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好多传记就是人物生平流水账,孩子一就困怎么办?

本书作者只捕捉圣贤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事件,避免事无巨细将人物一生流水账般记录,像好看的电影,有典型,有主次,有冲突,让孩子起就不想放下。

2.圣贤的思想学说太难懂,孩子记不住怎么办?

这本书不生硬罗列圣贤的思想学说和人格精神,因为圣人思想的产生和人格的形成也是有原因的,书里用一个个紧密联系又好玩的小故事,把这些自然带出,让孩子在故事时轻松了解圣人思想,见贤思齐。

3.作者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四十年,孩子在语文学习方面能从这套书中获得什么帮助?

作者执教中小学语文四十余年和毕生写作中国历史、民间故事的独特经历,使他深知什么样的语言适合孩子脾胃,从而将宏大历史叙事和精彩故事细节巧妙融合,将复杂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简单有趣的文字,让孩子阅顺畅,这会给孩子作文提供很多技巧及素材积累方面的帮助。

  1. 这本书如何通过插画为孩子表现出圣贤的飘逸神韵?

为本书插画的国画家,毕生都在从事古代人物画创作,他笔下的人物灵动飘逸,充满童趣,工笔写实画法又保证了插画的精美真实,会给孩子轻松、唯美的阅体验。

  1. 孩子课余时间不多,想看看圣贤故事,可是挤不出时间怎么办?

这本小书篇幅短小精炼且内容全面,可以在短时间内完,不占用孩子过多时间。


【内容简介】

由非常了解孩子的作家和擅画圣贤的画家给孩子讲王阳明的精彩故事。作者选取圣贤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对孩子有教益的事件,配以飘逸灵动的水墨插画,带孩子轻松走近圣贤,让孩子见贤思齐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及作文能力。


【作者简介】

苏尚耀(1921—1998) 浙江绍兴人,儿童文学作家。曾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四十余年,先后发表、出版中国历史和民间故事类儿童文学作品百余种。 毕生都在给孩子讲语文,写故事,可以说是很会讲民间、历史故事的语文老师,又是非常了解中、小学生的儿童文学作家。作品既有宏观的历史脉络,又有丰富的故事细节,让孩子流连于好玩的历史故事时,记住里面人物的主要经历、思想、著作及人格精神,更进一步熟悉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让孩子们在见贤思齐的同时,写作能力也会不知不觉得到提升。


【目录】

《少年圣贤·苏尚耀讲王守仁的故事》

小哑巴

会作诗的小神童

什么是天下等事

游历万里长城

郎不见了

“格”竹子格出病来

被打了屁股

虎口逃生

生活在蛮荒中

王守仁的学说

发现良知的土匪

平定了许多强盗

征讨叛贼宸濠

思田平乱

他也是一位教育家

老师和学生

他的“教条”

此心光明


【免费在线】

“来,来,来,来抓我!”

“来抓我,我在这儿!”

一群十来个小孩子,在屋外广场上,一边跑,一边喊。在广场的中央,另外有一个小孩,用蓝布条蒙住眼睛,张着双手,做出要捉人的样子,但是他对着四面八方来的小同伴们的叫声,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抓到人。他们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这时候,从广场外面来了一个老和尚,一步一步朝着广场中央走来。

眼睛蒙着布条的小孩子,听到脚步声一步一步地向他靠近,两手往前一抱,抱住了老和尚的身子,立刻“呀呀呀”地嚷了起来。原来这个孩子是个小哑巴,他呀呀呀的意思是说:“捉到了!捉到了!”

他开心地拉下蒙在眼睛上的蓝布条,看见自己抱住的不是一起玩儿的小同伴,却是一个头上有戒疤,身上穿袈(jiā)裟(shā)的老和尚,不禁满脸飞红,自己难为情起来。

那老和尚却一点都不怪他,慈祥地摸摸他的小脑袋,说:“好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孩儿,可惜名字取坏了。”

这个不会说话的小哑巴,今年五岁,名字叫作王云。原来在他出生的那一天,他祖母梦到一位穿红衣裳的神,站在一朵漂亮的云上,空中还吹吹打打地奏着音乐,神仙把一个小婴儿交到她手里,她吃了一惊,醒过来就听到她媳妇的房里,有“哇哇”的啼哭声,是孙子出生了。他祖母把这个梦告诉了祖父,祖父就给这个怀孕十四个月才出生的孙子,取名叫王云。

这时候站在广场旁边,看着自己的孙子和邻居的小孩儿在一起游戏的老祖父,正在惊讶这和尚出现得太突然;现在听了和尚的话,更觉得惊异,一个陌生人,怎会知道孙儿的名字呢?而且还说名字取坏了,难道他是神仙吗?他把和尚仔细地打量打量,觉得这和尚虽然穿的是一件破旧的袈裟,可是神采很不平凡。心里就想,和尚说王云这个名字对孙子不吉利,一定是“云”这个字,泄露了他出生的天机,触犯了神的忌,那就给他改个名字;不管老和尚的话有没有根据,至少可以解解心疑。改名叫什么呢?叫王守仁吧。

这个起先叫王云的孩子,自从改名王守仁以后,果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但能开口说话,还会流利地背诵老祖父平日过的经书。

祖父问他:“守仁,你以前连话都不会说,现在怎么一开口,就会背爷爷过的书呢?”

“我以前虽然不会说话,但是爷爷平日书的时候,我天天都在旁边听,听熟了,已经记在心里啦!”王守仁这样回答。

祖父听了王守仁的话,就很高兴地搂着他说:“以后你可以天天跟我学书写文章了。”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