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读懂积极心理学,追求你想要的人生


【内容简介】

喻丰是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作为目前国内知名的青年学者及心理学专家,他在《遇见幸福》这本书中,以轻松幽默的笔触,通过34篇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文章详细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历程、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与理论。
此外,喻丰教授在现有的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之上,又阐述了自己对幸福、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不仅能让读者了解到更多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而且能让读者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拥有更有意义的人生。

喻丰教授认为,积极心理学预设了一颗主动(能动)的人心。人能够控制自己、调节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主性、自由意志,这是人之为人的初始状态。积极心理学想让人们去追求的无非在于此,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知情意行”,主动地或策略性地改变自己主观的体验,以幸福为人生目标。

正如喻丰教授在书中所言:“我们能够学习的是主动去改善自己,力所能及地改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态度,不违良心,心向善良,明辨是非,骨气长存。”


【作者简介】

喻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社会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陕西省“千人计划”。兼任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幸福科技实验室(西安)主任;山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山西省“百人计划”。现任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前沿》杂志主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6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SCI/SSCI/CSSCI等同行评议论文近百篇,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推荐序 _I
前 言 _III
01 积极心理学只是预设了一颗主动的人心 _001
02 不一样的幸福观 _017
03 幸福除了快乐还有意义 _027
04 幸福的进化过程 _035
05 *勇敢的事情无非是质问人生的意义 _073
06 花钱买幸福有独特的方法 _079
07 对积极心理学疑问的个人化回答 _089
08 积极何用 _101
09 是不是只有道德的人才能获得幸福 _105
10 帮你应对压力的还是朋友 _115
11 你会对谁表白 _123
12 故事里全是你和他的关系 _129
13 韧性也是一种智慧 _141
14 怎么做只“快乐的猪” _145
15 笑着生活能多活几年 _151
16 爽是一种什么感受 _159
17 爱国是一种自发的情感联结 _167
18 拜年、祝愿、感恩与希望 _173
19 三天不写手生 _181
20 快醒醒,该吃安眠药了 _195
21 喝下这杯思维的毒药 _205
22 我真的不喜欢没有观点还夸夸其谈的孩子 _219
23 看国足的痛苦与快乐 _225
24 我所理解的社会心理学 _233
25 心理学与心学 _255
26 做个温暖的教师 _265
27 管理中的积极心理学 _291
28 愿你不忧不惑不惧 _299
29 做什么样的学者 _305
30 做纯情、有趣、耀眼的人 _309
31 福乐为学,直心为德 _317
32 文化与师承 _327
33 如何深度阅读 _345
34 如何研究积极心理学 _375
后 记 _389


【免费在线读】

当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从研究习得性无助转而研究乐观
时,我猜他也没有去预设人类都有颗主动的心。如他所言:“‘二战’以
前,心理学有三个使命:治疗心理疾病,让所有人的生活更有意义,鉴
别和培养天才……但是,心理学的后两个使命在走下坡路,几乎被遗
忘。心理学变成了研究受害者的科学……50 年后,我想提醒大家,心
理学已经偏离了主题。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弱点和损伤,还应研究优势与
美德。治疗不仅要修复受损的部分,还要滋养我们内心*好的部分。”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在于反对疾病模式以及强调人的优势的发挥。从塞利
格曼定义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使个人、群体和制度繁盛
或达到*状态的条件和过程” 。在其关于远见和未来的观点中,心理
主动而非被动的感觉已然清晰可见。
但我想,所谓的“积极”,完全在于积极心理学预设了一颗主动的
人心,或者说“能动(agency)”更加恰当。人能够控制自己、调节自
己,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主性、自由意志,这是人之为人的*初状
态。积极心理学想让人们去追求的无非在于此,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
“知情意行”,主动地或策略性地改变自己主观的体验,以幸福为*终
目标。
“ 积极心理学”这个概念并不是塞利格曼的创造。其首创者是亚伯
拉罕·马斯洛,他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使用了“积极心理学”作为
首章的标题。他也开宗明义地强调,心理学过多地了解了人类消极的缺
憾,却忽视了人的美德潜能。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者”,一定有一
颗主动的心,因为自我实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主动去寻求的。自
我实现者会洞悉一切,正确决策,单纯无伪,悦纳自己,喜乐自洽,天
人合一,悲天悯人,民主和平,深交善友,明辨是非,诙而不谑,真情
流露,超然于世,天真无惧。这些都是要主动去寻求的。我一直相信,
马斯洛的主动人心与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来自他自己的经历。他出生于
一个并不幸福的家庭,他的母亲是其父亲的表妹。父亲酗酒花心,母亲
迷信暴躁。马斯洛曾经捡了两只小猫回家,却被母亲活活打死,因此他
与母亲关系一直不好,甚至拒绝参加母亲的葬礼。经历过娶了自己表妹
的父亲所造成的混乱生活之后,马斯洛也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这个因
自己的大鼻子而对自己相貌极为不自信的人在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著
作《自卑与超越》中找到了安慰,并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表妹。19 岁那年,
羞涩的马斯洛被表妹推吻,那种愉悦的快感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
击和*状态—我猜是这种一生难忘的感觉启发他创作出了自我实现
时的*体验概念,也正是这种愉悦的快感让他认为快乐是可以去主动
寻求的,因为当时的心理学容不下一颗主动的人心。马斯洛在康奈尔大
学听过爱德华·铁钦纳的心理学课程,对这种无聊被动元素分析的心理
学失去了信心。在读到约翰·华生有关行为主义的论述后,马斯洛才重
新燃起对心理学的兴趣。他前往威斯康星大学,师从以研究灵长类动物
而闻名的哈利·哈洛,接受了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马斯洛关于
灵长类动物支配动机的博士论文获得了功能主义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
克的高度赞赏,但马斯洛却在自己与表妹的孩子出生后背离了行为主义
传统。他表示,任何一个有孩子的父亲都不可能相信华生所谓的“环境
决定论”,把自己的孩子当作一个被动的动物般接受刺激从而做出反应。
华生代表着当时心理学界*的势力。这位传奇的心理学家从来就
没有认为人可以主动去做什么,对他来说,行为无非是历史的奴隶,而
历史则代表刺激的输入。与马斯洛不同,华生相貌英俊。心理学史上有
个笑话,越英俊的心理学家对人性的看法越悲观。华生的家庭并不富
裕,也不幸福,他的父亲是个游手好闲之徒,而少年华生也颇为顽劣,
甚至还被逮捕过两次。婴幼儿时期,华生的保姆给他灌输了太多魔鬼与
黑暗的故事,这让华生成年之后还经常感觉抑郁、害怕黑暗,甚至需要
开灯睡觉,他也不可能感到幸福。华生 15 岁时进入福尔曼大学学习,
跟随摩尔学习心理学。很明显,被捕过两次的华生并不是一个好学生,
摩尔甚至挂掉了他的心理学课程。但在华生 21 岁时,他拿到了福尔曼
大学的硕士学位。毕业以后的华生来到小学教书,当时的工资是每月 25
美元。穷困的华生不甘心做小学教书匠的工作,他跑到芝加哥大学,租
食堂的房间,在食堂当服务员,给心理学系“看门”,看管实验室里的
小白鼠以获取微弱的报酬来生活。在芝加哥大学,他师从约翰·杜威、
詹姆士·安吉尔等功能主义学派的知名人物。华生 25 岁时毕业,成为
芝加哥大学当时*年轻的博士,并留校成为助理教授。这一年,他娶了
自己的学生玛丽·伊克斯为妻—玛丽在心理学概论课上爱上了这位年
轻英俊又才华横溢的老师,在期末考试的试卷上,玛丽并未答题,而是
给华生写了一首情诗。这次“文学创作”得到了玛丽预期的结果,也
说明当时的美国没有对教授的本科教学评估。5 年后,约翰斯·霍普金
斯大学以 5 倍年薪邀请华生任教,当时约翰斯·霍普金斯的心理学系主
任为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詹姆斯·鲍德温。次年,鲍德温因涉嫌嫖娼被
捕,被迫辞职,华生接替其职位。1913 年,华生在《心理学评论》杂
志上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
生。1914 年,年仅 36 岁的华生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这距离他博士
毕业仅仅过去了 11 年,其中还包括他服兵役的 3 年。6 年后,华生与学
生罗莎莉产生了感情,其妻玛丽潜入罗莎莉家里盗取了华生和罗莎莉的
信件,之后华生因情书见诸报端而被起诉,导致学界无人敢聘请他,华
生也黯然结束了其学术生涯。无论在芝加哥大学还是在约翰斯·霍普金
斯大学,“出身”功能主义的华生都坚持使用铁钦纳的教科书作为教材,
而铁钦纳也是为数不多在困境中仍旧支持华生的心理学家。之后的华生
投身广告界,与罗莎莉结婚。罗莎莉很年轻的时候便离世了,留下两
子,分别取名为“威廉”与“詹姆斯”。自此,这位 25 岁便拿到博士学
位,30 岁成为教授,35 岁改变心理学史的巨星淡出学术界。华生根本
不承认主动的人心,他相信环境决定论。华生的名言也许*能说明他的
想法:“给我一打健全无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特殊的世界里抚养,我
可以保证,从他们中任意挑出一个,不管他的才能、偏好、倾向、能力
以及他亲族的职业和种族,我都可以将他训练成为我所能选择的任意一
种类型的特定人物,例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业领袖,甚至是乞丐
或者小偷。”这种忽视心理过程的做法实际上抹杀了“心理”二字,是
一种*的环境决定论。当然,在华生心底,他何尝不惋惜于自己过早
地离开学术界,之后只能混迹于其他业界—他曾经为生计做过科普,
录过音频,写过非专业杂志专栏。直到他年过古稀,获得了美国心理学
会的奖项,因怕自己会激动得泪流满面,华生让孩子代为出席领奖,不
久便离开人世。我想,在华生心底,他又何尝不知道对环境的*强调
是有违心理学基本原理的,但是他的坚持使得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有了真
正得以施展的场地,人类行为相比于心理过程更外显,更能够直接在心
理学的发源处得到科学研究。
马斯洛觉得他自己创建的心理学才是人的心理学,华生是“小白鼠
心理学”,而另一非学院派传统的弗洛伊德则完全是“神经病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故事我不再赘述,据说他是改变世界的三个犹太人之一,他
让大多数的非心理学专业人士爱上了心理学,也广泛地在 20 世纪影响
了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但在学院派心理学家眼中,弗洛伊德只是个
文辞华丽、说服力强的小说家,这一点可从弗洛伊德受斯坦利·霍尔之
邀赴美国讲学时,铁钦纳对其抱有的不屑之中看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
析学派完全是非学院派,且不实证的,但其思想洞见常有闪光,其理论
解释力之强也令人折服。*有趣的一点在于,弗洛伊德本人也几乎不相
信现实此刻,以及主动人心的力量。他是个早期经验决定论者,更有名
的,他还是个潜意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潜意识驱动
的,而潜意识在意识的水面之下,无可接触。水面之上露出来的小部分
是意识,但人的大量行为并不是由它驱动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甚至
不知道自己为何行事,更别说主动去寻求幸福、发挥潜能了。
出身行为主义的人本主义者马斯洛反对了行为主义,其实出身于功
能主义的行为主义者华生也反对了功能主义。而功能主义者,或多或少
地预设了一颗主动的人心。比如高尔顿·奥尔波特,他更强调理性且有
意识的自我功能。当然功能主义的始祖威廉·詹姆斯也如此。詹姆斯出
身于富庶之家,有条件致力于自己的兴趣并能轻松获得教职。在欧洲,
詹姆斯听过赫尔曼·赫尔姆霍兹与威廉·冯特的课程,但他对他们的理
论毫无兴趣。回到美国,他谋得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职,并先于冯特建
造了一个仅仅用于教学的心理学实验室,同时花了整整 12 年时间撰写
了文辞优美的《心理学原理》。之后,这位哲学家气质浓郁的心理学家
扔下一句“心理学是一些简单的事实,一些闲扯和争吵,一种仅在描述
水平上的归纳和推论,但是没有一条定律足以与物理学意义上的定律相
匹敌。这不是一门科学,它仅仅是一门科学的希望”。好在詹姆斯重视
意识,也反对低端还原论,他将意识看作一个私人化的整体,是连续不
断的流,是无法将其分割为碎片的。意识也总是有对象的,无法凭空进
行,它的对象还存在人为选择,每个人始终在选择一种意识对象而排除
其他意识对象。当然,意识这种私人状态也是一次性的,你无法体会两
次一模一样的心理状态。因为意识有主体也有对象,那么人在知觉自己
的时候,一定存在一个主体,也存在一个对象,这个时候的主体与对
象都是“我”。詹姆斯把主体称为“主我”,而将对象称为“客我”。詹
姆斯重视这种主我,因为它是整个主观生活的中心。于此可见人心之
主动。
以主动的人心追寻幸福并非易事。如果仔细上溯寻求,你便会发
现,以主动的人心去寻求幸福,确实不易。在古希腊,没有主动追寻幸
福的可能。那时,人们遵从神祇—那些被神眷顾的人,便是幸福的。
因此,在古希腊人看来,世界是由神控制着的,我们人类无法掌控自己
的命运,无论发生战争、自然灾害,还是其他天灾人祸,冥冥之中都是
神的旨意,人类不过在神的游戏中而已。因此,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
而人类对自己的命运又完全不可控。正是这样的看法,让古希腊人无法
主动追寻幸福,只能等待幸福的降临。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幸福不
是通过自己努力可以主动得到的,而是需要得到神的眷顾被动获得的。
因此,在古希腊人看来,幸福是不可预计的,幸福也是不可思议的,更
是不能强求的。于是,幸福不是一种可以追求的理想状态,而是对一个
人一生的评价。评价一个人的一生,*好的时候在于他们临终的时刻。
所以,古希腊人所谓的“幸福”应该是在一个人临终之时,纵观他的一
生,评论得失,判断幸福。我们可以在卧榻之侧,询问临终之人,他这
一生是否幸福。这样的幸福无关当下的情绪,而是对生命全程中自己所
拥有的美德的感怀。现代研究发现,人们大都在 50~60 岁左右就开始
表现出一些判断自己幸福与否的兴趣,包括“我给予了这个世界什么”,
或者“我做出了哪些能让自己不朽的贡献”等。说到底,古希腊人在弥
留之际对自己幸福与否的判断依据,是他们是否受到了神的青睐。他们
的幸福充满不确定的意味,幸福是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幸运的程度。古
希腊人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知道神的旨
意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古希腊人仿佛生而不幸,他们
有着太多不可控和不确定性—就像神的“玩具”,没有太多的自由意
志,对未来不会有太多的憧憬,似乎自己的命运早已被决定。这种宿命
论的观点导致他们只有在死的时候才能品评自己的一生幸福与否。英勇
的武士战死沙场,这是幸福的。因为在他们死后,人们才开始评价他的
一生:为国捐躯,这是光荣。就此献出生命,那么人的一生就会被别人
评价为:幸福。因为环境是如此险恶,人生是这般艰难,谁也不能预料
明天会发生什么,之后的事情除了神无人能够预知。在死亡的时候遇上
人生*幸福的事情,那么幸福便谁也夺不走。死亡为幸福赋予了意义,
幸福也是在人死之后对这个人一生的评价。
不过苏格拉底将幸福的评价变成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雅典的民
主和繁荣让苏格拉底敢于抛开神的旨意,提出“追求幸福”的目标。他
认为人们应该掌控自己的人生,而这个工具就是自己的理性行为。对苏
格拉底来说,幸福不再是机遇,不再是命运,幸福是真真切切、实实在
在的,是人类可以看得到、摸得着、能够追寻的东西。之后,苏格拉底
和他的学生柏拉图进一步解释了幸福的真谛。我们的确都有追寻幸福的
欲望,但我们的欲望也常常流于粗鄙、庸俗和蔑视道德。美食、性爱无
一不能为我们带来短暂的欢愉,但它们却不能为我们带来真善美,不能
为我们带来幸福。要想获得幸福,我们需要经过漫长的培养过程,从爱
人的身体到美的物体,从美的物体到美的内在、美的知识,直到我们超
越了普通的感官欢愉,节制了各种各样的欲望,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幸
福。因此,幸福不是玩乐,不是运气,不是财富,也不是名声,幸福
就是我们的理性行为,就是我们抛弃了欲望的尘世而来到的真善美的
天堂。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幸福观也许只有他们能够达到,即使主动,也
难寻求,因为他们*终的幸福观指向了无上的哲学。能达到这种境界的
人少之又少,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俗世之外寻找着哲学的智慧,而亚里
士多德则在现世之中探寻着幸福。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是古希
腊哲学之集大成者,甚至现代数学、物理学都常常追根溯源至他。他与
柏拉图一样,相信人的理性;但又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要
探寻幸福,就必须观察现实世界,而不是诉诸哲学。这或许也是他所
谓“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的彰显之处。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感
没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般玄虚,他立足于现世,给出了幸福和追寻幸
福的方法。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和植物之处,就在于人拥有
理性的灵魂,而正是理性的灵魂才能让人有追寻幸福的可能。亚里士多
德认为,万物皆有其目的,人生在世,也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达成某
种目标。对人类来说,这个目标就是善;而在善的背后,终极的目标便
是幸福。可以说,善也是达到幸福的一种方式,而我们达成善也必须有
自己的方式,那就是成为一个好人,按照美德来行事。在亚里士多德看
来,一个好的直尺能方便、准确地度量物品;一株好的花是香气四溢
的,能沁人心脾、娱人心智;一只好的猫能够捕捉老鼠、乖巧可人。这
就是亚里士多德对什么是“好”的理解,他似乎告诉我们,物能尽其用
便是好物,那么人能尽其才也才是好人。以“功用”来定义道德是其思
想:一个好的人是恪尽职守、温和节制,并充分发挥了自己能力的人。
亚里士多德用中道来确定他所认为的美德,因此美德就是不走*,极
端便是恶德;美德不能过度,美德也不能不及。在他看来,胆小、柔弱
便是不及,鲁莽、蛮横便是过度,而只有居于其中的勇敢、坚强才是美
德。因此,按现代观念来看,我们有着天赋的基因、不同的文化以及独
特的人格,我们需要将它们在现在的环境中表达出来。亚里士多德的幸
福观要求我们将自己的核心优势和热情表现出来,并发扬光大。亚里士
多德的中道是一个深层次的观点,它要求我们平衡生活中的苦痛与快
乐、理智与情绪。凡事皆有所由,但凡事都不能走*。我们不是不能
发火,但是这个“火”必须是为了适当的目的,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
的方式和适当的程度,发在适当的人身上。我们也可以有欲望,但欲望
不能太过,以致打破平衡。对很多人来说,同情是变得快乐的一大关
键,但是同情也要有节制。一些极度利他的人会病态地将自己所有的东
西都赠予他人,他们会将自己的钱全部捐出来,将其子女的钱也全部捐
出来。这当然是不对的,他们需要受到约束。亚里士多德认为,你的欲
望水平要和你当前的财富相匹配,只有在你的财富允许的前提下,你才
能扩张你的欲望。不过这一观点也有争论,有人认为将欲望变得比财富
水平低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这会使你缺乏更上一层楼的渴求,也会让
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当然,说适度的观点所有时候都是正确的,但
也不尽然,有些时候*也是好事。试想一下当你不可救药地坠入爱河
时的感觉,又或者是一个江郎才尽的画家、作家突然有了灵感,这种极
端的感觉会让人如痴如醉。当然,亚里士多德并不像苏格拉底与柏拉
图那样排斥感官快乐,他从不认为无衣无食还能幸福,他坦率地承认
感官快乐、外部环境都是幸福的来源,同样,运气也不必排斥在幸福
之外;但*为重要的幸福途径还是培养美德。不过,亚里士多德也承
认,人们再怎么培养美德,也难以达到*终的幸福,*终的幸福必须要
靠沉思—这是神圣且纯粹理性的运作。立足尘世的亚里士多德还是将
*终的幸福抛向了神,人类所能做的除了用理性来行事,便只剩下放弃
为人。
伊壁鸠鲁和芝诺是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古希腊哲学家,他们不满足于
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对追求幸福的悲观看法。虽然苏格拉底、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已经宣称幸福可以追求,但他们认为的*终的幸福却离
凡人过于遥远;而伊壁鸠鲁和芝诺则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类的责任,幸
福可求,但机遇也不是随机的,我们可以塑造、把握机遇。伊壁鸠鲁强
调快乐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天生具有趋乐避苦的倾向,这种快乐并非
堕入凡俗,而只是指在身体上没有苦痛,心灵中没有忧虑和烦扰。对伊
壁鸠鲁来说,快乐就是善,而痛苦就是恶。芝诺则不然,他甚至无视快
乐与痛苦,他认为美德才是首位,拥有美德的人,即使是饱受不公与折
磨,他也是幸福的。两人的观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主张的追求幸福方式
上的一致,这便是禁欲。为了避免身体的痛楚与精神的煎熬,我们只能
用理性面对灵魂的纷扰,摒除那些使我们误入歧途的欲望,以换回内心
的宁静。只有熄灭欲火,我们才能不被欲望所驱使;只有毫无欲望,我
们才不会受到因得不到而产生的伤害。没有了饥饿的欲望,我们怎会受
饥饿之苦?没有了性爱的渴求,我们便不会沉迷其中。从苏格拉底到亚
里士多德,人们已然发现幸福就在眼前,但当他们着手追寻时,却不得
不感叹苏格拉底等人所谓的幸福依然远在天边。当幸福就在前方,人们
却无力追求的时候,伊壁鸠鲁和芝诺告诉大家,克己而禁欲就是把自己
变成神的方法,也是让自己拥有追求幸福的资格的方式。当然,古希腊
诸位哲学家所谓的幸福仍不是主观的幸福,他们所谓的幸福都是一种客
观的状态,某种意义上来说,尚不是感受,仍然是一种评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