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并非是悲伤的,对于虎子尤其如此。可以在春光里回到爷爷和爸爸的故乡,一家人在春光里踏青、插柳、放风筝、打秋千……哪一样孩子不喜欢!唯独祭祖,虎子好奇,一家人在故地说起了“远和近”的话题。“太爷爷”离虎子有多远?又有多近?远到从来也没有见过,远到“在天上”;近到他是“爸爸的爷爷”“爷爷的爸爸”,近到一直陪伴着自己。故事用清明的杨柳和风筝为寓,让孩子们正确看待“逝去的祖先”,感悟血脉的传承。


【作者简介】

午夏,江苏苏州人,小学教师、家庭教育讲师兼儿童文学作家。出版系列图画书“宝贝,我懂你”“国韵童风”等。作品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图画书时代奖银奖,入围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 2017 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

张晓明,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青年教师 ,辽宁省美协动漫、连环画艺委会委员 , 长期从事绘本创作和绘本教学的工作, 曾获“中国百强青年设计师”称号。代表作有图画书《百鸟朝凤》《布鲁精灵》《噗噗龙变形记》等,作品《右妈日记》曾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梦回敦煌》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 综合画种 )。


【免费在线读】

远和近,一念之间

何为“清明”?每逢这个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相较于历书的简明扼要,有情节的故事更容易深铭人心。*早的“清明”故事,来自两千多年前山西的一场大火。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途中饥饿难忍。随臣无计可施之时,介子推端上一碗肉汤,让重耳恢复了精神。事后重耳方知,他所食之肉取自介子推的大腿,顿时感激不尽。很多年过去了,重耳做了晋君,却忘了封赏介子推。介子推不屑于争功讨赏,遂收拾行装,悄然隐居到绵山。晋文公重耳听说了这一消息,便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绵山林深,重耳寻人不着,只能放山火逼介子推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下山。火灭烟消,人们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树洞里留下血书一封:“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此后,晋文公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不得生火。
他又赐名老柳树为“清明柳”,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这一传说在《左传》《史记》等史书中并无记载,仅拾录在《庄子》《韩非子》等文学著作中。故事能流传千年,皆因凝聚着人们对清明之士的渴望。
故事久远,历经了大半个中华文明史;但它深植赤子之心,又近在一念。等到“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它便又开始了口耳相传的旅程。所以在山西,人们至今保留着这样的习俗——在清明的前一天过寒食节。每逢此日,家家户户禁生烟火,俱吃寒食: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粳饭等。人们还在这一天祭祀,奉上的供品也是冷品: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等。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并非是悲伤的,对于虎子尤其如此。

踏青、插柳、放风筝、打秋千……哪一样不欢快、活泼?哪一样孩子不喜欢?*让虎子兴趣索然的是祭祖,所祭皆是他不认识的先人。曾祖、高祖、玄祖,都是什么祖?他跑去问妈妈,妈妈一个也不认识;他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太清楚。他盘在爷爷的腿上,把圆圆的脑袋钻进爷爷的怀里,仰着脖子问:“他们都是谁啊?”爷爷长叹了一声:“好远啦!”虎子问:“好远是多远?”
爷爷拉着虎子的小手,走到宽阔的公路上,那里穿行着来来往往的汽车。他蹲下身子,说:“我小时候走到这里,离家就近了。抬眼一看,我爷爷在门口念书,奶奶在窗下缝衣。我今天再往那边看,谁也瞧不见喽!虎子,你说要有多远,才谁也瞧不见啊?”

祭扫归来,又走到那条公路,虎子想到一个问题:“爷爷,爷爷,你说我是太爷爷什么人啊?”爸爸抢着回答:“曾孙子。”“我的儿子是太爷爷什么人呢?”“曾曾孙子。”爷爷回答。“我的孙子呢?”“曾曾曾孙子!”他们果然乐了。

“那,你记得我们家*‘远’的‘祖’,是谁?”许久之后,虎子问。

爷爷眼里马上放出了光芒,滔滔不绝地说道起来:“我们姬家鼎鼎有名的祖先,天下人都认识哦!黄帝,哦,还有他!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虎子一个字也听不懂,却跟着爷爷一句一句地念起来。他忽然打断爷爷:“晋文公?不是小画书上的‘五霸’之一吗?”爷爷大笑说:“就是他,就是他!”虎子却不高兴了:“他才一点不‘远’呢,天天都放我小书包里!”

爷爷自言自语道:“可不是嘛,忘记了就是天涯不见,想起来又在咫尺眼前啊。”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