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100个物件里的观鸟史》为你讲述

100个物件展现与鸟相关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160幅珍贵影像图片,涵盖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

关于生活与猎奇

让我们时而身处各大知名博物馆,时而来到奇妙的大自然中

100个与鸟相交集的物件,不如说是100个承载历史时刻的事件,观鸟的历史*不仅关于“鸟”,还包括了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各种事件和东西。由于缺乏常识,“将《莎士比亚全集》中的每一种鸟都引进美洲”的计划带来了一场生态的灾难;奶瓶盖的和偷奶大盗蓝山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斗争”,直到玻璃奶瓶变成塑料盒才落下帷幕。可以说,从史前到现今,生活、科学、技术,甚至是文学、艺术,都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影响着人们寻找鸟类、描绘鸟类、欣赏鸟类的方式。这本书可以说是以观鸟为切入点的人类文明发展史。

《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中有一些物件和鸟类及观鸟关系相当紧密。除了望远镜从一种观星、观剧的还有很多条目是一些为饶有趣味的事物,让人不由的好奇它们又是如何与“观鸟”挂上关联的。从远古人类在洞穴岩壁上留下的巨型鸟类涂鸦,到古埃及人在圣书体文字留下的鸟类形象、文艺复兴的名家笔下金翅雀的特殊含义;从工业革命时期流行的羽毛帽子,人们选择将鸟类戴在头上,到今天演变为广泛通过信息、邮件、博客、社交软件等多种现代传媒方式分享的数码鸟类照片;岩画到手机,经历了无数次的迭代,这其中的每一次转变,都是由于文化、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可以像使用一本词典,或一本百科全书那样去阅读此书——可以随时、随地、随手翻开随便一页,阅读一个小节、一个词条,了解一个小物件、一件史实,而不必感受到从头到尾阅读的压力。

《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中包含诸多的交叉索引。当阅读某一节时,该节的一些注释会把你的兴趣引导到之前或之后的某个小节,使得全书不仅是一条时间线索贯穿前后,还形成了一张相互交织的知识网络。译者在翻译时正佳的一些译注进一步加强了原作这一特点和功能,其目的也是希望读者可以更自由地、更轻松地进入历史之中,同时不至迷失方向。


【内容简介】

《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一百件事物讲述的观鸟史》一书着眼于一系列具有“历史决定性的”观鸟物件来书写的观鸟史,更是一部以观鸟为切入点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作者在书中选择了100个物件,涵盖了各个领域,从距今约45000年前的阿纳姆地岩画,到现今流行的苹果手机,阅读本书犹如观看一场无声的纪录片,100个与鸟相交集的物件、100个承载历史时刻的事件,用160幅珍贵的图片串起了每一个物件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也如同观看了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戴维·卡拉汉对鸟类情有独钟,他观鸟的足迹遍布世界,并在伦敦自然博物馆接受了分类学家培训。他担任《观鸟》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已有六年,并为其他期刊撰写文章。

译者简介:

刘晓敏,王琰,同为北京大学俄语系文学硕士,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翻译研究专业在读博士。


【目录】

译 者 序  / I

英文版序  / V

引  言  / 1

1 澳大利亚阿纳姆地岩画 距今约45?000年前  / 4

2 美杜姆《群雁图》 距今约4600年前  / 9

3 莎草纸上的鸟类绘画 距今约3300年前  / 13

4 留西波斯的亚里士多德胸像 约公元前330年  / 16

5 古腾堡印刷机 1440年  / 20

6 拉斐尔的《金翅雀圣母》 1505年  / 24

7 中世纪的陶罐巢箱 约1600—1699年  / 27

8 世界上*早的科学论文 1665年  / 30

9 约翰·雷和弗朗西斯·维路格比的《鸟类志》 1676年  / 33

10 伦敦霍尼曼博物馆的渡渡鸟标本 1700年前后  / 36

11 卡罗卢斯·林奈乌斯的《自然系统》第十版 1758年  / 40

12 吉尔伯特·怀特的《塞尔伯恩博物志》 1789年  / 43

13 十八世纪的木刻刀 1797年  / 47

14 伦敦自然博物馆的蜂鸟珍宝柜 19世纪  / 51

15 乔治·蒙塔古的《鸟类学词典》 1802年  / 55

16 托马斯·福斯特的《家燕迁徙观察》 1808年  / 59

17 暗箱摄影 1826年  / 63

18 猪鬃画刷 1827年  / 67

19 伦敦动物园的渡鸦笼 1829年  / 71

20 皇家海军小猎犬号 1831年  / 74

21 野生动物花园 1835年前后  / 78

22 约翰·古尔德绘制的达尔文雀和嘲鸫 1838年  / 82

23 警用记事本 1840年  / 85

24 鸟食台 1850年前后  / 89

25 英国鸟类学会会刊《Ibis》创刊号 1858年  / 92

26 始祖鸟标本 1861年  / 95

27 华莱士的全球生物地理区划图 1876年  / 99

28 麦克风 1877年  / 103

29 梅纳茨哈根的林斑小鸮标本 1880年  / 106

30 感光底片 1885年  / 110

31 白鹭羽饰帽 1886年  / 115

32 温彻斯特霰弹枪 1887年  / 119

33 抛物面反射盘 1888年   / 123

34 蜡筒 1889年  / 126

35 RSPB会员卡 1889年  / 129

36 环志用鸟类金属脚环 1890年  / 134

37 《莎士比亚全集》 1890年  / 139

38 望远型长焦镜头 1891年  / 143

39 保罗式望远镜 1894年  / 147

40 鸟蛋收藏 1895年  / 151

41 电话答录机 1898年  / 156

42 布朗尼相机 1900年  / 159

43 《英国鸟类》杂志 1907年  / 161

44 夏候鸟繁殖地图 1909年  / 164

45 民航与机票 1911年  / 167

46 公用电话亭 1920年  / 171

47 奶瓶盖 1921年  / 174

48 燕窝与国际鸟盟 1922年  / 178

49 交通路标与公路系统 1923年  / 182

50 电视机 1925年  / 186

51 关于欧内斯特·霍尔特鸟类探险之旅的剪报 1928年  / 191

52 彼得森的《野外观鸟指南》 1934年  / 193

53 徕卡单反相机 1935年  / 197

54 柯达克罗姆35毫米彩色胶卷 1936年  / 200

55 摩托罗拉步话机 1936年  / 204

56 威瑟比的《英国鸟类手册》 1938—1941年  / 206

57 亚瑟·兰塞姆的《向“北极”进发》  1947年  / 209

58 魁星单筒望远镜 1954年  / 212

59 质谱仪 1958年  / 216

60 声谱图 1958年  / 220

61 “咻”牌野鸟鸟食 1958年左右  / 223

62 老虎顶丛林小屋 1964年  / 227

63 “旅行大师”便携式录音机 1965年  / 230

64 超8胶片 1965年  / 233

65 青少年鸟类学家俱乐部徽章 1965年  / 236

66 约翰·古德斯的《观鸟何处去》 1967年  / 239

67 戈尔特斯面料 1969年  / 243

68 南希咖啡馆 1970年代  / 246

69 手机 1973年  / 250

70 “攀索”牌户外头灯 1973年  / 253

71 无线电追踪器 1973年  / 255

72 H.G.亚历山大的《观鸟70年》 1974年  / 259

73 阿索罗登山鞋 1975年  / 262

74 英国和爱尔兰繁殖鸟类地图集 1976年  / 265

75 《大个子杰克呼叫水鸟》 1980年  / 269

76 高密度光盘 1981年  / 272

77 IBM个人电脑 1981年  / 276

78 索尼便携式手持摄影机Handycam 1985年  / 279

79 柯达Electro-Optic数码单反相机 1987年  / 282

80 铂金埃尔默PCR仪 1987年  / 285

81 首届英国观鸟节的海报 1989年  / 289

82 微软幻灯片软件PowerPoint(PPT) 1990年  / 293

83 世界上*个网站 1991年  / 295

84 寻呼机和“罕见鸟种速报” 1991年  / 298

85 英国《观鸟》杂志 1992年  / 301

 86 捷信登山者系列碳纤维三脚架 1994年  / 304

 87 MP3音频文件 1994年  / 307

 88 “公开日记”博客平台 1994年  / 311

 89 在线观鸟记录平台“eBird” 2002年  / 315

 90 尼康Coolpix 4500数码相机 2002年  / 319

 91 《鸟类迁徙地图集》 2002年  / 323

 92 《西古北界的鸟类》交互式电子版DVD 2004年  / 327

 93 兴和科娃数码摄影单筒望远镜Prominar ED TD-1 2004年  / 330

 94 “死磕派”单筒望远镜脚架背包 2005年  / 334

 95 RSPB雷纳姆保护区游客接待中心 2006年  / 337

 96 苹果智能手机(iPhone)  2007年  / 341

 97 “生态邦”观鸟隐蔽棚 2012年  / 345

 98 施华洛世奇ATX系列模块式单筒望远镜 2012年  / 349

 99 理查德·克劳福德的《站在一磅店塑料制品堆上的金翅雀》 2012年  / 352

100 水晶球 未来  / 355

书中提到的鸟  / 359

书中提到的人物  / 373

书籍、期刊、节目名称等对照  / 383

索  引  / 389

图片来源  / 408

参考文献  / 411


【前言】

引 言

“看鸟”——或者用更时髦的话来说叫作“观鸟”[1],本质上是一项基于感官体验的活动。也就是说,观鸟的直接目的就是观察野生鸟类的外观和行为,为此我们需要睁大眼睛、拉长耳朵,尽可能地去看、去听。

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作为人类,我们本身所具有的感官能力极其有限。即使全神贯注到无以复加,恐怕所见所闻也难以满足我们对鸟类的好奇心。很明显,如果想更好地接近我们的观察对象,更便捷、细致、准确地记录下这些鸟类在外观、声音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就不得不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此外,哪怕是为了确定我们观察到鸟类的准确时间、地点,都离不开相应的工具。

于是,各种各样、或简或繁的方法和工具被发明出来。正是这些方法和工具,促使对野生鸟类的观察从原始的狩猎技巧和畜牧经验,一步步发展为如今“观鸟”这项爱好,从猎人和农夫必不可少的日常生计,发展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业余消遣。

这本书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重大的观念和技术创新按从古至今的顺序排列出来,一一介绍给读者。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鸟类爱好者如今司空见惯的观鸟日常,其实正是由这些观念和技术创新堆砌出来的。换言之,相比于我们的先辈中*为原始的“看鸟者”,如今的“观鸟者”拥有更为先进、高效,更为多样的工具。

早期人类在洞穴岩壁上留下的巨型鸟类涂鸦,到了今天演变为广泛通过短信、邮件、博客、社交软件等多种现代传媒方式分享的数码鸟类照片;以往用来模仿鸟类叫声以吸引野鸟的种种骨笛、鸟哨,如今也很少有人在野外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如iPod一类的体积小巧却容量巨大的现代电子产品,以及其中存储的高清鸟鸣录音。以上两个例子仅仅是科技进步对观鸟影响的冰山一角。如今,一个合格的观鸟人除了要对其观察的对象(鸟类)有充分的了解之外,*好还需要对五花八门的现代设备都了如指掌,毕竟这些设备和技术可以极大地方便我们的观察。

不过,好在究其本质而言,观鸟仍然是一项极为单纯的活动。即使在这些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现代科技面前难免头晕目眩、犯上“科技恐惧症”的人,也完全不必担心自己不能享受观鸟的乐趣。观鸟仍然是一项门槛不算太高,并且完全可以自学成才的爱好。毕竟,在这项爱好不算太长的发展史中,鸟类本身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们仍然可以像早期的爱好者那样,带上一副望远镜、一本图鉴,一身轻松地出门观鸟。

戴维·卡拉汉

[1] 
译注:在英语中,“birding”一词曾一度表示“用猎枪等工具猎鸟”这一活动,相当于“bird hunting”,早在17世纪莎士比亚的著作中就出现过这种用法。而“birdwatching”以及相关的衍生词则*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如今,许多观鸟者在特定场合更倾向于使用“观鸟”(birding)而非“看鸟”(birdwatching)一词,一方面是为了强调“观鸟”不仅仅是“看”(watch),另一方面也意在强调“鸟人”(birder)或曰“观鸟爱好者”往往比单纯的“看鸟的人”(birdwatcher)更为投入,也更强调前者所具有的野外辨识技巧。不过,本文作者在使用这些词汇时极少带有特别区分这两者的意思,因此如不做特殊说明,一般均无差别地译为“观鸟爱好者”或“观鸟人”。

英文版序

英语世界中观鸟史方面的著述不胜枚举。这些著作所涵盖的内容也十分广阔:从早期的博物先驱者,到近几十年的著名观鸟人;从观鸟这项活动本身横跨几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再到与观鸟息息相关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史。总之,不同的作者已经从多种多样的视角叙述了观鸟史的方方面面。

观鸟曾一度只是少部分人的特权,这项猎奇的消遣吸引的是早期的殖民者和探险家,是清闲的神职人员,是爱德华时代追求时尚的妇女们。而如今,观鸟早已成为一项全民共享的业余爱好。今天的观鸟爱好者来自各行各业,有时人们会发现自己和其他鸟友的社会背景差异极大,而*把他们联系起来的就是对鸟类的兴趣:他们作为“观鸟爱好者”的共同身份。换言之,对于观鸟者(特别是其中*为狂热的那批人)而言,“观鸟”不仅仅是一项活动、一种爱好,更定义了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是他们身份的一部分。随着爱好者群体的不断壮大,这个群体本身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分化出了诸多志趣各异的亚群体,并且这些群体在名称上也有不成文的区别:有基本上只在自家院子里看看鸟的“观察鸟的人”,也有充满热情、坚持不懈的“片区观鸟者”;有实实在在参与到保育工作中的野外工作者,也有那些为了增加个人鸟种目击记录而满世界飞的“鸟种收集狂”。

对鸟类的喜爱之所以可以发展为一种普遍的爱好,背后自有其历史过程。但这一过程并非*的循序渐进,相反,往往是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对观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重大的观念革新、科技突破,以及承载着这些历史时刻的种种物件,往往是我们追溯这段历史时十分有效的切入点。

因此,我早在2010年就产生了通过介绍一系列具有“历史决定性的”观鸟物件来书写观鸟史的念头。凭借在英国《观鸟》杂志社担任编辑的便利,我有幸与业内专家和同好们交流、讨论了这一想法。终于戴维·卡拉汉将我的这一想法变成了现实。*开始,我们先推出了25个物件的版本。这25篇短文,除了极少数的几篇在选题上引起了一些争议,大多数都受到了读者和鸟友们的一致认可。可以说每一个选题所折射的历史节点都在特定的方面对观鸟活动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今,我们决定继续扩展这一想法,将原先的25个物件拓展到100个。虽然我们很想对读者宣称这份*终的清单可以毫无疏漏地概括出整个观鸟史,但事实是,任何这样的清单都无法做到十全十美。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多数读者会认同这份清单中的大部分选题,但也知道让所有读者认同我们所有的选题是很困难的。当然,这种结果无法避免。因为所有的清单(即使是目击鸟种清单亦是如此)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个人理解和偏好的影响,任何一个对某一批人有重大意义的选题都有可能不适用于另一批人。但是无论如何,通过100个物件,管中窥豹式地追溯观鸟的历史都是一种新鲜且可行的尝试。总之,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有兴趣了解观鸟史、了解观鸟这项令无数人痴迷的爱好的读者们,提供一个崭新而有趣的视角。

多米尼克·米切尔

中文译者序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历史著作,不如说是一些知识的集合。当今世界,信息爆炸,*不缺的就是知识了。本书的某些段落能够追溯到一条条英文维基百科词条,这些英文词条却无一例外没有对应的中文页面。作者有资料可借鉴,我们却没什么用来参考。另外,本书在概念上模仿了另一本著名的世界史小品著作——大英博物馆前馆长尼尔·麦格雷戈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此书堪称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典范,加之概念上别出心裁,因此仿作众多。平心而论,在众多此类仿作中,本书水平不算特别突出——当然,这些仿作几乎没有一本可以比得上原作的水平。单就这一点,也让我们*初对本书及其作者抱有(如今想来确有不公的)偏见,甚至颇有一些嗤之以鼻的味道。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花费诸多心血翻译并推荐这样一本书呢?特别是,译书本身就是一件“又耗费精力又不挣钱的活儿”(编辑语录)。身为*了解这本书的译者,我们又希望读者如何阅读本书呢?

因为虽然知识唾手可得,或者,正是因为知识唾手可得,在知识的海洋中快速检索的能力,面对庞杂的信息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将知识成体系地组织起来,并颇有见地地、轻松有效地传达出去的能力才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本书的作者,身为英国观鸟界*权威、*火爆的观鸟杂志(之一)的专栏作家,就观鸟史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而言,恰恰展现出了这些能力。而观鸟史方面的信息,又恰好是国内这批逐渐成长起来的观鸟爱好者们所喜闻乐见,却又不常能够接触到的信息。

原书虽名为“观鸟史”,但我们觉得它更像一本“观鸟史词典”。这样的理解也更符合原作者和编者的本意,这一点从原书的特殊排版设计上即可看出:即将每一个观鸟史事物,对应的文字以及图片都严格限定在一个开页之中。由于种种限制,当然主要是我们身为译者的能力不足,中文版可能无法再现这一效果。不过,希望我们的译作仍能使读者可以像阅读原作那样去阅读这本书。换言之,就是像使用一本词典,或一本百科全书那样去阅读此书——可以随时、随地、随手翻开随便一页,阅读一个小节、一个词条,了解一个小物件、一件史实,而不必感受到从头到尾阅读的压力。

本书的另一特色,在于诸多的交叉索引。比如,当你阅读某一节时,该节的一些注释会把你的兴趣引导到之前或之后的某个小节。我们在翻译之中加强了原作这一特点和功能,其目的也是希望读者可以更自由地、更轻松地进入观鸟活动的历史之中,同时不至迷失方向,实现前文所述的那种“词典式的阅读”。

*后,本书难免具有十分浓重的英国视角,不少内容在中国读者看来,难免会由于没有文化背景而感到隔阂,甚至鸟种的地理差异在极个别的地方也会构成些许理解上的障碍。为此,我们加上了大量我们认为有必要的注释(*不是为了凑字数啊),编辑姐姐还费心将鸟类的部分单独列出,专门在书的末尾加上了“本书中出现过的鸟类”这一附录——希望一方面能够帮助不太了解鸟类的读者有个鲜活的印象;另一方面对于熟悉国内鸟种的读者而言,可以就此对身处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的“话题鸟类”作个比较,这应该也是个值得玩味的着眼点。我们希望这些注释可以*程度上帮助读者避免“一边看书一遍上网百度生僻词汇”的窘况。

总之,我们希望为读者献上一本轻松有趣、拾起即读、开卷有益的“枕边书”,“通勤书”,甚至是“厕所读物”。毕竟,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如此忙碌,却又前所未有地渴求知识,那么读书也就不得不珍惜“枕上”、“马上”和“厕上”的点滴时光了。如果您想通过一本书快速了解观鸟活动在西方的社会史和技术史,并顺便管中窥豹式地熟悉一些世界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的有趣话题(哪怕作为谈资),我们相信这本书会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诚意之作,因为这些正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我们竭力在译本中呈现的。

*后,我们用*的热忱感谢所有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建议和无私帮助的博学多才的小伙伴们:邢超(地质学),张润超(澳大利亚环境、地理),张棽以及清华大学天文协会付浩(天文望远镜),赵天昊(鸟类学、分类学、国外观鸟组织),吕丽莎(生态学),何文博(相机技术史),吕童(生态学术语翻译),吴春成(法语),周芝雨(德语、拉丁语),Dr Martin Williams(英国各类观鸟类杂志的历史和轶事),等等。如果因为时间紧迫不小心漏写了哪位朋友的名字,还请千万见谅,在此一并谢过。此书虽然短小,但却涉及各类科技、文艺领域,在通俗读物中算得上“旁征博引、无比驳杂”。因此,没有你们的帮助,以我们两人粗浅的知识积累,是完全无法胜任这本书的翻译的;不过如果出现任何专业信息上的疏漏错误,均系译者的失误,而绝非这些热心友人的责任。此外,重中之重,就是要再次感谢编辑姐姐无与伦比的耐心和鼓励。除了编辑分内的工作外,天天姐作为本书重要参考著作之一——《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一书的中文译者,在专业内容上也对本书提供了诸多指导。

希望我们的工作可以为中国观鸟的历史行程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刘晓敏 王 琰 

2020年新年前夕 于英国贝尔法斯特榆树村


【免费在线读】

伦敦霍尼曼博物馆 1的渡渡鸟标本—1700 年前后

我们可以通过鸟类标本——尤其是通过一只渡渡鸟的标本——管中窥豹式地看到人们曾经如何对待鸟类,以及我们与鸟类相处的方方面面,也可以以小见大地勾勒出人类探索鸟类世界的历史。人类至少在好几千年前就掌握了通过防腐手段来长期保存动物皮毛或者遗体的技术(比如制作成木乃伊)。而随着现代标本剥制技术的成熟,从16世纪到20世纪初,鸟类标本的数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

毋庸置疑,标本对于解剖学和分类学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一点即使在科技空前发达的今天也仍是如此。同时,其经济价值也不容小觑,在近500年间,动物标本以及那些动物狩猎得来的战利品在市场上流通甚广,并且经常价值不菲。而在这其中,已经灭绝的鸟类的剥制标本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围绕着一个灭绝的物种,往往会衍生出经久不息的关于其灭绝原因和后果的争论,这些争论继而又衍生出了数千篇学术论文。直到*近的150年间,人们才普遍地意识到一个物种的灭绝所意味着的那种无可挽回,才充分地理解了一种独特生命形式的消逝所带来的后果。

如今,我们正处在*近一次物种大灭绝的周期之中,一般认为这次周期始于1600年左右,也就是17世纪。而正是在17世纪,人们见证了渡渡鸟——这种鸠鸽目中*有特色、*魅力的物种——自被人类首次发现到迅速走向灭绝的全过程。渡渡鸟是马斯克林群岛上的特有种,身体呈灰褐色,体形硕大,体重可达20公斤左右。渡渡鸟不会飞,繁殖期在地面上筑巢,主食是各类水果。奇特的渡渡鸟只是马斯克林群岛千奇百怪的动物物种中的一个代表。这一地区的大多数物种直到今天才被研究者们所知晓,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或是完全灭绝了,或是仅仅残余很小一部分高危种群,再不然就是高度依赖人类的饲养而苟延残喘。

尽管早在1598年,一名荷兰籍的水手就在位于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上首次

记录到了渡渡鸟,不过直到1606年渡渡鸟才作为一个新物种被鸟类学家所正式描述。当时鸟类学家就发现,渡渡鸟虽然应该归属于鸠鸽类,但它的长相与其鸠鸽类的祖先实在相去甚远(现代生物科学技术通过DNA分析指出,现生物种中和渡渡鸟亲缘关系*近的鸟类应该是产自东印度群岛的尼柯巴鸠)。因此鸟类学家专门为此独立出一个渡渡鸟科(Raphidae),并将渡渡鸟以及其他几种产于附近岛屿的近似鸟种一并置于其中 。起初人们还认为,渡渡鸟和以鸵鸟为代表的走鸟类亲缘关系*近,再不然就是天鹅或者秃鹫是它的近缘种,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渡渡鸟于17世纪末灭绝,*迟不超过1700年。渡渡鸟的灭绝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人们为了吃肉而大量屠杀渡渡鸟 3(尽管据记载它们味道不佳,只是勉强可以下咽);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来到岛上的狗、猪以及其他非原生的哺乳动物对渡渡鸟的生存构成了重大威胁。可怜的渡渡鸟自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以来,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天敌,而这些新来的物种每个都能将其置于死地。很难想象,渡渡鸟的灭绝在19世纪之前都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都基本不为人们所知,尽管它是如此的独特——体形硕大、长相奇异,并且在当地的岛屿生态系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现代的鸟类学家们为了研究渡渡鸟的习性,不得不从各种真假难辨的史料中拼凑还原出当时的情形,他们一开始甚至连渡渡鸟究竟长成什么样子都搞不清楚。因为可供参考的资料主要是当时殖民者的描述和绘画,其中虽然有一些较为准确的观察记录,但也难免掺杂着大量的或模糊、或主观随意的语言和图画。除此之外,几具17世纪制作的质量堪忧的干燥标本和一些在毛里求斯的洞穴和沼泽地中找到的骨骼——包括2007年刚刚出土的一具完整的渡渡鸟骨骼——为鸟类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线索。

过去的资料常常把渡渡鸟描绘成一副笨拙的样子,类似一只肥胖而臃肿的鸡。这一广为传播的错误形象大概来源于那些不靠谱的画作和制作水平不佳的剥制标本。*的研究表明,渡渡鸟的真实形象应该比人们想象中的要纤细许多,而且它应该是一种十分善于奔跑的活泼好动的鸟类。

本节图中的这只渡渡鸟标本制作于1938年,现藏于伦敦霍尼曼博物馆,由当时著名的标本剥制师罗兰·沃德的工厂生产。这个标本可以说是渡渡鸟悲惨命运的一个缩影——因为这个标本的大部分都不是真的,而且世界上也并没有真正的渡渡鸟剥制标本。它的头和脚的部分是根据真实的渡渡鸟的头和脚制作的石膏模型,而身体部分则完全是工厂生产的量产货,上面覆盖着的是天鹅和大雁的羽毛。更为可怜的是,标本的翅膀部分就是一只鸡的翅膀标本,而尾巴部分则是用鸵鸟的羽毛做成的。

如此看来,渡渡鸟的标本不仅是一尊那些不幸灭绝的独特岛屿物种的遗像,更是一种精神符号——它不断地提醒着我们,如果我们不竭尽全力保护那些分布于世界各处的演化孤岛,类似的生态悲剧很快就会再次上演。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