差别,而且每个人也确实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就像杰克斯提到了“旅行”,还用炼金术来比喻忧郁症,说它“由各种成分组合而成”。在这个时期,忧郁症虽然有很多种定义,但杰克斯着重强调了这种病是个性化的——随着日后生物医药的发展,这个特征可能已经消失了。在后文,通过哈姆雷特的例子,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个性化这个驱动力怎样使理解忧郁症、表现忧郁症变得更加复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