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唤醒你的自律力》从欲望、思考、行动、情绪和身体五个维度深度解读如何自律,并提供了各种自律工具,给读者全新的实践指导,是一本非常具体的自律行动指南。
  2. 心理学博士陈海贤郑重推荐。
  3. 《唤醒你的自律力》作者逝水不仅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卫星应用领域专家、腾讯科技顾问,还是知乎大V、作家,是一名高度自律的跨界者。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唤醒你的自律力,帮你实现自由人生的宝典。帮你战胜拖延症、驱除无力感、焦虑感、学会时间管理、情绪掌控……学会本书,你的自律能力、意志力、效率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作者提出新的观点,原本的“自律”只指向行为的自律,作者将这一概念扩大为欲望自律、思维自律、行动自律、情绪自律和身体自律五个维度。从而使自律不再是“提高效率”的单一工具,而是达成人生平衡的强大武器。


【作者简介】

原名张拯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卫星应用领域专家,腾讯科技顾问。曾参与神舟飞船等多个重大项目的研制工作。他撰写了大量航天科普文章,是《知乎》航天话题的优秀回答者。出版作品《航天器通信》。

他既是一名高度自律的跨界者,又是一名自律行为的研究者,擅长用逻辑清晰的文字剖析复杂的问题。他在《知乎》“高度自律是怎样一种体验” 的回答中获得点赞97000次,380000次阅读。


【目录】

第 1 章  自律是什么

什么是自律/003

自律的深度解读/006

自律者的思维模型/009

自律的维度/012

自律者的奇迹/017

第 2 章  欲望的自律

欲望无止境,贪婪是大敌/025

管理欲望而不是压制欲望/029

从欲望到目标/035

学会说“不” /041

第 3 章  思考的自律

做一名勤奋的思考者/049

思考的本质/051

筛选输入信息/055

管理信息输入的原则/056

用模块化思维解放你的大脑/058

建立并持续更新属于你自己的思维框架/064

走出思维的误区/078

第 4 章  行动的自律

想要,就行动/083

时间管理的艺术/094

用知识管理解放大脑/108

后一步为什么那么难/118

行动后及时复盘/119

第 5 章  情绪和身体的自律

情绪和身体自律的价值/125

情绪是什么/126目 录 / 3

不要做情绪的奴隶/135

在逆境中前行:提高你的逆商/136

身体自律是基础/138

运动的魔力/148

做好精力管理/149

情绪和身体的“相爱相杀” /151

第 6 章  自律的开始

接纳现在的你/159

自律力的源泉/162

确定目标的艺术/169

复利与内部记分卡/178

好习惯养成计划/181

三个启动自律行动的技巧/185

寻求他人的监督和帮助/190

第 7 章  自律的误区和阻碍

自律的3个误区/197

自律的障碍/205

人总是希望得到答案,却并不关心问题背后的逻辑/219

第 8 章 走向自律的坎坷之路

开始7天之后/230

开始一个月后/235

坚持一年之后/243

第 9 章  自律者的武器 

主动寻找工具/253

微习惯的力量/255

建立属于你的职业数据库/270

知识管理工具/274

时间管理工具/276

自律金字塔/277

   

后  记 / 281

自律的经济学分析/281

自律没有终点/285


【免费在线读】

做一名勤奋的思考者

欲望自律让我们合理约束目标,集中资源,取得进步。但欲望只能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不能给我们指明方向。思考的自律就是决不轻易放过任何疑问,不满足于问题的常规解法,勇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框架,通过独立思考、反复追问去探寻问题的本质,通过深度思考找到解决方案。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一书中讲到他从小就努力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即使在步行上班的路上,他也会不断思考自己看到的一切,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在日美签订广场协议之前,大前研一通过独立思考,得到一系列重要的结论,这些正确的判断使他避免了很大损失。并不是大前研一有特殊的情报渠道,特殊的就是相比较其他人而言,他极度重视事实,并且能够深度思考。

思考的自律至少涉及以下几方面:

☉  在对事实的正确认知。

☉  主动对输入信息做出筛选。

☉  高效处理信息。050 / 唤醒你的自律力

☉  应用模块化思维方法构建解决方案。

☉  基于成熟的思维框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  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误区避免谬误。

☉  恰当的提问并使用批判性思维工具检讨自己的观点。

我们应该时常追问自己,对于一件事,事实究竟如何?你确认过事实确实如此吗?你是否总是可以提出有依据、符合逻辑的观点?对于新事物、新观点,你是否有思考后再确认的习惯,而不是直接接受或者反对?

比起财富上的贫穷,思考能力的匮乏更加可怕,要在行动上自律,首先要在思考上自律。人类能够从残酷竞争的动物世界中分化出来并终主宰世界,靠的不是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量,而是思考的能力。否则猎豹、狮子就应该在进化中取得胜利,而不是人类主宰这个星球了。

人类社会诸多杰出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首先都是一名勤奋的思考者,然后才是自律的行动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一个非常自律的思考者。他每天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起床时会思考“今天要做些什么”,睡前会反思“今天我做了哪些好事”,审视自己的一天,他真正做到了“吾日三省吾身”。

牛顿有一个特别的能力,那就是专心致志、深度思考的能力。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评论道:“牛顿特有的天赋使他能一心一意埋头于思考某个纯思想问题,直到把它看透。我想这种超凡的能力归结于他具有人类先天的强健、有耐力的直觉肌肉 …… 我相信牛顿能一连几小时、几天、几周地埋头思考一个问题,直到他完全掌握了其中的秘密。”

很多人对运动员存有偏见,以为运动员,尤其是田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靠的都是天赋,并认为他们都是一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直到我真正练习田径,开始正规地接受羽毛球和乒乓球训练,才意识到这种观点错得离谱。运动员固然需要天赋,甚至是需要天赋的一群人,但这绝不是说他们不需要头脑。事实上在球类运动中,运动员先感到疲劳的是大脑而不是身体。杰出的运动员无论在训练中还是比赛中,都非常会动脑筋,特别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这才是他们能从诸多同样拥有天赋的运动员脱颖而出的原因。因此,很多特别善于思考,懂得动脑筋赢球的运动员被称为“智多星”。

那么,到底什么是“思考”呢?

思考的本质

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输入,输入的意义在于形成输出,输出就是行动,就是改变现在,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思考是人类对输入信息筛选、剔除、建立连接,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对其进一步整理、重组、分析、归纳、综合、推理、判断,以便帮我们阐述问题、解决问题、做出决定和预测或者解释其原因的心理活动。

人的思考能力有高有低,“思考”虽然复杂,但有规律可循,而且思考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算术题,可以更直观地知道人类大脑到底是如何处理并终解决它的。

幼儿在头脑中对数字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很难把实际物体的多少和所对应的“具体的数”与高度抽象的“数字”紧密连接在一起。成年人有时候很难理解这种障碍,比如,幼儿学会数数后,很快可以连续数到一百,但他们常常很难理解“7 1=8”这个问题与“7”后面的数字是“8”这个排列关系为什么会是一回事,以及它们为什么可以联系在一起?

成年人的大脑是如何思考“7 1”这个问题的呢?我们能够脱口而出的原因是大脑经过反复训练,已经把自然数字的计数排列关系和加法这件事紧密关联在一起了,所以只要看到 7 和 1 这两个数字以及加法符号,马上就到大脑记忆中搜索已有的连接关系,然后立即找到答案。

问题如果变得更难一些,对于“8×9”这样的乘法问题,大脑同样还是试图到记忆中寻找,首先是找到了乘法表。实际上你并没有真的去做“乘法”,只不过是对记忆中元素的重组和连接。对于“89×98”这样更加困难的问题,即使我们调用乘法表,也不能立即得到答案,因为记忆中没有现成的连接关系。这时,需要耗费的脑力就大大提高了,需要启动更多脑细胞去搜索更复杂的连接关系,寻找有没有曾经遇到过类似问题,尝试略做修改后解决这个新问题。比如,我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先计算 89×100=8900,然后再减去两个 89;但发现这还是有点复杂,所以再凑整,先减去两个90,8900-90-90=8900-180=8720,然后再加上 2 得到终结果:8720 2=8722。

上面这个问题的解题过程,说明思考包括两个重要环节:首先是对输入信息的相关背景信息和知识进行搜索,建立连接的过程,我们常常把这种搜索过程称为“联想”

其次是对已经建立连接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概括等加工和深化处理的过程,得到问题答案,这个过程称为“处理”

如果一个人的联想能力特别强,接收到一个输入,可以与更多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建立连接,在不同层面建立相关性,同时还会搜索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寻找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存在。比如给你一个曲别针,你可以用它做成多少种不同的东西?这个问题考察的就是你的联想能力。

一个人的联想能力越丰富,获得的连接关系越多,整合、重组、概括等加工能力越迅速和深入,思考能力就越强大,越能够发现事物内在、本质的特征,得到更优的解决方案。

越是复杂的问题,它的内涵和外延就越广泛,可能存在连接关系的信息和知识就越庞大。它们的连接关系互相嵌套,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要能够对这么多庞杂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自然非常困难。

此外,人类大脑处理“7 1”和“89×98”这两个问题的区域是不同的:“7 1”这类简单的问题由基底核区负责,而“89×98”这类复杂的问题由新皮质区负责。

基底核的能力不强,但反应速度快,能耗低,能够处理的都是一些有现成解决模式的成熟问题。新皮质区可以进行复杂的理性思考,处理能力强,但耗能也大,使用得多了,人就会感到疲劳。对于反复出现的问题,大脑经过训练,会把已经形成的处理方法交给更加高效的基底核来负责。

学习汽车驾驶的过程也是一样的,我自己学习开车时,还是手动挡汽车。大脑需要在处理路况信息的同时,对踩刹车还是踩油门做出决策,还要指挥手脚协调,一面要控制方向盘,一面手脚协同配合离合器与换挡杆。这么复杂的协同操作,在学习初期真是手忙脚乱,但当你真正学会开车,变得非常熟练之后,开车就变成一件不需要动脑的事情,所有的动作都变成你的本能,路面一旦有紧急情况,还能够立即做出反应。

这些例子说明人类的大脑需要不断训练,思考能力不是天生就决定的,是可以通过后天不断的刺激和强化训练出来的。事实上,如果不能对大脑保持一定刺激,思考能力必然会降低,这就是我们需要保持思考自律的原因。用进废退,如果不能进步,你甚至保持原来的思考水平都很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