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欧美高校*学者全力聚焦世界政治学研究中心课题,展示政党研究前沿理论、方法和主题;比较研究辅以国别研究,于差异性中探寻普遍性;以动态演化视角追根溯源,探讨现代政党组织起源、分析互联网时代政党转型趋势。


【内容简介】

《政党政治研究指南》是*部帮助理解当代政党政治的全景式图书。这本重要著作汇集了*的政党理论家们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政党在解决制度设计和民主治理此类紧迫的当代问题时扮演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

理查德·S.卡茨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教授。他著有或编有多部学术著作,也是欧洲政治研究杂志的主编之一。

威廉·克罗蒂是美国东北大学的政治学教授。他的教学和研究兴趣包括:政党、选举行为、政治行为及表现、总统提名制度和程序、比较公共政策和民主化进程和发展等。


【目录】

致谢

撰稿人名单

导论

*部分政党的定义

什么是政党

现代政党的19世纪起源:政党政治的形成

美国政党的起源和进化

民主理论中的政党

政党与协商民主

政党体制和政党体制类型

政党体制变迁


第二部分政党的功能

作为社会选择机制的政党

政治录用

候选人的筛选:方法和结果


变幻莫测的竞选环境中的政党


变革的尖端:美国的政党财政

政党、美国的竞选活动及对结果的影响

政党与政府:代议制民主国家的治理特征

进入政府的政党:仍面临许多难题

政党恩赐与党对国家的殖民统治

美国的例外主义

第三波民主化后政党体制的制度化和政党体制理论

后共产主义转型国家的政党政治

非洲的政党、种族及民主化

第三部分政党组织

政党的模式

美国例外论

运动党

作为多层次组织的政党

党员身份与参与

美国的选举动员

政党的专业人员

不速之客?——政治顾问与政党的关系

第四部分政党与社会


政党与社会结构

社会分裂

政党与社会资本,政党或社会资本

发展中国家的政党与社会结构

政党与其他组织

庇护主义和政党政治

作为理念载体的政党

维度识别与政党定位:方法论和概念问题

第五部分政党与国家

政党法

政党财政规制

美国政党的法律规制和保护

第六部分未来的政党

政党的国际角色

欧盟和政党

美国和西欧的政党转型

媒体时代的政党

网络党

译后记


【前言】

在差异性中探寻普遍性

——《政党政治研究指南》中译本序

王长江

政党政治的出现,是19世纪政治民主化的一个意外的,甚至是不受欢迎的结果。然而到20世纪初,尽管各国政党走向现代化采取的路线各异,但已经没有人敢于忽视现代政党的影响。政党组织,对于任何试图代表民众来统治并使“人民当家做主”制度化的体制都是至关重要的。正如谢茨施耐德所说:“如果没有政党,现代民主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可以说,如果理解不了政党,就无法理解现代政治的运作。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政党扮演着一个能动的角色,它形塑着国家与社会的边界,影响着公共价值和集体行动。科学客观地认识、理解政党,驾驭好这匹“现代烈马”,对国家兴衰成败具有重要意义。

正因为如此,政党研究才成为政治学研究中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主题。可以看到,战后以来,政党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气勃勃的学术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理论和方法的自觉。即使是西方学者,也已经不再满足于西方—东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极权专制—自由民主等粗放的二元分类,而是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在“西方政党”“资本主义政党”“自由民主政体”的话语下,也包含着一整套基本假设、价值判断、政治诉求,随之而来的不可避免的主观性,有可能遮蔽事物的本来面目,模糊政治辩论的边界。因此,需要通过更加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接近政党的本真,尽可能避免大而化之,或许背后就隐藏着带着陷阱的价值判断。

百余年前,前辈学人曾致力于移译西洋著作,以此启发民智、改造社会。今天,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他人的研究中汲取营养,依然是国家民族发展进步、保持旺盛创新活力的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讲,《政党政治研究指南》(简称《指南》)的翻译,对于我们深化对政党理论和方法的认识,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由卡茨和克罗蒂主编的这部《指南》,为读者提供了一张简明的“路线图”,展现了当代西方政党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为研究政党理论和其他分支领域提供了大量的核心文献,为进一步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主编理查德·卡茨是政党学研究的名宿,执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系。早在1992年,他就和彼得·梅尔编纂出版了《政党组织:西方民主国家政党数据手册(1960—1990)》,为大样本的世界政党比较研究提供了坚实支撑。而《指南》的作者都是欧美高等院校专精于相关领域的*学者,为读者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导读,使读者可以借此一览欧美政党研究的前沿问题和方法。

本书体例安排妥当,为理解政党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从政党本身出发,前三个部分主要针对政党的定义、政党的功能、政党组织问题,集中于候选人提名、政治录用、政党起源与发展等重要命题。从政党外部来看,该书着重从政党与社会、政党与国家两个维度出发,集中探讨政党与社会结构、政党与社会资本、党国体制、政党法、政党财政等关键问题。并且,《指南》不仅追根溯源,探讨19世纪现代政党组织的起源,而且还用专门章节讨论政党的未来,分析互联网时代、全球化时代政党的转型趋势,从而提供了动态演化的视角。

在研究方法上,《指南》充分发挥了比较研究的价值,使读者既可以看到世界政党的差异性,也可以探寻世界政党的共同性。例如,《指南》专章讨论了美国例外论、第三波民主化国家及后共产主义转型国家的政党政治,反映了这些国家的环境特性。同时,作者们突出了各国政党面临的共性问题,如政党的社会功能、政党的法治化、政党与媒体的关系、政党国际化等。正如卡茨所说:“无论它们的差异如何,民主的政党在如何实现它们的社会功能的角色上,以及它们在塑造民主经验的特征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力上是相同的。”


*后需要说明的一点,许多读者在读本书英文原版时,习惯将书名直译为“政党政治手册”。手册者,天天放在身边以备随时查阅、翻看的工具书之谓也。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使用“手册”之名当之无愧。但是,在我国,在人们约定俗成的印象里,手册又似乎更多的是一种指导操作的工具书。如此理解,“政党政治手册”便成了指导人们如何做党务工作的说明书。在中国,这又很容易和基层党建、支部活动联系在一起。这就和这部具有极高学术含量的著作内容上南辕北辙了。所以,我同意“政党政治研究指南”的译法,这更精确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