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领导干部书目。

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系列丛书,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三、阐述我国在防灾减灾救灾、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共卫生事件防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治理新理念、新战略、新方法,着力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内容推荐】

《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领域风险立论,全面阐述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公共安全之路,什么是中国特色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重大风险,并进一步从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风险治理、生态安全风险治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社会安全风险治理、网络安全风险治理六个主要方面系统回答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体系结构。


【作者简介】

李雪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席专家。1998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先后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学院等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应急领导力开发与应急演练。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御灾模式研究”、国家行政学院“中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比较研究”“新时代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研究”、应急管理部“应急演练实施与评估标准研究”等课题。主编《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丛书、《应急演练指南》丛书。

?


【目录】

导 论 1

一、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概念与形势 1

二、中国古代的社会领域重大风险治理 9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领域重大风险治理 20

章 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新思想新框架29

一、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战略部署 29

二、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新思想 32

三、社会领域重大风险治理的新框架 41

第二章 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重大风险49

一、应对自然灾害的形势与挑战 49

二、应对自然灾害的指导思想 53

三、应对自然灾害的新定位 56

四、应对自然灾害的新框架 59

第三章 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 63

一、安全生产的形势与挑战 63

二、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  64

三、安全生产治理的新定位  66

四、安全生产治理的新框架 67

第四章 防范化解生态环境安全重大风险 76

一、生态环境安全的形势与挑战 76

二、生态环境安全治理的指导思想 91

三、生态环境安全治理的新定位 95

四、生态环境安全治理的新框架 97

第五章 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重大风险 104

一、食品安全的形势与挑战 104

二、食品安全治理的指导思想 113

三、食品安全治理的新定位 117

四、食品安全治理的新框架 121

第六章 防范化解公共卫生安全重大风险 131

一、公共卫生安全的形势与挑战 131

二、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指导思想 133

三、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新定位 135

四、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新框架 138

第七章 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重大风险 146

一、社会安全的形势与挑战  146

二、社会安全治理的指导思想 150

三、社会安全治理的新定位 158

四、社会安全治理的新框架 162

第八章 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重大风险 173

一、网络安全的形势与挑战  173

二、网络安全治理的指导思想  189

三、网络安全治理的新定位 208

四、网络安全治理的新框架 213

附录 国际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启示 222

一、1945—2000年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 222

二、21世纪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 226

后 记 233


【前言】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习近平

2019年1月21日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当前,我国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党中央领导坚强有力,全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显著增强,意识形态领域态势积极健康向上,经济保持着稳中求进的态势,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斗志昂扬,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党中央关于维护政治安全的各项要求,确保我国政治安全。要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网。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各地区各部门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要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要加强市场心理分析,做好政策出台对金融市场影响的评估,善于引导预期。要加强市场监测,加强监管协调,及时消除隐患。要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要加大力度妥善处理"僵尸企业"处置中启动难、实施难、人员安置难等问题,加快推动市场出清,释放大量沉淀资源。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科技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解决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突出问题,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加快补短板,建立自主创新的制度机制优势。要加强重大创新领域战略研判和前瞻部署,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要强化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任务的统筹组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要加快科技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围绕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医疗诊断、自动驾驶、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工作。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保障合法权益和打击违法犯罪两手都要硬、都要快。对涉众型经济案件受损群体,要坚持把防范打击犯罪同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统筹起来,做好控赃控人、资产返还、教育疏导等工作。要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黑恶势力经济基础、背后"关系网"、"保护伞"不放,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功夫。要创新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平安建设社会协同机制,从源头上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和水平。

  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确保海外重大项目和人员机构安全。要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体系,坚决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清除了党内存在的严重隐患,成效是显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这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大判断。全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但反腐败斗争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零容忍的决心丝毫不能动摇,打击腐败的力度丝毫不能削减,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大家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

  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前言

 

我国公共安全事件易发多发,各级党委政府维护公共安全任务繁重。例如,2015 年以来,就发生了长江"东方之星"客轮倾覆事件、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等影响广泛的公共安全事件。这些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基础薄弱、法规标准不健全、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安全监管执法不严格、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应急救援能力不强等问题。不仅如此,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境外敌对势力干扰等因素的发展,我国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外部环境挑战也在加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在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与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部署。目前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防灾减灾救灾、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公共卫生事件防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治理新理念、新战略、新方法日趋完善。可以说,中国特色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新体系日益完善。

 

,体现在公共安全理念上。把公共安全作为重要民生工作抓紧抓好,把公共安全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即以人民安全为根本,以国家安全为保障,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二,体现在战略方向上。扎实做好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与公共安全工作,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努力建设平安中国。

 

第三,体现在工作策略上。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公共安全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第四,体现在治理主体上。我国社会领域安全风险治理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基层支撑、社会参与作用。

 

第五,体现在动力机制上。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其核心是完善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以深化公共安全领域改革为动力,完善公共安全体制机制,并在这一过程中强化法治建设,依法实行科学治理。

 

第六,体现在治理过程上。实行标本兼治的全过程治理,即突出要求关口前移,抓源头治理、风险治理,抓长效机制;同时为应急救援做好充分准备,事后还要总结好经验教训。

 

第七,体现在基层治理上。把加强网格化社区管理与发挥社区作用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要抓好社区群众的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建设社区志愿者队伍,提升社区公共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网格化管理,发挥基层政府管理和社区管理的作用,使各系统公共安全和社会服务力量下沉到基层,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

 

为此,本书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立论,全面阐述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之路,什么是中国特色公共安全新思想新框架,并进一步从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治理、安全生产风险治理、生态环境安全风险治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治理、社会治安风险治理、网络安全风险治理诸方面系统阐述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的体系结构。

 

李雪峰

2020年7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