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由年度主题报告、战略篇、专题篇三部分组成。年度报告立足全球化产业经济视野和中国本土化产业实践下对新兴融合行业和细分业态的分析与思考,展开对文化旅游现状的全方位透视,呈现当前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全貌;战略篇针对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新型旅游业态的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文化与旅游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升级、文化和旅游产业金融等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专题篇从出入境文化旅游、旅游App市场介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村镇、主题公园、文化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现代都市文化旅游、博物馆旅游、文化旅游演艺、文化节庆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维视角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整体透视及个案研究,完整呈现当今中国文化旅游发展全貌。


【作者简介】

孔蓉 现任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旅中国建设工程”发起者及负责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留学英国。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历任原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科长、原文化部教育科技司成人教育处副处长、教育处副处级调研员、离退休干部局文体活动处处长,曾扶贫挂职山西省静乐县县委副书记、中组部选派任职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从事文化领域跨界融合研究多年,在业界推动“文化 ”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理论研究及产业实践。
杨晓能 博士,历任美国收藏中国文物重镇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东方部主任、美国国家美术馆高级客座主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亚洲艺术主任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文博首席专家和艺术、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位。侧重于美术史、文化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曾策划组织系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学术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和媒体专业批评界的好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均发文赞誉。
郭万超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市“高创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军人才,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级联系专家,北京市特殊人才。现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后导师。主要兼职: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数字经济部部长,中国政策专家库(国务院研究室)、中宣部、财政部、文旅部、科技部、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版权局(腾讯)网络产业研究基地专家,中央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评委,多地文化产业顾问。出版专著11部,诗集1部;主编图书6部;在《求是》《经济学动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200多篇。10多项成果获副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或被中央内参采纳。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中央委托等6项、省部级等课题40项。获国家人事部、人民日报和中央统战部等10多项奖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凤凰卫视等对其进行过报道或采访。


【目录】

Ⅰ年度主题报告
新时代中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创新 孔蓉 刘军胜/001
中国文化旅游宏观分析与展望 杨晓能 曹贞华/028

Ⅱ战略篇
我国文化和旅游政策体系研究 郭万超 杨传张/059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新型旅游业态的新发展 李凤亮 杨辉/070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 厉新建 时姗姗 刘国荣/089
文化与旅游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升级 陈少峰 侯杰耀/101
文化金融和旅游产业金融:政策环境、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金巍 杨涛/11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旅融合发展分析与展望 李守石/137
文化和旅游业数据分析与研究 董菁/163

Ⅲ专题篇
中国出境文化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 肖庆/188
中国入境文化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 肖庆/205
旅游App市场介入分析与展望 曹贞华/215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展望 叶洛夫/236
中国历史文化村镇旅游现状及发展新态势 李守石/249
中国主题公园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 李守石/268
中国文化生态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 刘怡/285
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潜力研究 曹贞华/306
上海现代都市文化旅游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叶洛夫/322
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季丹/336
文化旅游演艺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朱晓梅/355
现代文化节庆旅游发展潜力、问题及策略 刘怡/371
工业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季丹/385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及策略研究 刘怡/401
文旅融合与空间载体:“IP Town”模式试点报告 孔蓉 胡梅林/417

Abstract/434
Contents/436


返回顶部