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以近五十年美国小说转型为线索,探讨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小说的主要特征。除少数青年作家外,专著所涵盖的作家如菲利普?罗斯、唐?德里罗、约翰?厄普代克、E.L.多克托罗、托马斯?品钦等大都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60年代之后,基本属于同一个时代作家。鉴于国内学术界对该阶段文学的研究宥于个别作家作品介绍而显得单薄或缺乏系统性,专著集中讨论代表性作家,并就其主要作品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新历史主义、后结构主义、文化研究等美国重要文学理论发展脉络,抓住全球化和本土视角的对立统一关系,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经典小说进行系统阐释,揭示文学创作、民族文化形塑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美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特点等,进而把握文化现象背后的思想和利益、勾画当代美国小说的发展轨迹与嬗变趋势。


【作者简介】

林莉,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当代文学。2008年获得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美国小说史)专业博士学位。近年来,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菲利普?q罗思后期小说研究》;主持国家基金项目项目一项;并在《当代外国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等CSSCI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篇:“论《美国牧歌》的多重主题”;“互文文本中隐现的现实”;“美国历史的文学解读”;“《霍默和兰利》的新传记叙事策略”等。


【目录】

绪 论
一、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学变化趋势总论
二、20 世纪70 年代前后美国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概论
*章 60 年代美国文学的悖论性历史叙事
*节 新边疆和老难题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先锋派实验小说的诞生
第三节 《夜幕下的大军》非虚构类作品的历史叙述策略
第二章 70 年代美国文学的历史隐喻与文学反讽
*节 缓和的破产
第二节 《但以理书》中模糊的时空和无言的反讽?
第三节 《公众的怒火》中的解构与戏仿、颠覆与再生
第三章 80 年代美国文学的复调元小说
*节 分裂时代新的世界秩序
第二节 《反生活》中的双重人格困扰和犹太主体身份探寻
第三节 《夏洛克在行动》中人物内心探索的外化叙事策略
第四节 菲利普?罗斯小说中自由主义思想的演变
第四章 90 年代小说的文化记忆阐释
*节 可预见性的终结
第二节 《纠正》的文化记忆阐释
第三节 《美国牧歌》的多重主题
第四节 《进军》中美国历史的文学解读
第五节 历史困境中浪荡子的欲望狂欢表演
第五章 新世纪美国文学的空间拓展与界域重绘
*节 9?11 事件和反恐战争
第二节 《恶棍来访》的空间叙事策略论
第三节 《霍默和兰利》的新传记叙事策略研究
第四节 《鬼隐去》的多维叙事策略
第五节 《安德鲁的大脑》叙事策略的界定和解读
参考书目
后 记


【免费在线读】

绪 论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国际地位自不待言;美国文学显然也跟着沾光,成为人们竞相阅读的对象。当然,美国文学本身便是美国的组成部分,而现代美国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现代美国文学的丰富性。本书撷取20 世纪70 年代前后美国文学转型作为研究目标,除了意识到有关内容所体现的美国核心价值体系的某些鲜活标本,多少也是为了对前一个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形式主义批评作适当的、相对的扬弃,而且并不意味着回到传统的、一维的意识形态批评。
一、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美国文学变化趋势总论
哈佛大学英美文学教授丹尼尔?艾伦教授认为:“归根结底,文学与政治无法分家。文学是社会各阶层的人及其思想的产物,因而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制约”。社会结构的变革不可避免地决定着人们想象力的范围。美国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和本国政治的影响。而世界政治关系在近五十年对美国的国家决策,乃至文学的影响不可低估。
首先,在20 世纪70 年代至今的五十年间,美国的作家就冷战及其对美国的影响进行了多重表现和深刻反思,内容涉及美国的民主制度与国家认同、政治事件与社会矛盾、经济生活与道德观念,以及意识形态上如何从消极自由主义演进至积极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但是随着金融危机和一系列社会矛盾的激化,怀疑主义、保守主义与跨国资本主义及其新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结伴而生。可以说,美国近五十年的文学与冷战的关系何啻千丝万缕。美国文学在“狂欢时代”五彩缤纷的表象下,终使传统现实主义逐渐淡出,后现代主义迅速盛行。女权主义、少数族裔等“边缘群体”向中心汇聚,新现实主义、历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